文创与高新产业融资:知识产权价值挖掘的交易设计与风险管理_AZW3_MOBI_EPUB_钟基立
内容节选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综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定义、交易流程与发展 一、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定义与一般发行流程 如导言中所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通常定义为:发起机构(通常为创新型企业)将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或其衍生债权(如授权的权利金)移转到特设载体,再由此特设载体以该等资产作担保,经过重新包装、信用评级以及信用增强后,发行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证券,借以为发起机构进行融资的金融操作。 (1) 从操作的视角来看,在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常见参与者主要是知识产权的授权方、被授权方、特设载体和投资人等四方。授权方通常是证券化的发起人,他把将来某一时段中可向被授权方收取的权利金(将来债权)一次性地转让给特设载体,然后由特设载体透过证券化操作,向投资人发行证券。特设载体将来在陆续收到权利金时,便根据约定扣除相关成本,余额以证券本息的形式向投资人按证券所记载的条件支付。 然而,自1997年第一宗知识产权证券化案例以来,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行模式、法律架构以及涉及资产等方面,都不断地在市场的驱动下求新求变,至今已经很难以单一的定义涵盖所有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特别是本世纪以来,知识产权证券化吸收资产证券化的经验,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在此潮流下,美国证监会在2004年提出的一份草案中,尝试对资产支持证券提出的定义为:“一种主要由明确的资产池所产生现金流来偿付的证券,证券还代表了任何用以确保证券持有人及时获得支付或利益分配的任何权利或其他资产。资产池可以是固定的或循环性的,而其组成是在一定期限内根据相关条件会转换成现金的应收账款或其他金融资产。” (2) 此定义或许也能适用于知识产权证券化,而其中的不同之处,则在于该定义中提到的资产池,主要是由知识产权和其衍生的权益所构成。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即便资产证券化证券已经成为普及的金融商品,也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可见证券化与发行架构在快速演化和不断创新,尝试对这种交易制度作出恰当完整的描述并不容易。因此,以下本书以典型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流程为基础,并描述流程中若干步骤的变形,以求更为精确地解析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 图3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般流程图示 1.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般流程 结合上图,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一般流程可表述如下: (1)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取得具有商业化价值的知识产权; (2)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与被授权人建立法律关系,同意被授权人对知识产权进......
- 书名页
- 页
- 序一
- 序二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回答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四节 分析架构与章节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证券化综述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定义、交易流程与发展
- 第二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在融资上的优势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与传统资产证券化的差异比较
- 第四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内外部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二章 内部风险之一——权利转让环节的风险、对策与监管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权利转让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转让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三节 知识产权衍生权益的转让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四节 我国制度条件下对权利转让环节风险的监管
- 第三章 内部风险之二——权利质押环节的风险、对策与监管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权利质押
-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质权设定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三节 对知识产权衍生债权的质权设定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四节 我国制度条件下对权利质押环节风险的监管
- 第四章 内部风险之三——权利瑕疵担保环节的风险、对策与监管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中的权利瑕疵担保
- 第二节 权利瑕疵担保环节的风险与投资人保护
- 第三节 风险的因应对策与知识产权保险制度
- 第四节 我国制度条件下对权利瑕疵担保的风险监管
- 第五章 外部风险之一——制度所蕴含的道德风险、对策与监管
-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潜在道德风险
- 第二节 公共力量介入调节的需要与途径
- 第三节 我国制度条件下对道德风险与制约手段的监管
- 第六章 外部风险之二——证券化违约所产生的公共风险、对策与监管
- 第一节 证券化出现非预期终止对公共利益的冲击
- 第二节 应对风险的对策之一——有效的变现机制
- 第三节 应对风险的对策之二——产权的持续利用
- 第四节 我国制度条件下对公共风险与制约手段的监管
-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