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 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_AZW3_MOBI_EPUB_简赫斯菲尔德

内容节选

第三章 通过语言观看:论松尾芭蕉、俳句及意象之柔韧 百骸九窍之中有物,且名之曰风罗坊,此身诚如经风易破薄衣之谓也。彼久好狂句,终为一生之事。时而厌倦,欲弃之不顾,时而勤勉,欲胜人一筹。是故动摇徘徊,烦乱不安。亦曾立志腾达成名,却因狂歌而无成;亦曾潜心修禅悟道,却因狂歌而破灭,终于如此无能无艺,惟系狂歌一道。 ——《笈之小文》(26) 松尾芭蕉在1687年写下了这些句子,时年43岁。彼时,他那躁动不安的“风罗坊”已经从本质上重塑了日本文学的形态,他以一种深不可测的简洁的诗歌形式,将“风罗坊”转化为一种近乎没有重量但经久耐用的“乐器”,用来探索某个瞬间的精确感知和树脂般的深度。 下面是芭蕉最广为人知的俳句: 古池塘, 青蛙跃入, 水声响。 静寂, 蝉声, 入岩石。 春天将离开, 鸟啼哭, 鱼眼充满泪水。 麻雀朋友们, 别去啄 花间飞虻。 鱼店前, 鲷鱼之齿龈, 让人寒冷。 夏草: 武士之梦 空荡。(27) 芭蕉在他的诗歌和他对其他诗人的教导中,揭开了一个简单而寓意深长的启示:如果你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并且深入这观看与倾听之中,所有的事物都会通过你讲话。他曾对门徒们说:“松之事习松,竹之事习竹。”他发现,无论是生命还是客体,都具有同等的洞察潜能和延展潜能。他说,俳句的一个好题材是一只乌鸦在稻田的植物间摘取带泥的蜗牛。他曾教导说:“若看得真切,万物皆有诗意,所见者无处不是繁花,所思者无处不是明月。”接着又补充道:“但除非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否则没有什么值得写下来。” 芭蕉终其一生都是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流浪者,他关心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行者看到了何种风景。他曾说,诗只存在于书桌之上,待到墨水变干,就应该承认它只是一张废纸。他将诗歌与生活中的每一刻都看作是门闩。在这个过程中,诗的眼光对万物的渗透比存在和意志本身更重要:“如果我们掌控了万物,我们会发现它们的生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 芭蕉的俳句早已为西方读者所熟知,这是一种以意象为基础的诗,由17个声音单位组成,每行的声音单位分别为5-7-5。[日语诗歌中的“诗行”(lines)可以被听出,而不是用可见的换行符在纸上标示出来,然而大多数俳句的英文译文被设置成三行。]另一个细节在西方广为人知:一首俳句必须通过命名或联想来唤起某个特定的季节。俳句是一种受欢迎的文学形式,经常在小学课堂上教授。俳句主题无穷无尽,俳句思维富有独创性。为了......

  1. 信息
  2. 推荐序 简·赫斯菲尔德:一个优异的诗歌心灵
  3. 中文版序
  4. 写在前面
  5. 第一章 着火的翠鸟:以诗的眼光看
  6. 第二章 语言在清晨醒来:论诗的言说
  7. 第三章 通过语言观看:论松尾芭蕉、俳句及意象之柔韧
  8. 第四章 梭罗的猎犬:诗与隐藏
  9. 第五章 除不尽的余数:诗歌与不确定性
  10. 第六章 文本细读:诗的视窗
  11. 第七章 诗与惊奇
  12. 第八章 何谓美国现代诗歌中的美国性:简要的诗歌入门
  13. 第九章 诗歌、变形与泪柱
  14. 第十章 奇异的延伸、不可能性和隐秘的巨大抽屉:诗歌与悖论
  15. 致谢
  16.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