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一部展示传统社会官方与民间节气礼俗知识的作品】 (世间之盐)_AZW3_MOBI_EPUB_霍福
内容节选
第三章 节气与传统秩序 社会秩序也是一种传统的表现形式。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认为,传统是一种文化力量,也会对社会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1]在传统社会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生活形态差异很大,因而在国家传统和民俗生活中传统所发挥的意义不完全相同,构成了不同的秩序内涵。 第一节 我国传统中的文化结构 (一)传统概念释义 《明史》云:“三代之法,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自夏历汉二千年,未有立从子为皇子者也。汉成帝以私意立定陶王(爵位名),始坏三代传统之礼。”又曰:“夫得三代传统之义,远出汉、唐继嗣之私者,莫若《祖训》。今《祖训》曰‘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则嗣位者实继统,非继嗣也。伯自宜称皇伯考,父自宜称皇考,兄自宜称皇兄。”[2]由此可知,在我国古代“传”有继承、接续的意思;“统”指法统、正统。传统讲的是国君继承人的产生问题,更是一种成规做法。 将“传统”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他专心研究传统达25年并形成《论传统》一书。傅铿在译序中对“传统”作了一段概括:“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3]进一步说,传统是一种文化力量,那些传承了三代以上的建筑、纪念碑、景观、雕塑、绘画、书籍、工具、史诗,以及独特的行为模式(如农业播种、牧业搬窝子等)、关于行为模式的观念和信仰等都会形成传统,传统首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 (二)文化存在分层 何中华认为,如果将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哲学命题对应到文化上,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文化就是人化。[4]早在1982年,钟敬文先生在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讲话中就提出了“文化分层”说,他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为三个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和下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有的文化,中层文化是市民文化(主要是商业市民所有的文化),下层文化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5]这里的上层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实际上是国家传统(正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就形成了两大分支:国家传统(正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三)两类社会传统 根据文化分层理论,传统也就......
- 前折页
- 书名页
- 文前彩插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节气的源起与传播
- 第一节 节气源起的探讨
- 第二节 节气演变与设置
- 第三节 二十四节气影长
- 第四节 节气与星宿关系
- 第五节 岁差、验气与谕节气
- 第六节 节气的传播
- 第二章 节气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何谓节?何谓气?
- 第二节 节气名内涵
- 第三节 节气对应的物候
- 第四节 节气与历法置闰
- 第五节 天文、地文与人文
- 第六节 现代节气
- 第七节 节气的特征
- 第三章 节气与传统秩序
- 第一节 我国传统中的文化结构
- 第二节 节气检验着礼文化秩序
- 第三节 历史上的宫悬雅乐传统
- 第四节 节气规范律度量衡秩序
- 第五节 节气影响国家法治秩序
- 第六节 节气建构地方民俗秩序
- 第七节 以上率下和地域差异性
- 第四章 节气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上层节气安排吉礼
- 第二节 民俗节气生活内涵
- 第三节 传统民俗节气符号
- 第四节 传统节气礼俗禁忌
- 第五章 节气与人生礼俗
- 第一节 帝王求子传统礼制
- 第二节 传统节气求子习俗
- 第三节 宋代清明成年礼俗
- 第四节 民间节气婚丧习俗
- 第五节 传统节气祭祖习俗
- 第六节 人生礼俗节气符号
- 第七节 人生仪礼分层解读
- 第六章 节气与农耕生产
- 第一节 传统农业离不开节气
- 第二节 劝农传统与民间时令
- 第三节 节气祈丰收仪式传统
- 第四节 节气日的保庄稼习俗
- 第五节 节气与传统农事占候
- 第六节 节气与民间农事禁忌
- 第七章 节气指证及启示
- 第一节 节气指证的礼乐是两大基石
- 第二节 礼主差异,主导着社会秩序
- 第三节 乐主和,建立社会公平机制
- 终章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页
- 后折页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