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节选

第四章 转折点 在湘军主力出现在战场之前,太平军西征部队罕逢敌手,经过一年的转战,攻取了长江中游大片地区,控制了沿江许多战略要地,战果累累,威震两湖三江。从湘潭战役开始,战局迅即发生剧烈变化。在其后的八个月内,西征军连吃败仗,节节后退,不仅将已经取得的西征成果逐一丢失,而且战斗力受挫严重,水营和船运更是遭到了几乎致命的打击。 形势如此之好,令一贯谨慎的曾国藩都变得乐观起来,表示湘军接下来将以肃清江面、直捣天京为目标。一般的湘军将领自然更是踌躇满志,彭玉麟挥毫写下“铁索沉江”四字,将其刻于半壁山的石壁之上,颇有效仿王濬破吴,直下天京之意。 事实上,在湘军陆师北攻期间,水师就已趁田家镇大捷、九江以上已无太平军水营之际,进泊九江附近江面,并开始肃清江面。见湘军水师长驱直入,南岸九江府城、北岸小池口的太平军均使用大炮,夹岸对江心进行轰击,但依旧难遏其进击势头。 湖口水师 1854年12月15日,李孟群督师先挫败来自九江的水营,击毁船只十余艘,继而又向北岸沙洲发起进攻。沙洲的太平军营垒甚是坚固,水陆配合也很得力,洲上的木城、炮台,江上的大船、小划,层层依护。李孟群于是率船队顺流直下,在冲过七八里水面后,这才开始回头攻击。这正是杨载福在田家镇水战中使用过的那一招,所谓“迂回包抄,曲线进攻”,这一战术仅仅在心理上就让敌人感到不寒而栗,水营纷纷败退,李孟群趁势通过合围攻占了沙洲。 在陆师进攻黄梅、小池口时,水师也都予以配合,击沉或烧毁了不少太平军战船,不过从这时候开始,曾国藩就隐隐感觉到了有哪里不对劲。最明显的感觉是,江上的仗越来越不好打了。以沙洲之战为例,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小型战斗,与田家镇那样的大仗无法相比,但伤亡却不小,战死了好几名军官,有的战船甚至人船两失,最后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只能称之为苦战。 曾国藩的总体感觉是对的。西征战局急剧恶化,不仅使西征目标变得渺茫,也严重威胁着天国腹心的安全,东王杨秀清紧急调兵遣将,授命石达开到前线亲自指挥。石达开和洪秀全、冯云山是结拜兄弟,称为天父第七子,居东西南北王之后,在天国坐第六把交椅。石达开不仅资历和地位非同凡响,而且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后期太平军最杰出的两位新生代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都对他评价极高。陈玉成被问到谁是天国将才时,认为冯云山、石达开够格;李秀成则都没提到冯云山,在他看来,与石达开同时期的太平军将领,军事才能都很平庸,......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文前彩插
  5. 目录
  6. 第一章 另外一条道路
    1. “古兵法”之策
    2. 蓑衣渡
    3. 首功
    4. 省城面临的危机
    5. 地道战
    6. 没打算按规矩办事
    7. 重建规章
    8. 驰援南昌
    9. 最感绝望的时刻
    10. 增援南昌
    11. 湖南的读书人
    12. 围馆事件
    13. 没有船,可以自己造
    14. 令人振奋的新气象
    15. 募勇
  7. 第二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1. 再也没有办法了
    2. 冲突
    3. 分裂风波
    4. 计划看上去很美
    5. 烂摊子
    6. 包城为营
    7. 两层地道
    8. 有苦难言
    9. 出师迎战
    10. 忽略了一件事
    11. 生动一课
    12. 奔袭靖港
    13. 居然也是同样一副熊样
    14. 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15. 大获全胜
  8. 第三章 大比拼
    1. 兵贵精不贵多
    2. 还要准备打大仗
    3. 一样的配方
    4. 将计就计
    5. 死亡陷阱
    6. 转败为胜
    7. 一个很不寻常的信号
    8. 近在咫尺
    9. 三路齐下
    10. 疯狂打法
    11. 失误和漏洞
    12. 坚忍不发
    13. 铁链拦江
    14. 冲关
    15. 以不变应万变
  9. 第四章 转折点
    1. 湖口水师
    2. 败象已现
    3. 失败的滋味
    4. 将计就计
    5. 上当了
    6. 驰援武汉
    7. 被现实狠狠扇了一巴掌
    8. 当务之急
    9. 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10. 人算不如天算
    11. 重来此地看湖山
    12. 西援湖北
    13. 境遇
    14. 畏忌
  10. 第五章 攻敌所必救
    1. 最大的底气
    2. 精兵良将
    3. 大兵团作战
    4. 狠击对手的痛处
    5. 重头戏
    6. 樟树镇
    7. “神兵”
    8. 欲罢不能
    9. 岌岌可危
    10. 一语惊人
    11. 诡异之处
    12. 假败变成了真败
    13. 东路军
  11. 第六章 釜中游鱼
    1. 孤岛
    2. 援赣兵团
    3. 想象当中的硬仗
    4. 假老虎
    5. 新的攻城策略
    6. 以堡垒对堡垒
    7. 金句
    8. 危机
    9. 情报
    10. 劝降
    11. 时间差
    12. 反攻
    13. 吉字营
  12. 第七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
    1. 曾、胡
    2. 压力倍增
    3. 毕金科之死
    4. 这次是真的放飞自我了
    5. 漏洞
    6. 流动兵团
    7. 围城打援
    8. 出队莫逢王老虎
    9. 先北后南
    10. 霆军
    11. 包营为营
    12. 仅靠一句话
    13. 真正的军事智慧
    14. 双剑合璧
  13. 第八章 血淋淋的现实
    1. 冒死一战
    2. 石达开回来了
    3. 围三阙一
    4. 头破血流
    5. 攻克九江
    6. 朝廷的反应
    7. 又成了香饽饽
    8. 有了底气
    9. 东征
    10. 完全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
    11. 进军三河
    12. 求援
    13. 如有天赐的大雾
    14. 那就是我的毕命之处
    15. 暮气时代
  14. 第九章 曙光就在前方
    1. 复出
    2. 添设马队
    3. 无戏可唱
    4. 处变不惊
    5. 奇兵
    6. 四路进兵
    7. 歼敌为上,全军为上
    8. 胡林翼式的围城打援
    9. 分歧
    10. 总统
    11. 伸多抑鲍
    12. 其中的深意
    13. 变阵
    14. 回马枪
    15. 山内军
    16. 第一大捷
  15. 第十章 恶战
    1. 实话实说
    2. 不如让曾国藩干吧
    3. 关键一战
    4. 祁门
    5. 主客理论
    6. 赶鸭子上架
    7. 徽州之败
    8. 第二次西征
    9. 马蜂窝
    10. 生存之战
    11. 根子上的弱点
    12. 重大失误
    13. 竞相争抢
    14. 新楚军
  16. 第十一章 血流成河
    1. 扑了个空
    2. 战争的节奏
    3. 要害
    4. 赤冈岭
    5. 虚惊一场
    6. 杀俘
    7. 计谋
    8. 血战
    9. 鲍超回援
    10. 人间惨剧
    11. 严峻考验
    12. 制胜玄机
    13. 无湘不成军
    14. 鼎盛阶段
  17. 第十二章 兵临城下
    1. 插翅难逃
    2. 最后一句遗言
    3. 土崩瓦解
    4. 忧心忡忡
    5. 釜底抽薪
    6. 上上之策
    7. 深壕高垒
    8. 休战令
    9. 岌岌可危
    10. 拆东墙,补西墙
    11. 苦战
    12. 东巡之旅
    13. 老套路
  18. 第十三章 历史的尽头
    1. 九洑洲
    2. 吃完再战
    3. 逐点进攻
    4. 酒掺了水
    5. 天保城
    6. 每天都挖个不停
    7. 群情激愤
    8. 点火
    9. 陷落
    10. 一肚子的心事
    11. 财富到底都去了哪里
    12. 故态复萌
    13. 裁军
    14. 尾声
  19. 《乱世湘军》创作随记
  20. 后折页
  21.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