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年轻人(“特别会讲故事的科普作家”河森堡新书,原创科学思辨类科普故事集。读这本书就像读了一本双男主版《苏菲的世界》)_AZW3_MOBI_EPUB_河森堡

内容节选

死神的寿命 荒白教授推开办公室的门,看见秦子正坐在自己的转椅上,双脚搭上办公桌,捧着一本书专注地读。 教授皱眉道:“脚放下来,还有没有规矩了?” 秦子放下脚,没说话,继续闷头读着。教授走过去,把手里的文献摞在桌面上,低头看了一眼,见秦子手中书的封面上写着“死神永生” [1] 。教授笑了笑,转身去泡咖啡。 “教授,您有话想说?”秦子放下书,看着教授的背影,“您不喜欢刘慈欣的作品吧?我感觉到了,但我觉得‘三体’这部系列小说写得太好了,我看得脑袋嗡嗡的。” 教授端着咖啡杯,用金属小勺搅动着,发出轻微的脆响。“不,我很喜欢刘慈欣先生,也很喜欢他的作品,特别是《三体》,只不过对你手中这本书的名字,我有些不同的理解。” “怎么讲?” “在故事里,地球毁灭了,太阳系毁灭了,甚至整个宇宙最终都走入穷途末路,这使得‘死神永生’这几个字给人的感觉就仿佛是狰狞的诅咒。” 秦子挑眉道:“难道不对吗?大家都完蛋了,死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多么阴暗绝望的结局!” 教授转过身,端着咖啡杯靠在夕阳斜照的窗台上。“年轻人,你完全错了,在我看来,‘死神永生’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祝福。” 秦子听完几乎傻了,愣了半天才开口道:“死神永生是对世界的美好祝福?为什么?难道死是一件好事?” 教授抿了一口咖啡,才说:“年轻人,关于死亡,你想不想听听我的一家之言?” 秦子慢慢把书放下,轻轻点了点头。 教授说:“在地球生命的早期阶段,海洋中有无数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它们是靠无性生殖来繁衍的,就像阿米巴虫那样,母体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再四分为八……因为是复制分裂,所以如果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影响,那这些无性生殖的后代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秦子不以为然。“所以呢?您说的这些和死亡有什么关系?” 教授说:“很简单,对于这些彼此之间不存在特殊性的复制个体来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死亡,因为在我们的日常语境中,死亡意味着不可挽回。” 秦子有些蒙。“什么意思?” 教授推了一下眼镜,说:“假如学校里有成百上千个秦子同学,并且还在不断分裂、增加人数,所有的秦子在身体细节乃至言谈举止上都完全一样,都是看不出差别的复制品,那我用棍子打死其中一个,学校里会有其他人站出来,在一大群秦子同学中间表示秦子死了吗?” 秦子挠着头,道:“好像……不会?” 教授点头道:“是的,因为这些个体之间完全一样,看不出消失的和继续存在的之间的差别,所以就算某些复制品的生命活动停止了,也更多地算是数量上的减少,而不是咱们习惯语境中的死亡,毕竟还有一模一样的复制品继续活动着,然而……” “然而什么?” “然而,我刚才的类比并不恰当。”教授放下咖啡杯,双手插兜,“因为秦子同学是人类,而人类是复杂生物。我们是有性生殖的产物,从父母那儿分别继承一半遗传信息,然后融合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并在之后的生活中面临各种随机突变和社会经历。所以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当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停止时,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就消失了,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他的存在。这才是咱们习惯语境中不可挽回的死亡,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死亡。” 秦子陷入沉默。 教授继续说:“地球上的生命一开始就是无性繁殖的,微生物在海洋中不停地复制自己,那时只有数量的增减,谈不上真正的死亡。后来,有性生殖出现了,它使得生命的结构趋于复杂和独特,自那以后,死神才真正地来到世间。所以,狭义上的死亡是进化的产物,死神其实是生命之母孕育出的孩子,因为它是伴随着复杂生命一起出现的。当然,这只是一种浪漫的修辞,不是严谨的学术表达。” 秦子犹豫着说:“可是……教授,您还没有解释‘死神永生’为什么是个祝福……” 教授双手抱在胸前......

  1. 扉页
  2. 目录
  3. 楔子
  4. 壹 我们足下的土地 历史文化篇
    1. 研究甲骨文有什么用?
    2. “崇洋媚外”是种什么心态?
    3. 世俗的华夏
    4. 你的“历史立场”是什么?
    5. 学习历史的意义
    6. 一块石头上的修为
    7. 当我们说到“红色”时,我们是在说什么?
    8. 《诗经》与天命
    9. “前进,手挽手地前进”
  5. 贰 我们头顶的星空 自然科学篇
    1. 外星母舰来的那一天
    2. 月亮代表我的心
    3. “似曾相识”
    4. 人类为什么花大钱探索太空?
    5. 死神的寿命
    6. 数学为什么是必修课?
  6. 叁 我们沿途的烟火 社会生活篇
    1. 最有利于团结的事
    2. 值得尊敬的医生
    3. 上瘾的根源
    4. 老人的价值
    5. 焦虑的幻觉
    6. 成年人的爱好,只能止于爱好?
    7. 所谓“文笔”
    8. “社恐”未必是坏事
  7. 肆 我们追寻的彼岸 认知思辨篇
    1.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读书?
    2. 关于“进步”的迷信
    3. 逻辑的力量
    4. 无聊的本质
    5. 幽默的内核是悲剧
    6. “远方”在此刻的意义
    7. 脑内繁星
  8. 尾声 验收日
  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