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决策:在信息焦虑的时代如何掌握真相(《自然》杂志科学精神大奖得主格兰姆斯博士,帮你避开五大认知陷阱:逻辑、言语、心理、数据、传播)_AZW3_MOBI_EPUB_大卫·罗伯特·格兰姆斯

内容节选

9 残留的记忆The Memory Remains 记忆是万物的宝藏,也是万物的守护者。 ——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记忆只不过是幻觉,别无其他。它是需要不断添柴的一团火焰。 ——雷·布拉德伯利(Ray Bradbury) 在刑事审判中,目击者证词通常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些身处犯罪现场的目击者的回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陪审团的决定,常常就是判定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铁证。尽管我们如此看重这类证据,却也可能被它辜负。抛开认错人的情况不谈,目击者们一般是将支离破碎的信息重新拼凑出一个故事,故事是连贯的,但未必真实无误。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把信息按照自认为合理的方式进行整理和存储,这种个人化的模式,是由我们各自的经历、文化制约乃至偏见共同塑造而成的。为了迎合这些因素,我们总是下意识地改变某些事件在记忆中的样貌或先后顺序,这样一来也就造成了认识上的扭曲。这一切发生起来天衣无缝,我们完全意识不到这个过程。很多自以为真切的记忆也许保留了我们最为重要的体验,但作为客观证词却有着根本的缺陷。一个名为“无罪计划”(The Innocence Project)的司法改革团体发现,在多达73%的错判案件当中,证人证词有误是导致错判的一个主要原因。 出现这样的问题,并非有人故意欺骗,而是我们记忆机制一时失灵所致。正是出于同样道理,目击证人的证词也常常相互矛盾,归根结底也是因为记忆的可塑性。为什么会这样呢?神经科学家们很久以来一直在探究人类记忆变幻无常的特点。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就曾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在自传中讲述了童年时代一段恐怖而苦难的回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伦敦闪电战期间,一颗铝燃烧弹在他家附近发生爆炸,将他的家几乎夷为平地。在自传出版后不久,他哥哥告诉他说,炸弹爆炸时其实他本人并不在场。实际情况是,家里的大哥曾在信中详细描写过当时的景象,给年幼的萨克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形成了身临其境的记忆。这段绘声绘色的描述与萨克斯自己的记忆融合在了一起: 我这才惊讶地意识到,我们有些最为珍视的记忆可能从未发生过——或者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我怀疑自己曾有的许多热情与冲动,看起来是完全自发的,但其实是受到了旁人的引导,这些东西有意或无意间强烈地影响了我,可事后又被我全忘记了。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萨克斯的经历。我们通常把记忆理解成过去一切的忠实记录仪,当作我们全部体验、情感与经历的储藏室。但事实上,尽管我们总觉得自己的记忆非常真切,其实至多是接近真相罢了,而且还会不断被改写、侵蚀,随着时间而变化。我们的头脑有种神奇的能力,会把过去的事件编排重组,或者改变故事细节,有时还会添油加醋。所以,我们的记忆远远算不上精准无误的记录,反而很容易被自己或别人操纵。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靠的,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更容易被左右。 记忆变化莫测,所以我们每每遭到质疑,都会感到格外不安。我对此深有体会。对我个人而言,2007年是个多事之秋,其间发生了一连串复杂、诡异的事件,令我身边的亲友深受打击。为了在混乱不堪的日子里有所宣泄,我坚持写了几个月的日记,把那段艰难的时光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下来。好几年后,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回想起那段时间的人和事。碰巧他是一位作家,正考虑把那段往事改写成自己故事的背景。为了帮助他,我特意找出那些日记作为参考。结果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我们两人的记忆有多么不靠谱。我们各自的回忆都或多或少地与日记内容有出入,我俩之间当然也很不一致。出于好奇,我又开始查那段时间留下的电子邮件和信息,结果证明日记的内容准确无......

  1. 扉页
  2. 引子
  3. 导言:从荒唐到暴行
  4. 第一部分 不讲道理
    1. 1 不正当的主张
    2. 2 归于荒谬
    3. 3 不合逻辑
  5. 第二部分 纯粹又简单的真相?
    1. 4 细节中的魔鬼
    2. 5 无风也起浪
    3. 6 野兽的本性
    4. 7 诱饵-调包手法
  6. 第三部分 头脑的陷阱
    1. 8 薛定谔式的本·拉登
    2. 9 残留的记忆
    3. 10 头脑中的匕首
    4. 11 强烈的期待
  7. 第四部分 谎言、大谎言和统计数据
    1. 12 无巧不成书
    2. 13 筛选信号
    3. 14 大小很重要
  8. 第五部分 世界新闻
    1. 15 不平衡的平衡
    2. 16 “回音室”里的故事
    3. 17 愤怒制造机
    4. 18 那些糟糕的网红
  9. 第六部分 黑暗里的微光
    1. 19 科学的边界
    2. 20 “草包族”的兴起
    3. 21 合理的怀疑精神
  10. 尾声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