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船边(精)_AZW3_MOBI_EPUB_陆蓓容

内容节选

祖荫下的小画家 青年戴熙與童年戴以恒曾用過同一根拐杖 一 因调查书画文献,遇到许多小人物的著作。若以研究者的视野来看,都嫌太零散破碎,至多只能活在论文脚注里;可作为世变中随波逐流的百姓,每读这些杂稿,都不免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各种“普通知识”深感亲切,又对蝼蚁的运命满抱同情。 戴熙(1801-1860)是一位住进美术史的画家,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画风不出娄东虞山面貌,我并不很喜欢;但昔年读过他自己作画的题跋随录《习苦斋画絮》。读其书而想见其人,于其性情脾气倒都觉得亲切。庚申(1860)这年,太平军围城,他在杭州投水自杀。 近来梅雨无休,水天一碧,又有心情投身故纸。某日读到《画絮》的稿本,写在一种较为窄长的稿纸上,字迹漫出天头地脚,因知写时颇为随意。同一天,又读到戴以恒(1826-1891)稿本《学画捷法》。无论传世作品题跋或文献,均可证明以恒实为載熙之侄,诸家旧说在子、侄之间徘徊无定,殊不可解。此本无行格,虽为以恒子兆悌手录,却有一位“日本蓝水”的题签,并钤“三(?)墅外史”、“蓝水”两枚小印,极是可爱。所用纸张坚韧有光泽,细丝纹清晰可见,也似是日本皮纸。 (清)戴熙《醉眠观瀑图》扇页 后来再挑两个雨天,去看了戴以恒的另外两种书稿:《婴啼记》与《怡怡堂集》。前者是一种笔记杂著,命名缘由已不可知。写得工整,多有红笔圈划;遇修改处,不涂改,径直剪去。内容序次尚未全定,综合看来,应该残缺严重。后者虽然签题为“集”,其实也是杂录。书迹极草,字劣且小,又曾经水厄,几乎难以识读。二者用同样一种窄长的稿纸,朱丝栏,同泰号制。纸店位于“杭城荐桥九曲巷口”,即今日清泰街附近;在昔为繁华地段,如今虽已落寞,仍然是大家熟悉的真正老杭州城。以恒的生卒较为可靠,生年为亲笔所述,卒年有《广印人传》可查,因知此集写作持续很久,最末的记录几乎已在去世之前。书中只寥寥几首长诗,回忆家难往事。此外大抵为作画的款题杂记,又偶记些所见旧画,谈些“绘画观”。从抄录题跋的习惯看,两代人相似若斯。 二 读这三个稿本,戴氏的面貌清晰起来。他声称自己以游幕作吏为生,徘徊在江南一带;但所作题跋文字不少,或许也曾卖画教画,帮补家计。其实,在画论、画诀的传统里,《学画捷法》确实颇为著名。它另有一个名字,叫做《醉苏斋画诀》,刊本于光绪辛卯(1891)问世,各种画学书目大多曾予著录,王世襄等学者也早就注意及之。说整理本“随处可见”,不算夸张。 不过,所见各刊本至多仅有其光绪六年(1880)自序与光绪甲申(1884)吴淦序,而稿本所载信息独多。扉页题“画诀”两大字,吴序之外,有陈昌绅光绪丁亥五月(1887)序,复有戴兆悌、戴兆登、庄衍荣、杨伯润、王维鋆诸人题跋,时在光绪六至十年(1880-1884)间。 其中自题一段,磕磕绊绊,倒很有些意思,不妨录出共读: 余抄成《画诀》,及门中借去抄录者,往往转借于人,从此遗落不知谁何之手,无可稽考者也已数册矣。此从日本生蓝水在东京时假松溪本手录者。松溪手录者张生勤访借去遗失,悌儿抄得以赠,今悌儿复以从自手录本蓝水录之,因得再录。其易于遗失显然可见,有借此抄副本者,切勿转借于人。光绪丁亥八月用柏又题。 “用柏”即戴以恒之字。观其大意,书稿极受欢迎。未刊以前,钞本已流传甚广。原先有一部“松溪钞本”,被张生借去遗失了。“日本生蓝水”,曾从松溪本抄录一过。后来戴氏自己家里的本子都被人借去,又只能从蓝水那儿取回过录之本,重抄一遍。松溪、蓝水都是他的学生,而后者正为此书题了签。 题跋也有朴拙的趣味。杨伯润非常聪明,一眼看出此书价值所在:过去的同类著作,往往......

  1. 书名页
  2. 目录
  3. 祖荫下的小画家
  4. 钞本里的画家生涯
  5. 不知名画家顾大昌(上):生活在乱了的江南
  6. 不知名画家顾大昌(下):乱世中的文人雅集
  7. 翁大人进京记
  8. 明清才女的理想形象
  9. 书画船
  10. 却说无端仿大痴——四王与《秋山图》
  11. 枯兰复花
  12. 美好祝愿
  13. 李鬼的春天
  14. 东邻趣味
  15. 大树风号
  16. 曲终人散
  17. 淡墨写出无声诗
  18. 江干七树
  19. 《浙西胜览》弁言
  20. 一个典故和一座亭
  21.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