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_AZW3_MOBI_EPUB_王笛

内容节选

第五章 下层群体的考察:“茶博士” ——抗战时期成都茶馆的工人、职场文化与性别冲突 1942年的中国大地,当士兵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时,在相对封闭的长江上游“大后方”,成都人民仍然继续着他们以往的生活,常常光顾他们最喜欢去的茶馆,这已经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冯玉祥将军和几位重要下属到成都锦春茶楼喝茶,去看那位声名远扬的周麻子: 一会儿,麻子堂倌右手提着亮晶晶的紫铜茶壶,左手卡着一二十个黄铜茶船和白瓷茶碗,宛如盛开的海棠,向台子跟前走来。未拢茶桌,他左手一扬,“哗”的一声,十几个茶船脱手撒出,“咯咯咯……”,几旋几转,一位坐客面前旋转一个,不多也不少,茶船未停稳,“咔咔咔……”,一个茶船上已放好一个茶碗。顾客要的茶,品种不同,放在面前的茶碗,颜色花鸟也不相同,决不会你要“龙井”给你上的是“雨前”。你眼睛还未眨两下,十几个茶碗已经摆好,动作之神速、干净、利落,无不引起坐客啧啧叫绝。大家又聚精会神看他掺水。只见这位麻子哥,站在一米之外,提起茶壶,手臂挽住壶梁,手杆打得笔直,“刷、刷、刷……”,十几碗茶碗掺得垒起尖尖,桌子上、茶船里滴水不洒。接着他抢前一步,用幺拇指把茶盖子一挑,刚才还站在每个茶碗旁边的盖子,“嗑嗑嗑……”,一个个归位,跳起来把茶碗盖得严严实实,依然一滴茶水也未溅出。这哪里是在掺茶,简直是变魔术。冯玉祥禁不住叫道:“绝啊,真绝!你就是报上说的锦春楼‘三子三绝’的周麻子吧?我是慕名而来,专看三绝的,不错,你算一绝。” [1] 在成都的茶馆里,有许许多多像周麻子这样的茶馆工人,被称为“茶博士”。尽管他们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堂倌、茶房、幺师、提正堂、提壶工人等,但“茶博士”却成为他们最经常使用的“雅名”。 [2] 虽然“茶博士”这个词带有些许谐谑的味道,但是反映了他们高超的服务技巧、对茶独到的认知以及丰富的社会经验。正如这个“头衔”所代表的那样,这些茶馆工人创造、传承、发扬并丰富了成都的茶馆文化。 茶博士分散在成都大大小小的茶馆里,在这个以有最繁荣的茶馆为傲的内陆城市中,许多人以此为生。 [3] 中国的历史档案中,很少有关于小商铺雇工资料的记录,但因为成都的茶馆工人通常是在公共场所中谋生活,这使得茶馆工人比其他小商铺的雇工更引人注意,也因此留下了较多的相关记录,为我们考察在小商业中谋生的工人的工作环境、生存的困难以及与顾客的关系等提供了便利。 [4] 在许多游客的眼中,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里茶馆和茶客的数量都无法与成都相比。早在20世纪初,成都便拥有454家茶馆,1931年时成都有超过620家茶馆,1935年有599家茶馆,1941年有614家茶馆,直至1951年成都仍然有563家茶馆。 [5] 1938年出版的《成都导游》称成都的大茶馆可容两三百人,小茶馆可容几十人。1932年的一份资料称彼时成都有8000多人以茶馆为生,包括茶馆老板、经理人、其他雇员。这个数字在1946年达到10万,比中国任何一座城市茶馆雇员的数量都要多。甚至有人估计,在1940年代,茶馆占成都小商店的1/10,而茶馆的工作人员数量则在全市排名第五。 [6] 从上面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在成都,全面抗战爆发后的茶馆数量是有所增加的。但问题是,为什么战争反而提高了成都茶馆的受欢迎程度,而不是让其倒闭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流动人口的增加。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难民离开了他们的家人、家园以及原本从事的工作,在成都茶馆里谋生或消磨时间。这些外来的难民通过茶馆这个公共空间与他人分享他们所遭受的悲惨经历以减轻内心的痛苦。 [7] 本章关注的主体便是那些在成都茶馆中......

  1. 导言 三十年的学术探索
    1. 一 一切从数字出发
    2. 二 研究方法的转型
    3. 三 日常生活的叙事
    4. 四 进入微观世界
    5. 五 文本的解读
    6. 六 新文化史的取向
  2. 第一编 早期研究:以计量史学为中心(1980~1990年代)
    1. 第一章 计量历史:清代四川人口、耕地及粮食问题
      1. 一 清初四川人口的恢复与移民
      2. 二 人口的数量考察
      3. 三 耕地面积的修正
      4. 四 粮食亩产和总产估计
      5. 五 清代四川的人口压力
      6. 六 人口、耕地与粮食问题
    2. 第二章 施坚雅的影响:近代长江上游城市系统与市场结构
      1. 一 经济区域与市场系统
      2. 二 高级市场与城镇发展
      3. 三 集市的作用及其功能
      4. 四 市场密度与农民活动半径
      5. 五 区域市场发展的局限
    3. 第三章 跨国研究:华人社区的冲突、控制与自治
      1. 一 华人社区中的社会组织
      2. 二 华人社区组织的功能
      3. 三 组织间的冲突
      4. 四 华人社区内的控制和自治
      5. 五 华人组织在不成功的同化过程中的角色
      6. 六 融合还是同化?
  3. 第二编 中期研究:以日常生活为中心(1990~2000年代)
    1. 第四章 从下往上看:晚清街头文化、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1. 一 街头与城市商业
      2. 二 街头与民众日常生活
      3. 三 谋生街头
      4. 四 街头的节日庆典
      5. 五 街头改良
      6. 六 街头控制
      7. 七 创造新的地方政治空间
      8. 八 从改良到革命
    2. 第五章 下层群体的考察:“茶博士”
      1. 一 茶馆业和雇工
      2. 二 “茶博士”
      3. 三 在男人的世界讨生活
      4. 四 工会及会员问题
      5. 五 性别冲突与工会内部权力斗争
      6. 六 暴力阴影下的茶馆工人
      7. 七 男女茶房的社会形象
      8. 八 政府管控
      9. 九 下层民众之间的冲突
    3. 第六章 诗歌作为历史资料:城市之韵
      1. 一 竹枝词及其作者
      2. 二 城市景观与公共空间
      3. 三 节日、庆典和宗教仪式
      4. 四 大众娱乐活动
      5. 五 对城市人的描述
      6. 六 阶层、民族和性别
      7. 七 精英对民众的批判
      8. 八 诗歌中的历史
    4. 第七章 从微观到宏观:微观世界的宏观思考
      1. 一 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城市
      2. 二 进入城市的底层
      3. 三 茶馆的微观历史
      4. 四 变化和延续
      5. 五 公共政治中的民众和精英
      6. 六 “无意义”的小题目怎么变成有意义
  4. 第三编 近期研究:以文本解读为中心(2000~2010年代)
    1. 第八章 图像的解读:图像与想象
      1. 一 什么是历史的想象
      2. 二 想象和情感与历史观和方法论
      3. 三 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4. 四 图像的解读
      5. 五 图像与想象
      6. 六 图像的局限
    2. 第九章 文本解读:乡村秘密社会的多种叙事
      1. 一 档案中的叙事
      2. 二 社会学调查的叙事
      3. 三 小说的叙事
      4. 四 袍哥的个人叙事
      5. 五 文史资料的叙事
      6. 六 怎样解读不同的叙事
    3. 第十章 从语言看历史:神秘的语言和沟通
      1. 一 联络的秘密政治
      2. 二 隐语与自我身份认同
      3. 三 饮茶吟诗中的力量角逐
      4. 四 从语言揭示隐秘的历史
    4. 第十一章 社会学的启发:社会学与1940年代的秘密社会调查
      1. 一 沈宝媛与“农村工作者”
      2. 二 沈宝媛社会调查的学术渊源
      3. 三 调查者沈宝媛
      4. 四 沈宝媛的调查方法
      5. 五 沈宝媛对袍哥命运的认识
      6. 六 社会学调查怎样成为历史资料
  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