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生活有答案:改变生活的100个思维大冒险_AZW3_MOBI_EPUB_约尔格·贝尔纳迪
内容节选
我们的现实基于媒体吗? 『媒体隐藏了它的作用机制,使我们很难对它追根究底。』 ——阿兰·德波顿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媒体那儿了解到不同的事件和信息,其中只有一部分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其他大部分信息都来源于不同的社交、新闻媒体与报纸。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向我扑面而来,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会清醒地去质疑这些新闻的真实性,注意到它们也许是歪曲现实的或者代表着某些人的利益。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从媒体中获得的消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当我们看到媒体中在报道一个国家时,就算我们没有去过这个国家,没有和当地人说过话,我们也会想当然地接受媒体提供给我们的关于这个国家的图片和信息,并将它们视为这个国家的现实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我们极少追问这些信息的真实性?这种向我们提供图片和其他信息的媒体现实是如何形成的? 传统媒体理论认为,一个现实状况被媒体发现,然后通过媒体传到了它的接受者那里。就新闻而言,一系列事件发生后,人们根据特有的规则选择其中的一些进行报道。新闻媒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新闻进行筛选,比如根据新奇性与重要性,依靠这些标准选出来的新闻既包括让人愉悦的事件,比如重要音乐、电影奖项的颁发,也包括令人难受的事件,比如事故、灾难、战争。对于一则新闻来说,它能否反映现实情况重要吗?或者说,新闻的本质是什么?是反映还是影响现实? 媒体文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媒体不仅影响了我们的认知,也建构了我们的现实。这种建构主义驳斥了传统的交际模式,后者认为交际只是纯然复述信息而已。根据这种理论,媒体所给出的图片和新闻并非是对外部现实的临摹,媒体通过截取、选择事件并对它进行可视化和进一步分析从而影响并构建了我们的现实。一则新闻要采用什么标题与图片来进行报道?比如在报道战争时是否应该出现一个小孩的图片?镜头中是否应该出现死者和伤者?如何对一个事件进行评价?又该如何将这个事件同其他事件联系起来?什么不该说?什么不该播? 媒体对诸如经济和政治危机这样复杂的内容通常都会进行带有解读性的报道。就连对一场球赛的报道,也会被媒体拿出几个特定的场景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当然,大部分新闻和报道都是基于现实和真实数据的。一般情况下,新闻报道都应遵循新闻准则,不带任何偏见,尽可能保持中立,某些报道因为涉及评论所以总是多带了一点主观性色彩。可就算是看起来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也不能避免影响我们的认知:比如新闻中持续出现的对暴力和犯罪的报道,会使我们产生一种现实中暴力和犯罪在不断增多的感觉。事实上,在缺少其他历史情况中暴力和犯罪的相应数据和背景信息时,我们是没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我们感觉到的现实 我们会因为一个新闻说到了我们心坎上而相信它吗? 标题、图片和副标题是3种影响我们接收信息产生认知的因素。媒体的分析直接影响到了我们对现实的构建。被报道的现实情况实际上经历了两次阐释,第一次是在新闻报道者那里,第二次是在我们这些读者观众身上。媒体现实和媒体对真实事件的报道对我们的现实认知,以及世界观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固有思想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动 显然,媒体对现实的报道与外面的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差距。真实世界十分复杂,我们无法了解所有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对现实的构建一直都是一个减少复杂性的过程。而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也必须对现实进行简化。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固有思想和信息的简化是极其正常甚至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它们,我们将无法思考及做出行动。我们必须对世界上的许多信息和事物进行屏蔽,以使我们能做出行动,比如在购物时:如果我们想要买一条新裤子,我们无法试穿所有的裤子。通过事后我们告诉自己买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裤子,我们简化了整个流程,尽管也许我们只试了100种品牌中的3种(每种品牌也许又有1000种不同的款式)。 比如“书呆子”和“金发女郎”,一说到这两个词,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你又会把这两个词同什么联想在一起?一个长相漂亮、身材骨感的金发女郎或者一个行为古怪的书呆子是我们对这两个词的固有印象。它反映了我们对这两个词简化了的设想,并据此刻画了一个人、一个物体或是一个群体。这种形式的简化无法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这种固有印象使某种特性或是行为方式具有了普遍意义。常见的几大固有印象出现在对社会阶层和特殊职业群体的描述上。在事关一个人的身份时,比如他的年龄、性别、性取向、国籍、种族及文化,也常有固有印象出现。举个例子,请以“男人们”“美国人”或是“银行家”开头自由造句。 如果说固有印象已经成了现实中的正常现象的话,这又将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固有印象简化、删减、概括了复杂的现实,这将导致一系列错误观点的产生。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它还将导致人们的偏见和互相排斥。就连记者、广告从业者、导演以及作家也在无意识或有意识中使用这些固有印象。他们生产的新闻、图片、电影、书籍,以及其他所有媒体......
- 进入思维大冒险
- 我
- 我真的存在吗?
- 我的肉体和“我”可以分离吗?
- “我”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吗?
- “我”可以被感知吗?
- 人类
- 人类是最机智的动物吗?
- 人类的本质是什么?
- 那些你力所能及的事,你都做到了吗?
- 自然
- 我们的大自然有多“自然”?
- 我们该为大自然的未来负责吗?
- 大自然是可预测的吗?
- 动物
- 我们为什么要吃动物?
- 动物有道德感吗?
- 应该让尽可能多的人感到快乐吗?
- 友谊
- 一个人可以有多少朋友?
- 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吗?
- 是什么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 不同的文明应该如何和平共处?
- 语言
- 语言构成我们的现实吗?
- 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 一个词的意思就是它的用途吗?
- 我们能用词汇干什么?
- 爱
- 我可以自己选择爱谁吗?
- 我们该怎样理解“爱情”?
- 人的性别是与生俱来的吗?
- 什么才是正常的?
- 社会
- 社会到底是什么?
- 你签了什么契约?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 我愿意生活在哪种社会中?
- 我和群体,谁更重要?
- 我的工作有何价值?
- 媒体
- 你的智能手机承载了你多少心智?
- 媒介的形式影响其内容吗?
- 我们的现实基于媒体吗?
- 关注度可以购买吗?
- 个人数据信息值多少钱?
- 意义
-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我究竟有多独特?
- 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 为什么“幸福”那么难定义?
- 我的生命有意义吗?
- 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