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家庭:明明有家,为何如此孤单【知名心理专家重磅作品,畅销心理咨询入门书。全民追捧综艺《婆婆和妈妈》《爱情保卫战》热议话题。深度分析两性、夫妻、亲子、婆媳等亲密关系的本质,帮助4亿中国家庭,解决90%的关系问题】_AZW3_MOBI_EPUB_金义
内容节选
第1章 亲子关系篇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是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亲子关系,就不会有好的基础教育。 我的学生在跟随我学习亲子教育问题时,我经常告诉他们,一些家庭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 独立性教育。从孩子小的时候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麻烦别人,自己收拾房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上学后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坐校车。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有较强的独立性。 感恩教育。表达感谢的方式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是具体的行动。有感恩之心的孩子长大后不自私,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守规则教育。教育孩子从小学会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包括遵守交通法规、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等。在这种守规则的理念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各种法律法规意识,知道人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也会自觉地爱护环境,有集体意识。 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爱自己的国家、民族,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并以此为骄傲。在爱国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会有很强的爱国意识。 体能教育。学生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在运动中出现的小小磕碰,家长从不大惊小怪。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然而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个别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做得不够,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是好孩子,进而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我认为,好的教育需言传身教,家长需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喋喋不休地训导孩子,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甚至与家长形成对立。成长中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要是说话粗俗,孩子会觉得他们说话的方式很酷,模仿父母的语言模式。父母不孝顺老人,经常打骂长辈,孩子也有可能如法炮制,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非打即骂,这也是身教的结果。家长的举止行为会给孩子造成直接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外出应酬,让孩子自己在家做作业,孩子在家想着父母在外头干什么,又怎么能把心思放在作业上?再如,家长每天回家后经常看手机、玩游戏,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很少,这样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看手机、玩游戏。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这就是身教往往大于言传的道理。 正确的亲子教育往往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2岁以后,在独立性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吃饭、不挑食、饭前洗手,让孩子从小就与同龄孩子多接触,在家里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关系是第一位的,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同时爸爸和妈妈也爱孩子。在这样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孩子会身心健康、不自私、有集体意识,长大进入社会也会受到大家的喜欢。 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独立性的培养。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无论在饮食方面还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完全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甚至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感到迷茫,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更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 第二,过度严厉管教。孩子取得好成绩家长就欣喜若狂,成绩一旦退步,家长就暴跳如雷,打骂孩子,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这种孩子进入青春期,尤其是上高中后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想起自己的悲惨童年,可能会对父母产生憎恨,个别孩子会有顶撞父母,甚至放弃学习以惩罚父母的行为。 第三,过度顺从、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样长大的孩子很可能会极度自私,上学后无法与同学友好相处,没有朋友,怨恨周围的人,也不懂感恩父母,长大后很容易仇视社会、仇视周围的人,形成反社会人格。 第四,过度散养。很多家长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忙于生计也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只给孩子做饭。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比如上网、玩游戏、结交不良少年等。 第五,在家暴环境中成长。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也容易出现暴力倾向,因为他看见父母产生矛盾时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认知中会认为暴力能解决一切,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第六,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如果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会焦虑不安、心情压抑,产生自卑感,也使孩子对生活、婚姻失望。如果父母经常冷战,孩子同样会感觉心情压抑、烦躁、不开心,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第七,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无论任何事情,父母都替孩子做主,包括上大学选专业、恋爱择偶、安排工作,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没有主见,“妈宝男”“妈宝女”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八,在比较中成长。父母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从小就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 信息
- 目录
- 前言
- 第1章 亲子关系篇
- 案例1 懂事的孩子,静悄悄地崩溃
- 案例2 那个去读职高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 案例3 青春期厌学,千万别和孩子硬碰硬
- 案例4 高一男孩因“分手”离家出走,面对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做好引导
- 案例5 一触即发的女孩,如何走出焦虑
- 案例6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孩子没有学习的动力
- 案例7 留学生退学回国,怎样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 案例8 “留守女孩”的心理问题
- 第2章 恋爱情感问题篇
- 案例1 红玫瑰与白月光,成熟的爱情观有多重要
- 案例2 一段感情中,比坚持更难的,是懂得及时止损
- 案例3 她的梦想,曾是变成他喜欢的样子
- 案例4 目睹过家暴的男友长大了
- 案例5 遇上妈宝男,还要不要坚持
- 案例6 姐弟恋引发的家庭冲突
- 案例7 卑微讨好又渴望控制, 爱情里的样子,与童年息息相关
- 案例8 别把坏情绪留给最亲近的人
- 第3章 夫妻关系问题篇
- 案例1 家庭关系中最大的忌讳就是没有边界感
- 案例2 女主外男主内的婚姻,怎样做到相敬如宾
- 案例3 攀比式婚姻,也许正在毁掉你的家庭
- 案例4 遇到极度强势的伴侣,怎样相处才不累
- 案例5 愚孝男的婚姻
- 案例6 异地分居,你的安全感指数是多少
- 案例7 有口难言的家庭财务问题
- 案例8 解不开的婆媳难题
- 案例9 名校硕士在家啃老,巨婴何时能长大
- 附录篇
- 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家长怎么办
- 心理咨询师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助者
- 作为求助者,怎样判断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水平
- 人的心理问题真的是由原生家庭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