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套装共五册)_AZW3_MOBI_EPUB_唐亚林

内容节选

总序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从1954年开始,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多卷本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轰动了国际学术界,影响深远。在这一皇皇巨著中,李约瑟博士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在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的长达1700年的时段里,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长期领先同期的西方社会,可为何从公元十七世纪起,却开始落后于现代西方国家?“李约瑟之问”一出,迅即成为一大学术热点。人们纷纷从农耕社会、皇权政治、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制度、阶层划分、价值评判、经验科学、科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解读,莫衷一是。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七十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断探索,尤其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而且开辟了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正在形成和开创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和持久魅力的“中国之治”理想图景。 “中国之治”理想图景内蕴的当代中国发展奥秘,归结为相互联系又一体化贯通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时代之问”:一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二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国内外学术界就如何系统总结和科学回答创造“中国之治”理想图景的“时代之问”,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比如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民主集中制、干部制度、决策-执行高效互动关系、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央地关系等,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深度、有价值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模式,对于深入理解“中国之治”的奥秘,形成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深入推进“在回答‘时代之问’中探寻‘中国之治’的奥秘”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支持下,在2018年底系统策划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研究计划,邀请上海社科理论界相关研究领域有丰富前期研究成果,并具有宏观历史视野和深厚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专家学者,进行专门研究。 出版这套“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其目的在于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发展领域所创造的制度性原理、所形成的运作机制、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所型构的内在逻辑、所贡献的人类文明成果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对建构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知识解释体系、制度解释体系、话语解释体系做出阶段性的努力,并成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国家和上海70年的伟大实践和光辉历程,凝结着一系列重要经验、价值指向、制度建构、文明成果,这些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取之不竭的创造源泉和思想养料。 新中国70年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历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引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庄严地写入党章,载入宪法,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产生,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新中国7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理论,开创新境界,指导新实践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全新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历史。 上海社科理论界要在系统总结新中国70年历史的基础上,整体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纵观新中国走过的70年......

  1. 总目录
  2.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丛书编委会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言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
      1. 一、在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
      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三维市场经济
      3. 三、党的意识形态的经济作用
      4. 四、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7.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成就与战略
      1.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1.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2.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
      2.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成就
      3.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战略
        1.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
        2.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战略
    8. 第二章 用什么样的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
      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类话语及其相互关系
      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构:参照系、市场失灵和国家的经济作用
        1.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更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
        2. 二、参照系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效率
        3. 三、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9. 第三章 农村改革、城乡关系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1. 第一节 农地制度改革及其经济后果
        1. 一、农地制度改革历程与农村经济绩效
        2. 二、经验总结及启示
      2. 第二节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发展
        1.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关系的发展图景
        2.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阶段划分及演进过程
        3.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
      3. 第三节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和中国的经济发展
        1. 一、农民工的发展历程
        2. 二、半雇佣工人化的农民工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3. 三、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10. 第四章 三维市场经济中的地方政府竞争
      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行政关系的历史沿革
        1. 一、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的权力收放循环(1949—1978年)
        2. 二、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向地方放权(1978—1992年)
        3. 三、第三阶段:市场化改革下的分权与集权并行(1992—2012年)
        4. 四、第四阶段:新时代以来的新型央地财政经济关系(2012年至今)
      2.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前提
        1. 一、地方政府竞争的四个制度前提
        2. 二、地方政府竞争与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
      3. 第三节 租金的生产性使用和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政治经济学
        1. 一、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既有理论:一个批判的简述
        2. 二、制度-垄断地租和中国地方政府对营建环境的投资
        3. 三、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双重结构
      4. 第四节 结语
    11. 第五章 生产性效率、工业化和中国经济增长
      1. 第一节 工业化: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1. 一、经济增长核算框架中工业化的贡献
        2. 二、“卡尔多-凡登法则”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适用性
      2. 第二节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和制度特征
        1. 一、经济增长路径及其转换的效率特性
        2. 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相对效率特性
      3. 第三节 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替代性观点的含义
      4. 第四节 结论
    1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补性
      2. 第二节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谓“不平等竞争”问题
        1. 一、市场准入与垄断领域的改革
        2.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与金融体制改革
        3. 三、劳动力成本的差异与市场竞争
        4. 四、税收负担的差异
      3. 第三节 平等竞争环境下国有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
        1. 一、国有经济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2. 二、为什么说股份公司模式不能解决问题
        3. 三、国有信托基金制改革三原则
        4. 四、关于改革试点工作的一些建议
    13. 第七章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转型与理论贡献
      1. 第一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逻辑
        1. 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四次转型
        2. 二、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特征
      2. 第二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1. 一、准确定位宏观调控的政策边界
        2. 二、大力拓展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外延
        3. 三、进一步凸显结构性调控的特色
    14.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 第一节 新常态和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1. 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问题
        2. 二、新常态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逻辑
        1. 一、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二、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意义
      3. 第三节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 一、国家创新体系和有为政府
        2. 二、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15. 第九章 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1. 第一节 我国对外开放历史回顾
      2.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一、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机理
        2. 二、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 三、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与调整
  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丛书编委会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1. 一、问题的提出:如何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
      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分析
    7. 第一章 制度原理
      1. 一、党领导一切原理
        1. (一)“党领导一切原理”的理论、历史与社会根源追溯
        2. (二)“党领导一切原理”的制度建构与强化的两大历史性契机
        3. (三)“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后果、党政分开尝试及其理论评析
        4. (四)加强党的全面而卓越领导下党政分工与党政一体化模式的生成
        5. (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建构
      2. 二、人民当家作主原理
        1. (一)人民政府的由来
        2. (二)议行合一制的中国实践
        3. (三)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四)人民广泛参与政治生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三、依法治国原理
        1. (一)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3. (三)法治思维与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
        4. (四)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4. 四、协商民主原理
        1. (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2. (二)探索中国政治制度的新优势
        3. (三)政治协商的主要形态
        4. (四)重视协商民主的连接与落地机制
      5. 五、监督督察原理
        1. (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 (二)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系
        3. (三)巡视巡察制度与监督督察制度的联动
      6. 六、民族区域自治原理
        1. (一)“民族大家庭”思想的来源
        2. (二)民族团结与民族共荣
        3. (三)民族聚居与区域自治
    8. 第二章 运行机制
      1. 一、基于思想统一机制的意识形态制
        1. (一)安身立命、治国理政、安邦兴国的最深沉力量
        2.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4. (四)文化治理
      2. 二、基于决策机制的民主集中制
        1. (一)党和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与制度
        2. (二)会议议事与决策制度
        3. (三)行政首长负责制
      3. 三、基于执行与监督机制的督办问责制
        1. (一)构建督查督办机制与问责机制
        2. (二)督办问责制的过程环节与特征
      4. 四、基于用人机制的党管干部制度
        1. (一)干部制度的建立
        2. (二)干部选拔标准的变迁
        3. (三)公务员管理的制度化
        4. (四)党管人才
      5. 五、基于组织网络机制的支部建在最基层制度
        1. (一)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奥秘
        2. (二)组织力量与政治功能
        3. (三)组织嵌入与政治引领
        4. (四)组织力与执政组织网络体系建设
      6. 六、基于工作路线机制的群众路线制度
        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二)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
        3.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创造
    9. 第三章 价值追求
      1.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发展
        1. (一)西中两种不同的政治发展观比较
        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特质
      2. 二、主体性价值的坚守
        1. (一)以人民为中心
        2. (二)以法治为保障
        3. (三)以共富为目标
      3. 三、发展性价值的累积
        1. (一)效率最优
        2. (二)专业理性
        3. (三)可持续发展
        4. (四)责任建构
        5. (五)“发展-领导型体制”的建构
      4. 四、整体性价值的重构
        1. (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 (二)“五位一体”发展战略
        3. (三)集成性系统性整体性改革方法论
    10. 第四章 内在逻辑
      1. 一、圈层包容共生式需求观与美好生活
        1. (一)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
        2.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中国人的圈层包容共生式需求观
        3. (三)美好生活与生活政治观
      2. 二、时间空间历史方位与规模速度发展战略的内生性选择
        1. (一)制度无以统合不确定性:西式单一民主观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2.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空方位定位与规模-速度发展战略选择
      3. 三、主导国家发展与执政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集团的形成
        1. (一)创建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革命家组织和领导中心
        2. (二)建立集多种核心能力于一体、有效治理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
      4. 四、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创造
        1. (一)危机警醒与自我革命
        2. (二)执政绩效的累积性创造与自我创造
        3.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11. 第五章 人类政治文明贡献
      1. 一、利害相一致思想
        1. (一)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方向问题上,不忘初心,不犯颠覆性错误
        2. (二)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实现问题上,发挥钉钉子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干
        3. (三)在事关国家根本战略利弊权衡问题上,实事求是,坚持利害相一致原则
      2. 二、一盘棋发展思想
        1. (一)统筹改革发展大局
        2. (二)做好全局性战略的规划、落实与评估工作
        3. (三)贯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共富思想
      3.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1. (一)走向自由人联合体理想社会的过渡性发展阶段
        2. (二)建构合作共赢式全球治理体系
        3. (三)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机制
      4. 四、人心政治思想
        1. (一)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2. (二)为人民服务是人心政治的根本
        3. (三)情感治理是人心政治的独特形态
    12. 结语 在回应“时代之问”的历史征程中不断开拓人类政治发展的新境界
      1. 一、“时代之问”与中国共产党
      2. 二、重新发现和塑造政党组织的主体理性与主导性力量
      3. 三、政治制度建构根基从经济人假设到党性人假设的革命性转换
      4. 四、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人类社会“良知+良制+良治”新型政治发展道路的开创
    13. 参考文献
    14. 后记 探寻中国治理的逻辑
  4.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
    1. 书名页
    2. 丛书编委会
    3. 总序
    4. 目录
    5. 导论
      1. 一、当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 (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
        2. (二)当代中国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延续
        3. (三)当代中国文化是传统中华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型
        4. (四)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向
      2. 二、当代中国文化是对五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 (一)五四运动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起点
        2.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是对五四现代性价值的全面展开
        3. (三)五四话语影响和塑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4. (四)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3.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
        1.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2.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 (三)当代中国文化呈现繁荣兴盛景象
        4.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
      4.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2.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
        3.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理念
        4. (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
    6. 第一章 文化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1. 一、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6)
        1. (一)文化管理体制建构的背景、基础和条件
        2. (二)文化管理体制的初创
        3. (三)群众文化体制创建与戏曲改革
      2.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 (一)文化管理体制的解体
        2. (二)样板戏与群众文艺
        3. (三)思想文化的禁锢
      3.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7—2012)
        1.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管理体制的全面恢复
        2. (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3.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4. (四)互联网时代文化管理制度的演进
      4. 四、新时代(2013— )
        1. (一)文化制度建设以人民为中心
        2. (二)构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四梁八柱”
        3. (三)文化走出去:努力探索和制度构建
        4. (四)现代文化治理能力建设
    7. 第二章 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1. 一、党管意识形态
        1. (一)“党管意识形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 (二)“党管意识形态”制度的当代内涵
        3. (三)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社会多元文化主体
      2. 二、转变文化发展方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1. (一)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事业体制的特点和效率
        2.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3. (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4. (四)国家文化治理现代化
      3.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与演进路径
        1. (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2. (二)文化的双重属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三)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 (四)差序格局与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4. 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保障
        1. (一)党对文化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
        2. (二)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与改革创新
        3. (三)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开放环境中抵御“西化”“分化”
    8. 第三章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
      1. 一、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
        1. (一)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2. (二)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积极性
        3. (三)培育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2. 二、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1.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对传统文化观的科学诠释
        2.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 (三)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基本路径
      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践行
        1. (一)主流文化的边缘化危机
        2. (二)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3. (三)文化自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9. 第四章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1.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 (一)科学认识文化建设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2. (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
        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建构
        4. (四)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理论
      2.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与文化重建
        1.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重构
        2. (二)媒介转型中的文化形态变迁
        3. (三)中国文化的城市化转型
        4. (四)从意识形态宣传向文化传播的逐步转型
      3.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 (一)全球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挑战
        2. (二)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愿景
        3. (三)民族复兴中国梦
    10. 结语
      1. 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2. 二、西方中心主义的时代困境
      3. 三、全球治理中的中华文明
      4.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展望
  5.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丛书编委会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论 新中国社会发展70年的光辉历程
      1. 一、新中国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
      2. 二、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
        1. 1.社会革命
        2. 2.社会转型
        3. 3.社会建设
      3. 三、社会建设的新时代与新格局
        1. 1.社会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着力增强人民对发展的获得感
        3. 3.社会建设方略的科学化
        4. 4.抓牢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5. 5.支撑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
    7. 第一章 社会体制建构原理
      1.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 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2. 2.土地制度与充分就业
        3. 3.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
        4.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 5.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2. 二、发展是第一要务
        1. 1.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2.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3. 3.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3. 三、激发社会活力
        1. 1.从身份制到公民平权
        2. 2.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3. 3.从地方分割到区域竞合
        4. 4.从城乡分割到城乡一体
        5. 5.导向橄榄型阶层结构
      4. 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 1.双重治理结构
        2. 2.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3. 3.密切联系群众制度
        4.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 5.打造现代社会治理体制
      5. 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1. 1.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 2.用主流舆论传播正能量
        3. 3.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资本
        4. 4.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
    8. 第二章 社会系统运行机制
      1. 一、党引领社会
        1. 1.先锋队的社会使命
        2. 2.统揽社会发展全局
        3. 3.统一战线与社会整合
        4. 4.群众工作与社会动员
        5. 5.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 二、政府保卫社会
        1. 1.筑牢民生托底保障
        2. 2.推进国家反贫困战略
        3. 3.调节社会利益分配
        4. 4.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5. 5.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三、市场激活社会
        1. 1.市场化改革与社会赋权
        2. 2.竞争性的社会流动机制
        3. 3.城市化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4. 4.应对社会转型的苦恼与风险
      4. 四、社会自我调节
        1. 1.群团制度和群团组织
        2. 2.社会组织与公益服务
        3. 3.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
        4. 4.社区发展和公共参与
        5. 5.基层社会的共治格局
      5. 五、共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1. 1.人民信访制度
        2. 2.人民调解制度
        3. 3.情感治理
        4. 4.源头治理
        5. 5.社会协商制度
        6.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9. 第三章 社会文明价值追求
      1. 一、人的全面发展
        1. 1.不断促进人的解放
        2. 2.多维度实现人的发展
        3. 3.增进社会团结的现代性
      2. 二、社会公平正义
        1. 1.实践着的公平正义
        2. 2.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3. 3.坚守公平正义的法治底线
      3. 三、社会和谐进步
        1. 1.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2. 2.中华文化的和合价值观
        3.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 四、共享发展理念
        1. 1.全民共享
        2. 2.全面共享
        3. 3.共建共享
        4. 4.渐进共享
    10. 第四章 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1. 一、不断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 1.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2. 2.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演化规律
        3. 3.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心
      2. 二、稳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 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 3.从小康社会到共同富裕
      3. 三、追求整体性的社会发展
        1. 1.从小社会着手
        2. 2.从大社会着眼
        3. 3.全面协调的社会发展
      4.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 1.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2.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良性循环
        3. 3.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11. 第五章 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1. 一、把人民美好生活作为检验制度优势的试金石
        1. 1.以人民为主体
        2. 2.走自己的路
        3. 3.一棒接着一棒干
      2. 二、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普惠包容的共同发展
        1. 1.中国崛起与“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2. 2.“和合”文化与中国的全球社会发展观
        3.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三、打造共商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体系
        1. 1.开放合作
        2. 2.互惠共赢
        3. 3.责任共担
    12. 致谢
  6.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
    1. 书名页
    2. 作者简介
    3. 丛书编委会
    4. 总序
    5. 目录
    6. 导论 以“生态文明”给“发展”立规矩
      1. 一、理解生态文明的两个角度
      2. 二、须以“生态文明”给“发展”立规矩
      3. 三、关键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7. 第一章 中国生态发展历程:基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解析
      1. 一、1949—1978年:实现中国“站起来”,酝酿并开启现代环保
      2. 二、1979—2012年:实现中国“富起来”,面临资源环境生态危机
      3. 三、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国“强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4. 四、中国生态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教训
    8. 第二章 制度力量:以生态规则“约束”不当的发展行为
      1. 一、制度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违背生态规律的制度性因素
      2. 二、良法善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3. 三、刚柔相济——政策的柔性和法制的刚性
      4. 四、绩效考核——用好生态发展的指挥棒
    9. 第三章 运行机制:以生态需要“协调”发展主体的关系
      1. 一、党的主张—国家意志—政府实施的重大决策机制
      2. 二、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3. 三、中央和地方互动的“传导—反馈”机制
      4. 四、区域合作治理机制
      5. 五、机构改革——为生态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0. 第四章 价值追求:以生态价值“引领”发展回归本质
      1. 一、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价值危机
      2.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三、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环境的需要
      4. 四、基于提升人力资本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
    11. 第五章 现代化逻辑:以规划的生态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一、“六个坚持”是生态发展的根本遵循
      2. 二、规划的生态化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载体和实现路径
      3. 三、以高质量的城镇化还乡村和自然以优美、宁静、和谐
    12. 第六章 全球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清洁美丽世界
      1. 一、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角色
      2. 二、从强度减排到总量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声音
      3. 三、“一带一路”——全球治理绿色化的中国力量
      4. 四、上海建设卓越世界城市——呈现美丽中国的颜值
    13. 第七章 结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中国生态发展的信心
      1. 一、中国生态发展的道路自信
      2. 二、中国生态发展的理论自信
      3. 三、中国生态发展的制度自信
      4. 四、中国生态发展的文化自信
    14. 参考文献
    15.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