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古代中国研究丛刊: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地方行政_AZW3_MOBI_EPUB_池田雄一

内容节选

第九章 汉县的规模 本章将围绕汉代县的结构展开,探讨一两个与之相关的问题点。与上文所讨论的乡里制的情况不同,如何完满地解释地方行政区划中的户数规定与面积规定之间的关系,是本章的一大课题。这一课题也牵涉到应当怎样解释当时的居住形态及聚落等问题。 一、县的建构 县的四等级制 关于秦汉时期县的建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曰:“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据此可知,秦汉时期县的组成部分包括:(1)方百里,有固定的面积;(2)民有稠稀,居民的户数与县域面积的减、旷密切相关。 现实情况中,面积与户数之间是如何进行调整的呢?《汉书·百官公卿表》又记:“(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可见,以一万户为界,县分为大小两级。《续汉书·百官志》则曰:“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略)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由此可知,东汉时期不满万户的县,分为次县和小县两类。不过,《通典》“职官秩品”条所引的“汉官秩差次”及“后汉官秩差次”有如下记载: 万户以上县令——大县令(千石) 次万户以上县令——次县令(六百石) 减万户县长——次县长(五百石。成帝阳朔二年废除五百石之制,此后一直是四百石) 次减万户县长——小县长(三百石) 可见,万户以上的县也曾二分。总的来看,整个两汉时期,根据户数县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但是,《续汉书·百官志》刘注所引应劭《汉官仪》记载: 前书百官表云:“万户以上为令,万户以下为长。”三边始孝武皇帝所开县,户数百而或为令,荆、扬、江南七郡,惟有临湘、南昌、吴三令尔,及南阳穰中土沃民稠,四五万户而为长。桓帝时,以江(汝)南阳安为女公主邑,改号为令,主薨,复复其故,若此为系其本,俗说,令长以水土为之,及秩高下,皆无明文,班固通儒,述一代之书,斯近其真。 应劭肯定了《汉书》中的令长制度,斥《续汉书·百官志》所载为俗说。关于令、长的制度,除了户数以外,应劭认为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严耕望氏指出令长的设置依据的是县内职务的繁简,而非户数的多少。比如在北部与羌胡邻接的地区,有些事务繁多的县,虽然户口很少,仍然适用大县之制。 (1) 不过,依据钱大昭的《后汉郡国令长考》及丁锡田的《后汉郡国令长考补》(均收入《二十五史补编》)可知,吴郡、豫章郡、巴郡、蜀郡之中县令很少,但从各郡户数推算,一些县户数虽然过万,仍称县长,属长级之县,这验证了《汉官仪》中所谓俗说的正确性。 钱大昭、丁锡田的《令长考》虽然尽可能全面地检索了散见于诸书及碑碣中的诸县令长,但并未将郡中所有的令长网罗殆尽。(例如,豫章郡应有二十一县,钱、丁《令长考》只考证出九县,其中县令一、县长六、侯国相二。即便如此,严氏却假定豫章郡中只有一个令级之县,二万户,其余二十县全为长级之县,推算认为长级县平均每县有一万九千三百户 (2) ) 此外,各县长官的称呼并不固定地是令或长、相,随时期不同而有变化。丁锡田的《令长考补》中,有多处出现同一县长官为“令或长”的记载。严氏依据钱、丁之研究,认为令长数只与《续汉书·郡国志》所载的户数相关,进而将其作为两汉令长的定制加以讨论,现在看来,这一做法值得商榷。 就武帝时期的初郡、初县而言,因为需要在新获得的土地上区划自己的领土,所以才划分郡界,给予郡名。 (3) 在这些郡县之中,未必会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设守、令、长。不过,这类事例应当只是一些特例,汉代四等级县下的令长制,大概如制度之规定,依据户数进行分等。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汉县四等级制是否只依据户数的多寡而形成。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户数的多少是四等级制的基础,从“大率”“减旷”可知,在构建汉县之时,人们已经较多地意识到了有关县域面积方面的规定。 县的建构及其地理条件 关于县的建构,前揭所引《汉官仪》云“令长以水土为之”。的确,县与水土,或者说地理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唐之间县(道、国)的数量不断变化: 西汉:1587(《汉书·地理志》) 东汉:1180(《续汉书·郡国志》) 晋:1232(《晋书·地理志》) 隋:1255(《隋书·地理志》) 唐贞观年间:1551(《旧唐书·地理志》) 各个时代疆域不同,县的数量也有增减。不过,将县的数量与户数结合起来看的话,会发现晋代户数为2459840(《晋书·地理志》太康元年 (4) ),西汉户数为12233062(《汉书·地理志》元始二年),前者只有后者的五分之一,而县的数量却没有减少那么多。而唐贞观年间的户数也只有三百万(《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是每一个县内户数都有减少。据《晋书·职官志》记载,晋县有六个等级,即不满三百户、三百户以上、五百户以上、千户以上、千五百户以上、三千户以上。汉代以万户来区分县之大小,相较而言......

  1. 书名页
  2. 中文版序言
  3. 目录
  4. 【总论】
    1. 中国古代聚落的发展
      1. 前言
      2. 一、秦汉帝国的构造
      3. 二、聚落的建立条件
      4. 三、聚落的形态
      5. 四、聚落的分化与派生:自然村
      6. 五、聚落的构成
      7. 六、聚落与公权力
      8. 七、聚落与公权力中再生产之间的关系
      9. 结语
  5. 【聚落编】
    1.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聚落
      1. 前言:战国、秦汉时代的聚落
      2. 一、聚落的选址条件:所谓的“降丘居野”
      3. 二、聚落的结构
      4. 三、房屋建筑
      5. 结语
    2.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聚落形态
      1. 前言
      2. 一、落
        1. “落”的性质
        2. “落”的形成
      3. 二、聚、乡、邑
      4. 三、庐
      5. 四、先秦地方行政组织之诸形态
      6. 结语
    3.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都市”与农村
      1. 前言
      2. 一、道路网与县域
      3. 二、生活圈的变迁
      4. 三、封国、禄邑制
      5. 四、方百里的来源
      6. 五、“都市”与农村
      7. 结语:过所
    4. 第四章 汉代的里与自然村
      1. 前言
      2. 一、行政村与里
      3. 二、里魁与父老
      4. 三、里的组建
      5. 四、自然村的规模
      6. 五、什伍与自然村
      7. 六、闾左与谪
      8. 七、乡亭里的统属关系
      9. 结语
    5. 第五章 马王堆出土《地形图》中的聚落
      1. 前言
      2. 一、《地形图》
      3. 二、《地形图》中的聚落
      4. 结语
    6. 第六章 马王堆出土《驻军图》中的聚落和灌溉
      1. 前言
      2. 一、马王堆出土的《驻军图》与陂塘:江淮地区的水利灌溉
        1. 《驻军图》
        2. 陂山
      3. 二、渠与井:华北地区的水利灌溉
        1. 小渠
        2. 武帝以前的大规模水利工程
        3. 水井
      4. 结语
    7. 第七章 秦咸阳城与汉长安城:围绕汉长安城建设过程的讨论
      1. 前言:汉长安城的规模
      2. 一、秦咸阳城的发展
      3. 二、秦上林苑
      4. 三、始皇帝新都建设计划与阿房前殿
      5. 四、长安城的新置
      6. 五、汉长安城的建设
      7. 结语
    8. 第八章 汉代的地方都市:河南县城
      1. 前言
      2. 一、文献所见汉河南县城的地理概况
      3. 二、汉河南县城的城墙
        1. 汉河南县城的发掘
        2. 城墙的规模
        3. 汉高祖的县邑筑城令
        4. 城墙筑造的时间
        5. 汉河南县城与周王城、长安城
        6. 沿城墙分布的壕沟
      4. 三、汉河南县城内的情况
        1. 周王城
        2. 汉河南县城
        3. 中区居住遗址
        4. 东区居住遗址
        5. 县城内居民的阶层
      5. 四、河南县城的荒废
      6. 五、县城图: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
        1. 离石县城
        2. 土军县城
        3. 繁阳县城
        4. 宁县县城
        5. 武成县城
        6. 县城部分图:官署区和太仓
        7. 县城图与汉河南县城
      7. 六、县城与农村:马王堆出土古地图
        1. 都与市
        2. 马王堆出土的古地图
        3. “都市”的展现
      8. 结语
        1. “都市”的定义
        2. 筑城过程的三种形态
        3. 中国最近的古都研究
    9. 第九章 汉县的规模
      1. 一、县的建构
        1. 县的四等级制
        2. 县的建构及其地理条件
      2. 二、有关县乡亭里建构的诸说
      3. 三、乡亭里与县方百里
        1. 关于“乡亭亦如之”
        2. 县方百里
      4. 结语
    10. 第十章 汉代初县的设置
      1. 前言
      2. 一、屯田与初县设置
        1. 鄂尔多斯地区的置县
        2. 金城郡的置县
        3. 置县方式的两种类型
      3. 二、关于屯田中的积谷行为
      4. 三、关于边郡的创置
        1. 元朔二年鄂尔多斯地区所置之郡
        2. 秦代鄂尔多斯地区的经营
        3. 河西所置之郡
      5. 四、关于迁徙民的自给化
      6. 结语
    11. 第十一章 汉代的西北部经营:初县的环境Ⅰ
      1. 前言
        1. 西汉时期对匈奴的“百年战争”
        2. 松田寿男氏有关“汉代西域经营”的观点
        3. 本章的课题
      2. 一、对匈奴战争的开始
        1. 伊濑仙太郎氏的论述
        2. 开战后谋求和亲的举动
        3. 前177年右贤王的侵寇
        4. 前166——前162年匈奴的侵寇
        5. 景帝时的对匈形势
        6. 武帝即位之初的对匈形势
        7. 前129年汉军对关市的袭击
        8. 如何理解汉初的与匈奴和亲条约
        9. 匈奴对首都圈的威胁
        10. 汉朝对匈奴出击的图式
      3. 二、经营河西的历程
        1. 有关河西地区始置郡年代的诸说
        2. 河西地区的置郡背景
        3. 酒泉置郡与对令居基地的经营
        4. “河西郡”存在吗?
        5. 经营河西的意义
      4. 三、进入西域:从轮台基地到渠犁基地
        1. 张骞开拓新的西行路线
        2. 讨伐大宛的背景
        3. 讨伐大宛和轮台抵抗
        4. 关于武帝时期的轮台屯田
        5. 武帝时对车师的讨伐以及轮台屯田的动向
        6. 武帝时是否存在渠犁屯田
        7. 昭帝时的西域经营与轮台屯田
        8. 宣帝时期的西域经营与渠犁屯田
        9. 渠犁的位置和开设屯田的背景——使者校尉基地的蜕变
        10. 对抗车师的背景
      5. 结语
    12. 补论 汉武帝的外征:初县的环境Ⅱ
      1. 前言
      2. 一、轮台与渠犁
      3. 二、汉与匈奴
      4. 结语
    13. 第十二章 秦汉时代的边境徙民:初县的环境Ⅲ
      1. 前言
      2. 一、庶人
        1. 庶人的实态
        2. 西汉时期贫民的迁徙地域
        3. 徙边民的自给化
      3. 二、谪
        1. 徙边谪的任务
        2. 谪之实态:七科谪
        3. 动员的背景
      4. 三、谪者、罪囚的征发历程:以西北地区的经营为中心
        1. 徒刑囚的征发
        2. 新开发土地上的居民
        3. 罪囚屯戍充军的历程
      5. 结语
  6. 【地方行政编】
    1.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社制
      1. 前言
      2. 一、书社及二十五家为一社之制
      3. 二、社的起源
      4. 三、里社与私社
      5. 结语
    2.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县制
      1. 前言
      2. 一、春秋之县与秦汉郡县
      3. 二、关于商鞅之县的户口及县制施行区域之诸说
      4. 三、大县
      5. 四、春秋之县与商鞅之县:县的功能
      6. 五、徙民及阡陌制
      7. 结语
    3.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伍制
      1. 前言
        1. 商鞅之前的伍制
        2. 商鞅推行的什伍制与商鞅之后伍制的变迁
        3. 伍制的起源与兵制
        4. 伍的转化
      2. 一、伍与连坐制
        1. 商鞅的什伍制
        2. 汉、三国的伍制
        3. 王莽的伍制
        4. 晋南朝的伍制
      3. 二、伍与地方政制
        1. 《管子》诸篇中的什伍
        2. 伍长
      4. 三、伍的编成
        1. 伍制与家
        2. 伍制与五家
        3. 商鞅什伍制的连坐范围
        4. 什伍制的起源
        5. 汉魏晋南朝的什制与伍制
        6. 伍制的编成方法
      5. 结语
        1. 伍制的实施状况
      6. 总结
    4. 第四章 睡虎地出土竹简所见的伍制
      1. 前言
      2. 一、伍的编成
      3. 二、伍的构成
      4. 三、伍的功能
      5. 结语
    5. 第五章 汉代的乡
      1. 前言
      2. 一、名籍与乡
        1. 乡名
        2. 乡的编成
        3. 乡吏的所属
      3. 二、乡与户籍
      4. 三、汉简中的乡吏
        1. 乡有秩
        2. 乡啬夫
        3. 乡游徼
        4. 乡佐
        5. 乡三老
        6. 孝弟、力田
        7. 乡官、乡少吏
      5. 结语
    6. 第六章 汉代的地方少吏
      1. 前言
      2. 一、长吏与少吏
        1. 长吏的字义
        2. 诸多的蜂起暴动与长吏
        3. 长吏与少吏
      3. 二、郡县的属吏——少吏
        1. 县之属吏——俸禄
        2. 郡之属吏——俸禄
        3. 少吏与小吏
      4. 三、郡县少吏与地方行政
      5. 四、乡亭里吏与地方行政
        1. 伍长与落长
        2. 父老
        3. 里魁
        4. 乡亭之吏
      6. 结语
    7. 第七章 汉代的郡县属吏
      1. 前言
        1. 秦汉时代郡数的变迁
        2. 如淳引用的汉律
        3. 东汉的郡县吏员
      2. 一、汉初郡县属吏的来源
        1. 买爵与买官
        2. 《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
      3. 二、郡县属吏与三老制
        1. 关于郡县属吏层所属社会阶层之诸说
        2. 汉碑所见郡县属吏及其升迁
        3. 灵活利用父老阶层
        4. 三老制的采用
        5. 郡县属吏的私属性
        6. 长吏的久任
      4. 三、郡县属吏制的完善
        1. 属吏的移病
        2. 列曹制
        3. 久任倾向的衰退
        4. 郡县属吏的养成——学官
        5. 富裕阶层进入郡县属吏群体
      5. 结语
    8. 第八章 汉代的地方行政与官衙:尹湾汉简与马王堆《小城图》
      1. 前言
      2. 一、华夏文明与长江文明
        1. 黄河文明
        2. 长江文明
      3. 二、楚墓与新出简牍
        1. 墓葬形态
        2. 楚简
      4. 三、尹湾汉简:里与地方行政
        1. 里的规模
        2. 乡里亭邮的配置状况
        3. 郡县属吏的组织化
        4. 乡亭之吏
      5. 四、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小城图》:地方官衙的景观
      6. 结语
    9. 第九章 汉代官吏的识字:关于有用文字
      1. 前言
      2. 一、从《苍颉篇》到《苍颉训纂篇》——有用文字
        1. 《苍颉篇》
        2. 《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
        3. 《苍颉训纂篇》与有用文字会议
        4. 有用文字的内容
        5. 有用文字与辞赋
      3. 二、有用文字会议与官学
        1. 官学的扩充
        2. 教科内容研讨会议
        3. 有用文字会议与教科内容研讨会议
        4. 官学与属吏培养
      4. 三、有用文字数
        1. 班固的小学书
        2. 讽籀书九千字和尉律
        3. 《说文解字》的文字数
        4. 太史考试与太学考试
        5. 有用文字数的实效性
        6. 方言九千字与标准语化
      5. 结语
        1. 官吏的质量与有用文字数
        2. “讽籀书九千字”之后
        3. 有用文字与诸文献
        4. 属吏的界限
  7. 附录 秦汉帝国概观——书评:好并隆司《秦汉帝国史研究》
  8. 后记
  9. 译后记
  10. 编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