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_AZW3_MOBI_EPUB_迈克尔·布若威
内容节选
第一部分 从社会学到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工业社会学的衰退 要说明工业社会学的衰退,必须研究社会学的趋势以及它们与资本主义的变迁之间的关系。1950年代,“意识形态的终结”这一说法的兴起使得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西摩·马丁·利普赛特(Seymour Martin Lipset)、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和其他人宣称资本主义的主要问题已经被克服了。剩下的事只是使现代社会更完美。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成就中他们算上了产业工人的社团化和产业斗争的体制化。罢工已经“萎缩”了,并且那些仍在爆发的罢工也只是影响到劳动力的边缘部分——那些还没有被整合到更广泛社会的部分。1 产业工人们已不再是革命的行动者而成为中产阶级的萌芽一族。进一步而言,工人们被描绘为“专制的”而不是激进的,是“资本主义者”而非“社会主义者”。2 一种欣悦之情突降到冷战时代的社会学家身上。尤其是蓝领工人已经不再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并因此退出了社会学的关注焦点之外。3 将兴趣从产业劳动者身上转移到其他地方的现象,伴随着因认为其短视而对产业行为的早期研究所做的批评。这些评论经常以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关于“产量限制”的开创性研究为出发点。工厂社会学(Plant Sociology)——克拉克·克尔和劳埃德·费希尔(Lloyd Fisher)这样提到它——几乎不关注环境因素。它忽视技术的约束而过多地关注“人事关系”,忽略了对工作的外部定位,倾向于低估工人的经济理性。它忽略阶级斗争而只是呈现了管理的视角。4 毫无疑问,各种批评都姗姗来迟,但也提供了重要的纠正。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在早期研究中深嵌有真理的事实,即使只是部分的真理。在本研究中,我试图通过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内将这些部分真理主题化,从而来挽救工厂社会学的合理内核。这样,胜于强调将工厂与其环境隔离开的谬误,我将试图弄清楚其隔离或者相对自治——这种自治允许早期的研究者为理解产业组织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的精确本质。胜于争论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冲突是地方性的还是“结构性的”,我将展示冲突与同意是如何在车间内组织起来的。胜于喋喋不休的谈论关于试图通过人事关系引出工人们更加合作这种观点的生捏硬造和无能为力,我将强调其本质的真理,即车间里的活动不能脱离生产组织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领域来理解。认为工人在他们对工作的反应上有点非理性的见解是站不住脚的,同样地,认为工人会倒向经济理性的观点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在这个研究中我将展示理性如何是一种特定生产组织的产物并且是工厂“文化”的重要部分。简言之,胜于摒弃工业社会学的发现,我将把它们置于并且有时是把它们结合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从而超越它们。 组织理论的出现 新出现的研究取代了工厂社会学,研究焦点转变到了一般组织——医院、志愿协会、工会、政党等等——上。一般理论、概念图示和焦点问题是围绕着各种组织中的行为而构建的。文献著作中出现了三个占主导地位的主题。首先,是对科层制——规则的功能和功能障碍——的研究。5 这些研究是由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关于科层制和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所触发的。其二,这一系列研究发展了一个从作为决策者的个体的视点来看待组织的行为主义者框架。6 这些理论的心理学上的侧重点可以看做是源于人事关系的视角对产业工作的观察。最后,许多研究者开始发展用于理解组织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框架。其中一些集中在社会化、社团等对于产业行为的影响上,而另一些则详述组织对具有不同程度不确定性的环境的依赖。还有另外一些则开始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试图理解产业发展的条件。7 无论它们的缺陷何在,我在下面要说得更多的是,所有的这些发展都代表了与早期研究的重要的分道扬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基于的那些问题,在本研究中一再出现。规则的重要性将是我对车间政治的阐述的中心,尽管他们的含义将被理解为支配而非效率。即使是最受压迫的工人也得做出重要的决定,这一事实是任何研究都不可回避的。然而,我要讨论的焦点是:工人的这些选择对于同意的产生的重要性,以及在个体或者微观层面上的这种“不确定性”与宏观层面上的更有限的变化之间的纽带。最后,我要讲清楚在市场和社会化进程方面,组织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且在附录中我将致力于这些问题在赞比亚的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同在早期工业社会学的研究中一样,我将把组织理论带来的进展结合进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 随着工业社会学被纳入组织理论,逐利的资本主义企业的独特性消失了。同时,涵盖组织和社团所有形式的概念图示与理论的发展表达了一个非常真切的事实,即科层制模式和商品关系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渗透。然而,由于对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根......
- 目录
- 扉页
- 页
- 插页2
- 总序
- 叛逆的马克思主义者(代译序)
- 又一个30年
- 序
- 第一部分 从社会学到马克思主义
- 第一章 工业社会学的衰退
- 组织理论的出现
- 组织理论的悖论
- 悖论的一种错误解答
- 结论
- 第二章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理论
- 前提和概念
- 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本质
- 结论
- 第一章 工业社会学的衰退
- 第二部分 劳动过程的变化
- 第三章 从吉尔公司到联合公司
- 1944年的吉尔公司
- 联合公司的衰落
- 引擎分部的命运
- 结论
- 第四章 30年的超额
- 技术
- 计件工资制度
- 超额——个工人玩的游戏
- 车间文化的组织
- 散布冲突
- 结论
- 第三章 从吉尔公司到联合公司
- 第三部分 同意的生产
- 第五章 作为游戏的劳动过程
- 掩饰并赢得剩余劳动
- 不确定性与危机
- 结论
- 第六章 内部劳动市场的兴起
- 内部劳动市场的变化
- 内部劳动市场的结果
- 结论
- 第七章 巩固内部国家
- 工会及其成员
- 创造工业公民
- 利益的具体协调
- 内部国家的相对自主性
- 结论
- 第五章 作为游戏的劳动过程
- 第四部分 劳动过程中的相对自主性
- 第八章 经济萧条期的劳动过程
- 市场中的变化
- 生产关系的变化
- 劳动产量的变化
- 结论
- 第九章 劳动过程与工人意识
- 来自外部的工作倾向
- 生产之际的种族关系
- 意识与劳动力转化为劳动
- 结论
- 第八章 经济萧条期的劳动过程
- 第五部分 变迁的动力
- 第十章 车间里的斗争
- 经济斗争
- 1945年的工时研究
- 1975年的产业工程学
- 政治斗争
- 政治斗争的资源
- 结论
- 第十一章 阶级斗争与资本家的竞争
- 资方策动的变化
- 竞争
- 斗争
- 结论
- 第十二章 从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 第十章 车间里的斗争
- 附录
- 比较的视角:赞比亚矿业的变迁与延续
- 相对自主性的创造与再生产
- 回应政治变迁
- 传统工人的神话
- 结论
- 比较的视角:赞比亚矿业的变迁与延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索引
- 插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