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2019-2020社科精选 - 欧洲与中东的国家们(套装共7册)_AZW3_MOBI_EPUB_浦洛基

内容节选

第14章 尾声:回到欧洲 除了波兰在地缘政治中的位置、与德国的和解以及国内改革,它的东部政策也为融入欧洲和大西洋组织铺平了道路。北约接纳新成员的第一个明确信号是1994年1月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出访布拉格。克林顿政府在1994年秋天开始为北约扩张奔走造势。1994年12月在德国埃森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公开表示考虑向东扩张。这两个例子都表明,波兰会是第一批获准加入的国家之一。西方重新定义了波兰的国际地位,这也改变了它在东方的形象。1989年到1991年间,当波兰向东部邻国提议和解时,所有国家都很有兴趣。1992年到1993年间,当波兰提出欧洲标准政策时,一些国家更有兴趣。在1994年后,当波兰不得不向它的邻国推出欧洲本身,这种分裂扩大了。在波兰的东部邻国中,那些心怀欧洲梦想、或多或少已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国家(立陶宛和乌克兰)表现得很积极,而那些还没有符合这个标准的国家(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则表现消极。这些不同的定位是由于这四个国家的国内政治情况不同,而波兰和其他外部因素所能施加的影响有所减少。[1]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欧洲历史上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当时波兰外交官和知识分子相信他们的解放和发展模式也适用于他们的邻国。当议题的中心是国家主权时,波兰确实提供了类似的榜样。而当议题成为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成功与否时,波兰的类推作用就削弱了。[2]1994年到1997年间,波兰的后共产主义政府没能成功地应对这些改变,这也限制了1997年后一个更为雄心勃勃的团结工会政府的影响力。[3]1994年后,波兰的东部政策成了西部政策的附加物。这种路径存在的问题在与俄罗斯的关系中最为明显。 俄罗斯与白俄罗斯 1993年发生的事件改变了俄罗斯在波兰的形象。叶利钦总统在8月宽恕了波兰成为北约候选国一事,但他在9月就改变了想法。10月,他的军队向俄罗斯杜马发起攻击。这引起了波兰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者的注意,他们刚刚赢得了一场民主选举,即将组建议会多数党。12月,弗拉基米尔·日里诺夫斯基的民族主义者政党俄罗斯自由民主党在杜马选举中赢得超过任何党派的票数。日里诺夫斯基以反波兰言论闻名(例如“北约的娼妓”,有着刺激人心的作用,这可能是他自创的说法)。这一事件引起了波兰全社会的关注。1994年1月,70%受调查的波兰人相信俄罗斯对波兰已构成军事威胁,这是1989年以来数据最高的一次,而且(第一次)远远高出针对乌克兰的同样数据。[4] 叶利钦的俄罗斯从来没有针对波兰的具体政策,而是在北约宣传战的修辞分类下来对待波兰。莫斯科基本上一直无视华沙,直到事情变得明朗化:即使俄罗斯反对,北约也会扩张。1998年4月30日,美国参议院表示赞成北约扩张并提供建议后,俄罗斯的态度才发生了改变。当时,俄罗斯-波兰关系一度恢复了生机。波兰外交部部长布罗尼斯瓦夫·盖雷梅克(Bronisław Geremek,1932—2008)和波兰总统亚历山大·克瓦西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śniewski)在1998年的莫斯科受到了隆重的欢迎。[5]2000年,俄罗斯外交部部长首次出访华沙。叶利钦的继任者弗拉基米尔·普京在2002年到波兰旅行。在俄罗斯,反对北约扩张成了精英关注的问题,而非民众的焦点,所以对俄罗斯当局来说这样的一百八十度态度转变是毫不费力的。北约扩张甚至没有改变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称赞的态度。[6]俄罗斯选民没有对波兰或它加入北约采取敌对态度。20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人认为波兰是东欧最稳定的国家,而且令人震惊的是56%的俄罗斯人认为波兰应该受邀调停俄罗斯联邦中的种族冲突。[7]波兰的东部政策和在国内取得的成功,改变了俄罗斯人的观点。 和莫斯科官方一样,明斯克官方也排斥波兰在1994年后的提议。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这位做出妥协的白俄罗斯爱国者——受到了强权的逼迫。甚至在他担任议会议长期间,大多数政策也是共产主义者、时任总理克比切制定的,当时全国主要的报纸名为“苏维埃白俄罗斯亚”,而且地方的克格勃不仅像克格勃那样行事,人们依然称呼它为克格勃。[8]舒什克维奇和克比切,以及民族活动家泽农·帕兹亚克在1994年7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被年轻而缺少经验的反腐活动家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击败。这是民主的杰作:卢卡申科不是来自共产主义集团的候选人,他决定性地击败了克比切、舒什克维奇和帕兹亚克,这说明白俄罗斯人想要的是新人。 卢卡申科总统摧毁了民主机制以及年轻的白俄罗斯国家的民族象征。1995年4月,他把民族主义代表从议会中驱逐出去,他怂恿剩下的议员批准和俄罗斯的条约,并邀请俄罗斯来保护本国与波兰的边界。1995年5月,他赢得了全民公投,使俄语成为白俄罗斯的官方语言,并且把白俄罗斯民族象征从国徽中移去。他的保镖把总统府邸中的白俄罗斯颜色全部除去了,把国旗撕成碎片......

  1. 扉页
  2. 目录
  3. 罗马的复辟:帝国陨落之后的欧洲
    1. 目录
    2. 序言
    3. 第一部分 “对唯一的帝国的复制”
      1. 第1章 紫袍家族
      2. 第2章 紫袍哲学家
    4. 第二部分 “多国的征服者”
      1. 第3章 “上帝所赐”
      2. 第4章 驶向拜占庭
    5. 第三部分 欧洲之父
      1. 第5章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
      2. 第6章 “中心无法维系”
    6. 第四部分 复临
      1. 第7章 查理大帝和教宗利奥
      2. 第8章 教宗诞生:教宗的腾飞
    7. 后记 教父(下)
    8. 附录
      1. 注释
      2. 原始资料
      3. 参考文献
      4. 致谢
      5. 插图
  4. 阿拉伯“革命”隐藏的另一面
    1. 目录
    2. “文化交锋”丛书编辑委员会
    3. 代序 阿拉伯“革命”的幻象
    4. 第一部分 分析与解构各国的“革命”
      1.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缘由和目的
      2. 突尼斯:再伊斯兰化的实验室
      3. 利比亚:前途未卜
      4. 利比亚:西方同伊斯兰主义者的临时联盟
      5. “清除”卡扎菲的真正原因
      6. “埃及之春”的起源与现实
      7. 叙利亚:人为的黎巴嫩化
      8. 附件1 会见人员名单
      9. 附件2 部分历史参考资料
      10. 叙利亚:牌局内幕
      11. 巴林:改革以保持平衡
    5. 第二部分 外国参与者的主要角色
      1. 美国、石油君主国和阿拉伯“革命”
      2. “阿拉伯之春”中美国的角色
      3. 美国非政府组织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
      4. 阿拉伯“革命”中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交网站
      5. “危机弧”与媒体:媒体对“阿拉伯之春”的解读
    6. 第三部分 “阿拉伯之春”的国际影响
      1. 利比亚危机对马里北部安全局势的影响
      2. 重提“撒哈拉身份认同”问题:“阿拉伯之春”的次效应
      3. 走出萨赫勒危机:应重建法国与阿尔及利亚关系
      4. “基地”组织:阿拉伯“革命”的大赢家
      5. 从“阿拉伯之春”到“伊斯兰之冬”
    7. 作者简介
    8. 法国情报研究中心简介
    9. 国际恐怖主义研究与受害者援助中心简介
  5. 敌人与邻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1917—2017
    1. 目录
    2. 插图
    3. 前言
    4. 引言
      1. 叙事与历史
      2. 交会的事实
      3. 受害者……和受害者
    5. 第一章 1917
      1. 被青睐的城市
      2. 各执己见
      3. 命运的路标
    6. 第二章 1882—1917
      1. 爱锡安者
      2. 邻居
      3. 没有看见的问题?
      4. “不是无人之地”
      5. 仇恨依然存在
    7. 第三章 1917—1929
      1. “巴勒斯坦人的典型”
      2. 不满、宣传和不安
      3. 委任统治的过渡
      4. 劳动节
      5. 逐渐模糊的差异
      6. “没有共同语言”
      7. 前往西墙
      8. 希伯伦大屠杀
      9. 互为仇雠
    8. 第四章 1929—1936
      1. “强加给巴勒斯坦的苦难”
      2. 犹太复国主义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3. 以牙还牙
    9. 第五章 1936—1939
      1. 起义
      2. 定义动乱
      3. 无法控制的纷争,水火不容的愿望
      4. 镇压与约束
      5. 皮尔第二
      6. 既成事实
      7. 圣詹姆斯会议上的“慕尼黑阴谋”
    10. 第六章 1939—1945
      1. 战火中的巴勒斯坦
      2. 选边站队
      3. 不存在的阿拉伯人
      4. 知己知彼
    11. 第七章 1945—1949
      1. 第一枪
      2. 准备战斗
      3. 决定性的一年
      4. 达莱特“防御”计划?
      5. 侵略,独立,浩劫
      6. 第三阶段
    12. 第八章 1949—1953
      1. 何为灾难
      2. 一去不返
      3. “被打败的民族中被打败的少数”
      4. 巴勒斯坦被纳入以色列
      5. 名字的内涵
      6. 中东唯一的民主制
      7. 渗透者和驱逐
    13. 第九章 1953—1958
      1.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战斗”
      2. 苏伊士的第二轮较量
      3. 纳赛尔,纳克巴,拿撒勒
      4. 普遍消极抵抗
    14. 第十章 1958—1967
      1. 第一个十年
      2. 少数人的权利,以色列的过错
      3. 四海飘零
      4. 法塔赫诞生
      5. 走进巴解组织
      6. 战争倒计时
    15. 第十一章 1967
      1. 胜利的受害者
      2. 木已成舟
      3. 亲密接触
      4. 恢复正常?
      5. 新希望?
      6. 开放桥梁
      7. 重聚
      8. 后裔归来
      9. 被诅咒的赐福
    16. 第十二章 1968—1972
      1. 落地生根
      2. 反抗与反馈
      3. 成本与收益
      4. 无情的加沙
      5. 在约旦的对抗
      6. 在黎巴嫩及其他地方的对抗
      7. 以色列的调适
    17. 第十三章 1973—1977
      1. 以色列地震,巴勒斯坦前进
      2. 赞成改变
      3. 土地与荣誉
      4. 鹰派的时代
      5. 更多的“以伦摩利”
      6. 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土地
    18. 第十四章 1977—1981
      1. 耶路撒冷之行
      2. 自治与注意力转移
      3. “消灭蚊子的权力”
      4. 又是贝京
      5. 单调的日常
    19. 第十五章 1982—1987
      1. 通往贝鲁特之路
      2. 为巴勒斯坦加油
      3. 里根有个计划
      4. “男人工厂”
      5. 当占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6. “约旦选项”?
    20. 第十六章 1987
      1. “头二十年”
      2. 加沙最先
      3. 引领之词
      4. 石之子
      5. 惊人的事实
      6. 长臂管辖,长串子弹
      7. 一个国家诞生了
      8. 走进哈马斯
    21. 第十七章 1988—1990
      1. 拉长绳索
      2. 打破恐惧的藩篱
      3. “现在就和平”?
    22. 第十八章 1990—1991
      1. 误会重重的海湾地区
      2. 进入萨达姆时代
      3. 谢里夫圣所的流血事件
      4. 新的世界秩序?
      5. 马德里的会议
    23. 第十九章 1992—1994
      1. 拉宾归来
      2. 厚望与鸿沟
      3. 走向奥斯陆
      4. 草坪上的握手
      5. 与敌共舞
      6. 回归
    24. 第二十章 1995—1999
      1. 和平刺客
      2. 定居恩怨
      3.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与以色列人的权力
      4. 哈马斯卷土重来
      5. 进入“比比”时代
      6. 伙伴还是敌人?
      7. 出卖巴勒斯坦?
      8. 不确定的好处
    25. 第二十一章 1999—2000
      1. “安全先生”——“马克Ⅱ型”
      2. 抵抗有用
      3. 戴维营,又来了
      4. 沙龙造访
      5. 阿克萨因提法达
    26. 第二十二章 2000—2002
      1. “让以色列国防军获胜”
      2. 武装因提法达
      3. “阿拉法特就是我们的本·拉登”
      4. “防御之盾”
      5. 令人盲目的暴力
      6. 以墙相隔
    27. 第二十三章 2003—2006
      1. 围困
      2. 撤离
      3. 大家长之死
      4. 拉姆安拉的不满
      5. 大众抵抗运动
      6. 展望未来?
    28. 第二十四章 2006—2009
      1. “恐怖不息,战斗不止”
      2. 黎巴嫩,再来一次
      3. “哈马斯坦”
      4. 通往安纳波利斯之路
      5. 阿巴斯与奥尔默特会谈
      6. “铸铅行动”
    29. 第二十五章 2009—2014
      1. “积极进取”的外交
      2. “无法容忍”的占领
      3. 巴勒斯坦之冬
      4. 井底之蛙
      5. 和平的障碍
      6. 建设耶路撒冷
      7. 伊朗人转移了注意力
      8. 临渊
      9. “修剪加沙的草坪”
      10. “死在镜头下”
    30. 第二十六章 2015—2017
      1. 百年战争
      2. 向右转
      3. 挥刀起义
      4. 携手
    31. 尾声
      1. 一国方案,两国方案,无国方案
      2. 双民族还是一拍两散?
      3. “防特朗普”的和平?
    32. 致谢
    33. 部分参考书目
  6. 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
    1. 目录
    2. 名字与来源
    3. 地名表
    4. 地图
    5. 缩写
    6. 档案
    7. 导论
    8. 第一部分 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的祖国之争
      1. 第1章 立陶宛大公国 (1569—1863)
      2. 第2章 立陶宛!我的祖国! (1863—1914)
      3. 第3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维日诺之问 (1914—1939)
      4. 第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维尔纽斯之问 (1939—1945)
      5. 第5章 尾声:苏维埃立陶宛的维尔纽斯 (1945—1991)
    9. 第二部分 危机四伏的乌克兰边境
      1. 第6章 近代早期的乌克兰 (1569—1914)
      2. 第7章 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的边缘 (1914—1939)
      3. 第8章 乌克兰西部的种族清洗 (1939—1945)
      4. 第9章 波兰东南部的种族清洗 (1945—1947)
      5. 第10章 尾声:共产主义和被清除的记忆 (1947—1981)
    10. 第三部分 重建波兰祖国
      1. 第11章 爱国的反对派和国家利益 (1945—1989)
      2. 第12章 标准的民族国家 (1989—1991)
      3. 第13章 欧洲标准和波兰利益 (1992—1993)
      4. 第14章 尾声:回到欧洲
    11. 致谢
  7.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
    1. 目录
    2. 献给
    3. 导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4. 第一卷 黑海边境
      1. 第1章 世界的边缘
      2. 第2章 斯拉夫人的到来
      3. 第3章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人
      4. 第4章 北方拜占庭
      5. 第5章 基辅的钥匙
      6. 第6章 蒙古治下的和平
    5. 第二卷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
      1. 第7章 乌克兰的诞生
      2. 第8章 哥萨克人
      3. 第9章 东方的变革
      4. 第10章 大叛乱
      5. 第11章 分裂
      6. 第12章 波尔塔瓦的裁决
    6. 第三卷 帝国之间
      1. 第13章 新的边界
      2. 第14章 起源之书
      3. 第15章 多孔的国界
      4. 第16章 前进
      5. 第17章 未完成的革命
    7. 第四卷 世界大战
      1. 第18章 一个国家的诞生
      2. 第19章 破灭的梦想
      3. 第20章 共产主义与民族主义
      4. 第21章 斯大林的堡垒
      5. 第22章 希特勒的“生存空间”
      6. 第23章 胜利者
    8. 第五卷 独立之路
      1. 第24章 第二个苏维埃共和国
      2. 第25章 再见,列宁
      3. 第26章 独立广场
      4. 第27章 自由的代价
      5. 结语 历史的意义
    9. 致谢
    10. 附录A 大事年表
    11. 附录B 乌克兰主要历史人物表
    12. 术语表
    13. 延伸阅读
    14. 地图
  8. 虚构的以色列地:从圣地到祖国
    1. 目录
    2. 题记
    3. 导言:平庸的凶手与地名学
      1. 对先辈土地的记忆
      2. 对先辈土地的权利
      3. 先辈土地的名称
    4. 第一章 制造祖国:生物学需要还是民族资产?
      1. 祖国—自然生存空间?
      2. 出生地还是公民共同体?
      3. 民族实体的领土化
      4. 作为空间资产界限的边界
    5. 第二章 土地神话:起初,神许诺了这块土地
      1. 天才的神学家授予自己一块土地
      2. 从迦南地到犹大地
      3. 犹太宗教律法文献中的以色列地
      4. “流散”与对圣地的渴望
    6. 第三章 走向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贝尔福也许诺了这块土地
      1. 圣殿毁灭后的朝圣:一种犹太仪式?
      2. 神圣地理学与耶稣之地的旅行
      3. 从清教改革到福音主义
      4. 新教徒与中东的殖民地化
    7. 第四章 犹太复国主义对阵犹太教:“族群”空间的征服
      1. 犹太教对发明祖国的回应
      2. 历史权利与土地所有权
      3. 犹太复国主义的地理政治学与土地的救赎
      4. 从内部安置到外部殖民
    8. 结论 青蛙和蝎子的悲哀故事
    9. 后记 纪念一个村庄
      1. 忘记这块土地
      2. 被忘记的土地
    10. 致谢
  9. 高卢战记
    1. 目录
    2. 第一卷 驱逐入侵者
      1. 第1章 击退赫尔维西亚人 (公元前58年)
      2. 第2章 驱逐阿里阿费斯塔斯 (公元前58年)
    3. 第二卷 征服贝尔盖
      1. 第1章 贝尔盖联盟垮台 (公元前57年)
      2. 第2章 逐个击破贝尔盖部落 (公元前57年)
    4. 第三卷 第一次叛乱
      1. 第1章 阿尔卑斯山失利 (公元前57年)
      2. 第2章 大西洋沿岸之战 (公元前56年)
      3. 第3章 阿奎塔尼亚大捷 (公元前56年)
      4. 第4章 与莫里尼人的冲突 (公元前56年)
    5. 第四卷 入侵日耳曼和不列颠
      1. 第1章 大败乌西皮特人和滕克特里人 (公元前55年)
      2. 第2章 首次渡过莱茵河 (公元前55年)
      3. 第3章 首次入侵不列颠 (公元前55年)
    6. 第五卷 第二次叛乱
      1. 第1章 再次入侵不列颠 (公元前54年)
      2. 第2章 厄勃隆尼斯人大败萨比努斯 (公元前54年)
      3. 第3章 内尔维人进攻西塞罗的冬营地 (公元前54年)
      4. 第4章 高卢中北部暴乱频发 (公元前54—前53年)
    7. 第六卷 莱茵河附近的战斗
      1. 第1章 特瑞维累人溃败 (公元前53年)
      2. 第2章 再度跨过莱茵河 (公元前53年)
      3. 第3章 高卢人的风俗和制度
      4. 第4章 日耳曼人的风俗和制度
      5. 第5章 扫荡厄勃隆尼斯 (公元前53年)
    8. 第七卷 维钦托利的叛乱
      1. 第1章 战争序幕 (公元前52年)
      2. 第2章 夺取阿瓦利肯城 (公元前52年)
      3. 第3章 日尔戈维亚战役 (公元前52年)
      4. 第4章 维钦托利败北 (公元前52年)
      5. 第5章 攻夺阿莱西亚城 (公元前52年)
    9. 第八卷 最后的叛乱
      1. 第1章 希尔提乌斯所作前言
      2. 第2章 高卢各部叛乱又起 (公元前52—前51年)
      3. 第3章 最后的战斗 (公元前51年)
      4. 第4章 内战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