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译丛(套装共七册)_AZW3_MOBI_EPUB_佐藤仁史;拉尔夫·林顿;丸山真男;劳伦斯·斯通;斯波六郎;瓦尔特·本雅明;乔治·鲁德

内容节选

第十三章 革命群众的动机 泰讷和他那一派史学家坚持说,收买、贿赂和企图抢劫是煽起革命活动的主要原因。在谈过以上各种情况之后,我们也许就不会对这种说法感到惊奇。莫提梅-泰诺说:“在大部分群众运动中,金钱比热情起的作用更大”[1]。按照泰讷的说法,1789年10月向凡尔赛进军的市场妇女,是为这一目的而被雇用来的[2];较为晚近的作家加埃,甚至于更具体地断言,工匠和帮工都是被收买来参加进攻巴士底的:“有人在工场里(他写道)以每人一个金路易的代价进行收买。”[3]1792年8月猛攻图伊勒里宫的队伍,被莫提梅-泰诺说成是“那些无耻的人,借忠诚爱国之名肆无忌惮地从事杀戮和抢劫”[4]。 自然,在大革命当时就不乏似乎足以证实这种观点的说法。无论是反对革命的保王派还是革命当局,他们在认为这样做对于自己有利的时候,都会特别随便地进行这种攻击。例如,《国王之友》的主编蒙勺瓦,声称他掌握有可以证明有人向累维伊扬暴动者散发金钱的直接证据: 我问过许多这种穷人(他写道)……我毫不怀疑,他们每人都得到了12里弗的收买费。[5] 为平定骚乱而征集的武装部队总司令贝桑伐尔根据警探的一致证明声称,“人们看到有人煽动暴乱,甚至于散发金钱”[6]。暴动的两个主要牺牲者,亨利奥和累维伊扬都作过同样的攻击[7]。 此外,1789年7月,一个圣拉扎尔事件的见证人声称,他曾看见有人出示装满银币的口袋;同时,在关卡上,一个见证人报告说,他曾听到一个骚动者夸耀自己接受了米拉波的钱,据说还有一个网纱工,“为了参加这些骚乱”,他每天接受9里弗钱[8]。哈代在他那本日记上记载说,那些面包骚动者的首领曾经企图于9月在凡尔赛吊死一个面包商,后来发现他们每个人的衣袋里都有33里弗[9]。为调查10月5日和6日的事件而设立的警方调查团,曾要求许多见证人提出关于弗兰德斯旅团士兵、巴黎市场妇女和其他职业比较可疑的人曾受过厚贿收买的证明——推测收买者是调查团准备予以中伤的奥尔良派。泰讷及其追随者曾经随便引用这些资料来充实自己的论点。[10] 在马尔斯教场冲突事件前的社会紧张时期,批评当局的人动不动就被看成是被新政权的敌人以金钱收买的密探分子。小报《杂谈》把救济工场新近解散的工人说成是“被叛徒收买的人”[11]。在这以前,巴黎市长贝野就曾把1790年5月圣安东郊区的骚动(当时有3名窃盗被激动的群众处死)归之于同样的原因:“政府知道有人分发金钱来达到制造危险暴乱的目的。”[12]做这种群众受贿攻击的,不仅是仇视革命的人,还有如贝野这样的君主立宪派。在1793年2月的雅各宾派议员和巴黎市政当局看来,如果说杂货暴动者的动机纯粹是希望得到便宜的咖啡、食糖或肥皂,那也是难以想象的;在警察局密探提出的报告中,有许多地方提到带着成捆的指券或者大把分发金银的男女[13]。在牧月里,警察局也根据其密探的证明声称:“据说有人在圣安东郊区分发指券来鼓动暴乱。”[14] 至于对待在这类骚动中被捕、受伤或被杀死的人,当局自然有一种现成的方法,那就是不仅宣布他们的怀疑,而且还要证实他们这种怀疑的正确。在他们接触到这一问题时,当时法国的警察局和市政委员会或政府委员会同英国的或其他地方的同等机关并没有什么两样,那就是在面对着“下等人民”对于现存秩序挑战时,总是臆断群众被人收买,而对于群众起义的补救办法是搜捕假定的阴谋叛乱者而不是解除社会的不平。所以,在累维伊扬骚动之后,警务委员在审讯被捕者和受伤者时,问他们是不是知道有人用钱鼓动暴乱[15]。当官方对油脂运输工人让-尼古拉·丕平进行审讯,审问他和圣拉扎尔抢劫事件以及7月12日到14日在罗亚尔宫和其他地方发生的一般事件有什么关系时,就曾问他“是否接受过某些人的钱”[16]。拆除巴士底堡的工人,后来以在圣安东郊区犯下“倡乱罪”被绞死的米契尔·阿德里安,在被审讯时,人们曾问他“在7月12日前后是否收到过不同的人给他的钱,让他在巴黎发动暴乱”[17]。弗朗索瓦·比隆,由于1789年秋季在军校区威胁着要吊死一个面包商人而被控告,审讯人问他,“是否受过某些居心叵测的人的煽动……那些人想用钱来对他进行诱惑”[18]。我们可以一直这样叙述下去——1791年夏季和秋季被捕的人,受过与杂货暴动有关的审讯的那些人,以及在共和国第三年牧月被军事委员会或治安委员会传讯的那些人都受过这种讯问[19]。通常的回答是完全否认,但是有时候这种回答却更有意思。例如,我们发现,在1791年,一个万多姆广场区的家庭仆役用意料不到的反驳回答了这个老问题,他说他不仅没有因为参加政治事件而接受过金钱,而且在过去的四个月里他为此而花去了24苏——显然指的是他作为一个雅各宾俱乐部会员所缴纳的会费[20]。在牧月,一个盲人收容院区的炮手,当问到他是否知道有人在郊区散发金钱时,他的回答是“不知道”,虽然他又加上了一句,说,“他听到有......

  1. 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
    1. 封面
    2. 目录
    3. 中文版序
    4. 第一章 孤独
    5. 第二章 隐者
    6. 第三章 《诗经》
    7. 第四章 屈原
    8. 第五章 宋玉
    9. 第六章 项羽
    10. 第七章 汉代的诸位作家
    11. 第八章 阮籍
    12. 第九章 刘琨
    13. 第十章 左思
    14. 第十一章 鲍照
    15. 第十二章 袁粲
    16. 第十三章 陆机
    17. 第十四章 王羲之
    18. 第十五章 陶渊明
    19. 第十六章 杜甫
    20. 第十七章 李白
    21. 附录 中国文学中的融合性
    22. 后记
    23. 译者后记
  2.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中译本第二版序
    4. 中译本第一版序
    5. 目录
    6. 第一章 洪荒时代
      1. 第一节 人猿揖别
      2. 第二节 向智人进化
    7. 第二章 基础发明
      1. 第一节 火与工具的使用
      2. 第二节 作物栽培与动物驯养
      3. 第三节 冶金术
      4. 第四节 文字
      5. 第五节 技术发明
      6. 第六节 城市
    8. 第三章 东南亚文化复合体
      1. 第一节 东南亚新石器时代
      2. 第二节 大洋洲文化
      3. 第三节 东南亚后新石器时代
    9. 第四章 西南亚和欧洲
      1. 第一节 西南亚新石器时代
      2. 第二节 欧洲新石器时代
      3. 第三节 雅利安人
      4. 第四节 突厥—鞑靼人
      5. 第五节 闪米特人
    10. 第五章 最早的文明
      1. 第一节 两河流域
      2. 第二节 埃及文明
    11. 第六章 地中海文化复合体
      1. 第一节 克里特
      2. 第二节 希腊文化
      3. 第三节 蛮族文化
      4. 第四节 罗马半岛
      5. 第五节 伊斯兰文化
    12. 第七章 非洲
      1. 第一节 非洲史前文化
      2. 第二节 历史时期的非洲民族
      3. 第三节 非洲诸文明
    13. 第八章 印度
      1. 第一节 史前印度
      2. 第二节 历史时代早期的印度
      3. 第三节 佛教
      4. 第四节 前殖民地时期
    14. 第九章 中国
      1. 第一节 史前中国
      2. 第二节 历史时代早期的中国
      3. 第三节 晚期王朝中国
    15. 第十章 日本
    16. 结束语
    17. 中译本第一版后记
    18. 中译本第二版后记
    19. 译者介绍
    20. 后折页
    21. 封底
  3. 法国大革命中的群众
    1. 第一篇 引论
      1. 第一章 导言
      2. 第二章 大革命前夕的巴黎
    2. 第二篇 行动中的革命群众
      1. 第三章 革命的前奏
      2. 第四章 1789年7月
      3. 第五章 向凡尔赛进军
      4. 第六章 马尔斯教场“大屠杀”
      5. 第七章 王政的倾覆
      6. 第八章 山岳党的胜利
      7. 第九章 热月
      8. 第十章 芽月—牧月
      9. 第十一章 葡月
    3. 第三篇 革命群众剖析
      1. 第十二章 革命群众的构成
      2. 第十三章 革命群众的动机
      3. 第十四章 革命活动的产生
      4. 第十五章 历史上的“革命群众”
    4. 附录
    5. 名词解释[1]
    6. 参考资料
  4. 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作者原序
    5. 译者原序 福泽谕吉研究与丸山真男
    6. 译者二版序
    7. 译者三版序
    8. 福泽谕吉(1834—1901)
    9. 福泽的“秩序与人”
    10. 福泽的“实学”的转回
    11. 福泽谕吉的哲学
    12. 福泽谕吉政治论的根基
    13. 维新前后的“忠诚相剋”
    14. 近代日本思想史中的国家理性问题
    15. 幕末维新的知识分子
    16. 福泽、内村、天心
    17. 关于思想史的思考方法
    18. 座谈会:近代日本与福泽谕吉
    19. 附录
      1. 一、所收论文初版年代一览表
      2. 二、丸山真男主要著作目录
      3. 三、福泽谕吉生平年表
      4. 四、原典、传记、书目一览
  5. 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1. 封面
    2. 英国革命之起因(1529-1642)
    3. 致谢
    4. 序言
    5. 自序
    6. 第二版序言
    7. 目录
    8. 第一部分 历史编纂学
      1. 第一章 革命的理论
      2. 第二章 英国革命的社会根源
    9. 第二部分 解释
      1. 第三章 英国革命的起因
        1. 一、预设
        2. 二、前提条件,1529—1629年
        3. 三、促变因素,1629—1639年
        4. 四、诱因,1640—1642年
        5. 五、结论
      2. 第四章 1985年的重新思考
  6. 评歌德的《亲合力》
    1. 评歌德的《亲合力》(1924—1925)
    2. 附录 亲合力(选译)
    3. 译后记
  7. 近代中国的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与地域社会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序章
      1. 一、江南地域史研究的问题所在和分析方法
      2. 二、环绕清末民初乡土意识的论点
      3. 三、史料——注目于“乡土史料”
      4. 四、本书的结构
    5. 第一编 地方的制度化与地域对立
      1. 第一章 清末的城镇乡自治与自治区设立问题
        1. 导言
        2. 第一节 从《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看城区与乡区
        3. 第二节 围绕于设立城区的城乡对立问题
        4. 第三节 乡区设立问题与地方意识
        5. 小结
      2. 第二章 清末民初地方政治中的对立局势
        1. 导言
        2. 第一节 夫束的结构及其得利者
        3. 第二节 清末地方精英的“地方战略”与城乡对立
        4. 第三节 民初县议事会运作与民政长选举的纠纷
        5. 第四节 政党组织与地方精英
        6. 小结
      3. 第三章 从一个地方精英人士看清末民初的官民对立
        1. 导言
        2. 第一节 上海县农村地区的精英阶层与地方自治
        3. 第二节 清末地方自治的诸问题与秦锡田的改革案
        4. 第三节 民初的地方行政财政与秦锡田的活动
        5. 小结
    6. 第二编 如何叙述乡土
      1. 第四章 地方志和乡土志中的近代中国乡土意识
        1. 导言
        2. 第一节 《川沙县志》中关于地方的叙述法
        3. 第二节 乡镇志中展现的乡土城市化、文明化及风俗
        4. 第三节 乡土志所见的文明化和乡土
        5. 小结
      2. 第五章 近代中国乡土教科书中的爱乡与爱国
        1. 导言
        2. 第一节 上海农村的地方精英阶层
        3. 第二节 地方精英阶层的乡土教育活动
        4. 第三节 《陈行乡土志》所见的地方精英与地方财政
        5. 第四节 《陈行乡土志》的教育观与秩序意识——“改良”与“合群”
        6. 小结
      3. 第六章 文学作品中清末民初地方精英阶层的民俗观
        1. 导言
        2. 第一节 上海县陈行乡的地方精英阶层和“歌谣”
        3. 第二节 地方精英阶层的“知识世界”
        4. 第三节 启蒙和民俗
        5. 小结
    7. 第三编 新文化与市镇社会
      1. 第七章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教育的引进与市镇社会
        1. 导言
        2. 第一节 清末民初近代学校设立中的市镇与农村
        3.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平民教育与市镇社会——以盛泽镇为中心
        4. 第三节 从私塾看清末民国时期的农村教育
        5. 小结
      2. 第八章 新文化与地域空间的嬗变
        1. 导言
        2.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吴江的地方报与新南社
        3. 第二节 民治与绅治——地方自治与市民公社
        4. 第三节 “新文化”与市镇社会的转型
        5. 第四节 平民教育中的民俗观
        6. 小结
      3. 终章
        1. 1.地方的制度化与政治对立
        2. 2.从乡土出发的秩序构想
        3. 3.新文化与地域社会
    8. 附录 乡土志目录稿(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
    9. 参考文献
    10.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