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最新修订版_AZW3_MOBI_EPUB_戴维·巴斯

内容节选

第五章 吸引伴侣 面部有多少种表情,心灵就有多少种情绪。要想俘获一千颗心,你就需要一千种不同的策略。 ——奥维德 《情色诗:爱经》 (The Erotic Poems :The Art of Love ) 你即使知道自己渴望从一个配偶身上得到什么,也不能确保你可以成功得到。成功取决于我们能否发出信号,表明我们将满足我们渴望的伴侣的需求。例如,因为女性祖先渴望男性拥有较高地位,男性便进化出了获得地位、炫耀地位的动机。因为男性祖先渴望潜在伴侣年轻和健康,女性便进化出了显示年轻、健康的动机。因此,在吸引配偶的竞争中,个体需要在异性最热切渴求的特征上击败竞争者。 在这一协同进化(coevolutionary)的循环中,两性的一方通过进化出某种心理机制,来解决另一方施加给他们的适应问题。正如成功的渔夫会使用最符合鱼类的食物偏好的诱饵,成功的竞争者也会使用最符合异性进化出的欲望的心理策略。因此,男性和女性所看重的特征,是理解他们用以吸引配偶的方式的关键。 然而,吸引配偶的行为并不会脱离社会而存在。为了赢得迷人伴侣的欢心,追求者之间会展开激烈的社会竞争。因此,为了成功求得配偶,个体不但要暗示自己能满足潜在配偶的欲望,还要消除其他竞争者发出的诱惑信号。人类进化出了一种在动物界中独有的妨碍竞争者的方法——对竞 争者进行言语诋毁。通过贬低、中伤和含沙射影的嘲讽来损害对手的名声,是成功吸引配偶的策略的一部分。 像吸引策略一样,诋毁策略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人们的心理适应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敏感于潜在配偶的某些有价值的品质,比如他们的资源或是容貌。只有当女性倾向于拒绝那些获取资源的潜力很低的男性时,男性向女性传达他的竞争对手缺少抱负才会有效果。与此类似,只有当男性倾向于拒绝那些难以保持忠诚的女性时,女性策略性地羞辱竞争对手才会发挥作用。 吸引和诋毁策略能否成功,都取决于欲望的目标是寻找一个随意的性伴侣还是要寻找一位长期承诺的配偶。考虑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性为了诋毁她的竞争者,不经意地提到她和很多男人上过床。如果该男性正在寻找一位婚姻配偶,这一诋毁策略将高度有效,因为男性厌恶未来的妻子滥交。但是,如果该男性正在寻找一个随意的性伴侣,那么该女性的策略可能会产生相反效果,因为大多数追求简单性关系的男人不介意短期伴侣过去的滥交。与此类似,女性公开炫耀性能力是有效的短期择偶策略,但在长期择偶中却收效甚微:这样的炫耀虽然能获得男性的性关注,但是不会驱使他们投资或承诺。简言之,能否有效吸引配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择偶的时间情境。男性和女性根据他们所寻求的关系的长短来调整他们的吸引技巧。 性领域的游戏规则在本质上区别于婚姻市场的规则。在长期择偶中,男女两性都偏好长期的求爱过程,这一过程容许双方评估对方拥有的资产性质和数量,以及自己要付出的代价。在长期的求爱过程中,最初对地位和资源的夸大可能会败露,在此之前对其他配偶的承诺可能浮出水面,与之前配偶所生的孩子也可能出现。长时间的评估也能让双方了解彼此的和谐度,这对于长期择偶是至关重要的。 随意的性关系省略了这种评估,使得欺骗发生的概率显著增加。对方在声望、地位和收入方面的夸大难以被察觉;在此之前对其他人的承诺可能继续隐瞒;损害声誉的信息可能来得太迟。简言之,随意择偶就像一片岩石地带,一步不慎就可能遭到操纵或欺骗。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的是, 欺骗往往发生在那些最重要的领域——对于女性来说是地位、资源和承诺,对于男性来说是外貌和性忠诚,对两性都重要的是人格品质。 两性都会参与短期性关系的竞争,但是不会同等参与。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寻求短期性伴侣,这一事实为男性制造了一重障碍,即愿意发生短期性关系的女性少于男性。因此,与婚姻领域相比,女性在短期关系中显得更有控制力。每一个迷人并且有性意愿的女性常常都能找到几十个愿意同她发生性关系的男性。女性可能变得非常挑剔,因为她们拥有大量男性可供选择。相反,在承诺关系中,这种程度的挑剔是一种奢侈品,只有非常有魅力的女性才能负担得起。 吸引长期或短期配偶都需要进行炫耀(display)。就像织巢鸟炫耀自己的巢、蝎蛉炫耀自己的结婚礼物一样,男性和女性在择偶市场上都必须宣传他们的资产。因为男性和女性的欲望不同,所以他们炫耀的品质也必然不同。 慷慨与资源展示 雄性进化出积累和炫耀资源的策略,这在整个动物界都很普遍。例如,雄性走鹃抓住一只耗子或幼鼠,将它敲晕甚至敲死,然后送给雌性作为下一餐。但它并没有真正将礼物交给雌性。1 相反,雄性会摇着尾巴,嘎嘎叫着,装作要把老鼠从雌性那里拖走。只有当两只鸟交尾过后,它才会把礼物留给雌性,雌性则会用它来滋养雄性刚刚授精的卵子。不能提供这种食物资源的雄性在吸引雌性的努力中会失败。 同样,人类男性也要努力炫耀资源以吸引配偶。我的实验室进行的配偶吸引研究识别了男性和女......

  1. 信息
  2. 开启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自觉”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第二辑)总序
  3. 序 言
  4. 第一章 择偶行为的起源
  5. 第二章 女性之所求
  6. 第三章 男性别有所求
  7. 第四章 随意性关系
  8. 第五章 吸引伴侣
  9. 第六章 长相厮守
  10. 第七章 两性冲突
  11. 第八章 分手
  12. 第九章 时过境迁
  13. 第十章 两性和谐
  14. 致 谢
  15. 注 释
  16. 参考文献
  17. 索 引[1]
  18.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