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基因(全三册)(东京大学历史教授长期埋首西欧历史研究,写给大众的欧洲历史通识书系,日本高中推荐指定读物) (未读·思想家)_AZW3_MOBI_EPUB_[日]池上俊一
内容节选
第四章 从哈布斯堡帝国到德意志帝国 前去狩鹿的玛丽亚·特蕾西娅 17世纪的德国历史是围绕着奥地利与普鲁士两国展开的。因为唯有这两个南北相望的领邦拥有能征服他国而统一德国的实力。奠定这一局面的是欧洲最大的宗教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我们首先就从三十年战争说起。 三十年战争及其结果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二世登上波希米亚王位后镇压新教徒,强迫他们改宗天主教。可这并非只是一场宗教战争,其背后是法国的波旁王朝与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矛盾冲突。 属于哈布斯堡家族阵营的有罗马教皇、意大利诸国、波兰,而反哈布斯堡家族阵营中则有法国、荷兰、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瑞士等国家,战况激烈无比。17世纪至18世纪,法国成为天主教的领导者,荷兰与英国则成了新教之雄,德国内部新教与天主教的矛盾与国外这两方势力的对立相互联动。 哈布斯堡的统帅是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反哈布斯堡集团的统帅则是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随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与德意志北部的新教联手,可并未与华伦斯坦分出胜负(22)。 法国在与宗教立场本属对立的新教教徒古斯塔夫·阿道夫联手前,始终躲在幕后操纵时局。1635年4月法国正式宣战,又加之丹麦与瑞典的矛盾,奥斯曼帝国的介入,局势愈加复杂莫测。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终于签订。法国从奥地利获得了阿尔萨斯,此外还取得了洛林地区的三个主教区。瑞典获得了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荷兰与瑞士则获得了完全独立。而常年作为战场的德国则饱受摧残,曾经的1700万人口也减少了三分之一。众多村落被毁,帝国愈加有名无实。《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规定将德国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与瑞典,还再度确认了300个以上的帝国诸侯(领邦、城市)享有主权。此外,天主教、路德派、改革派(加尔文派)成为三大主要教派,其他教派的存在也暂时得到了认可。 普鲁士对奥地利 此后,从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普鲁士(新教的霍亨索伦家族)与奥地利(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两国展开了决定“德意志未来命运”的霸权争夺。 15世纪以后,波兰西侧国境附近的勃兰登堡边境伯爵领地(后成为选侯领地)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封地。而更东面的波罗的海沿岸的普鲁士公国则本就是同家族的德国条顿骑士团团长阿尔布雷希特的领地,二者在1618年合而为一。 1640年,选侯腓特烈·威廉着手普鲁士公国的大改革,准许大批与公国交好的荷兰人移民入境,使贫瘠的土地变得富饶。同时,他接纳大量在法国遭受迫害的胡格诺派(新教徒)。这批胡格诺派新教徒大部分是颇具才干的手工业者或工厂经营者,他们促进了普鲁士的工业与贸易发展。另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规定将莱茵河下游沿岸的小领地与普鲁士合并,还给予它马格德堡大主教领地以及东波美拉尼亚地区等。1701年,腓特烈一世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加冕为王,普鲁士王国真正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以腓特烈·威廉一世(同名选侯的孙子,1713—1740年在位)为核心,普鲁士开始向军事化国家迈进,力图实现国富兵强。王国严禁诸侯在衣食住方面奢靡铺张,推崇质朴刚毅之风,并配备了8万受过正规训练的常备军。就这样,国家的权势不断提升,一个官僚主义军事国家逐渐形成。 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之子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即位,他就是后来被称为腓特烈大帝的伟大国王。腓特烈二世对国家的强盛(扶持产业、强化常备军)贡献巨大。他先是横加干涉哈布斯堡家族的继承问题,企图占领相当于奥地利矿山资源宝库的西里西亚,从而引发了西里西亚战争。普鲁士获得了法国的支持,而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娅(1740—1780年在位)则同英国、荷兰、萨克森等结成了同盟。 1745年,普鲁士以保有西里西亚为条件,承认玛丽亚·特蕾西娅的丈夫洛林公爵弗朗茨一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新皇帝。由此,与三代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的女儿缔结了婚姻的巴伐利亚选侯查理·阿尔布雷希特挑起了奥地利王位继承之战。他在法国的支持下妄图继承帝位,可最终图谋失败,1748年10月《亚琛条约》缔结。 接着便爆发了七年战争(1756—1763年)。这次玛丽亚·特蕾西娅与法国同盟,俄国也加入其中。令与三国为敌的普鲁士苦不堪言,蒙受巨大损失。然而之后的国际形势却向着有利于普鲁士的方向发展了。由于敌对国的财政困难、厌战情绪以及国王的骤然离世,普鲁士侥幸赢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胡贝尔图斯堡和约》承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所有权。 此后,腓特烈推行重商主义,接纳来自法国的胡格诺派人士,发展金融业、手工业,在重视“容克”(农业企业家)的同时增强国力。1772年他还协同俄国、奥地利瓜分波兰,吞并了西普鲁士、艾门兰以及诺泰奇河中游。1778年他又参加了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除此之外,在整顿官僚组织、进行军事重组、扶持农业及丝织业、编撰法典、改革......
- 总目录
- 历史的基因:英国
- 前言
- 第一章 邦国林立
- 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到忏悔者爱德华:公元400年前后—1066年
- 罗马人撤退
- 七国时代
- 丹麦人入侵与阿尔弗雷德大帝
- 克努特的北海帝国
- 苏格兰的阿尔巴王国
- 传教士奥古斯丁与凯尔特系修道院的角色
- 第二章 说法语的英王
- 威廉一世到失地王约翰:1066—1216年
- 诺曼征服
- 封建集权制度的渗透
- 《末日审判书》
- 亨利一世的治绩
- 斯蒂芬VS玛蒂尔达
- 何为“安茹帝国”
- 亨利二世治下的统治机构
- 征服爱尔兰和威尔士
- “威尔士的杰拉德”游记
- 醉心十字军的狮心王理查
- 英王是法国人
- 《大宪章》的意义
- 农民的日常生活
- 苏格兰的动向
- 亚瑟王传说的诞生
- 会神通的国王
- 第三章 法律、议会、君主立宪
- 亨利三世到亨利七世:1216—1509年
- 《牛津条例》
- “威尔士亲王”称号与入侵苏格兰
- 醉心骑士道的国王
- 圣乔治崇拜
- 模范议会
- 佞臣跋扈
- 百年战争拉开帷幕
- 瓦特·泰勒起义
- 百年战争始末
- 玫瑰战争——无休止的杀戮
- 城市里的商人和工匠
- 罗宾汉传说
- 第四章 专制主义的确立与文艺复兴
- 亨利八世到詹姆斯一世:1509—1625年
- 亨利八世的对外政策
- 英国国教会的诞生
- 《至尊法案》与《划一法案》
- 伊丽莎白王朝文艺复兴
- 当海盗的女王
- 以长老宗为国教的苏格兰
- 魔鬼学者——英王詹姆斯一世
- 绅士阶层崛起
- 可接受的阶级社会
- 《济贫法》与懒穷人
- 第五章 革命带来了什么
- 查理一世到乔治三世:1625—1820年
- 清教徒革命,处死国王
- 克伦威尔建立的共和制
- 殖民地政策扩大
- 王政复古
- 光荣革命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成立
- 议会内阁制的发展
- 英王是德国人
- 农夫乔治
- 殖民地战争与英法对立
- “英国民族”的形成
- 爱尔兰的经历
- 爱喝红茶的英国淑女
- 啤酒与杜松子酒
- 圈地运动到工业革命
- 美丽的庭院
- 植物猎人的活跃
- 伟业象征——动物园
- 个人主义者的社交
- 慈善活动的深层
- 福利君主制
- 勇猛又残忍的人
- 国王参军
- 一根筋的英国人
- 对死亡入魅了的人
- 公学的作用
- 重视现实的经验论
- 功利主义思想家
- 英式幽默
- 霍加斯的讽刺画
- 讽刺文学的兴盛
- 斗鸡、虐熊、猎狐
- 动物保护与宠物犬的登场
- 创造国民性的时代
- 第六章 建设大英帝国
- 乔治四世到爱德华七世:1820—1910年
- 天主教解放
- 修订选举法
- 维多利亚王朝的帝国建设
- 道德君主制
- 光荣的背后
- 迟到的女性解放
- 白人责任论
- 想象的帝国与荣誉
- 离间“撒手锏”
- 淑女旅行者
- 食不求味的国王
- 英国菜很难吃吗?——味觉破坏教育
- 伦敦世博会
- 死前想再泡一次吧
- 一家人住得舒适
- 如画的英国风景
- 公平竞争的精神
- 板球、马球、赛马与现代体育竞技的发祥
- 哥特小说到推理小说
- 御用品
- 西装的诞生
- 第七章 与媒体同行的平民国王
- 乔治五世到伊丽莎白二世:1910年至今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工党崛起
- 爱尔兰问题的趋向
- 金口玉言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帝国瓦解
- 福利国家的未来
- 铁娘子的挑战及其后
- 王室的亲民努力
- 苏格兰独立运动与脱欧的冲击
- 英国的政治制度与英王的作用
- 英国人的代表——英王
- 后记
- 英国史年表
- 历史的基因:德国
- 前言
- 第一章 日耳曼的森林及其统治
- 地势与气候
- 日耳曼人的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
-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分裂
- 神圣罗马帝国的诞生
- 日耳曼的森林与神话
- 神圣的菩提树
- 从国王的森林到领主的森林
- 森林的恩惠——火腿与香肠
- 狩猎文化及其演变
- 从地中海到内陆河流
- 第二章 依山傍河的生活
- 主教叙任权斗争的背景
- 领邦分立时代的来临
- 中世纪农民的概况
- 向东部移民为何必要
- 割据山城的领主们
- 河畔的城市建设
- 汉萨同盟与沿海城市
- 阿尔卑斯山与山口之路
- 森林的化身——野人
- 拥有不可思议力量的修女
- 第三章 宗教改革与自然魔力
- 马丁·路德与宗教斗争
- 领邦教会的诞生
- 德意志农民战争与自然
- 布罗肯峰的传说
- 女巫迫害的真相
- 为何德国女巫众多
- 设有王宫的矿山城镇——戈斯拉尔
- 富格尔家族与矿山开发
- 散布各地的矿山城镇
- 盐业推动城市发展
- 自然学与炼金术
- 格劳贝尔的《德意志的繁荣》
- 第四章 从哈布斯堡帝国到德意志帝国
- 三十年战争及其结果
- 普鲁士对奥地利
- 领邦中的城市
- 开明专制君主腓特烈二世与马铃薯
- 德国启蒙主义的评价
- 公共场所的出现与家庭内部的情感生活
- 裨益领主的农业改革
- 森林的荒废与复原
- 第五章 产业发展与山的馈赠
- 无果的社会改革
- 因拿破仑而觉醒的爱国之心
- 普鲁士引领的统一
- 山中的温泉疗养地
- 酷爱温泉的歌德
- 登山时代
- 铁工业牵引的经济
- 鲁尔地区的重工业发展
- 延续至今的“德国制造”
- 经久不衰的河流运输
- 父亲河莱茵河
- 多瑙河与易北河
- 河流中的自然变迁
- 崇尚自然的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山岳绘画与有机体思想
- 第六章 自然崇拜的明暗
- 从俾斯麦退场到威廉二世亲政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魏玛体制
- 希特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热衷于徒步旅行的青年
- “德国体操”运动
- 卓越的林业
- 森林保护与生态系统
- 无意识的地层
- “音乐之国”的神话
- “纯净的帝国”
- 纳粹与自然保护
- “市民菜园”运动
- 第七章 从经济大国到生态大国
- 欧洲中的德国
- 德国再次统一
- 德国是否已然克服历史
- 迟来的国民
- 迟到的创造性
- 与自然的深厚联系
- 与政治结合的危险性
- 不断向上
- 对秩序的追求
- 走向环境先进国
- 后记
- 德国史年表
- 历史的基因:佛罗伦萨
- 人民建造的文化都市佛罗伦萨
- 前言
- 第一章 古罗马的殖民城市和基督教的普及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9世纪
- 第二章 城市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10世纪至14世纪中叶
- 第三章 中世纪的文化
-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 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
- 第五章 教堂、修道院和慈善医院
- 第六章 宫殿和庄园
- 第七章 广场和街道
- 第八章 世界和世人的新视角
- 第九章 托斯卡纳大公国时代 1532—1860年
- 第十章 近现代的苦恼与辉煌 1861年以后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