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读出故事来:陈舜臣带你读史(套装共6册)_AZW3_MOBI_EPUB_陈舜臣

内容节选

兵临南京城下 金顺记有个叫于益生的人。他原本到湖南去收购茶叶,但在武汉附近观察了下形势后决定返回上海。太平天国大军正从武汉东下长江,他就好像被太平军追赶着向东后退似的。在京口(镇江),他将自己亲身见闻给连维材写了个报告。老板这时还在北京,于益生便将信送到上海金顺记分店,请他们转送北京。不过,上海分店接到信后并没有转送,连维材已从北京来了通知,说他最近要去上海,于益生的信到达上海,再过五天,连维材就会到来。 基本上,于益生是和望风而逃的官军共同后退,所以他可以从内部充分观察到官军的混乱,他的信可以说,准确描绘了从政府方面所看到的太平军杀到南京前的情况。 “国朝官员之威信荡然无存。”信的一开头是这么写的。在这封信中,可以看出一个普通商人的愤慨。看来他曾多次停笔,压抑着自己要喷射而出的悲愤。下面引用的,就是信的部分内容: 仔细想想,也许所谓的威信从来就不存在。我深深感到,受这些人统治是百姓最大的不幸。原来打算从九江经黄州去汉口,但武汉三镇已落入太平军手中,只好回到九江。我跟汉口来往商行无法取得联系。我设法想了解理文兄的消息,但汉口已是这样的状况,只能干着急。不过,我想理文兄肯定已到了那里。九江耀记茶行说汉口宜和号来信中说:“传闻金顺记连理文先生在汉阳。” 太平军严禁其军兵对一般居民施加任何暴行,这条纪律也得到严格遵守,理文先生不会有危险。 据说,太平军正月初三分水陆两路从武汉出发。陆路由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等率领,胡以晃是先锋。水路是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秦日纲、罗大纲等人指挥。显然,水路是主力。 天王洪秀全乘的是龙船,和水路军一起。不过,人们现在都不太提到他,令人觉得好像东王杨秀清才是首领。天王似乎过于伟大,已被当作神供奉起来。有人说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有人说这是因为东王实力超过了天王,也有人说是分工不同,天王领导宗教,东王指挥军事。不管以怎样偏袒的眼光来看,天王已丧失了军权,东王是掌握实权的人物。只是,天王的军权似乎不是被夺走的,而是不知什么原因自己放弃的,也可能是东王有意弄成这种状况。 关于太平军的干部,一般人了解得很多,真有点出人意料。对官府来说,他们是贼军头目,官府的消息都带有片面性,极力宣传他们残暴无道。可是,百姓并未受蒙骗。关于太平军的事实真相,已从广西传到湖南,又从湖南传到湖北。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生命财产,一般居民都想尽可能了解准确的情况。 沿途居民对官军的情况反而不了解,也许他们本不想了解吧。 “谁来当官都是一个样!”他们有这么一种灰心情绪,对更换地方长官或司令官之类的事不关心的程度,令人吃惊,甚至连这些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而天王或东王的名字尽人皆知,甚至大家知道洪秀全是个爱思考的宗教家,杨秀清是个重行动的军人。 我想您已知道,北京已命两江总督陆建瀛和河南巡抚琦善扫荡贼军。据说给他二人都赐予钦差大臣关防,授“先斩后奏”权限,在调兵遣将上可以不必一一请示北京批准。可是,琦善走到河南信阳,就不再向前进军。说是防备太平军北上,其实谁都认为这不过是不想打仗的借口。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御,河南军队应迅速南下,外行人都明白这道理。 两江总督的幕僚黄喜明是我表兄,我从他那里听到许多事情,他也给了我不少方便。河南巡抚来到信阳就按兵不动,而两江总督却亲自率领军队,从江宁(南京)往东进军,先锋恩长率领三千江宁驻军已进入湖北武穴镇。恩长是寿春总兵,但他这三千部下似乎是临时拼凑起来、未经训练的队伍。这些江宁驻军驻扎在武穴镇老鼠峡,防备太平军东下。据武穴来的商人们说,当军官把士兵们集中起来开始训练时,附近的人跑去围观,有的人不觉失声笑了起来,看来这些士兵们素质都很差。 当时,向荣已收复武昌,他的急使给两江总督送去一封密信,陆建瀛已来到九江。其实两江总督也不了解敌人详情。向荣密信中写着太平军已夺取数千船只,正分水陆两路东下,兵力极多等等。连那样宽阔的长江也为这只大船队遮成一片鸦黑,江上帆樯如林。在向荣密信中,向荣作为自己个人的意见,最后建议道:“敌人兵力过多,我方与其在上游防守,不如在可以集中一定兵力的地点对付敌人。”两江总督接到密信后,急忙想把武穴的三千兵叫回九江。要说可以集中兵力的地点,九江最适当不过。 九江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如走长江水路,离江苏不远,要集中兵力,确是很方便之处。九江守军原只有六百福建兵和二百浙江兵,不足千人。不过,它周围有各省军队,两江总督麾下二千几百名军队也在九江附近。这些军队原本是准备派往武穴的,接到向荣密信后,停止了进军,武穴的三千军队也准备退到九江。但这命令为时已晚。太平军先锋到达老鼠峡的时间,是从武昌出发时算起的第六天夜间,清军将士正在熟睡中。这些未经训练的军队遭此突然袭击,顿时乱成一团,毫无秩序。这次昏天黑地的混乱中,大部分官兵被杀,总兵恩长跳长江自杀。 老鼠峡战斗也证明,太平军是彻底实行......

  1. 秦始皇
    1. 目录
    2. ·导读
    3. ·序言
    4. 第一章功在千秋
      1. “皇帝”的发明者
      2. 史无前例的“统一”
      3. 秦国的“拿来主义”
      4. 深入人心的理念
    5. 第二章乱世风云
      1. 式微的周王室与秦国的成长
      2. 秦国的异国人才
      3. 时势造英雄
      4. 两种治国之道
    6. 第三章少年秦王的秘密
      1. 上位的周折
      2. 商人吕不韦的投资
      3. 为王铺路的商人
      4. 秦始皇生父之谜
      5. 《吕氏春秋》诞生史
    7. 第四章踏上统一全国之路
      1. 大一统的助力者
      2. 跨越国境的人
      3. 合纵还是连横
      4. 性情中人赵武灵王
    8. 第五章独裁者的阳面与阴面
      1. 秦始皇与阿克巴大帝
      2. 秦始皇与成吉思汗
      3. 频繁遇刺
    9. 第六章万里长城与骁骑民族
      1. 名扬天下的万里长城
      2. 骁骑民族的融合
      3. 斯基泰人的影响
      4. “笔祖”蒙恬
    10. 第七章支撑秦国的法家思想
      1. 儒家精神的缺失
      2. 李斯和韩非的恩怨
      3. 封杀言论的缘起
      4. 坑儒的真相
      5. 法家思想的支撑
    11. 第八章羡仙
      1. 封禅一事的疑点
      2. 被迷信冲昏头脑
      3. 长生不老的愿望
      4. 秦始皇的两面性
    12. 第九章民怨沸腾
      1. 从不毛之地到沃野良田
      2. 曾祖父留下的传家宝
      3. 规模宏大的半成品
      4. 疑窦丛生的陵墓
      5. 刘邦和项羽的崛起
    13. 第十章战国最强的虎狼之师
      1. 国家集权和农业改革
      2. 白刃战的引入
      3. 老谋深算的王翦
      4. 收缴天下兵器
    14. 第十一章文物会说话
      1. 意外的重大发现
      2. 两千年前的禁卫军
      3. 主帅俑到底是谁
      4. 秦朝文物二三事
    15. 第十二章大秦帝国的覆灭
      1. 博浪沙刺杀事件
      2. 遗诏的谜团
      3. 遗臭万年的宦官赵高
      4. 逃犯起义与大秦灭亡
      5. 治国之道的反面教材
    16. ·后记
    17. 本书相关事件年表
  2. 走向辛亥:从孙文崛起看晚清日落
    1. 目录
    2. 第一章 海东青
    3. 第二章 公车以后
    4. 第三章 风暴前夕
    5. 第四章 重阳起义
    6. 第五章 亡命异乡
    7. 第六章 中堂遇袭
    8. 第七章 强学会
    9. 第八章 周游世界
    10. 第九章 檀香山
    11. 第十章 博爱
    12. 第十一章 旧金山
    13. 第十二章 横跨大陆
    14. 第十三章 三裔地
    15. 第十四章 德文郡街
    16. 第十五章 礼拜日
    17. 第十六章 幽 禁
    18. 第十七章 大英博物馆
    19. 第十八章 中山樵
    20. 第十九章 维 新
    21. 第二十章 壮士不还
    22. 第二十一章 保皇会诞生
    23. 第二十二章 义和狂风
    24. 第二十三章 准 备
    25. 第二十四章 健将们
    26. 第二十五章 台湾四十四日
    27. 第二十六章 留学时代
    28. 第二十七章 《苏报》
    29. 第二十八章 致公堂
    30. 第二十九章 洞中起誓
    31. 第三十章 同盟会
    32. 第三十一章 烽火连连
    33. 第三十二章 王朝日暮
    34. 第三十三章 青山一发是中原
    35. 作者后记
    36. 解 说
  3. 太平天国兴亡录
    1. 目录
    2. 长崎夜谈
    3. 四十天长梦
    4. 林、左会谈
    5. 从上帝会到天地会
    6. 从装疯到天父下凡
    7. 从金田村到鹏化山
    8. 林则徐的忧国之心
    9. 天 罚
    10. 举兵起义
    11. 转战江口
    12. 琉球的通信
    13. 脱离死地
    14. 打进永安
    15. 永安突围
    16. 桂林攻防战
    17. 屠城与重创
    18. 押解“洪大全”
    19. 长沙激战
    20. 风雨夜撤离
    21. 太平军水师
    22. 火烧黄鹤楼
    23. 武力压制下的武昌
    24. 兵临南京城下
    25. 金陵血战
    26. 大江东去
    27. 天国“外交”与上海局势
    28. 红色的上海城
    29. 天京的东西之争
    30. 北伐的胜利与困境
    31. 天王的密使
    32. 从湖口大捷到天京内讧
    33. 发狂的韦昌辉
    34. 石达开出走与远征
    35. 天京悲歌
  4. 三国史秘本(全二册)
    1. 目录
    2. 三国史秘本(上)
      1. 第一卷
        1. 黄天当立
        2. 月氏美女
        3. 曹操东归
        4. 掌控洛阳
        5. 铁骑入白波
        6. 唯余白马寺
      2. 第二卷
        1. 风姬之舞
        2. 蜀道行
        3. 岘山落日
        4. 天亦有晴
        5. 背后惊雷
        6. 流浪将军
      3. 第三卷
        1. 泰山鸣动
        2. 天日为之昏暗
        3. 消失于黄河岸边的宫女
        4. 混战再起
        5. 英雄辈出
        6. 红颜祸水
    3. 三国史秘本(下)
      1. 第四卷
        1. 单恋之殇
        2. 刘备叛曹
        3. 黄河当渡否?
        4. 三分天下之计
        5. 少公子一马当先
        6. 魂断白狼山
        7. 喜得军师
      2. 第五卷
        1. 火映赤壁天
        2. 乱世新娘
        3. 战云西飞
        4. 建安十八年
        5. 皇后的密信
        6. 悲风长鸣
        7. 败走麦城
      3. 第六卷
        1. 悠悠四百载
        2. 巍巍白帝城
        3. 西南风疾
        4. 挥泪斩马谡
        5. 丞相奔忙
        6. 梦断五丈原
    4. 后记
    5. 译后记
  5. 陈舜臣说十八史略
    1. 信息
    2. 荆轲一片心
      1. 引子
      2. 1
      3. 2
      4. 3
      5. 4
      6. 5
      7. 6
    3. 孟尝君的门客
      1. 1
      2. 2
      3. 4
      4. 5
      5. 6
      6. 7
    4. 盗虎符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5. 季布一诺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6. 勇闯虎穴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7. 弥勒闯关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塑像师的奇遇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9. 杨贵妃观灞水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0. 飞越帕米尔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11. 落日孤云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6. 一路向西:东西方3000年
    1. 目录
    2. 信息
    3. 第一部分玉石一般的地方
      1. 开启西域之行
      2. 边城喀什与丝绸之路
      3. 从张骞到帖木儿
      4. 帕哈太克力的午饭
      5. 东西方的角逐
      6. 香妃传说
      7. 天生的好客者
    4. 第二部分从喀什到和田
      1. 最后的巡礼
      2. 穿越喀喇昆仑山
      3. 中转站叶城
      4. 古城和田
    5. 第三部分东西方的碰撞与融合
      1. 库车迷思
      2. 硝烟中的西域
      3. 高昌与高僧
      4. 寻找失落的文明
      5. 龟兹往事
    6.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