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5: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_AZW3_MOBI_EPUB_张玮
内容节选
争霸亚洲:400多年前那场中日之战 对于中日两国,我们经常用“一衣带水”这个词来形容。但两国之间的战争,却发生过不止一次。 1 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1598年9月18日这一天的天气,但对于在朝鲜前线的日本远征军高级将领而言,心情肯定是充满阴霾的。 因为就在这一天,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逝世了。 丰臣秀吉的死讯在最初被严密封锁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个消息就开始扩散开来。 军心动摇。 其实日本军人的心里都很清楚:这场仗,是打不下去了。 这场仗,发生在朝鲜的国土上,但主要交战的双方,却是日本和中国。 日本当时处于文禄至庆长年间,所以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 中国处于明朝的万历年间,所以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 丰臣秀吉 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及“丁酉再乱”。 这是在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最大的一场战争。 2 时间倒退7年,这个故事,要从1591年说起。 这一年,刚刚结束战国纷乱时代统一全日本的丰臣秀吉,有点坐不住了。 一方面,由于土地的分配不可能做到人人满意,原先各地的“大名”(诸侯)都有不同程度的怨言,丰臣秀吉不希望看到一个火药桶从内部爆炸,需要找到一个外部的宣泄口。 另一方面,从一个低级武士一跃成为全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丰臣秀吉经历了一个华丽的蜕变,可以说是谱写了一段日本战国传奇。而这一年,他才54岁,他觉得他的征途不能止于日本列岛,而是星辰大海。 于是,这一年的4月,丰臣秀吉派人给朝鲜的国王,宣祖李昖(yán)送去了一封信:“日本丰臣秀吉,谨答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我丰臣秀吉,已经统一了日本,下一个目标,是征服中国的明朝,但打中国要经过你们国家,所以问你们借条道。 以当时很多人的眼光来看,丰臣秀吉的这个口气可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什么?敢打明朝? 宣祖李昖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得出的结论是,你敢不敢打明朝,会不会打明朝,我们不管,但你问我们借道,其实是想打我们,这肯定是真的。 所以,朝鲜给日本的答复是两个字:不借。 丰臣秀吉到底想不想打朝鲜?当然想。历史上,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 那他想不想以朝鲜为跳板,攻打明朝?也是想的,但把握不大,准备打一步看一步。 其实中国当时还不是丰臣秀吉的最终目标,他的最终目标是打下中国后,再征服印度。 这应该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狂妄的战争设想。 但当时日本为什么敢那么想?因为日本当时的军事实力确实很强。 当时日本全国拥有40万人左右的军队——这个数字放到当时的欧洲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其中,装备火器的部队高达6万人。同时,日本还有相当一部分重装甲骑兵,以及1000艘作战舰只。 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不仅在亚洲,放到全世界,也可以说是一流的。 所以,在得到朝鲜意料之中的拒绝答复之后,丰臣秀吉立刻就开始调兵遣将。到了1592年的3月,丰臣秀吉总共调集了40万水陆大军(其中10万为预备队,以当时日本的国力,确实是倾国一战了)。 1592年4月14日,日本的先头部队在朝鲜的釜山登陆,开始攻击朝鲜。 一场涉及中、日、朝三个国家的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3 战争才刚开始,朝鲜就垮了。 朝鲜宣祖李昖重文轻武,朝廷上下互相钩心斗角,人浮于事。朝鲜当时的八道(“道”相当于我国“省”的概念)300多个郡县,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守备部队的。 刚刚经过战国时代大小战争残酷洗礼的日本武士,在朝鲜如入无人之境。日本的9个兵团在日本战国名将加藤清正、福岛正则、黑田长政、小西行长等人的率领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只花了19天就攻克了朝鲜的“王京”汉城,43天后又攻下了平壤。 除了一些民兵在自发抵抗外,朝鲜正规军大面积溃败。朝鲜八道,在短短一个多月里就全部沦陷。 仓皇出逃的李昖一直逃到了当时的中朝边境义州,和群臣一商议,觉得依靠自己的力量赶走日本人已经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抱大腿”。 抱谁的大腿?当然是明朝的大腿。当时的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 于是,李昖开始连续不断地派出使臣向明朝求救,希望明朝尽快发兵,“抗日援朝”。 收到朝鲜的求援后,明朝朝廷上下也大吃一惊:朝鲜怎么垮得这么快? 因为朝鲜的溃败太过迅速,反而让明朝生疑:你是不是和日本勾结在一起,引诱明军主力入朝,然后一举歼灭,顺势入侵中国? 得知明朝的这个怀疑之后,朝鲜人也哭笑不得。李昖只能继续不断派人去明朝求援,不仅递交正式国书,还让人分别游说明朝的尚书、侍郎、御史甚至太监,希望明朝能尽快发兵。 不仅如此......
- 扉页
- 目录
- 自序
- 筹码的较量
- 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 开罗会议:“四大强国”的幕后博弈
- 再聚德黑兰:“三巨头”的台前与幕后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四个人
- 1973年,人类世界重新认识石油
- 三个东亚国家,三天,一场政变
-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 《排华法案》:一部应让美国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 麦卡锡主义:一个从未远去的幽灵
-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 那一年,中国在联合国连投16轮反对票
- 炮火的怒吼
- 帝国的覆灭:600万人为何会被168个侵略者摧垮?
- 日俄战争:一场中国土地上的权力游戏
- 美墨战争:一场“老大”对“老二”发动的掠食战
- 弩炮悲歌:昔日盟友之间的残忍对杀
- 帝国斜阳: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 争霸亚洲:400多年前那场中日之战
- 1598年,中朝日决战露梁海
- 决战料罗湾:中西文明的海上大搏杀
- 1949年,炮轰“紫石英”
- 科威特战争:“敝国虽小,硬骨头还是有两根的”
- 个人的抉择
- 县令之死
-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
- 朝鲜最后一个国王
- “民国第一奇人”和他的“朋友圈”
- 山高水长,勿忘陈嘉庚
- “国士”邓稼先
- 那个叫余纯顺的上海人
- 拉瓦锡之死
- 贝当:62岁的“民族英雄”,84岁的“卖国贼”
-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
- 奥黛丽·赫本:天使的侧面
- 自然的抗争
- 1910年,那场在东北暴发的鼠疫
- 死神狂欢:1918年大流感
- 天花的灭绝之路
- 他不是药神,但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 附录 读者评论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