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养育_AZW3_MOBI_EPUB_[美]玛德琳·莱文

内容节选

第5章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养策略 了解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和挑战,将更能将他们教养成独立自主且健康的人! ◎ 三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就瘫坐在地上号啕大哭:“我不要去上学了,每个人都好坏呀!”他背包里塞了一张老师的字条,解释说因为孩子拒绝在饮水机前排队,所以被罚“暂停休息”。 ◎ 十岁的孩子练完棒球回家,气冲冲地把棒球手套丢在地上,大发雷霆地说:“我要退出球队,教练又把我塞到外野,真卑鄙。”他怒气冲冲地跑进房间,用力关上房门。 ◎ 十五岁的女儿做完啦啦队练习后默默地回家,当你问她“今天过得如何”时,她转开视线,愤愤不平地回答说:“我受够了那些臭女生,我要退出啦啦队,她们都好差劲。”不愿意再多讨论,一边气冲冲地走回房里,一边打手机跟她最要好的朋友巨细靡遗地叙述当天的“惨剧”。 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一)要求更多资讯? (二)对孩子糟糕的感受表示同情? (三)跟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可是我不能接受你这种做事/说话的态度”? (四)打电话给老师或教练,询问孩子如此生气的原因? (五)跟孩子说“我相信你会解决的”? 答案:视情况而定。 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无可避免的个人与人际问题呢?大致上要看我们是否了解孩子发展的正常进度。孩童发展的研究包括从婴儿时期到青春期,孩子是如何思考以及与人交往的,在这两方面有着怎样的进步。虽然有些管教上的介入,比方说,表现同情,对任何年龄层的孩子都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其他干预性的协助,像是打电话给老师,或者完全不插手,与孩子的年龄及其自我发展的阶段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年龄”并非是任何特定孩子处于何种发展过程的正确指标,一般来说却是孩童发展的合理参考。 前面这三小段故事,分别描绘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孩子所面临的类似冲突。父母的反应,该朝向帮助孩子发展出有助于他们应对各自发展过程中特定挑战的能力。比方说,学龄前的幼儿需要发展自制力和容忍挫折的能力,学童则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评估他们的能力,青少年需要解决自我及独立的议题。认识这个大前提之后,针对学龄前幼儿,我们可以打电话给老师,找出自己孩子是否有缺乏自制力的问题。但对于十岁大的孩子,不要打电话给他的教练反而会比较好,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他评估自己,教导他如何精进球技,以及如何与教练讨论他的挫折。至于十五岁正值青春期的女儿的问题,千万不要擅自打电话给啦啦队,我们能够做的是与她一起探讨各种处理方式的可能性,然后把最终安全且适当的选项交到她手中,这样才能鼓励她发展出自信心和自主权。 随着成长,孩童在每个年龄段都要面临不同的问题,或许会获得适当的解决但却不见得完整,然后继续前进,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过程中,一旦在某个特定的发展点上受阻,势必会让孩子脱离正轨。举例来说,低年级的小学生还不是很能自我控制,上课时没法好好坐在位子上听老师讲课、老是学不会举手或等老师叫再发言的小孩,在他的小学生涯里一定会遇到麻烦。而这段时期,父母若频频为孩子的不良行为找借口,不让孩子体验冲动行为带来的后果,就会阻碍孩子向前进。那么接下来的阶段孩子应该发展的能力,包括发掘自我兴趣和能力、建立亲密忠诚的友谊,以及参加同伴团体的活动,都会受到干扰,他必须不断地为自己冲动的行为提出解释,自然在社交和心理层面上都会越来越落后。直至他能有效地自我控制,方能解决冲动行为所衍生出的层出不穷的困扰。唯有发展出适度的自制力,孩子才能把注意力转向青春期前的议题,并且回到正轨。 了解我们的孩子是否在循序渐进地发展是个既让人兴奋,也是凭直觉而行的过程。早在市面上充满着关于亲子关系、如厕训练、自尊、孩童发展和叛逆青少年等主题的教养书之前,父母就已经成功养育子女成人。但由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抱持着高度、不必要的焦虑,反而丧失了教养子女的直觉。请记住,教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门学问。听信过多的“专家”(论调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建议只会徒然动摇父母的信心,尤其是母亲,也许你会被吓得真以为自己的行为稍有不当就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搞砸”的孩子。当然,教养方式不当的确会造成伤害,例如不断地批评,但我还是要呼吁父母应该尊重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知道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有益的。譬如,直觉(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记忆,当我们还是青涩少年时最渴望什么)告诉我们,青春期是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雕琢自我意识,以及避免父母介入干预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孩子只需要某些教养上的监督、关心和陪伴,就能自我拓展兴趣与能力。 好胜心强的父母对于“成功”的焦虑感,阻碍了他们的直觉,忘记去配合孩子在青春期发展上可能面对的挑战,非要插手干预孩子的事情。“你只要退出棒球队,就进不了高中校队。”“你一定要进入数理的资优班,这对将来高考会有加分效果。”我们可以发现,忧虑驱使下的管教决定往往不是最佳的,孩子是否应该退出棒球队或进入资优班,应该基于孩子的需要和能力来考量,而......

  1. 封面
  2. 出版说明
  3. 第一部分 为什么生活更好了,孩子却不快乐
  4. 第1章 生活富足的孩子内心或许更贫乏
  5. 第2章 为什么孩子总是很苦恼
  6. 第3章 为何金钱买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
  7. 第二部分 富裕文化如何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
  8. 第4章 什么是健康的“自我”
  9. 第5章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教养策略
  10. 第三部分 认识教养的关键与重点
  11. 第6章 懂得亲情交流才是教养的关键
  12. 第7章 纪律和控制扮演“黑脸”的狠角色
  13. 第四部分 为什么你必须比孩子更早独立
  14. 第8章 理性面对文化和社会中的挑战
  15. 第9章 富妈妈:什么都不缺,但又什么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