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系列(套装共十一册)_AZW3_MOBI_EPUB_刘奎

内容节选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本章先归纳研究的重要发现,以此作为研究结论;然后根据研究发现与相关问题,提出对台教育的政策建议;最后,基于本书的研究成果与局限,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节根据第一章的问题提出,第二章相关文献的梳理,第四章教科书文本分析结果及讨论,第五章对社会科教科书“国家认同”教育变迁动因的深层分析和附录二的部分访谈记录,综合归纳得出以下六点结论。 一、1975年迄今,台湾社会科教科书“国家认同”教育呈现不断“去中国化”的趋势。 1975年版社会科教科书呈高度“政治化”特征,“反攻大陆”“反共复国”“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的主基调,“两岸同属一中”的“国家认同”立场鲜明,学生受到强烈的“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观”教育,尽管这里的“中国”是“中华民国”。1993年版社会科教科书,在结束戒严、开放两岸交流的背景下,政治色彩大为淡化,“中国化”下降,“台湾化”上升,但学生从教科书中仍能感受到“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观”教育。1993年版教科书中讲述台湾的比重大幅上升,但由于强调两岸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上的联结,“台湾主体性”的论调并不明显,“台湾认同观”并未彰显。但从2002年开始,台湾实施九年一贯制新课程,台湾社会科教科书中有关“国家认同观”的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5年版社会科教科书“台湾化”比重大幅上升,在多个维度皆突出“台湾主体性”。在教科书文本的潜台词中,“中国”和“台湾”成为两个对等的政治、经济实体;“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作为联结两岸的重要知识范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或降低比重。学生感受不到“中国”,感受到更多的是“台湾认同观”的教育。2015年版教科书延续了2005年版“台湾化”的特征,其所蕴含的“台湾国认同观”呼之欲出。一言以蔽之,四十年来台湾社会科教科书“国家认同教育”变迁呈现了一个不断“去中国化”,不断强化“台湾化”的特征。 二、作为台湾“天然独”小学阶段学习的教材,2005年版社会科教科书中蕴含的“国家认同观”在四十年变迁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较之1975年版,1993年版“中国化”比重下降(从90.94%到36.77%,见表4.21.4.22),“台湾化”变化不大(从18.67%到17.63%,见表4.11.4.22)。尽管“去中国化”较为明显,但1993年版仍尊重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强调两岸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结,教科书中蕴含着“大中国”的“国家认同”观。但在九年一贯制的2005年版,教科书的“国家认同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隐晦不明,“台湾”依稀可见。四个维度的“国家认同”中,除了主权(政府)一项,2005年版教科书的“台湾化”倾向都要高于“中国化”倾向。“中国化”的比例减去“台湾化”的比例四项合计则为负值(-11.08%,见表4.23)。从1975年版(72.27%,见表4.21)和1993年版(19.14%,见表4.22)的“正”到2005年版的“负”,已经清楚地显现2005年版社会科教科书“台湾化”的倾向,其不仅突出了“台湾主体性”和“台湾认同”,而且“中国”“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等一些重要的国家认同概念均已被悄然抹去。就台湾目前(2016年)所谓“天然独”一代而言,大致是以20岁到29岁为计,出生年份为1987年到1996年之间,居中为1991与1992年。不无巧合的是,“天然独”一代在就读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期间所习的社会科则正是2002年在全台开始实行的九年一贯制新版教科书。如表3.1所示,近三十年来台湾爆发的多次大规模学生运动,唯有“天然独”学运的“反中”主题最为激烈与突出。 三、台湾社会科“国家认同”教育与台湾年轻世代的“独化”倾向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科通过教授国家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以及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等,从时间、空间和社会结构等角度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因此,社会科教育在帮助儿童形成国家认同观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台湾九年一贯制社会科教科书自2002年开始向学生灌输一个凸显“台湾主体性”的“台湾化”国家认同观。在社会科教学的课时上,每周三节课,持平或略低于语文、数学等科目,但高于体育、美劳、音乐、英语等科目[1]。在访谈中,多位教授和小学老师反映,社会科存在严重的“配课”现象。在较为充分的教学时间里,社会科教师并没有采用价值澄清法、探究教学法等较为复杂有效的教学法以达成社会科培养成熟理性公民的课程目标。很多执教老师上课时仅仅将书本上的内容教完,甚至只是念念课文,而没有给予学生思考、交流或辩论的时间和空间。那么,社会科教科书所承载的“台湾认同观”,就硬性地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和阅读,备考和测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比如就“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还是属于中国”,这一问题本该毫无疑问,或者本该在社......

  1. 冷战初期台湾与香港诗坛的交流与互动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瞩目于台湾与香港文学的链接处
    5. 目录
    6. 绪论
      1. 一、研究缘起
      2. 二、视野与观点
      3. 三、问题与脉络
    7. 第一章 文人交游与现代思潮
      1. 第一节 诗人交谊与文坛互动:纪弦(路易士)与香港关系考论
      2. 第二节 吴兴华与20世纪50年代台港的现代诗
      3. 第三节 交汇与重叠:《中国学生周报》上的“台湾文坛”
      4. 附:《中国学生周报》台湾作家作品目录
    8. 第二章 台湾与香港现代主义诗歌比较
      1. 第一节 翻译的政治:台港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译介及其差异
      2. 附:现代诗刊译介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统计
      3. 第二节 都会风景与殖民经验:冷战初期香港现代诗的几个母题
      4. 第三节 冷战中的热战: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战争诗
    9. 第三章 编辑、刊物与文化场域的互涉
      1. 第一节 作为编辑的纪弦(路易士)
      2. 第二节 《中国学生周报》与冷战时期港台的学生文学与教育
      3. 第三节 上海、台北与香港:《新希望周刊》的三个阶段
    10. 第四章 港台传统文人圈的聚散:以易君左为中心
      1. 第一节 兼容新旧:易君左的文人圈
      2. 第二节 想象河山:易君左与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纪游写作
      3. 第三节 移/遗民:易君左与港台诗人的唱和交游
    11. 第五章 走向文化共同体:交往的文化政治
      1. 第一节 “遗民”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以梁启超与台湾士大夫的诗词唱和为中心
      2. 第二节 幻象中的探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港现代派诗人共同体
      3. 第三节 缝合断裂:20世纪80年代台湾《联合文学》所揭载的“现代文学”
      4. 附:《联合文学》所载中国大陆“现当代文学”目录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后记
    15. 后折页
    16. 封底
  2. 史海撷英:台湾历史研究续编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前言
    5. 目录
    6. 卷一 清代前期台湾历史
      1. 论施琅《台湾弃留利弊疏》的背景与动机
      2. 论雍正年间台湾“番”地开垦和移民渡台政策的变化
      3. 分巡台湾道“兼督船政”考
      4. 冒籍:清代台湾的科举移民
      5. 迁台移民与福建祖籍原乡、原族之关系
    7. 卷二 晚清台湾历史
      1. 同治初年戴潮春的八卦会起义
      2. “牡丹社事件”
      3. 丁日昌的治台政绩
      4. 晚清台湾电报的创办及割台后中日间之交涉
    8. 卷三 光复后台湾历史
      1. 台湾光复初期的经济问题
      2. 若使甲兵真可洗,与君同上决天河
    9. 卷四 台湾民间信仰
      1. 季麒光与清初台湾的妈祖信仰
      2. 早期台湾移垦之环境与保生大帝信仰
      3. 乾隆二年妈祖加封“天后”辨误
    10. 卷五 台湾地方文献
      1. 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
      2. 《清威略将军吴英事略》研究
      3. 吴英《行间纪遇》研究
    11. 卷六 附录
      1. 论《三国演义》与关帝信仰的形成
      2. 论闽南地区的重商倾向与海外贸易
      3. 大陆台湾史研究30年的回顾与感想
    12. 参考文献
    13. 后折页
    14. 封底
  3.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第一编 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理论解析
      1. 第一章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产生
      2. 第二章 非传统安全观的理论来源
        1.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安全理论
        2.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安全理论
        3. 第三节 建构主义安全理论
        4. 第四节 “哥本哈根学派”安全理论
        5. 第五节 批判主义安全理论
      3. 第三章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联系与区别
        1. 第一节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联系
        2. 第二节 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
      4. 第四章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国际模式
        1. 第一节 亚太模式
        2. 第二节 美国模式
        3. 第三节 欧盟模式
    6. 第二编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分析框架
      1. 第一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互动的历史发展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不合作的历史时期
        2. 第二节 两岸开展低度合作的历史时期
        3. 第三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动荡与停滞时期
        4. 第四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快速发展时期
        5. 第五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进入重要节点时期
      2. 第二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动因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理论动因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实动因
      3. 第三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范畴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性质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范畴
      4. 第四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特征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政治性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两岸性
        3. 第三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中介性
        4. 第四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复合性
        5. 第五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外溢性
        6. 第六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复杂性
      5. 第五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问题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主要问题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成效评估
        3. 第三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不足之处
    7. 第三编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实践探索
      1. 第一章 两岸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合作
        1. 第一节 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国际模式
        2. 第二节 两岸公共卫生安全管理
        3. 第三节 海峡两岸公共卫生安全合作
      2. 第二章 两岸灾害安全合作
        1. 第一节 中国大陆灾害安全管理
        2. 第二节 台湾地区灾害安全管理
        3. 第三节 海峡两岸灾害安全合作
      3. 第三章 两岸食品安全合作
        1. 第一节 中国大陆食品安全管理
        2. 第二节 台湾地区食品安全管理
        3. 第三节 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合作
      4. 第四章 两岸海上安全合作
        1. 第一节 两岸海上安全面临的挑战
        2. 第二节 两岸海上安全合作的范畴
        3. 第三节 两岸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
    8. 第四编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趋势与展望
      1. 第一章 绿营重返执政对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挑战
        1. 第一节 绿营全面执政与台湾政局发展
        2. 第二节 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3. 第三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面临的新挑战
      2. 第二章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影响因素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发展趋势
      3. 第三章 强化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战略举措
        1. 第一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需要顶层设计
        2. 第二节 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实施路径
    9. 附录
    10. 参考文献
    11. 后折页
    12. 封底
  4. 殊途同归:两岸民间组织发展比较研究:1949—2009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台湾民间组织的研究现状
      2. 第二节 关于大陆民间组织的研究
      3. 第三节 关于两岸民间组织的比较研究
    6. 第二章 传统社会两岸民间组织的同根同源
      1. 第一节 中国大陆传统的社团
      2. 第二节 台湾传统的民间组织
    7. 第三章 对峙时期两岸主要的民间组织
      1. 第一节 威权统治时期台湾官办社会组织
      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
    8. 第四章 “解严”与改革开放后两岸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
      1. 第一节 “解严”后台湾民间组织的兴起
      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民间组织的发展路径
    9. 第五章 两岸民间组织的转型
      1. 第一节 台湾民间组织的转型
      2. 第二节 中国大陆民间组织的转型
    10. 第六章 两岸基金会比较研究
      1. 第一节 两岸基金会的发展比较
      2. 第二节 两岸基金会功能比较
      3. 第三节 两岸基金会治理机制与结构比较
      4. 第四节 两岸基金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1. 第七章 两岸民间组织的管理
      1. 第一节 两岸民间组织法律地位的比较
      2. 第二节 两岸民间组织与政府关系的比较
      3. 第三节 两岸民间组织的评估
    12. 第八章 两岸民间组织与社会服务
      1. 第一节 两岸民间组织与两岸关系发展
      2. 第二节 两岸民间组织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13. 第九章 两岸民间组织交流交往及发展趋势
      1. 第一节 两岸民间组织的交流交往状况
      2. 第二节 两岸民间组织的发展趋势
    14.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后记
    17. 后折页
    18. 封底
  5. 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绪论
      1. 一、研究意义
      2. 二、研究现况述评
      3. 三、概念辨析
      4. 四、历史分期
      5. 五、研究方法
    6. 第一章 “戒严”时期(1949—1987)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
      1. 第一节 法规本体研究
      2. 第二节 法规运行状况
      3. 第三节 法规的深层结构解析
      4. 第四节 “戒严”时期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法规的不良影响和两岸大众传播交流的暗流涌动
    7. 第二章 1987—1992年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
      1. 第一节 法规本体研究
      2. 第二节 法规运行状况
      3. 第三节 法规的深层结构解析
    8. 第三章 1992—2003年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
      1. 第一节 法规本体研究
      2. 第二节 法规运行状况
      3. 第三节 法规的深层结构解析
    9. 第四章 2003年至今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研究
      1. 第一节 法规本体研究
      2. 第二节 法规运行状况
      3. 第三节 法规的深层结构解析
    10. 第五章 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的主要特征、变迁原因和价值探析
      1. 第一节 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的主要特征
      2. 第二节 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的变迁原因
      3.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两岸大众传播交流法规的价值探析
    11. 参考文献
    12. 后折页
    13. 封底
  6. 台湾社会科教科书“国家认同”教育变迁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天然独”现象
      2.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3.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限制
      4.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6. 第二章 文献探讨
      1. 第一节 社会科、社会科课程与教科书
      2. 第二节 国家与国家认同
      3. 第三节 先行研究及述评
    7. 第三章 教科书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1. 第一节 文本选择
      2. 第二节 分析工具
      3. 第三节 效度与信度
    8. 第四章 教科书分析结果与讨论
      1. 第一节 国土(领土)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2. 第二节 人口(民族)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3. 第三节 文化(语言)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4. 第四节 主权(政府)维度之“国家认同”教育
      5. 第五节 “去中国化”:社会科“国家认同”教育变迁的要旨
    9. 第五章 “去中国化”何以可能:台湾社会科“国家认同”教育变迁的深层分析
      1. 第一节 政治变革: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原动力
      2. 第二节 社会氛围: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催化剂
      3. 第三节 课程重构:社会科教科书“去中国化”的施动者
    10.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2. 第二节 政策建议
      3.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1. 附录一 台北某小学2015年度四年级(下)课程表
    12. 附录二 访谈记录
    13. 附录三 受访人基本情况汇总表
    14. 附录四 九年一贯社会学习领域课纲起草委员基本情况汇总表
    15. 附录五 台湾1975年版四年级至六年级社会科教科书目录
    16. 附录六 台湾1993年版四年级至六年级社会科教科书目录
    17. 参考文献
    18. 后记
    19. 后折页
    20. 封底
  7. 国家统一的系统演化动力:复杂性思维视角下的中国国家统一战略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序言
    6. 导论 国家统一的动力
      1. 规模与规则
      2. 动力与方式
      3. 复杂性思维
      4. 独特的视角
    7. 第一章 复杂性思维与国家演化
      1. 第一节 复杂性思维
      2. 第二节 国家演化
    8. 第二章 当代世界案例
      1. 第一节 战后追求国家统一的案例
      2. 第二节 战后谋求分离或独立的案例
    9. 第三章 中国古代案例
      1. 第一节 长江南北追求国家统一的案例
      2. 第二节 中国边疆地区统一与分裂的斗争案例
      3. 第三节 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统一与分裂的案例
    10. 第四章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思维
      1. 第一节 以复杂性思维审视台湾问题
      2. 第二节 中外关系发展现状
      3. 第三节 两岸关系发展现状
      4. 第四节 台湾民意发展现状
    11.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台方略
      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
      2. 第二节 对台政策研究综述及战略思考
    12. 第六章 中共对台方略量化评估
      1. 第一节 演化原理
      2. 第二节 测度方法
      3. 第三节 两岸关系
      4. 附表
      5. 数据来源
    13. 第七章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后折页
    16. 封底
  8. 台湾研究与青年探索: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优秀论文集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编委会
    5. 祝词
    6. 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优秀论文集序
    7. 目录
    8. 政治分论坛优秀论文
      1. “劳基法”修正案中的世代政治
      2. 台湾地区选民政党认同的世代差异
      3. 网络虚拟社区之意识对台湾新世代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探讨
    9. 经济分论坛优秀论文
      1. 台湾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及两岸合作前景研究
      2. 两岸融合发展的可能方向:以“新南向”与“一带一路”为例
    10. 历史分论坛优秀论文
      1. 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初期“国民教育”发展概述
      2. 1874年《北京专条》新解
      3. 清代新竹北埔的民间信仰与客家地方社会
    11. 文学分论坛优秀论文
      1. “空间”叙事中的身份认同转换与主体建构
      2. 吐其灵异发光华:清初士大夫台湾游记中的奇异动植物意象
      3. 从“狂人”到“废人”
      4. 郁达夫访台前后的台湾书写与想象
    12. 法律分论坛优秀论文
      1. 台湾地区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控制机制研究
      2. 台湾地区发动新一轮“宪政改革”的理论预判
    13. 两岸分论坛优秀论文
      1. 媒介记忆视角下台湾青年的“大陆记忆”
      2. 禅绕画课程对成人空间智慧与内省智慧影响之研究
      3. 澳门与台湾品德教育课程之研究与启示
    14. 附件一 课程计划表
    15. 附录一 共同来求解这道关乎民族复兴的“压轴大题”
    16. 附录二 首届两岸学子论坛论文集目录
    17. 附录三 岛屿上的人们爱她的家
    18. 附录四 第二届两岸学子论坛论文集目录
    19. 附录五 凤凰花的花语是梦想与激情
    20. 附录六 第三届两岸学子论坛论文集目录
    21. 附录七 闽台文化里并肩同行的青春
    22. 附录八 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论坛论文集目录
    23. 附录九 一座桥,跨越熟悉的陌生
    24. 附录十 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论坛论文集目录
    25. 附录十一 第五届两岸学子论坛征稿启事
    26. 后记
    27. 后折页
    28. 封底
  9. 台湾主要政党对外党际关系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导论
      1. 一、选题意义
      2. 二、相关概念的阐释
      3. 三、研究思路方法等问题的说明
    6. 第一章 台湾政党政治与对外党际关系
      1. 一、台湾政党政治概述
      2. 二、台湾当局的“外交”
      3. 三、台湾政党对外党际关系的历史发展
    7. 第二章 国民党对外党际关系研究
      1. 一、国民党对外党际关系的历史发展
      2. 二、国民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8. 第三章 国民党与“国际民主联盟”
      1. 一、“国际民主联盟”:保守主义政党交往的多边舞台
      2. 二、国民党与“国际民主联盟”关系的历史发展
      3. 三、国民党与“国际民主联盟”互动往来的主要内容
    9. 第四章 民进党对外党际关系研究
      1. 一、民进党对外党际关系的历史发展
      2. 二、民进党发展对外党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10. 第五章 民进党与“国际自由联盟”
      1. 一、“国际自由联盟”:自由主义政党交往的多边平台
      2. 二、民进党与“国际自由联盟”交往历程
      3. 三、民进党与“国际自由联盟”互动往来的主要内容
    11. 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国民党对外党际关系大事记
    14. 附录2:民进党对外党际关系大事记
    15. 附录3:其他政党对外党际关系大事记
    16. 后记
    17. 后折页
    18. 封底
  10. 台湾政党变革对报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导言
    6. 第一章 理论背景
      1. 第一节 政治传播与表演政治
      2.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3. 第三节 文化产品的资本运作逻辑
      4. 第四节 其他相关理论
      5. 本章小结
    7. 第二章 威权统治时期台湾报业与政党关系衍变及相互规训研究(1949—1986)
      1. 第一节 强硬的早期威权统治及报业“仆从”的形成
      2. 第二节 工业社会下威权统治的软化与报业“仆从”力量的成长
      3. 第三节 “一党到多党”下的政党变革趋势与“仆从”到“同盟”关系的质变
      4. 第四节 台湾威权统治时期报业与政党关系衍变的影响机制
      5. 本章小结
    8. 第三章 政治转型时期台湾政党变革对报业发展的影响(1987—1999)
      1. 第一节 “自由化”的政治革新
      2. 第二节 “民主化”的政治变革
      3. 第三节 台湾政治变革下政党与报业关系的转型
      4.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政治民粹化时期台湾政党变革对报业发展的影响(2000—2018)
      1. 第一节 台湾政治变革的民粹化进程
      2. 第二节 政治民粹化变革中的报业发展
      3. 第三节 政治民粹化时期政党与报业关系的变化
      4. 本章小结
    10. 第五章 市场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 第一节 “解严”与市场力量的进入
      2.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经济运作
      3. 第三节 经济运作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4. 本章小结
    11. 第六章 经济运作对台湾大众传媒与政党政治关系的影响
      1. 第一节 台湾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扩张效应
      2. 第二节 传媒公关与社会控制
      3.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与权力的结盟
      4. 本章小结
    12. 第七章 台湾“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
      1. 第一节 台湾政治市场的弊端及其效应
      2. 第二节 台湾“自由主义民主”的困境
      3. 本章小结
    13. 第八章 台湾大众传媒治理的优化
      1. 第一节 报业履行社会担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第二节 优化治理传媒的依据
      3. 第三节 传媒资源的优化原则
      4. 第四节 优化治理传媒的措施
      5. 本章小结
    14. 第九章 台湾政党政治的改良
      1. 第一节 台湾现行民主模式的弊端
      2. 第二节 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优化
      3. 第三节 传媒力量的社会担当及其对民主政治的良性促动
      4. 本章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后折页
    17. 封底
  11. 戏仿与政治: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政治人物形象研究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2. 第二节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
      4. 第四节 研究框架
    6. 第一章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与政治互动的缘起
      1. 第一节 政治娱乐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2. 第二节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政治元素
      3. 第三节 狂欢化诗学理论视角下的政治模仿秀
      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7. 第二章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中政治人物形象的呈现
      1. 第一节 研究问题
      2. 第二节 总体、样本与分析单位
      3. 第三节 类目建构和编码方案
      4. 第四节 信度检验与编码
      5. 第五节 资料分析
      6. 第六节 本章小结
    8. 第三章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中政治人物形象的解读
      1. 第一节 政治人物形象的框架分析
      2. 第二节 政治人物形象的符号学分析
      3. 第三节 虚构与纪实的政治人物形象比较
      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9. 第四章 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中政治人物形象的评价
      1. 第一节 台湾媒体文化的产物
      2. 第二节 台湾政治文化的体现
      3. 第三节 台湾民众政治情绪的表达
      4.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 第一节 研究发现
      2. 第二节 研究限制和建议
    11. 附录
      1. 附录一 台湾地区中天电视《全民最大党》抽样节目列表
      2. 附录二 内容分析编码表
      3. 附录三 内容分析编码须知
    12. 参考文献
    13. 后折页
    14.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