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王国:修订版_AZW3_MOBI_EPUB_史蒂夫·布鲁塞特

内容节选

侏罗纪早中期的恐龙 1.996亿~1.612亿年前 三叠纪恶劣的气候和令人生畏的鳄类捕食者,如今都已远去—消逝在全球气候愉速变暖所引起的浩劫中。这次大灭绝使许多威胁早期恐龙生存的捕食者灭亡,拉开了侏罗纪的序幕。在这种情况下,大自然给予了恐龙空间和自由,使其进化出一系列不同的体形和外表。三叠纪的恐龙体形小,具有较相似的骨架,但侏罗纪早中期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生活着一系列奇异的动物,从丑陋的肉食动物到体重将近500吨的长颈蜥脚类恐龙。恐龙再无须面对干旱和洪水,开始在各自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泛大陆这个超大陆渐渐分裂为较小的陆地,每块陆地都生活着独特的恐龙,对探险家来说,他们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展开令人兴奋的探索了! 双嵴龙(Dilophosaurus) 含义:具有双脊冠的爬行动物 发音:di-loh-fo-SORE-uss 双嵴龙是恐龙王国中最奇特的肉食动物之一。这位“猎人”是其所在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捕食者。它锋利的爪牙和迅猛的速度让猎物闻风丧胆。它头部长着具有装饰作用的脊冠,用来吸引配偶。 双嵴龙头部的脊冠让这位捕食者的外表显得有些滑稽,但它具有锋利的牙齿、尖锐的爪、狡猾的个性和敏捷的身体,这些因素组合起来,便创造出一个在其环境中无可匹敌的猎杀机器。没有证据表明它像某些描述中所说的那样,具有肉质颈部装饰,或能吐出毒液。 冰嵴龙(Cryolophosaurus) 含义:冰冻的有脊冠的蜥蜴 发音:cry-oh-lo-fo-SORE-uss 冰嵴龙头部多彩的脊冠对当地的植食性恐龙来说,是大难临头的预兆。许多原蜥脚类在感受到致命撕咬前,最后看到的东西就是冰嵴龙鼻孔上方扇叶状的薄片突起。 冰嵴龙是双嵴龙的近亲,尽管它们生存的栖息地稍有差异。但是,它们都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处于掌控地位,毋庸置疑地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蜥蜴、哺乳动物和翼龙都是冰嵴龙常见的猎物,若能选择,这种大型捕食者更喜好原蜥脚类恐龙多肉的尸体。 单嵴龙(Monolophosaurus) 含义:长着单脊冠的爬行动物 发音:mon-o-lo-fo-SORE-uss 另一种肉食性恐龙,头部长着另一种奇特的脊冠。单嵴龙与双嵴龙、冰嵴龙类似,用它头部顶端的脊冠吸引配偶,用牙齿和尖爪攻击猎物。 与我们已遇到的恐龙相比,单嵴龙是一种进步一些的兽脚类恐龙。它是一种大型捕食者,凭借躯体、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来伏击长颈蜥脚类恐龙群。它通常以弱小的动物作为攻击目标,但有时也会群体猎食成年猎物。 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 含义:圆滑弯曲的脊椎 发音:you-strepto-SPOND-o-luss 美扭椎龙长着大而突出的眼睛,具有敏锐的嗅觉,是一种聪明的捕食者,能相对轻松地快速解决大型猎物。它特别偏好长颈蜥脚类和背部长着骨板的剑龙。 巨齿龙(Megalosaurus) 含义:巨大的蜥蜴 发音:meg-uh-low-SORE-uss 被称作“巨大的蜥蜴”的巨齿龙在它所处的环境中极为常见。它不算特别大的兽脚类,但力量和敏捷性弥补了其体形上的不足。它们常聚集成群,共同猎食大型蜥脚类恐龙。 气龙(Gasosaurus) 含义:“气”蜥蜴 发音:gas-o-SORE-uss 气龙与单嵴龙等大型兽脚类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为避免与这些大型捕食者争夺猎物,气龙凭借它体形较小的优势,主要猎食恐龙幼年个体和小型哺乳类动物。 巴拉帕龙(Barapasaurus) 含义:粗腿蜥蜴 发音:bah-RAP-a-sore-uss 巴拉帕龙是它所处时代中最大的恐龙,也是当时生态系统中最大的陆地动物。15~18米的体长,仅是简单地站在自己的领地,低头凝视着敌人,就能让它在与最凶猛捕食者的对峙中胜出。 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 含义:长着不同牙齿的蜥蜴 发音:hett-er-o-don-to-SORE-uss 畸齿龙是一种小型温顺的恐龙——具有一副“万人迷”的可爱外貌。这种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但也可能在食物短缺时吞食小型哺乳动物和蜥蜴。 这种小型杂食类动物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鸟臀目是一个较大的恐龙类别,所包含的物种多样,如剑龙类、三角龙类和甲龙类。畸齿龙不同于它的许多近亲,它速度快、体形苗条,也会吃一些肉类。 火山齿龙(Vulcanodon) 含义:火山牙齿 发音:vul-CAN-o-don 火山齿龙是长颈蜥脚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形稍大于现今的大象。它以南部非洲河岸边的茂盛的绿色蕨类和灌木为食。 棱背龙(Scelidosaurus) 含义:腿部粗壮的蜥蜴 发音:skeh-lide-o-SORE-uss 一些植食性恐龙的体形很大,足以保护自身免受掠食者的伤害,其他的则需要另辟蹊径。棱背龙是甲龙类的一种原始近亲,依靠厚重的骨质铠甲来免受敌人的伤害。 蜀龙(Shunosaurus) 含......

  1. 扉页
  2. 信息
  3. 目录
  4. 内容提要
  5. 引言
  6. 三叠纪的恐龙
    1. 腔骨龙(Coelophysis)
    2. 理理恩龙(Liliensternus)
    3. 板龙(Plateosaurus)
    4. 埃弗拉士龙(Efraasia)
    5. 槽齿龙(Thecodontosaurus)
    6. 里奥哈龙(Riojasaurus)
    7. 鼠龙(Mussaurus)
  7. 侏罗纪早中期的恐龙
    1. 双嵴龙(Dilophosaurus)
    2. 冰嵴龙(Cryolophosaurus)
    3. 单嵴龙(Monolophosaurus)
    4. 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
    5. 巨齿龙(Megalosaurus)
    6. 气龙(Gasosaurus)
    7. 巴拉帕龙(Barapasaurus)
    8. 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
    9. 火山齿龙(Vulcanodon)
    10. 棱背龙(Scelidosaurus)
    11. 蜀龙(Shunosaurus)
  8. 晚侏罗世的恐龙
    1. 轻巧龙(Elaphrosaurus)
    2. 异特龙(Allosaurus)
    3. 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4. 始祖鸟(Archaeopteryx)
    5.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6. 腕龙(Brachiosaurus)
    7. 梁龙(Diplodocus)
    8. 华阳龙(Huayangosaurus)
    9. 剑龙(Stegosaurus)
    10. 圆顶龙(Camarasaurus)
    11. 迷惑龙(Apatosaurus)
    12. 锐龙(Dacentrurus)
    13. 钉状龙(Kentrosaurus)
    14. 怪嘴龙(Gargoyleosaurus)
    15. 弯龙(Camptosaurus)
    16. 橡树龙(Dryosaurus)
  9. 白垩纪早中期的恐龙
    1. 棘龙(Spinosaurus)
    2. 重爪龙(Baryonyx)
    3. 激龙(Irritator)
    4. 高棘龙(Acrocanthosaurus)
    5. 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6. 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7. 小盗龙(Microraptor)
    8. 恐爪龙(Deinonychus)
    9. 美颌龙(Compsognathus)
    10. 嗜鸟龙(Ornitholestes)
    11. 尾羽龙(Caudipteryx)
    12. 切齿龙(Incisivosaurus)
    13. 犹他盗龙(Utahraptor)
    14. 阿马加龙(Amargasaurus)
    15. 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16. 楯甲龙(Sauropelta)
    17. 加斯顿龙(Gastonia)
    18. 敏迷龙(Minmi)
    19. 林龙(Hylaeosaurus)
    20. 禽龙(Iguanodon)
    21. 豪勇龙(Ouranosaurus)
    22. 棱齿龙(Hypsilophodon)
    23. 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
    24. 木他布拉龙(Muttaburrasaurus)
    25. 腱龙(Tenontosaurus)
  10. 晚白垩世的恐龙
    1. 食肉牛龙(Carnotaurus)
    2. 玛君龙(Majungasaurus)
    3. 霸王龙(Tyrannosaurus)
    4. 特暴龙(Tarbosaurus)
    5. 阿拉善龙(Alxasaurus)
    6. 驰龙(Dromaeosaurus)
    7. 伶盗龙(Velociraptor)
    8. 伤齿龙(Troodon)
    9. 似鸡龙(Gallimimus)
    10. 窃蛋龙(Oviraptor)
    11. 似鹈鹕龙(Pelecanimimus)
    12. 甲龙(Ankylosaurus)
    13. 慈母龙(Maiasaura)
    14. 埃德蒙顿甲龙(Edmontonia)
    15. 包头龙(Euoplocephalus)
    16. 萨尔塔龙(Saltasaurus)
    17. 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18. 大鸭龙(Anatotitan)
    19. 盔龙(Corythosaurus)
    20. 格里芬龙(Gryposaurus)
    21. 赖氏龙(Lambeosaurus)
    22. 原角龙(Protoceratops)
    23. 三角龙(Triceratops)
    24.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25. 牛角龙(Torosaurus)
    26. 戟龙(Styracosaurus)
    27. 野牛龙(Einiosaurus)
    28. 肿头龙(Pachycephalosaurus)
  11. 恐龙末日
  12. 词汇表
  13. 作者致谢
  14. 译者致谢
  15.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