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王国:修订版_AZW3_MOBI_EPUB_史蒂夫·布鲁塞特
内容节选
侏罗纪早中期的恐龙 1.996亿~1.612亿年前 三叠纪恶劣的气候和令人生畏的鳄类捕食者,如今都已远去—消逝在全球气候愉速变暖所引起的浩劫中。这次大灭绝使许多威胁早期恐龙生存的捕食者灭亡,拉开了侏罗纪的序幕。在这种情况下,大自然给予了恐龙空间和自由,使其进化出一系列不同的体形和外表。三叠纪的恐龙体形小,具有较相似的骨架,但侏罗纪早中期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生活着一系列奇异的动物,从丑陋的肉食动物到体重将近500吨的长颈蜥脚类恐龙。恐龙再无须面对干旱和洪水,开始在各自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泛大陆这个超大陆渐渐分裂为较小的陆地,每块陆地都生活着独特的恐龙,对探险家来说,他们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展开令人兴奋的探索了! 双嵴龙(Dilophosaurus) 含义:具有双脊冠的爬行动物 发音:di-loh-fo-SORE-uss 双嵴龙是恐龙王国中最奇特的肉食动物之一。这位“猎人”是其所在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捕食者。它锋利的爪牙和迅猛的速度让猎物闻风丧胆。它头部长着具有装饰作用的脊冠,用来吸引配偶。 双嵴龙头部的脊冠让这位捕食者的外表显得有些滑稽,但它具有锋利的牙齿、尖锐的爪、狡猾的个性和敏捷的身体,这些因素组合起来,便创造出一个在其环境中无可匹敌的猎杀机器。没有证据表明它像某些描述中所说的那样,具有肉质颈部装饰,或能吐出毒液。 冰嵴龙(Cryolophosaurus) 含义:冰冻的有脊冠的蜥蜴 发音:cry-oh-lo-fo-SORE-uss 冰嵴龙头部多彩的脊冠对当地的植食性恐龙来说,是大难临头的预兆。许多原蜥脚类在感受到致命撕咬前,最后看到的东西就是冰嵴龙鼻孔上方扇叶状的薄片突起。 冰嵴龙是双嵴龙的近亲,尽管它们生存的栖息地稍有差异。但是,它们都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处于掌控地位,毋庸置疑地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蜥蜴、哺乳动物和翼龙都是冰嵴龙常见的猎物,若能选择,这种大型捕食者更喜好原蜥脚类恐龙多肉的尸体。 单嵴龙(Monolophosaurus) 含义:长着单脊冠的爬行动物 发音:mon-o-lo-fo-SORE-uss 另一种肉食性恐龙,头部长着另一种奇特的脊冠。单嵴龙与双嵴龙、冰嵴龙类似,用它头部顶端的脊冠吸引配偶,用牙齿和尖爪攻击猎物。 与我们已遇到的恐龙相比,单嵴龙是一种进步一些的兽脚类恐龙。它是一种大型捕食者,凭借躯体、速度和锋利的爪牙来伏击长颈蜥脚类恐龙群。它通常以弱小的动物作为攻击目标,但有时也会群体猎食成年猎物。 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 含义:圆滑弯曲的脊椎 发音:you-strepto-SPOND-o-luss 美扭椎龙长着大而突出的眼睛,具有敏锐的嗅觉,是一种聪明的捕食者,能相对轻松地快速解决大型猎物。它特别偏好长颈蜥脚类和背部长着骨板的剑龙。 巨齿龙(Megalosaurus) 含义:巨大的蜥蜴 发音:meg-uh-low-SORE-uss 被称作“巨大的蜥蜴”的巨齿龙在它所处的环境中极为常见。它不算特别大的兽脚类,但力量和敏捷性弥补了其体形上的不足。它们常聚集成群,共同猎食大型蜥脚类恐龙。 气龙(Gasosaurus) 含义:“气”蜥蜴 发音:gas-o-SORE-uss 气龙与单嵴龙等大型兽脚类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为避免与这些大型捕食者争夺猎物,气龙凭借它体形较小的优势,主要猎食恐龙幼年个体和小型哺乳类动物。 巴拉帕龙(Barapasaurus) 含义:粗腿蜥蜴 发音:bah-RAP-a-sore-uss 巴拉帕龙是它所处时代中最大的恐龙,也是当时生态系统中最大的陆地动物。15~18米的体长,仅是简单地站在自己的领地,低头凝视着敌人,就能让它在与最凶猛捕食者的对峙中胜出。 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 含义:长着不同牙齿的蜥蜴 发音:hett-er-o-don-to-SORE-uss 畸齿龙是一种小型温顺的恐龙——具有一副“万人迷”的可爱外貌。这种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但也可能在食物短缺时吞食小型哺乳动物和蜥蜴。 这种小型杂食类动物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鸟臀目是一个较大的恐龙类别,所包含的物种多样,如剑龙类、三角龙类和甲龙类。畸齿龙不同于它的许多近亲,它速度快、体形苗条,也会吃一些肉类。 火山齿龙(Vulcanodon) 含义:火山牙齿 发音:vul-CAN-o-don 火山齿龙是长颈蜥脚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形稍大于现今的大象。它以南部非洲河岸边的茂盛的绿色蕨类和灌木为食。 棱背龙(Scelidosaurus) 含义:腿部粗壮的蜥蜴 发音:skeh-lide-o-SORE-uss 一些植食性恐龙的体形很大,足以保护自身免受掠食者的伤害,其他的则需要另辟蹊径。棱背龙是甲龙类的一种原始近亲,依靠厚重的骨质铠甲来免受敌人的伤害。 蜀龙(Shunosaurus) 含......
- 扉页
- 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引言
- 三叠纪的恐龙
- 腔骨龙(Coelophysis)
- 理理恩龙(Liliensternus)
- 板龙(Plateosaurus)
- 埃弗拉士龙(Efraasia)
- 槽齿龙(Thecodontosaurus)
- 里奥哈龙(Riojasaurus)
- 鼠龙(Mussaurus)
- 侏罗纪早中期的恐龙
- 双嵴龙(Dilophosaurus)
- 冰嵴龙(Cryolophosaurus)
- 单嵴龙(Monolophosaurus)
- 美扭椎龙(Eustreptospondylus)
- 巨齿龙(Megalosaurus)
- 气龙(Gasosaurus)
- 巴拉帕龙(Barapasaurus)
- 畸齿龙(Heterodontosaurus)
- 火山齿龙(Vulcanodon)
- 棱背龙(Scelidosaurus)
- 蜀龙(Shunosaurus)
- 晚侏罗世的恐龙
- 轻巧龙(Elaphrosaurus)
- 异特龙(Allosaurus)
- 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 始祖鸟(Archaeopteryx)
-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 腕龙(Brachiosaurus)
- 梁龙(Diplodocus)
- 华阳龙(Huayangosaurus)
- 剑龙(Stegosaurus)
- 圆顶龙(Camarasaurus)
- 迷惑龙(Apatosaurus)
- 锐龙(Dacentrurus)
- 钉状龙(Kentrosaurus)
- 怪嘴龙(Gargoyleosaurus)
- 弯龙(Camptosaurus)
- 橡树龙(Dryosaurus)
- 白垩纪早中期的恐龙
- 棘龙(Spinosaurus)
- 重爪龙(Baryonyx)
- 激龙(Irritator)
- 高棘龙(Acrocanthosaurus)
- 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 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 小盗龙(Microraptor)
- 恐爪龙(Deinonychus)
- 美颌龙(Compsognathus)
- 嗜鸟龙(Ornitholestes)
- 尾羽龙(Caudipteryx)
- 切齿龙(Incisivosaurus)
- 犹他盗龙(Utahraptor)
- 阿马加龙(Amargasaurus)
- 阿根廷龙(Argentinosaurus)
- 楯甲龙(Sauropelta)
- 加斯顿龙(Gastonia)
- 敏迷龙(Minmi)
- 林龙(Hylaeosaurus)
- 禽龙(Iguanodon)
- 豪勇龙(Ouranosaurus)
- 棱齿龙(Hypsilophodon)
- 雷利诺龙(Leaellynasaura)
- 木他布拉龙(Muttaburrasaurus)
- 腱龙(Tenontosaurus)
- 晚白垩世的恐龙
- 食肉牛龙(Carnotaurus)
- 玛君龙(Majungasaurus)
- 霸王龙(Tyrannosaurus)
- 特暴龙(Tarbosaurus)
- 阿拉善龙(Alxasaurus)
- 驰龙(Dromaeosaurus)
- 伶盗龙(Velociraptor)
- 伤齿龙(Troodon)
- 似鸡龙(Gallimimus)
- 窃蛋龙(Oviraptor)
- 似鹈鹕龙(Pelecanimimus)
- 甲龙(Ankylosaurus)
- 慈母龙(Maiasaura)
- 埃德蒙顿甲龙(Edmontonia)
- 包头龙(Euoplocephalus)
- 萨尔塔龙(Saltasaurus)
- 副栉龙(Parasaurolophus)
- 大鸭龙(Anatotitan)
- 盔龙(Corythosaurus)
- 格里芬龙(Gryposaurus)
- 赖氏龙(Lambeosaurus)
- 原角龙(Protoceratops)
- 三角龙(Triceratops)
-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 牛角龙(Torosaurus)
- 戟龙(Styracosaurus)
- 野牛龙(Einiosaurus)
- 肿头龙(Pachycephalosaurus)
- 恐龙末日
- 词汇表
- 作者致谢
- 译者致谢
- 译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