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开始_AZW3_MOBI_EPUB_霍华德·舒尔茨

内容节选

第十章招聘不是慈善活动 2003年,一位美国海军中士给他的朋友们写了封邮件,抱怨星巴克不给驻伊拉克的美军捐赠咖啡。他错误地声称,星巴克不支持美国对伊战争及“所有与战事有关的人”。他请朋友们将此事广而告之,号召抵制星巴克。数周时间,这封邮件传遍全球,造成了误解—尤其是在部队里—星巴克不支持美国军队。 此人的抱怨缘于对一则传言的误解:几位部署在伊拉克的美国海军士兵的确给星巴克写过信索要免费咖啡,而当时星巴克的政策是只向慈善机构提供免费产品。公司的公共事务办公室给上述海军士兵提供了声明,对公司的政策做了解释,表达了遗憾,说我们不得不拒绝他们的请求,因为根据法律,美国军队不属于慈善机构。 回顾此事,我们的回信措辞欠妥,而且可以说是冷漠的,如同我们不向军队捐赠咖啡的决定一样。但不论怎样,这个错误都不代表公司对军队持有负面态度。对于2001年9月11日之后的战争,不论是公司还是我,都没有做过任何公开表态。 我们安排公司专人与这位海军中士取得联系,向他解释了事情的原委,他向我们道了歉。在发出第一封信五个月后,他又给朋友们写信澄清此事。当然,这封澄清信并未广泛传播,所以,尽管数个网站和媒体随之做了澄清,但最初的谣言还是继续流传了数年之久才渐渐平息。 2004年,星巴克做了早就该做的事,向驻扎在科威特、伊拉克、阿富汗的美军捐赠了50000磅全豆咖啡。从此之后,我们持续向美国海外驻军捐赠咖啡。我收到很多士兵寄来的照片,照片上,身在沙漠或山岭中的他们喝着星巴克的深度烘焙咖啡。 想起这则谣言,我仍无法释怀,但直到2013年我才意识到,如果论及对“9·11”之后的退伍军人的支持,有些事比谣言更具杀伤力。 当年8月,我跟星巴克的领导层一起召开月度例会。当时,星巴克刚刚取得42年来最好的财务季度。我们提高了现有门店的销量,新开了多家门店,推出了很多新产品,与很多公司达成了合作,股东的收益屡创新高。秋季在即,我们即将迎来最忙的季节。 公司各个部门的伙伴偶尔会要求在领导层会议上发言。当天发言的,是来自AFN的三位代表。维韦克事先曾提醒我,让我留意一下他们发言的内容。 果然,他们投放在会议室大屏幕上的数据令人扫兴:在全美135000位星巴克伙伴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确切地说只有大约950人—曾在部队服役。我们雇用的退伍军人应该比这个数字多一些,因为很多伙伴并未表明自己的退伍军人身份,尽管如此,公司伙伴中退伍军人和后备军人的占比也是极低的。全国共有1040万65岁以下退伍军人,共占全国工作年龄人口的4%。我们本应做得更好。 向我们汇报这一情况的人名叫罗伯·博凯里,前美国海军中尉,公司的律师,即前面邀请勒罗伊·佩特里到公司演讲的人。另外两位分别是米克·詹姆斯(Mick James),海军退伍军人,1993年入职星巴克担任咖啡调配师,先后担任多个经理岗位,与罗伯一起创办了AFN;还有弗吉妮雅·特佩尼,她在公司负责公共事务,即前文中陪我去东利物浦市的那位。弗吉妮雅没有当过兵,但她父亲曾参加过越战。她之所以出席这次会议,是因为被勒罗伊·佩特里的故事所感动而加入了AFN。 他们仨决心推动星巴克对退伍军人的支持,此次出席领导层会议,为的是说服我们加大帮扶力度。 弗吉妮雅说得很坦率:“我们还不是一家对退伍军人友好的公司。” 别的很多公司,其中包括很多零售企业,都比我们做得好。它们很多都出台了对退伍军人的招聘承诺。 这则消息令人不快。星巴克的公司使命是成为社区的积极力量,但我们在支持退伍军人这件事上却如此消极被动。我很感激罗伯、米克、弗吉妮雅将此事引起我们的关注,更高兴的是他们还带来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他们的第一个建议,虽说力度不大,但执行起来是相对简单的。在“老兵节”(1)这一天,只要顾客表明现役或退伍军人身份,即可免费喝咖啡。第二个建议,星巴克在美国军事基地内部或附近开设新的门店,这些门店将与部队利润分成,并且其雇用的伙伴只能是退伍军人,或是现役军人的配偶。星巴克此前已有两家开在不发达社区的门店与社区利润分成,所以,推广这种模式也是可行的。 他们的第三个建议,就颇富争议而且比较复杂了。他们说,星巴克应该在随后五年里雇用1万名退伍军人以及现役军人配偶。这个就有些难度了。星巴克此前从未发布过公共招聘目标或是指定招聘特定群体,何况这个群体还是我们知之甚少的。我感到会议室里每个人都有所顾虑,但我直观上觉得,我们不能只发放免费咖啡,还要做点别的。 回顾往事,我发现,使我做出这个决策的,是与盖茨部长的一次次交流。鲍勃从不逼我做什么事,但通过他,我看到了退伍军人给职场带来的积极影响。他曾说,战争能从多个方面改变一个人。退伍之时,他们身上都具备了入伍前没有,并且雇主所需的品质和可转换的技能。他解释说,通过率领战斗小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作战,退伍军人积累了大量经验,被锻炼出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

  1. 书名页
  2. 献词
  3. 中文版推荐序
  4. 中文版作者序 未来的可能性
  5. 目录
  6. 第一部分 梦想开始的地方
    1. 第一章 在艰难中成长
    2. 第二章 咖啡里的连接感
    3. 第三章 “异类”星巴克
    4. 第四章 如何穿越泥泞
    5. 第五章 无能为力是改变的开始
    6. 第六章 在变局中不做旁观者
  7. 第二部分 星巴克的重塑和使命
    1. 第七章 工作的尊严必不可少
    2. 第八章 当星巴克遇见善良天使
    3. 第九章 我们的义务
    4. 第十章 招聘不是慈善活动
    5. 第十一章 磨难是人生的“意外”
    6. 第十二章 为他人铺路的责任
    7. 第十三章 我相信应许之地
    8. 第十四章 教育是最好的承诺
    9. 第十五章 像星巴克那样为你投资
  8. 第三部分 让星巴克成为纽带
    1. 第十六章 咖啡馆里的讨论会
    2. 第十七章 第三空间的热点议题
    3. 第十八章 重新思考人生的可能性
    4. 第十九章 给“机会青年”一个新开始
    5. 第二十章 帮助那些没有“毯子”的人
    6. 第二十一章 在进取中探索未知
    7. 第二十二章 中国星巴克的“伙伴家庭论坛”
    8. 第二十三章 星巴克欢迎你
    9. 第二十四章 我们的角色和责任
    10. 第二十五章 告别星巴克,成为更好的我们
  9. 后记 勇敢攀登
  10. 致谢
  11. 照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