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温度1-5(套装共5册)_AZW3_MOBI_EPUB_张玮
内容节选
川岛芳子:从格格到间谍 对于国人而言,一提“女间谍”,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川岛芳子。其实,川岛芳子一开始的外号,就是“东方的玛塔·哈丽”。 1 1932年1月18日下午,在上海马玉山路(今双阳路)上的三友实业社总厂门前,发生了一场骚动。 那一天,以天崎启升为首的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实业的工厂大门前敲鼓击钟,并向厂内投掷石块。 三友实业社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大规模机器生产的纺织厂,“九一八事变”后,工人们自发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天天上班前操练。看到日本僧人在厂门口挑衅,“救国会”的工人们随即走了出来,进行盘查。 就在此时,十几个不明身份的人忽然冲入了队伍,对那几名日本僧人用石块又打又砸,造成一名叫水上秀雄的僧人伤重不治而亡。 当时的三友实业社 1月19日,日本驻沪总领事要求上海市政府惩治凶手并道歉。1月20日,日本浪人团体“日本青年同志会”60多人,在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队员的掩护下,冲入了三友实业社的厂房报复,打砸抢烧,还打死一名闻讯前来的警察。 1月21日,在日本的日侨随后举行大规模游行,抗议中国的“抗日暴行”。日本方面要求中国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并要求中国守军全部撤出闸北。 当时的蒋介石军队主力正在江西“剿共”,所以要求上海方面全盘接受要求,忍辱求全。 但就在蒋介石方面全面接受要求的情况下,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分三路向闸北发动全面进攻。负责沪宁地区防卫的第十九陆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 这场事件,被称为“日本僧人事件”,因此引发的战斗,就是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二战”后,当时的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自供:那些打死打伤日本僧人的人,是他委派的地痞流氓,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嫁祸三友实业社,然后引发“日华冲突”,在上海制造一场焦点战争,进而缓和当时国际上对日本策划“满蒙独立”的关注。 川岛芳子 根据田中隆吉的供述,那些事情,都是他委托一个“和我很亲近的女子”办妥的,那个女子的名字,叫川岛芳子。 2 往前倒推26年。1906年,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出生。同年,肃亲王善耆有了自己第十四个女儿——爱新觉罗·显玗。善耆给这个小女儿起名“东珍”,意为“东方的珍宝”。 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之后,大清黄龙旗应声落地。落魄的肃亲王善耆作为最坚定的保皇派,一直想恢复故国的荣光,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结义兄弟,日本人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从甲午战争中的一名日本翻译官起家,因为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紫禁城保护得不错,由此结识了肃亲王善耆,后来做到清政府新设的北京警务厅总监督,负责培训清朝送来的警察,风光一时。 爱新觉罗·善耆。当年刺杀摄政王的汪精卫被释放,就是他下的令 善耆自己也清楚,凭借清朝的力量,复国已是天方夜谭,最能借助的,就是日本的力量,所以他评价川岛浪速为“他日能一致支持东亚大局之良友”。 而川岛浪速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日本的间谍,他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促成“满蒙独立”,他知道善耆是一颗重要棋子,所以也称他为“非凡之人”。 童年的川岛芳子 如何显示兄弟间的亲善之情?善耆决定,将自己年幼的女儿爱新觉罗·显玗送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作养女。 显玗的哥哥,当年11岁的爱新觉罗·宪立后来这样回忆起6岁的妹妹当年离家时的情景:“她去二楼父亲的房间辞行时,身穿中国衣服,头发上系着一条白色丝带,哭着说:‘我不愿意去日本。’母亲一再地哄着说:‘好孩子不要哭。’” 宪立回忆:“我至今还不能忘记生母那一天痛苦的样子。” 自那时起,6岁的显玗改了名字,开始叫那个后来为人所熟知的名字:川岛芳子。 3 但川岛浪速,并没有只是把川岛芳子当作养女。 1912年,6岁的显玗更名为川岛芳子后,随川岛浪速前往日本,进入松本高等女子学校接受严格的军国主义教育。 川岛浪速完全是按照培养一个间谍的方式培养自己这个养女的。在日本,川岛芳子学会了开枪、射箭、骑马,并接受了军事、政治、情报等各方面训练。加上川岛浪速家里本身就是一个日本法西斯主义聚集的沙龙,所以川岛芳子从小就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 对政治的高度热情,甚至体现在了川岛芳子的恋爱中。 1924年,已经18岁的川岛芳子亭亭玉立,身边有了不少追求者,其中她比较倾心的,是一个叫岩田爱之助的男子。 岩田爱之助是典型的日本极右翼分子,他主张日本应该立即发兵占领中国东北,利用中国东北的资源,“振兴大东亚”。川岛芳子和岩田爱之助在一起时,两人之间的谈话很少有风花雪月,而是往往以政治为话题。 但这时,川岛芳子身边闯入了一位奇怪的追求者——养父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曾对芳子的哥哥爱新觉罗·宪立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父亲肃亲王是位仁者,我是个勇者。我想如将仁者和勇者的血液结合在一起,所生的孩子必然是仁勇兼备。”他希望宪立同意他娶川岛芳子为妾。 但当时已经59岁的川岛浪速采取的追求手段,近乎无耻......
- 扉页
- 总目录
-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 目录
- 推荐序
- 自序
- 人物篇 是非留待后人说
- 大家都称她为“夫人”,但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她?
- 爱因斯坦的三个侧面
- 爱迪生的侧面
- 女生的美貌与智慧,真的能够并存吗
- 让“二战”美军痴迷的“东京玫瑰”
- 做一个“新时代女性”,真的要拿生命来换?
- 我认识一个男人,叫刘翔
- 民国第一个享受国葬的人
- 他没有军衔,但人人称他“将军”
- 为什么他没打过一场仗,却是陆军上将?
- “汉奸将军”的自我救赎之路
- “戴老板”之死
- “暗杀大王”的最终宿命
- “上海皇帝”的正面与反面
- 一个被低估的“大V”的成长之路
- 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
- 珍妃为什么必须死
- 靠画漫画,28岁就缴4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是怎样一种体验?
- 逸闻篇 往事并不如烟
- 45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再回月球?
- 需要经历时间考验的,除了爱情,可能还有建筑
- 张衡的地动仪,到底是否存在?
- “世纪之骗”背后的兴奋剂黑历史
- 史上最黑暗的一届奥运会
- 孙杨为什么会被别人质疑“服药”?
- “让球”阴影下的“小山智丽事件”
- 一根香烟点燃的革命
- 两个大总统,你选哪个?
- “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 “二战”期间,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批日本人
- 一段匪夷所思的“美国往事”
- 战争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四张面孔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背后
- 这群四川人,不该被遗忘
- 抗日战争,我们到底有没有空军
- 一座被死守的仓库
- 1937,这座城没有不战而降
- 血战台儿庄
- 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 后记
- 附录 读者评论
- 页
-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 目录
- 自序
- 人物 不应让历史睡去
- 聂耳之死
- “土肥圆”和“土肥原”
- 东条英机之死
- 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潜伏”
- 孙殿英的“盗墓笔记”
- 一张照片引发的自杀
-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究竟过时了吗?
- 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还是人?
- 张灵甫之死
- 一位孤悬东北的土匪将军
- 张勋这个人
- 或许我们长大后,才能读懂他的童话
- 鲁迅背后的两位女性
- 他是个医生,却夺走了40万人的生命
- 逸闻 历史是漫长的征途
- 《最后一课》到底有没有骗人?
- 他以500公里时速撞向地球,最后时刻说了什么?
- 中国人接受“裸体艺术”,到底有多难?
- 一场轰动中外的大劫案
- 明明是刻骨铭心的仇恨,但日本战后为什么会感激美国人?
- 一九四九,百万黄金大挪移
- 当年,到底有多少故宫文物被运往台湾?
- 24年前的今天,人类文明留下了黑暗的一页
- 55年前,人类差点灭绝
- 一场神秘的超级大爆炸
- 信念 道阻且长,而终点可期
- 只剩两架轰炸机了,但还是要轰炸日本……
- 1942年,15架美国轰炸机在中国迫降……
- 有一种撤退,叫敦刻尔克
- 敦刻尔克撤退之后,英国人干什么去了?
- 一个公务员给全人类留下的数学难题
- 直到坐上电椅,这对夫妇依旧表示自己清白……
- 五环 体育能否超越政治
- 拳王阿里:体育是否能超越政治?
- 一个34岁就做到正部级官员的运动员
- 世界冠军之死
- 这届奥运会,全世界近一半国家不愿参加……
- 没错!就是他“承包”了一届奥运会!
- 24年前的那个“北京一夜”
- 页
-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 目录
- 自序
- 上篇 大变局时代
- 他坚守气节客死他乡,却为何还是背了“千古骂名”?
- 是非成败丁汝昌
- 末日孤舰“海圻”号:大清帝国的最后荣光
- 提督的抉择:是死,是死,还是死?
-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 一个皇帝的“过山车之旅”
- 双面张作霖
- 他当过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你却未必了解他
- 严复的人生,为何最终会拐个弯?
- “名士”于右任
- 曾拥有诸多“第一”,但她未必被人记得
- 中篇 以国家之名
- 上海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 1937,南京城里的纳粹旗
- 猎杀山本五十六
- 丘吉尔的另一面
- “偷袭珍珠港”之后……
- 1944,刺杀希特勒
- 纳粹德国其实“投降了两次”,你知道吗?
- 日本为什么会挨第二颗原子弹?
- 刺杀汪精卫
- 料得年年断肠处,不敢忆,长津湖
- 一个传奇女间谍的“七重面纱”
- 川岛芳子:从格格到间谍
- 下篇 人性的抉择
- 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
- 切·格瓦拉:一个符号化偶像背后的真实故事
- 人神之间吴清源
- 梵高之死
- 能称“时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个
- 一位女明星的神秘死亡
- 中国人最熟悉的那个欧洲公主,真的幸福吗?
- 戴安娜之死
- 俄罗斯方块:一款小游戏背后的隐秘故事
-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话?
- 你知道当年在报纸上登广告有多难吗?
- 老祖宗考试作弊的那点儿事
- 哈得孙河上的奇迹
- 人类悲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背后的阴影
- 巨轮沉没的那一刻……
- 逃离德黑兰
- 附录 读者评论
- 页
-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
- 目录
- 自序
- 信念
- 中国海归第一人:见证近代史的“活化石”
- 昔日少年今已强,勿忘张伯苓
- 清末日本留学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一次“简陋”的起义
- 悲壮黄花岗
- 棉湖战役:决定黄埔军校存亡的生死一战
- 日籍八路军:抗战期间的特殊群体
- 一个人的奥运会
- 郭永怀:一位不应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家
-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幕后较量
- 1991年,那场震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大辩论
- 残酷太空路:中国“长征三号乙”首次发射失败幕后
- 执念
- 徐霞客:一个富二代的理想与实践
- 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一周,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
- 海底两万里:不管你是否凝视,深渊总是在那里
- “请问,你为什么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
- 加加林之死
- 那些从月球回来的宇航员
- “挑战者号”悲歌
- 18年前的今天,人类超声速旅行的梦想破碎……
- 人类能不能扮演“上帝”?
- 文念
- 聊聊颜真卿,以及他的《祭侄文稿》
- 蒲松龄:贫穷从来不会限制你的想象
- 杀妻自尽的天才诗人: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但是……
- 一个因写关于中国的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 这些著名的日本作家,为何最终都选择自杀?
- “文胆”之死
- 一幅名画背后的谋杀案
- 人生终会谢幕,侠客永不独行
- 妄念
- 陈公博: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 一个自认“戴罪立功”的汉奸
- 一个“慷慨就义”的汉奸
- 从愤青到首相,这个日本人为何能改变整个东亚格局?
- 日本政坛最年轻的自杀首相,到底做过些什么?
- 一场血腥又荒诞的兵变
- 大庆油田:日本人的“野望”与“残念”
- 情念
- 1931年,皇帝陛下离婚了
- 日本“战国第一美人”,到底有没有得到爱情?
- 这位日本历史上最美的“平民皇后”,到底幸福吗?
-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
- 他左手江山,右手美人,最后喜提“公爵”……
- 附录 读者评论
- 页
- 历史的温度5: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
- 目录
- 自序
- 筹码的较量
- 1930年,美国发动的那场贸易战
- 开罗会议:“四大强国”的幕后博弈
- 再聚德黑兰:“三巨头”的台前与幕后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四个人
- 1973年,人类世界重新认识石油
- 三个东亚国家,三天,一场政变
- 长崎事件:大清对日外交的最后荣光
- 《排华法案》:一部应让美国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 麦卡锡主义:一个从未远去的幽灵
- 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
- 那一年,中国在联合国连投16轮反对票
- 炮火的怒吼
- 帝国的覆灭:600万人为何会被168个侵略者摧垮?
- 日俄战争:一场中国土地上的权力游戏
- 美墨战争:一场“老大”对“老二”发动的掠食战
- 弩炮悲歌:昔日盟友之间的残忍对杀
- 帝国斜阳: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 争霸亚洲:400多年前那场中日之战
- 1598年,中朝日决战露梁海
- 决战料罗湾:中西文明的海上大搏杀
- 1949年,炮轰“紫石英”
- 科威特战争:“敝国虽小,硬骨头还是有两根的”
- 个人的抉择
- 县令之死
-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
- 朝鲜最后一个国王
- “民国第一奇人”和他的“朋友圈”
- 山高水长,勿忘陈嘉庚
- “国士”邓稼先
- 那个叫余纯顺的上海人
- 拉瓦锡之死
- 贝当:62岁的“民族英雄”,84岁的“卖国贼”
- 奥本海默:“原子弹之父”的成功与悲剧
- 奥黛丽·赫本:天使的侧面
- 自然的抗争
- 1910年,那场在东北暴发的鼠疫
- 死神狂欢:1918年大流感
- 天花的灭绝之路
- 他不是药神,但他的发现改变了世界
- 附录 读者评论
- 页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