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学术丛书(套装共12册)【三联出品!数字版套装首次集结上线!】_AZW3_MOBI_EPUB_杨绛

内容节选

引言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为儒家的原始文献,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具有思想价值、语言价值、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在海内外产生过深远的历史影响,并存在积极的现实意义。 《论语》是一部思想著作,此书在古文献中看似语言平实,但含义深奥,各条语录的具体语境又多不明确,必须对语言文字、思想内容,乃至历史背景作全面注释、考述,才能有助于真正读懂。古往今来,解释《论语》的书很多,有不少积极的成果,但科学性、准确性又不尽如人意。古代的《论语》注释之作多如牛毛,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但又存在历史局限性。今人的《论语》注释、翻译之作也不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仍有缺陷:或偏重于语言文字的解释,缺乏思想内容的阐释;或在进行思想内容阐释时,不以语言文字的准确解释为基础,不以时代背景具体考述为依据,难免主观臆断,随意发挥。本书之所以名为“本解”,旨在参考前人的积极成果,在个人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语言文字的解释与思想义理的辨析相结合,思想义理的辨析与时代背景的考述相结合,尽量对《论语》做出符合原意的解释,进而对孔子和《论语》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以避免由于主观附会而“诬古人,惑来者”(清代朴学家关于古文献校释的戒语)。 为贯彻上述宗旨,本书分“注译”和“附论”两部分: “注译”部分,逐篇逐章对《论语》进行注解、今译,此为理解《论语》的基础。《论语》正文以清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所刻邢昺《论语注疏》(即阮元校《十三经注疏》本)所据《论语集解》本为底本(有的分章及个别文字参校他本而定)。每章仿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做法,标以篇章序号(圆点前一数字表示篇次,圆点后一数字表示章次,如2·5,2表示第二篇《为政》,5表示第二篇《为政》的第五章),以便查检(按,此法实始于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所编《论语引得》)。对古文献的解释,应该是紧扣原文,而不可游离于原文,故只能以随文所作之注为主,以相对独立的翻译为辅,也就是说,只能在注释的基础上进行今译,阅读原文时应主要借助注释;译文也是阅读原文的辅助工具,宜用直译方式表达,配合注释,起到串解原文的作用。这里之所以称为“注译”而不称“译注”,正是为了体现古文献的这种解释规律,而不是故意颠倒其字以标新立异。 注解除了注明生僻字词及人物、史实、典制、名物等具体内容之外,还多方取证,据以分析思想内容,力求做到训诂、考证和义理辨析相结合,尤其注意运用材料互证,特别是以《论语》前后互证的方法,以求准确阐明孔子话语和思想的本意。 对于分歧的异说,首先,力求辨明是非以存其是。如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里的“攻”字有两种解释,一是治,一是攻击;“异端”也有两种解释,一是异端邪说,一是事物的两端;“已”字也有两种解释,一是实词“止”,终了之意,一是语气虚词。由于几个字词的不同解释,相互搭配,又使整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攻治异端邪说,这是祸害啊”,一是“攻击异端邪说,则祸害就会终止”,一是“攻治事物有两端的学说,则祸害就会终止”,一是“攻击事物有两端的学说,这是祸害啊”。以上几种解释,都符合孔子的思想,究竟哪一种符合孔子这句话的本意?关键在于对“已”字意义的确定。通观《论语》,凡“也已”二字连称,均为语气词连用,如1·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也已”。6·30“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已”。8·1“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周之德,可为至德也已矣”。9·11“虽欲从之,末由也已”。9·24“说之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12·6“可谓明也已矣”,“可谓远也已矣”。19·5“可谓好学也已矣”。只有一处似为例外,即17·5“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这里“末之也已”,似乎是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已”解释为“止”;但是“已”字作语气词解,与前面所举9·11“末由也已”句型结构相同,是说“没有去处了啊”,则为穷途末路之叹,亦通。如此看来,对上面孔子话的四种解释,只有第一、第四两种可以成立,而在这两种中,又以第一种为优,因为孔子对是否承认两端学说,还没有放到势不两立的地位,故不至于说出第四种那样严厉的话。又如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般把两个“与”字解作连词,意思是说孔子很少谈利、命和仁。(杨伯峻《论语译注》同此。)但是,孔子很少谈利是事实,很少谈命则不符合孔子的天命思想,很少谈仁更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讲仁的地方随处可见,因此这里的“与”字不是连词。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句法上得到内证,《论语》中连词在几个并列成分之间的用法,跟现代汉语一样,没有在几个成分之间连用的情况,总是用一个连词放在最后两个成分之间,如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2·20“使民敬、忠以(连词......

  1. 总目录
  2.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之一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杨绛先生译柏拉图《斐多》序言
    5. 译者前言
    6. 斐 多
    7. 译后记
    8. 出版说明
  3. 柏拉图四书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编译说明
    5. 导言 苏格拉底的爱欲与民主政治
    6. 主要参考文献
    7. 普罗塔戈拉
    8. 会饮
    9. 斐德若
    10. 斐多
  4. 巫阳招魂:亚里士多德《诗术》绎读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弁言
    5. 文献说明
    6. 引论:《诗术》寻找属己的读者
      1. 一 《诗术》与现代文教制度
      2. 二 《诗术》的内传
      3. 三 《诗术》的外传与失传
      4. 四 《诗术》为何特别晦涩难解
    7. 原“诗”:古希腊诗术的起源问题
      1. 一 希罗多德与诗术
      2. 二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诗术
      3. 三 诗术与智术
    8. 诗术与立法术:《诗术》前五章绎读
      1. 题解:何为诗术
      2. 一 诗术与模仿
      3. 二 模仿与行为的伦理品质
      4. 三 模仿与人性差异
      5. 四 民主时代与诗人的品质
      6. 五 肃剧引论:城邦卫士与灵魂净化
  5. 科学作为天职:韦伯与我们时代的命运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编者说明
    6. 科学作为天职 马克斯·韦伯著 李康译
    7. Ⅰ 韦伯与他的时代
      1. 科学的天职 卡勒尔
      2. 科学的革命 特洛尔奇
      3. 韦伯论科学作为天职 库尔提乌斯
      4. 韦伯及其科学观 李凯尔特
      5. 哲学还是世界观学说? 舍勒
      6. 韦伯对哲学的排斥 舍勒
      7. 韦伯的科学观 洛维特
    8. Ⅱ 韦伯与我们的时代
      1. “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 韦伯与德国大学体制的论争 渠敬东
      2. “科学作为天职”在中国 韦伯视角下的现代中国知识场域 应星
      3. 指向价值的行动 “科学作为天职”与韦伯科学学说中的价值理性化 田耕
      4. 专家没有精神? 韦伯论官僚时代的科学与文明 李猛
  6.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修订译本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韦伯研究再出发——韦伯文选第一卷编者前言
    6. 韦伯生平著述年表
    7. 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
    8. 易北河东部地区农业工人的处境:经济发展趋势与政治后果
    9. 就职演说: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10. 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欧洲与美国的比较
  7.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序言
    5. 中华文明的哲学基础
      1. 关联宇宙
      2. 一气充塞
      3. 阴阳互补
      4. 变化生生
      5. 自然天理
      6. 天人合一
    6. 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1. 早期中华文明的伦理精神气质
      2. 轴心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
      3. 古代儒家的道德概念体系
      4. 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与特点
      5. 中华文明的价值偏好与现代性价值的差异
      6. 中华文明的世界观: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态度
      7. 中华文明的普遍性理想:追求多样性的和谐
    7. 国学流变简说
      1. 汉字与典册
      2. “六经”的形成
      3. 百家争鸣
      4. 两汉经学
      5. 《史》、《汉》与《说文》
      6. 典籍图书
      7. 魏晋时期的玄学与道教
      8. 隋唐佛学与文学
      9. 宋明理学与学术文化格局
      10. 清代汉学与大型文献编纂
      11. 近代中学、西学、国学
      12. 当代国学热的意义
      13. 中华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8. 近代“国学”的发生与演变
      1. 国学观念之发生与演进
      2. 国学概念之使用
      3. 国学研究之发展
      4. 国学名家与大师
    9. 附录
      1. 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
      2. 现代儒学与普世价值
      3. 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8. 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学讲稿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第一章 孔子
      1. 一 学论
      2. 二 德论
      3. 三 仁礼论
      4. 四 君子论
      5. 五 政论
      6. 六 天论
    5. 第二章 《学》《庸》
      1. 一 修身论
      2. 二 诚明论
    6. 第三章 郭店竹书
      1. 一 性自命出说
      2. 二 求己反本说
    7. 第四章 孟子
      1. 一 仁政论
      2. 二 君民论
      3. 三 性善论
      4. 四 仁义论
      5. 五 修身论
    8. 第五章 《乐记》
      1. 一 心性说
      2. 二 乐气说
      3. 三 乐教说
      4. 四 礼乐论
    9. 第六章 荀子
      1. 一 分群论
      2. 二 隆礼论
      3. 三 性伪论
      4. 四 心君论
    10. 附录 香港中文大学1999—2000年度科目考试
  9. 论语本解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引言
    6. 学而第一
    7. 为政第二
    8. 八佾第三
    9. 里仁第四
    10. 公冶长第五
    11. 雍也第六
    12. 述而第七
    13. 泰伯第八
    14. 子罕第九
    15. 乡党第十
    16. 先进第十一
    17. 颜渊第十二
    18. 子路第十三
    19. 宪问第十四
    20. 卫灵公第十五
    21. 季氏第十六
    22. 阳货第十七
    23. 微子第十八
    24. 子张第十九
    25. 尧曰第二十
    26. [附论]
      1. 一 孔子的时代和生平
      2. 二 《论语》的成书流传和整理
      3. 三 《论语》和孔子的思想内涵及其历史影响、现实意义
      4. 四 《论语》的语言价值和文学价值
    27. 《论语》阅读参考书目
  10. 仁学本体论
    1. 封面
    2. 前折页
    3. 书名页
    4. 目录
    5. 绪言
    6. 明体第一
    7. 原仁上第二
    8. 原仁下第三
    9. 仁体第四
    10. 道体第五
    11. 天心第六
    12. 万物一体第七
    13. 生物之心第八
    14. 生气流行第九
    15. 心本实体第十
    16. 情感本体十一
    17. 仁统四德十二
    18. 后记
  11.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序言
    5.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
      1. 重新发现中国文化
      2. 中国文化精神的特点
      3. 古为今用 创造转化
    6. 儒释道三家的人生智慧
      1. 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2. 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3. 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
    7. 中国的管理智慧与方法
      1. 一 老子的管理智慧
      2. 二 孔子的管理思想
      3. 三 中国管理哲学的元方法
      4. 四 东方现代化的管理软件
    8. 中国哲学的精神与特点
      1. 存有连续与生机自然
      2. 整体和谐与天人合一
      3. 自强不息与创造革新
      4. 德性修养与内在超越
      5. 秩序建构与正义诉求
      6. 具体理性与象数思维
      7. 知行合一与简易精神
    9. 附录
      1. 国学与国学热的思考
      2. 儒家修身成德之教与当代公民社会的公德建设
      3. 中国人的信仰与儒家在中国的作用
      4. 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
      5. 守先待后 创造转化——郭齐勇教授学术访谈录
  12.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编辑缘起
    5. 辑一 文化共生中的拉铁摩尔
      1. 长城内外是故乡
      2. 拉铁摩尔的“内亚视角”
      3. 欧文·拉铁摩尔、亚洲与比较史学
      4. 鲍培与拉铁摩尔:学术内外的纠葛
      5. 20世纪上半叶的内亚研究与地缘政治:以民国时期国内对拉铁摩尔及其学说的介绍与评价为例
    6. 辑二 拉铁摩尔的边疆范式
      1. 边疆、民族与国家:对拉铁摩尔“中国边疆观”的思考
      2. 拉铁摩尔及其相互边疆理论
      3. 拉铁摩尔“双边疆”范式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7. 辑三 拉铁摩尔的边地实践
      1. 在古道上发现历史:拉铁摩尔的新疆史观述评
      2. 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的考察与研究
      3. 拉铁摩尔与施坚雅:边疆研究内亚范式与西南传统中的歧异和互通
    8. 附录 拉铁摩尔的生平及著述
      1. 拉铁摩尔:拓荒者与思想者
      2. 拉铁摩尔主要著述目录
    9. 后记
  13. 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
    1. 封面
    2. 书名页
    3. 目录
    4. 导论 重提人伦问题
      1. 一 以仁黜礼:人伦批判的第一条线索
      2. 二 礼法之争:人伦批判的第二条线索
      3. 三 母系社会:人伦批判的第三条线索
      4. 四 对中国母系论的批驳
      5. 五 西方的人伦神话
    5. 上篇 知母不知父——“母权神话”探源
      1. 一 父母何算焉
      2. 二 婚姻史的辩证法
      3. 三 母权论的自然状态
      4. 四 男女与哲学
      5. 五 父母与文质
    6. 中篇 礼始于谨夫妇——“乱伦禁忌”与文明的起源
      1. 一 进化论与家庭伦理
      2. 二 达尔文的自然正当?
      3. 三 神圣家庭与乱伦禁忌
      4. 四 作为人性的乱伦
      5. 五 从爱欲到力比多
    7. 下篇 资于事父以事君——“弑父情结”的政治意义
      1. 一 独眼巨人王朝
      2. 二 孝敬性背叛
      3. 三 弑君与弑神
      4. 四 家父与君主
    8. 结语 自然与文明之间的人伦
      1. 一 城邦政治中的人伦生活
      2. 二 人伦问题的现代转化
      3. 三 人伦作为哲学问题
    9. 主要参考文献
    10.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