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现代音乐经典读本,李欧梵《人文六讲》推荐阅读,Radiohead阅读清单选书,《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理想国出品)_AZW3_MOBI_EPUB_[美]亚历克斯·罗斯

内容节选

7 恐怖的艺术:斯大林时期的俄国音乐 1936年1月26日,联共(布)中央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到莫斯科大剧院观看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这位苏联领导人经常来大剧院观看歌剧或者芭蕾舞演出。他虽然到场,却不要让人看到。他喜欢坐在A包厢[687]后排一个座位上,在演出即将开始时入座,置身一幅小小的帷幕之后,这样既不落入观众视野又不妨碍他看到全景舞台。但是因为警卫森严、气氛紧张,明白事理的人一看便知斯大林到了剧场。那天晚上,肖斯塔科维奇,年仅29岁的苏联作曲界之星,收到正式通知在演出时到场。他就坐在面对A包厢的座位上。场内的人可以看见,坐在包厢前排的人有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阿那斯塔斯·米高扬、安德烈·日丹诺夫,他们不是政治局委员就是政治局候补委员。有报道说,他们谈笑风生,与在帷幕后面的那个人相距咫尺,显得十分惬意。 斯大林当时对苏联歌剧产生了兴趣。1月17日他看了伊凡·捷尔仁斯基的《静静的顿河》,非常喜欢,招呼作曲家到自己的包厢来谈话,发表意见说,苏联歌剧“应该利用音乐技巧中[688]一切最新手段,但是语汇一定要联系广大群众,要清晰易懂”。《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这部作品,其情节有关一位多少近似璐璐、一生中有几条命案的俄国家庭妇女,不满足斯大林提出的很难把握的尺度。斯大林或是在最后一幕开演前,或是在它演出中离开了剧场,同时将莫洛托夫、米高扬、日丹诺夫诸同志一并带走。肖斯塔科维奇向自己的朋友伊凡·索列尔金斯基表露,他也期待着被请到A包厢去。尽管观众掌声热烈,这位作曲家离开剧院时感到“恶心[689]”,一直带着那样的感觉登上开往阿尔汉格尔斯克的火车,去他下一站演出的地方。 两天以后,20世纪文化史上最可怕的噩梦开始侵蚀这位青年作曲家的神经。苏联共产党官方报纸《真理报》发表了题为《混乱取代音乐》的社论文章,批判《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艺术晦涩、道德淫秽。这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写道:“从这部歌剧的一开始[690],听众就受到处心积虑构造出来的不协和、噪音般音流的轰炸。”文章警告肖斯塔科维奇玩弄把戏“不会有好下场”。最后这一句话极其严厉。如果苏联人民当时还没有明白,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不会有好下场”是什么意思。他们中的一些人将受到公开批判,然后被当作人民的敌人处决,另一些人会遭到逮捕,然后秘密处死,也有人被流放去古拉格群岛,还有的干脆就失去下落。从那时起,《真理报》那篇六百字的文章给肖斯塔科维奇套上精神枷锁,他再也没有从中获得解脱。 就在《混乱取代音乐》这篇文章发表前几个星期,一副熟悉的面孔又在莫斯科出现。自1918年起一直在国外居住的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偕妻子丽娜回莫斯科迎接新年[691]。根据哈尔娄·罗宾逊所著的传记,普罗科菲耶夫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参加庆祝会,一直留到第二天清晨五点。从1927年起,这位曾经的俄国音乐逆子多次返回故乡,这时进而决定回莫斯科定居。他非常清楚苏联艺术家必须接受审查,但是他相信那样的约束不会对他有效。当时他年届44岁,正处于创作巅峰,身体又健康。但是他后来经受了同样长期、反复的屈辱,连活到斯大林身后的福分都没得到。1953年3月5日普罗科菲耶夫逝世,死在斯大林逝世前大约50分钟。这样的结局就是在小说中读到,都会让人觉得作者太过夸张。 3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时间,20世纪音乐经历了最畸形、最悲剧性的发展阶段,那也就是在专制手段迫使之下,音乐艺术彻底政治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前夜,独裁者们已经通过挑拨公众仇恨、夺取舆论工具控制了半个欧洲,在德国与奥地利是希特勒,在意大利是墨索里尼,在匈牙利是霍尔蒂,在西班牙是佛朗哥。在苏联,斯大林依靠个人崇拜和对舆论的严密控制,加上大批秘密警察,从列宁的革命专政中完善出一套威力无比的机器。在美国,为了对抗大萧条的狂潮,富兰克林·罗斯福被赋予超乎寻常的行政权力,致使保守派人士担忧宪法程序遭到侵蚀,尤其当联邦艺术赞助项目也被掌控,用去为政治目的服务,问题就变得更为严重。在德国,希特勒缔造了宗教以外从未有过的艺术与政治的一体化。 有一种观点认为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是与生俱来凝聚着精神美德的人。这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有助于打破这种幻觉。作曲家们非但没有一致站出来反抗极权统治,反而有不少主动迎合这样的统治。在资本主义“公平竞争”的20年代,这些艺术家遭遇了因技术进步而日渐强大的大众文化,他们必须与这一过程造就出来的新一代艺术贵族抗争,对付诸如电影明星、流行音乐家,以至于毫无建树的空头名人。在历史上,作曲家仰仗教会、上流社会、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惠顾,随着爵士乐时代到来,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稳定经济来源。他们中的一些人因此堕入梦想,希冀在政治上出现银盔骑士替他们打抱不平。 独裁者们算是把那一角色扮演到了极致。但是这些人是特殊的一类。他们出身于社会的边缘角落,自认为最能代表民众......

  1. 信息
  2. 目录
  3. 前言
  4. [第一卷] 1900—1933
    1. 1 黄金时代:施特劳斯、马勒、世纪末
    2. 2 浮士德博士:勋伯格、德彪西、无调性
    3. 3 大地之舞:《春祭》、民风、爵士热
    4. 4 无形无体:从艾夫斯到艾灵顿的美国作曲家
    5. 5 林中幽灵:西贝柳斯的孤独
    6. 6 罗网之城:20年代的柏林
  5. [第二卷] 1933—1945
    1. 7 恐怖的艺术:斯大林时期的俄国音乐
    2. 8 音乐为一切人:罗斯福时期的美国音乐
    3. 9 死亡赋格:希特勒时期的德国音乐
  6. [第三卷] 1945—2000
    1. 10 零时:美军和德国音乐,1945—1949
    2. 11 勇敢的新世界:冷战与50年代的先锋派
    3. 12 “格莱姆斯!格莱姆斯!”:本杰明·布里顿的激情
    4. 13 锡安公园:梅西安、里盖蒂与60年代的先锋派
    5. 14 贝多芬不对:比波普、摇滚乐、极简主义
    6. 15 沉没的大教堂:世纪结束时的音乐
  7. 尾声
  8. 推荐聆听与阅读
  9. 鸣谢
  10.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