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三书:写给中国人的西方文明之书(套装共三册)【独家上线!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西学泰斗、豆瓣9.4《西方哲学史》作者赵林教授全新哲学力作!一套简明西方文明之书!以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展现西方文明演进历程!】_AZW3_MOBI_EPUB_赵林

内容节选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在旧石器时期,人类的主要生活手段就是对植物果实的采集和对动物的狩猎。在每一个原始人类群落中,采集和狩猎这两种活动都曾共同存在过,只不过由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各有侧重罢了。当人类历史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在那些雨水充足、河水泛滥和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区,听天由命的被动性的采集活动逐渐发展为依循自然气候节律而进行的能动性的农耕劳作。而作为农耕活动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后果,人们开始逐渐走上定居生活的道路,从而揭开了文明历史的序幕。相对而言,狩猎活动在这些地区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则越来越小,已不再作为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在那些牧场辽阔、水草丰盈的草原地带,狩猎活动则发展成为对动物进行驯养的畜牧活动。由于动物必须追逐水草为生,因此以驯化动物来获取主要生活资料的民族就走上了一条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牧草的茂盛情况而迁徙不居的游牧生活道路。 至此,人类已经由无计划性的和被动的食物采猎者转变为有计划性的和能动的食物生产者。同时,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文化模式——农耕和游牧——也开始分道扬镳。从新石器时期末叶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这种文化分野导致了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旷日持久的对垒、冲突和融合,我们今天的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殊异的文化面貌和社会制度。如同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区别一样,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也具有许多截然不同的文化特性。游牧民族骁勇强悍、性情凶野,长期的简朴生活使其顽固地保持着传统的氏族公社制度,迁徙不居的游牧习性则使得这些民族喜好马背上的营生(劫掠)而不耐耕作之苦。《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以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罗马杰出的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道:“要想劝他们像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他们觉得与其去忍受耕种田地的辛苦和营造建筑的艰难,与其把自己和旁人的命运悬置于希望和恐惧之间,那倒不如他们这样生活之既安且乐了。”[1]游牧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它的成员们长期过着一种淳朴而粗陋的半原始生活。游徙不定的生活方式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发生,因此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大规模入侵浪潮最终平息时,从游牧世界自身中并未能独立地生长出文明体系。它的文明化历程始终是以一种“入赘”的方式而实现的,即剽悍的游牧民族在入侵农耕世界的过程中反过来被后者的文明生活方式所征服和同化。 相形之下,农耕民族则要显得文静柔弱得多,其生活方式也较为稳定和有规律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2]。农耕民族长期维持着一种以农为本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安土重迁,彼此闭塞,具有极其狭隘的地方性特点。然而另一方面,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却比游移的畜牧生产方式创造出更为丰盛的生活资料,从而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有可能从基本的生存劳作中解脱出来,去从事冶炼、建筑、水利灌溉、商业贸易、社会管理、宗教祭祀以及其他各种文化活动。人类的几个亲体文明都是从定居的农耕世界的文化土壤中萌生和发展起来的,至于后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子体文明,则都是在这些亲体文明的基础上通过与游牧入侵者的“文化杂交”而衍生出来的。在公元15、16世纪以前,农耕世界在游牧世界面前基本上处于守势,时常受到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冲击。但是从长远看,农耕世界却具有一种强大而潜在的文化势能,每当遭到游牧民族的暴力入侵时,被征服了的农耕文明往往能够发挥出以柔克刚的文化效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消蚀掉野蛮入侵者身上的暴戾之气,使征服者反过来成为先进文化的皈依者。农耕世界犹如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以静制动,吸引着四周疯狂旋转的自由电子(游牧民族),构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原子模型。或者更形象地说,农耕世界如同文明的“酵母”,它被包围在游牧世界的“面团”之中,然而它却通过持续不断的“发酵”过程传递和扩散着文明的因子,将蛮荒的化外之地日益纳入文明的范围。 在公元前二千纪中叶前后,人类最初出现的几个文明(即所谓“亲体文明”)均分布在北回归线到北纬35度的狭长地带上,它们由西至东分别是爱琴文明(米诺斯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中国夏商周文......

  1. 走向理性——西方思想文化大视野
    1. 封面
    2. 目录
    3. 前言
    4. 第一章 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
      1. (一)影响罗马帝国历史命运的三对主要矛盾
      2. (二)东西争锋——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历史张力
      3. (三)凡圣博弈——罗马帝国与罗马教会的理想冲突
      4. (四)南北抗衡——罗马世界与日耳曼世界的盛衰转化
    5. 第二章 基督教信仰与希腊哲学的思想张力
      1. (一)基督教的“急性希腊化”与“慢性希腊化”
      2. (二)希腊教父对希腊哲学的包容
      3. (三)拉丁教父对希腊哲学的拒斥
    6. 第三章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文化张力
      1. (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生长的苦难历程
      2. (二)大公会议与修道运动——基督教合法化后的两种应战姿态
    7. 第四章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文化复兴的重要影响
      1. (一)基督教与中世纪文艺复兴
      2. (二)大学的兴起与教会的扶持
      3. (三)基督教理想与中世纪文学艺术
    8. 本章附录 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更新(演讲录)
      1. (一)1500年前后的世界格局
      2. (二)西方文化传统与基督教背景
      3.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 (四)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自由精神的生长
      5. (五)英国宗教改革与民族国家的壮大
      6. (六)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 (七)航海活动与实践领域的变革
    9.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与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1. (一)西欧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宗教背景
      2. (二)路德教与北欧民族教会的建立
      3. (三)加尔文教对欧洲政治生活的深远影响
      4. (四)宗教改革与大国兴衰
      5. (五)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悲剧命运及几点结论
    10. 第六章 基督教信仰与乌托邦的变迁
      1. (一)“千年王国”从人间上升到天堂
      2. (二)“千年王国”从天堂下降到人间
    11. 本章附录一 西方理性精神的崛起与启蒙的历程(演讲录)
      1. (一)近代理性精神崛起之前的文化背景问题
      2. (二)文艺复兴的感觉主义与宗教改革的信仰主义
      3.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重要意义和精神特征
      4. (四)英国自然神论与理性精神的崛起
      5. (五)机械论世界观与社会契约论
      6. (六)理性主义独断论与法国启蒙运动
      7. (七)理性的自我批判与基督教信仰根基的转移
    12. 本章附录二 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演讲录)
      1. (一)罗素关于三者关系的说明
      2. (二)几个基本的哲学问题
      3. (三)古希腊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同一关系
      4. (四)西方中世纪文化中宗教对科学的压制
      5. (五)西方近代文化中科学理性对宗教信仰的反叛与批判
      6. (六)西方现代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共生和互补
    13. 第七章 后殖民时代基督宗教的全球发展态势
      1. (一)“上帝在南下”
      2. (二)上帝在亚洲的尴尬处境
      3. (三)上帝在中国的微妙前景
    14. 本章附录一 当代国际格局的宗教背景(演讲录)
      1. (一)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冲突到文明的冲突
      2. (二)华人学术界对“文明冲突论”的回应
      3. (三)全球性的文化保守主义浪潮
      4. (四)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教世界的历史宿怨
      5. (五)传统文明影响力的新证据
      6. (六)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分支情况
      7. (七)俄罗斯在现代世界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8. (八)伊斯兰教文明的分支情况
      9. (九)印度教文明的复兴
      10. (十)中国文明面临的文化困惑
    15. 本章附录二 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演讲录)
      1. (一)中西文化的源流传统
      2. (二)“轴心时代”的文化变革
      3.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4. (四)中西文化的现代化历程
  2.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
    1. 封面
    2. 目录
    3. 内容提要
    4. 三版前言
    5. 再版前言
    6. 导论 人类文明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7. 第一章 文明的概念分析与背景问题
      1. 一、关于“文明”概念的说明
      2. 二、文明发生的人类学背景
      3. 三、文明发生的语言学背景
      4. 四、文明发生的技术背景与时空背景
    8. 第二章 “文化杂交”初论
      1. 一、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
      2. 二、“远缘杂交”的优良品种——高级宗教
      3. 三、“种内杂交”的“米亚德现象”与“纯系种”的悲剧
    9. 第三章 神话时代的文化特征
      1. 一、原生的亲体文明类型
      2. 二、庙宇文化与迷信精神
      3. 三、雅利安语游牧者的大入侵与神话时代的终结
    10. 第四章 英雄时代的恢弘气度
      1. 一、子体文明——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
      2. 二、子体文明——罗马帝国、秦汉帝国和孔雀王朝
      3. 三、功利主义与尚武精神
      4. 四、“轴心期”的文化精神变革
      5. 五、亚欧草原游牧民族大迁徙与英雄时代的终结
    11. 第五章 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
      1. 一、四大宗教—伦理价值系统的对峙
      2. 二、旧大陆西部的宗教冲突
      3. 三、旧大陆东部的文化融合
      4. 四、蒙古—突厥人的征服狂飙对文明世界的影响
    12. 第六章 工业时代的文化潮流
      1. 一、1500年的世界格局与航海探险
      2. 二、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历史变革
      3. 三、工业时代与“泛西方化”浪潮
      4. 四、西方文明的挑战和非西方世界的应战
      5. 五、“非西方化”浪潮与世界历史的新“轴心期”
    13. 初版后记
  3. 天国之门——西方文化精神
    1. 封面
    2. 目录
    3. 三版前言
    4. 再版前言
    5. 导论 天国理想与尘世生活
    6. 第一章 希腊罗马多神教与古典文化
      1. 第一节 希腊宗教的源流谱系
      2. 第二节 希腊宗教的文化精神
      3. 第三节 罗马文化与宗教
    7. 第二章 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化
      1. 第一节 基督教的文化渊源
      2. 第二节 基督教与世俗社会
      3. 第三节 基督教文化的演变
    8. 第三章 基督教与西方近现代文化
      1. 第一节 变革时代的历史挑战与应战
      2. 第二节 宗教信仰的衰颓与科学理性的勃兴
    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