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闪耀时 (豆瓣“大神”林欣浩首部中国哲学史力作)_AZW3_MOBI_EPUB_林欣浩
内容节选
第三章 墨子:站在孔子对面的“平民代表” 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事物? 原始时代,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结合成一个团体,才能在残酷的世界里活下去。 但是,原始人中并不是随便几个人就能结成这样的团体,他们“组团”有个特别的要求:不允许有自私的人出现,否则这个团体很快就会崩溃。因为这个条件太苛刻了,所以在原始时代,人们只能依赖于自己的家族,很少依赖陌生人;还因为原始人不怎么会说话,所以陌生人之间不知道该怎么交流,也就很难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人们掌握了复杂的语言后,陌生人之间也可以很顺畅地相互承诺、交流感情。就是说,不一定非要有血缘关系,也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和帮助的小团体,尤其是在家族没法保护个人的时候,这样的小团体就更有必要了。 在古代,随着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平民百姓失去了家族的保护。比如从事手工业、采矿业、交通业和商业的人要离开家乡去其他地方谋生,就得不到家族的保护了。另外,还有一些人和家族之间发生了矛盾,不得不离家出走,再加上战乱、盗匪和灾荒等因素,也会造成大量缺少家族庇护的“流动人口”。 这些平民百姓都希望能有一个类似家族的互助团体来保护自己。既然大家都有这个需要,那么,很自然地,这些人就联合起来,自己保护自己,组成了一个个民间的互助组织。在古代,凡是官府和家族管不到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组织。 比如古代的官府很难管理流动人口,所以运输和走私行业里,就有漕帮、盐帮;官府也难以控制荒郊野岭这些“盲区”,所以山林里有土匪、强盗、绿林好汉……这个现象在今天的生活里也存在:在学校课间的走廊里、在放学后学校的角落里、在周末同学的聚会中,只要是老师、家长管不到的地方,就一定会形成学生自发组织的小团体。 当然,这些小团体和古代的帮会不同。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时“告老师”“告家长”,可以随时报警的时代。所以,那些会触犯校规和法规的事,这些小团体都干不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老师、家长和警察都管。很多小事,比如,谁夸了谁、谁骂了谁、谁传了谁的坏话、谁闹着玩被推了一下、谁有意无意踩脏了谁的作业本……这些家长和老师不会亲自去管的“小事”,就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小团体去处理。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也是这样。当时,因为经济发展,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脱离家族的商人、手工业者。再加上战乱让很多人流离失所,这就导致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平民百姓自发组织的小团体,他们一起生活、互相帮助。 在这些团体中,最成功的领导者是一个被我们叫作“墨子”的人。墨子不仅成功地建立过几百人规模的民间组织,还试图把他领导团队的经验总结成哲学理论,推广到全天下。 在当时的社会里,墨子的身份地位比孔子低。我们知道孔子是个没落的贵族,虽然没落,但好歹还是贵族,一辈子为生计发愁的次数不多。墨子不一样,按照今天的说法,他是个底层劳动人民,在社会里摸爬滚打过。①所以,墨子看待这个世界的视角,和孔子完全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呢?孔子是站在贵族的角度“居高临下”看的,所以孔子谈论的动不动就是“周朝的制度是什么”“一个贵族应该怎么做”,喜欢谈论的是这些听起来很高端的“上层建筑”。 孔子的生活经验来自于贵族的家庭生活,这种生活是温情脉脉的,所以孔子一省察自己的心理活动,就发现了人和人之间的爱应该来自于亲情。 墨子则完全不一样。[1]墨子处于当时的社会底层,他和他的弟子组织了几个数百人规模的小团体。②这些小团体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这就和之前人们熟悉的大家族完全不一样。墨子在这样的团体里,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关系:普通成员之间人人平等。 我们都知道,家族成员之间是不平等的。家族成员靠血缘关系连在一起,自然就有长幼尊卑的次序。可是,民间的自发组织就不能这样了,加入这些组织全凭自愿,谁愿意一来就低人一等呢? 更重要的是,自发组织的团体的核心功能是“互助”,每个成员都要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古人在“拜把子”或拉帮结伙的时候,喊的口号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个“同”字,就是说大家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平等的——我应该对每一个人都好,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对我好。 用墨子的话说,这种平等互爱的状态,叫作“兼爱”,这是在大家族里见不到的东西。墨子发现,这种兼爱的状态,可比家族好多了啊。 家族是靠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有血缘,就会有远近亲疏。所以站在孔子那一派的人认为,人和人的爱是有差别的。我们最爱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比如父母、子女;然后再爱和自己关系远一点儿的人,比如远亲、近邻;最后,如果再有余力的话,我们才会去爱陌生人。这种由近及远的爱,用另一个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孟子的话来说,叫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 墨子发现,孔孟的理论看上去是在主张“爱天下所有人”,但其实有漏洞:人和人之间总会有利益冲突。那么,假如我亲近的人和陌生人之间发生了冲突......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起点:周朝的秘诀
- 什么是中国哲学?
- 如果商王有了“超能力”会怎么样?
- 周人有什么“秘密武器”?
- “礼”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礼貌”吗?
- “礼”在古代有什么了不起和漏洞呢?
- 第二章 孔子:比一般人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圣人”
- “礼”是不是“天经地义”的?
- 孔子关于“礼”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
- 孔子的主张能解决什么问题?
- 孔子是怎么让中国古代思想拐了个弯儿的?
- 如果没有孔子会怎样?
- 孔子是怎样一位“圣人”?
- 第三章 墨子:站在孔子对面的“平民代表”
- 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事物?
- 墨子认为“不被欺负”的秘诀是什么?
- 墨子的漏洞是什么?
- 战国时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 第四章 孟子:用爱征服世界的“仁者”
- 在孟子看来,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 “仁者”真的可以天下无敌吗?
-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吗?
- 怎么做才能成为“圣人”?
- 第五章 老子:“佛系”拯救者
- 在《老子》看来,什么东西能掌管一切?
- 什么都不干就能拯救世界吗?
- 我们可以达到“道”的境界吗?
- 《老子》指导了我们什么?
- 第六章 法家:拯救世界的新办法
- 拯救世界还能有什么办法?
- 用“规矩”能改变世界吗?
- 法家的商鞅做错了什么事?
- 人不为己,就要天诛地灭吗?
- 第七章 董仲舒:发现历史答案的“宗师”
- 为什么强大的秦朝这么快就灭亡了?
- “黄老道家”有什么治国秘诀?
- “阴阳五行”里隐藏了什么秘密?
- “拯救世界”的答案是什么?
- 结尾的话
- 注 释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起点:周朝的秘诀
- 第二章 孔子:比一般人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圣人”
- 第三章 墨子:站在孔子对面的“平民代表”
- 第四章 孟子:用爱征服世界的“仁者”
- 第五章 老子:“佛系”拯救者
- 第六章 法家:拯救世界的新办法
- 第七章 董仲舒:发现历史答案的“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