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千年兴衰史: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_AZW3_MOBI_EPUB_金菁

内容节选

格雷钦法则 玛丽一世使英格兰复归天主教的努力随着她的辞世而告终。按照亨利八世的遗嘱,下一个顺位继承人就是他和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也就是从亨利八世开始的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从玛丽一世那里继承的债务比爱德华六世从亨利八世那里继承的还要多。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成为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同年12月,她就册封格雷钦为爵士,并任命他为皇家在安特卫普的代理人、皇家商人(Royal Merchant)。除了作为正式的皇家驻低地国家的大使,以及尽力履行代理人筹钱的职能,格雷钦爵士还为女王的财务事宜充当顾问和采购供货商,也就是走私军火。[33]在格雷钦爵士临行赴任安特卫普之前,他致信女王,解释为什么劣币和良币无法同时流通,为什么成色良好的金币都流出英国,这一切是她父王亨利八世对英国银币进行的大贬值造成的。在这封信里所阐述的就是使格雷钦在经济法则上留名青史,被亨利·麦克劳德(Henry Macleod)命名为“格雷钦法则”的货币原理。[34]为一个原理起一个名字,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教学,但是格雷钦法则所阐释的货币原理,如同我们在第3章里所讲的,真的是商品经济交换中无师自通的道理,当然一个不用去市场买菜或去商店购物的女王的确缺少这种观察的着力点,需要格雷钦爵士这样谙熟国际贸易和货币流通实务的人予以指导。 劣币驱除良币 这个法则也不是由格雷钦第一个总结的。早在公元前407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人们就开始制造贬值金币,结果使雅典的古金币立刻从市场上消失了。[35]古希腊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在他的喜剧《蛙》(Frogs)里就已经描述了人们储藏真金白银而使市场充斥铜钱的情形。[36]14世纪欧洲知识界最负盛名的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尼科尔·奥雷斯姆(Nicole Oresme,约1320—1382)就已经明确指出如果政府固定两种或以上流通通货(比如金和银)的相对价格,那么相对于固定价格,被高估的币种会将被低估的币种挤出流通领域。[37]150年后,尼古拉斯·哥白尼,就是那位说地球围着太阳转的伟大的理论家,应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一世[1]的要求,为王国的货币改革提供建议。哥白尼所生活的波兰,是一个三种通货(普鲁士的、波兰的和条顿骑士团的)同时流通的地区。他在1522年向普鲁士皇家议会提交的建议书里[38],第一条就是如果政府对钱币限价,结果一定是劣币驱除良币。[39]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发生在元帝国朝堂上的辩论。 在亨利八世的大贬值之后,英国的钱币成色一直都惨不忍睹。就同等面值而言,如果一个成色上好的金币与一个成色很差、远离面值应有成色的劣质币同时在市场上流通,大家要么把成色好的藏起来以备将来使用,如同元帝国那样,要么把成色好的金币运到币值稳定能体现它们购买力的国家,就如同发生在英国的那样,而不是留在本国与因面值和金、银币比价被官方固定而被大大高估了的银币一起承受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以政府固定金和银的兑换率而实行的复币制度从来都无法延续的道理,也是英国的黄金不断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格雷钦法则揭示的原理通常被简化为劣币驱除良币,但是在商品市场上,总是有竞争力的好商品占领市场而劣质产品消失,比如:高清液晶电视代替显像管电视,智能手机代替诺基亚。货币领域为什么相反呢?试想,在一个完全由自发的市场力量、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选出的通货市场,每个人卖出货时都希望收到币值最坚挺的通货,那么货币市场上也应该是良币驱除劣币啊!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限价。[40]打个比方:假如政府把油价限定在低于市场价格的水平,那么就没有人会去赔本生产石油,市场上的供应就会短缺。同理,政府把成色不足的金币定在高于市场价格的面值上,就相当于把成色好的金币限定在比它应有的市场价格低的水平,结果当然会造成真金白银供给不足。[41]但是黄金和石油有个本质区别:黄金的形态不灭,一旦挖出来,就构成了其存量的一部分,而石油是个消耗品,所以已经流通的金币自然会流到可以充分体现它价值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教授在1994年写给格雷钦爵士传记作者的信里这样评价格雷钦法则:“格雷钦法则依旧是一个基本正确的陈述,但是所不同的就是,在今天我们既不会谈论内在价值,也不会谈论制造成本。我们要谈的是两种或以上的流通媒介形式,或说是它们用于非货币用途的市场价值。”[42]这听上去挺复杂的,其实说的就是纸币之间的汇率问题。第一句话好理解:纸币既没有内在价值,也没有制造成本,自然也不用谈。但纸币是以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流通媒介。如果是这样,这后一句话就令人费解了:什么是一个流通媒介形式的“非货币用途”?这种非货币用途的“市场价值”又是什么?一个只剩下作为“流通媒介形式”的纸币,即只剩下了货币用途......

  1. 信息
  2. 前 言
  3. 第1章 用什么衡量我们的财富?
  4. 第2章 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钱?
    1. 具有内在使用价值,是商品生产链条的一部分
    2. 形态不灭,适合囤积
    3. 质地相同,便于分割
    4. 单位价值高,便于携带
    5. 不易伪造
  5. 第3章 钱的替代品 ——货币
    1. 纸币的产生
    2. 元朝的纸币帝国
    3. 元纸币在西亚
  6. 第4章 钱的法律框架 ——合约、利息和杠杆
    1. 欧洲中世纪的通胀
    2. 钱的法律框架
    3. 非常规存管合约的杠杆
    4. 中世纪禁收利息的规定及其影响
  7. 第5章 跨国银行的雏形 ——圣殿骑士团
    1. 圣城耶路撒冷
    2. 十字军东征
    3. 圣殿骑士
    4. 汇票业务
    5. 地中海贸易
    6. 坚守存管合约
    7. 代理司库、家族信托和私人理财
    8. 圣殿骑士团的解散
    9. 共济会的兴起
  8. 第6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杠杆 ——教皇的银行家,美第奇银行
    1. 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前夜
    2. 美第奇家族
    3. 美第奇银行
    4. 外汇远期汇票
    5. 上帝的银行家
  9. 第7章 当杠杆遇到纸币 ——英国的债务、英格兰银行和纸币
    1. 15世纪的欧洲:“搞到金子!”
    2. 15—16世纪英国的战争和债务
    3. 英国的大贬值
    4. 托马斯·格雷钦爵士
    5. 格雷钦法则
    6. 英格兰银行的前辈银行
    7. 英格兰银行
    8. 英格兰银行的纸币成为法币
  10. 第8章 当杠杆遇到债转股 ——泡沫、泡沫、泡沫
    1. 南海泡沫
    2. 密西西比泡沫
  11. 第9章 坎蒂隆效应和货币数量理论
    1. 坎蒂隆其人
    2. 坎蒂隆效应
    3. 关于货币数量理论的讨论
    4. 纸本位时代下的货币数量理论
    5. 坎蒂隆效应在今天的验证
    6. 坎蒂隆对开创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12. 第10章 从美金到美元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2. 欧洲:在美国的采购和融资
    3. 美国参战
    4. 美国:为参战融资
    5. 美联储的成立
    6. 美联储的角色
    7.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金汇兑本位制
    8. 重建战后汇率体制的热那亚会议
    9. 又回到货币数量理论
    10. 1929年大萧条
    11. 应对大萧条
  13. 第11章 从欧洲美元到石油美元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2. 马歇尔计划
    3. 是“特里芬难题”,还是赖账的办法?
    4. 1960年代和欧洲美元
    5. 1970年代和石油美元
  14. 第12章 货币体系的轮回?
    1. 21世纪的石油美元?
    2. 美元、尼克松与中国
    3. 未来的货币体系:金汇兑本位、浮动汇率制还是金本位?
    4. 美国到底还有多少黄金?
  15. 第13章 比特币是货币的未来吗?
    1. 什么是比特币?
    2. 比特币是钱吗?
    3. 比特币是货币吗?
  16. 结束语
  17.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