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套装共12册)_AZW3_MOBI_EPUB_任泽平
内容节选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国际规律 一、全球人口迁移: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群 全球人口迁移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在跨国层面,人口从中等收入、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迁移。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订版)统计,1960—2017年,高收入经济体人口净流入1.36亿,其中来自中高收入、中低收入、低收入经济体的比例分别为26.4%、53.2%、20.5%。中高收入经济体人口生活水平接近于高收入经济体,迁移动力不强;低收入经济体人口虽然迁移动力强,但难以承担迁移成本;而中低收入经济体人口迁移动力强,并且能够承担迁移成本。从国别来看,人口主要是从中国、东南亚(菲律宾、缅甸、印尼、越南等)、南亚(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拉美(墨西哥等)、非洲、中东动乱国家(叙利亚等)、中东欧,向北美、西欧、中东石油富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迁移。其中,1960—2017年美国净迁入人口超过4 900万,德、法、英、西、意西欧五国净迁入合计超过3 300万,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净迁入合计超过1 400万,俄罗斯净迁入近1 100万,加拿大净迁入超过900万,澳大利亚净迁入近700万。日本移民政策长期较为保守,净迁入人口较少,仅235万。虽然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但全球经济人口分布仍非常不平衡,差距甚至较60多年前明显扩大,未来大规模跨国人口流动仍将持续。1960—2018年,高收入经济体经济份额从77.3%降至63.1%,人口份额从25.1%降至15.9%,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比值从3.08升至2003年的4.74,再降至3.96。 二是在城乡层面,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不同规模的城市人口增长将从过去的齐增变为分化,人口从乡村和中小城市向一、二线大都市圈迁移,而中小城市人口增长面临停滞甚至净迁出。1950—2015年,全球城市化率从29.6%增至53.9%,该时期所有规模城市的人口占比均有明显上升,所有规模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均明显超过1.7%的自然增长水平。其中,1 000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从0.9%增至6.3%,30万人以下小城市人口占比从17.8%升至22.9%,分别上升5.4、5.1个百分点。联合国预测(见图7.1),到2035年全球城市化率将达62.5%,大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人口继续快速集聚,但50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将降至1%,略高于0.9%的自然增长水平。 图7.1 全球50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增长将停滞 资料来源:联合国,恒大研究院。 二、美国人口迁移:从“铁锈八州”流向西、南海岸,大都会区化 1850—2018年,美国人口从2 327万快速增至3.27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成为全球经济中心,大规模国际移民涌入美国,美国人口在1950—2018年增加了1.76亿。美国300多年来的人口迁移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在地区层面,人口从向传统工业主导的五大湖区域集聚,到向能源、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西海岸、南海岸集聚。1850—1970年,美国“铁锈八州”人口从1 023万快速增至7 203万,虽然占比从44%降至35.3%,但人口增量贡献达34%,是美国人口聚集的核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随着西欧、日本以及后期中国的崛起,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衰落,“铁锈八州”GDP占比从1970年的35.6%降至2018年的25.8%。与经济衰落相对应的是,1970年以来“铁锈八州”人口增长大幅放缓,纽约州在1970—1980年、西弗吉尼亚州在1950—1970年和1980—1990年人口甚至净减少。到2018年,“铁锈八州”人口仅增加906万至8 109万人,人口增量贡献降至7.3%,占比大幅降至25%。 与此同时,以能源、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区逐渐成为美国人口集聚的中心。1850—1970年,这三州人口合计从40万增至3 794万人,占比从1.7%快速提高至18.6%,人口增量贡献为20.8%,低于“铁锈八州”约13个百分点(见图7.2)。1970—2018年,这三州GDP份额从18.1%增至28.1%,人口快速增至8 956万,人口增量贡献高达41.8%,人口占比升至27.4%。可以发现,不管是1970年还是2018年,这三州与“铁锈八州”的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均基本平衡,即经济-人口比值基本在1附近,但人口流动状态迥异,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的差异。 图7.2 美国“铁锈八州”人口增长在1970年后明显放缓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调查局,恒大研究院。 二是在城乡层面,美国人口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大都会区集聚。美国城乡划分标准多次调整,当前城市的基本定义为:50 000人以上的城市化区域(Urbanization Are......
- 扉页
- 目录
- 超越财富:家族企业的传承与革新
- 扉页
- 目录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推荐序四
- 第一章 家族企业的中国故事
- 第二章 家族企业的全球视角
- 第三章 家族企业与家庭
- 第四章 家族企业与市场
- 第五章 家族企业与社会
- 第六章 家族企业与国家
- 第七章 家族企业的困境:站在十字路口
- 第八章 家族企业的出路:战略变革与创新
- 第九章 家族企业的未来
- 后记 家族企业:中国故事与全球视角
- 参考文献
- 页
- 从西潮到东风
- 扉页
- 目录
- 献词
- 推荐序 全球化的视角,新的分析框架
- 中文版序
- 概论
- 第一部分 2008~2009年世界危机的原因何在
- 第二部分 走向复苏的共赢之路
- 第三部分 贫穷国家如何实现追赶:雁行模式和领头龙模式
- 第四部分 走向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 参考文献
- 页
- 大国领导力
- 扉页
- 目录
- 献词
- 前言
- 第一章 道义、权力和权威
- 第二章 领导与战略偏好
- 第三章 关于国际变化的推论
- 第四章 权力再分配与世界中心
- 第五章 领导与国际规范
- 第六章 国际主流价值观
- 第七章 国际体系转型
- 第八章 国际体系转型的历史案例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页
- 结构性改革
- 扉页
- 目录
- 序一 一部为解决经济难题提供对策的好书
- 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二章 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
- 第三章 新时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
- 第四章 “数字化”重塑经济社会生态
- 第五章 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
- 第六章 国有企业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
- 第七章 全面开放:应对国际新格局
- 后记 研究经济学是一辈子的事儿
- 页
- 全球化的终结?
- 扉页
- 目录
- 世界金融论坛系列丛书
- 推荐序
- 第一章 全球化的演进与全球化4.0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引领全球化新格局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与国际合作
- 第四章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
- 第五章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全球经营策略
- 第七章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
- 第八章 人民币迈向主要国际货币
- 第九章 外汇储备管理与运用:从储备过剩到“藏汇于民”
- 第十章 金融全球化的新动力
-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页
- 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 扉页
- 目录
- 推荐序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深化改革
- 第一章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发展条件与主要着力点
- 第二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三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逻辑和主攻方向
- 第四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供需循环
- 第五章 建设高质量收入分配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分配环节
- 第六章 建设现代交通和物流体系,畅通流通环节
- 第七章 加快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畅通市场循环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实施,畅通城乡区域间循环
- 第九章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 后记
- 页
- 新基建
- 扉页
- 目录
- 序言 新基建经济学宣言
- 第一章 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 第二章 启动新基建:补短板、稳增长与五大新理念
- 第三章 5G: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大国竞争
- 第四章 数据中心:抓住数字经济新机遇
- 第五章 人工智能:迎接智能新时代
- 第六章 充电桩:迈向新能源汽车时代
- 第七章 城市群:人口大流动带来的投资机遇
- 第八章 新基建与功能财政
- 第九章 全球六次金融大危机的启示
- 附录 全球瘟疫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页
- 中国反垄断十二年:回顾与展望
- 扉页
- 目录
- 编委会人员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第一篇 12位学者谈
- 第二篇 12位机构及实务界人士谈
- 第三篇 12件法治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大事
- 第四篇 12个并购案
- 第五篇 12个协议或滥用行为案
- 第六篇 12个行政垄断案
- 第七篇 12位国际专家和学者的观察
- 后记
- 主要作者简介
- 致谢
- 页
- 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20—2029):战疫增长模式
- 扉页
- 目录
- 本书编写人员
- 导言 “战疫增长模式”下的目标、政策与改革
- 宏观
- 长期发展
- 需求
- 要素
- 产业
- 页
-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 扉页
- 目录
- 题记
- 文前
- 《中国粮食安全》编委会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序四
- 前言
- 第一篇 新粮食安全观
- 第二篇 世界粮食安全
- 第三篇 中国粮食安全:历史与经验
- 第四篇 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问题
- 第五篇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 后记
- 页
- 中国治理:中国人复杂思维的9大原则
- 扉页
- 目录
- 推荐序一 以复杂系统的视角求解组织管理的问题
- 推荐序二 复杂世界管理之心智与领导
- 推荐序三 复杂思想的文化密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杂思维:中国人的管理学
- 第二部分 圈子和人脉:信息社会的底层逻辑
- 第三部分 自组织:中国人的管理智慧
- 第四部分 势能与调控:中国人的动态平衡
- 第五部分 布局与造势:议程设置的价值
- 第六部分 回归本质:中国本土的经典管理理论
- 结语 寻找中国人的善治之道
- 页
- 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 扉页
- 目录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 序言
- 第一章 资本市场概述
- 第二章 “牵牛鼻子”的改革:股票发行注册制
- 第三章 退市制度
- 第四章 上市公司治理
- 第五章 市场交易机制
- 第六章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 第七章 金融基础设施
- 第八章 数字资本市场
- 第九章 市场双向开放
- 第十章 法治与监管
- 后记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