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三部曲(理想国译丛 038-040)_AZW3_MOBI_EPUB_[英]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内容节选
第四节“反智斗争” 一 1933年之后纳粹分子耗尽了心血,想使德国的学校教育体系符合他们的目标。但德国的大学并没有受到太多压力。只有到了1934年帝国教育部成立时,纳粹当局才真正开始从中央层面控制高等教育。不过1934年的控制仍然不强。教育部长伯恩哈德·鲁斯特软弱缺乏决断力,对管理大学没有任何兴趣。鲁斯特做事犹豫不决,这个根深蒂固的毛病成了大学教授调侃的对象。他们开玩笑说,政府引入了一个新的度量单位,叫“鲁斯特”,特指教育部长的命令从发出到取消所需的时间。其他纳粹领导人也不是特别关心高等教育。1936年1月纳粹学生同盟成立十周年之际,希特勒对一群学生发表演讲;可是他几乎没有提到学生事务,此后也再未向学生听众发表第二次演讲。第三帝国处理大学事务最通行的做法就是将其变成纳粹党内权斗的战场。名义上由鲁道夫·赫斯挂帅,实则是野心勃勃的幕僚主管马丁·博尔曼领衔的副元首办公室对任命学术职位兴趣浓厚;德国内政部则控制了研究经费;地方领导人也经常干涉大学事务;冲锋队想招大学生加入;纳粹学生同盟想要主导大学生活纳粹化的过程。但是教育部强调,学生同盟的主要任务是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强政治灌输。负责大学日常管理的仍然是校长,根据教育部1935年4月1日发布的方针,校长仍然掌握着大学的最高权力;其他员工和学生的义务是紧跟校长,并服从他的命令。[252] 不过在实践中,软弱的教育部无法有效贯彻自己发布的各种规则。学术职位的任命变成了各个集团间的角力,教育部、校长、纳粹学生同盟、教授、当地的纳粹头目都认为自己在大学内部享有政治管制的权利。纳粹学生同盟及其成员和学校里的希特勒青年团一样,只要老师触犯了纳粹底线就会毫不犹豫地点他们的名进行羞辱。1937年汉堡某大学教授抱怨道,之前几年的学生会议上,“没有一次学生不用‘头脑僵化’等侮辱性的词语来形容教授群体,说他们已经不适合教诲或领导大学里面的年轻人。”[253]1936年,学生同盟来了一个新领导人,古斯塔夫·阿道夫·谢尔(Gustav Adolf Scheel)。在1933年前,当谢尔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他就骚扰和恐吓过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持和平主义观点的教授埃米尔·尤利乌斯·贡贝尔(Emil Julius Gumbel)。他把很多学生组织吸收进了学生同盟,并使同盟有权自主任命领导人和处理内部事务,巩固了同盟的地位。谢尔和赫斯办公室保持了良好关系,即便教育部多次想削弱他不断上升的影响力,谢尔都能够从容应对。学生同盟在每一所大学的评议会上都保有一席,这样它就能够接触到和职务任命有关的机密信息。它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反对意见时也毫不犹豫。若学生不喜欢新上任的校长,他们可以(并且确实会)让他日子很不好过,从1937年开始,教育部在任命校长之前就不得不征求学生代表的意见,谢尔和他的学生同盟也因此在大学管理上开始享有更大的发言权。[254] 但最终纳粹学生同盟的影响力仍然有限。尽管1933年之前同盟就已经在整个德国的学生组织选举中所向披靡,但在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前夕,它仍然只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组织,只有不到9,000人。这些人中许多属于同盟的女性附属机构,或是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还有一部分人在德国境外的德语大学学习,因此在德国大学学习的男性成员还不足5,000人,占不到德国大学生总数的5%。[255]不过在纳粹夺权过程中和夺权之后,受1933年社会整合和机构调整中出现的恐怖行动和与之相伴的投机心理推动,学生同盟成员数量快速增长。除此之外,那时的德国学生的民族主义情结很强,而新政权在掌权初期使得1914年爱国主义精神暴涨,学生们陷入狂热之中。但是学生同盟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1933年春,许多学生加入了冲锋队,1933年9月希特勒下令,学生组织的政治化应由冲锋队负责。褐衫军在大学里面建立了活动中心,施压让学生加入。1933年末,海德堡大学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加入了冲锋队。1934年初,内政部下令,所有男性学生均须参加由褐衫军组织的军训。很快,学生们便与褐衫军一起参加长时间的训练,他们的学习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学校注意到,学生连续数日或数周都不学习,或是在上课时因经过整夜训练而已筋疲力尽,学习成绩因此直线下滑。但这还不是全部,基尔大学(Kiel University)校长在1934年6月15日向教育部反映: 现在情况不妙,因为出现了“反智斗争”,褐衫军大学办公室针对知识分子展开了斗争。还有更糟的,在所谓“像士兵一样质朴地说话”这一口号下,头三个学期学生的说话风格已经不能用质朴来形容,更合适的词是粗野。 有些褐衫军领导人甚至告诉内部的学生成员,他们首先对冲锋队负有义务,学习是业余爱好,可以在空闲时间进行。多数学生很快就开始抵制这种说法。1934年6月,当全国学生领袖沃尔夫冈·多纳特(Wolfga......
- 总目录
- 信息
- 第三帝国的到来
- 封面
- 扉页
- 页
- 目录
- 图片列表
- 地图与图表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 历史遗产
- 第一节 德意志的独特性
- 第二节 宣扬仇恨
- 第三节 1914年的精神
- 第四节 陷入混乱
- 第二章 民主之殇
- 第一节 魏玛的弱点
- 第二节 大通胀
- 第三节 文化战争
- 第四节 适者与不适者
- 第三章 纳粹主义的兴起
- 第一节 波希米亚式革命者
- 第二节 啤酒馆暴动
- 第三节 卷土重来
- 第四节 使命感的来源
- 第四章 通往权力之路
- 第一节 大萧条
- 第二节 民主制度的危机
- 第三节 暴力的胜利
- 第四节 致命的决策
- 第五章 建立第三帝国
- 第一节 恐怖开始了
- 第二节 国会纵火案
- 第三节 民主政体被摧毁
- 第四节 德国的一体化进程
- 第六章 希特勒的文化革命
- 第一节 不和谐音符
- 第二节 艺术的净化
- 第三节 “打倒非日耳曼精神”
- 第四节 一场“摧毁旧秩序的革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当权的第三帝国
- 封面
- 扉页
- 页
- 目录
- 图片列表与信息
- 地图目录
- 序言
- 序幕
- 第一章 警察国家
- 第一节 “长刀之夜”
- 第二节 镇压和反抗
- 第三节 “人民公敌”
- 第四节 恐怖手腕
- 第二章 精神动员
- 第一节 启蒙人民
- 第二节 为德国而写作
- 第三节 视角问题
- 第四节 从不协到协和
- 第三章 灵魂改造
- 第一节 信仰问题
- 第二节 天主教徒和异教徒
- 第三节 青年就是未来
- 第四节 “反智斗争”
- 第四章 繁荣和掠夺
- 第一节 “战胜失业”
- 第二节 商业、政治和战争
- 第三节 经济的雅利安化
- 第四节 分赃
- 第五章 建立人民共同体
- 第一节 血与土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命运
- 第三节 驯服无产阶级
- 第四节 承诺与现实
- 第六章 走向种族乌托邦
- 第一节 以科学精神的名义
- 第二节 纽伦堡法案
- 第三节 “犹太人必须滚出欧洲”
- 第四节 碎玻璃之夜
- 第七章 通向战争之路
- 第一节 从弱小到强大
- 第二节 建立大德意志
- 第三节 强取捷克斯洛伐克
- 第四节 进军东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
- 战时的第三帝国
- 封面
- 扉页
- 页
- 目录
- 插图列表
- 地图目录
- 序言
- 第一章 披着人皮的野兽
- 第一节 闪电战制胜
- 第二节 新的种族秩序
- 第三节 “恐怖的暴民”
- 第四节 “不配活着”
- 第二章 战争的命运
- 第一节 “上天的安排”
- 第二节 “病态的野心”
- 第三节 巴巴罗萨行动
- 第四节 沿着拿破仑的足迹
- 第三章 “最终解决方案”
- 第一节 “毫无怜悯”
- 第二节 发动种族灭绝
- 第三节 万湖会议
- 第四节 “待宰羔羊”
- 第四章 新秩序
- 第一节 战争命脉
- 第二节 “命如草芥”
- 第三节 臣服于纳粹政权
- 第四节 总体战
- 第五章 “终结的开端”
- 第一节 硝烟弥漫的德国
- 第二节 漫长的撤退
- 第三节 “厄运降临”
- 第四节 新的“挣扎时期”
- 第六章 德国的道德体系
- 第一节 恐惧与内疚
- 第二节 毁灭的文化
- 第三节 致命的科学
- 第四节 抵抗
- 第七章 倾覆
- 第一节 “最后的希望”
- 第二节 “与全世界同归于尽”
- 第三节 最后的战败
- 第四节 余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