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最好的独处_AZW3_MOBI_EPUB_黄桂元

内容节选

卷二·飘萍 倘若人生从无聚聚散散,合合离离,正如一世无喜无悲,无福无祸,无起无伏,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深刻、丰富和成熟。 一道文学之门 公元1976年,无论对于新中国历史,还是我的个人生活路径,都是一道陡峭的分水岭。这是“文革”的最后一年,整个社会何以如此混乱、动荡,对于我这个刚刚结束军营日子的无知小青年,全然一头雾水。 这一年天灾人祸,乱象如麻,阴云笼罩,百姓茫然。岂料看似山重水复,却又柳暗花明,从年初到岁尾,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就像是坐上了过山车。 我与文学编辑的情缘始于这一年。不过,事情还要从1974年说起。那时我在石家庄某空军雷达部队团服役,16岁便在连部任文书,借“独居”一间小屋之便,焐热小小的文学梦想,写些口号类的小诗小文往外面投稿。我从小有一种红军情结,这与父母的经历有关。大概是秋末冬初,某晚不知动了哪根神经,浑身躁动,汗流浃背,伏在一张小桌上吭哧吭哧写了首诗,足有两百行,是我此生写的最卖力也最冗长的一首诗,收笔时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我给诗取个名叫《老师长》,先抄在笔记本,又誊写了一份用于投稿。寄哪里?我在《河北文艺》和《天津文艺》之间犹豫着,最终选择了后者,还是乡情的作用。 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两个月过去,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我开始变得不自信,怀疑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个东西。这时候,一位至今只见过一面的老师肯定了我。真正说来,这件事与我们连里的司务长老高有关。 老高是来自湖北乡下的农村兵,入伍前只读过三四年小学,咋咋呼呼当了好几年司务长,也仅仅负责连队伙食管理。偏偏老高的妻子段大姐文化程度很不一般,当时在河北师大物理系任教,且相貌清秀,举止得体,在我眼里是个优雅的知识分子。两口子的学历天差地别,在文化和教育失去尊严的年代,这种事不算什么。问题是老高的自我感觉甚佳,根本不把段大姐当回事,动不动就吆三喝六不说,脾气上来了,还有过拳脚相加的劣迹。我有些看不惯,仗着和老高关系不错,就为段大姐抱打不平。我说老高,你守着一块美玉,不珍惜,还总摔摔打打的没好脸色,明摆着,应该是人家嫌弃你老土,怎么反了个儿了?老高没什么文化,平时也爱耍性子,但有个许多人不具备的优点,就是能听进逆耳之言。他当时一怔,低头无语,以后对妻子的态度果然和善多了,不再颐指气使摆大男子谱儿,有时还当众夸老婆几句。大概段大姐是出于感谢,知道我平时喜欢动笔,便带我去她的校园,拜见中文系刘绍本老师。刘老师戴一副黑框眼镜,谈吐斯文中透着热心肠。他读了我带来的《老师长》一诗,觉得出乎意料,追问我投给哪家杂志了?我说寄《天津文艺》,两个月了,没见动静。刘老师鼓励我,说好作品不怕等,如果那边不行,他向《河北文艺》推荐。我心里有了底。不久即收到《天津文艺》的信,大意是,稿子留用,拟于1975年第三期刊发。刊物寄来,《老师长》的题目改成《征途万里》,放在“小叙事诗”一栏,感觉气势大有提升,确有点睛之效。此诗很快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安徽等多家电台配乐朗诵,想必题目也起了加分作用。刘老师得知这首诗发表了,托段大姐转达祝贺,还打听出,那首诗的责编叫肖文苑。 1976年2月,我复员回津,刚过20岁。学生兵退役通常会分配到工厂,这种惯例,使我对未来不敢有什么幻想。等分配的日子闲得无聊,我整天骑车瞎转悠,一日找到四川路8号,想感谢一下那位叫肖文苑的编辑。我走进院里一座三层高的旧式独栋小洋楼,第一次见编辑,怯生生上二楼,敲开诗歌组的门,屋里只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告诉我肖文苑正在郊县出差。我只得诺诺退出,下楼,漫无目的地推车走在大街上。突然想,肖编辑不在,认识一下其他编辑不也是收获吗,这个念头促使我返回。这一步,竟决定了我一生的文学命运和职业走向。屋里的那位中年人是时任诗歌组组长陈茂欣,听了我自报家门,他站起身,两道目光从镜片里射出来,打量着穿一身绿军衣的我,问多大年龄,是不是党员,有没有分配工作,我如战士面对首长那样一一回答。陈茂欣让我等一下就出去了,一会进来,递上纸笔,让我写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留下家庭住址,我以为那只是编辑部通联作者的程序,也没多想。 不料两天后的下午,陈老师风尘仆仆亲自找到我家,抹着一脑门汗,开门见山地说,文化局创评室领导让我征求你的意见,愿不愿意到编辑部工作?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结结实实地砸在我的脑袋上,就像是在做梦。我与陈老师素昧平生,无亲无故,何德何能得此厚爱?到编辑部上班后,有同事告诉我,那天你一离开诗歌组,陈茂欣兴冲冲地上楼下楼,在每个编辑室都转了一圈,只重复一句话,“黄桂元复员回天津了”。 我知道我遇到了贵人。假如我那天没有去四川路8号,或者,没有再次敲开诗歌组的门,或者,见到的不是陈老师而是别人,比如生性淡泊、寡言的肖文苑老师,结果必然不同。 我上班不久,编辑部属于典型的舆论前沿,少不了组稿配合。不久,“7·28”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日子一下子乱套了。记得......

  1. 信息
  2. 目录
  3. 卷一·视野
    1. 书房滋味
    2. 必修课程:关于爱
    3. “等待”的况味
    4. 他乡时代
    5. 谁给时间做了手脚?
    6. 口音里的乡愁
    7. 物种与人性
    8. “减法者”
    9. 爱情生态
    10. “玩物”何以“丧志”
    11. 怀旧如斯
    12. “盛名”、水分及其他
    13. “过度”的危险性
    14. “诤言”的魅力
    15. 最优美,也最危险
  4. 卷二·飘萍
    1. 一道文学之门
    2. 异国飘零
    3. 栖居于潮落潮起
    4. 在洛杉矶当“房东”
    5. 天涯无语
    6. 恍惚的境界
  5. 卷三·知人
    1. 文人:“相轻”与“相重”
    2. 另一种文坛排行
    3. 诗人“末世”?
    4. “伤痕”与彩票
    5. 由金庸引起的尴尬
    6. 浪迹的永生
    7. 独语者的“大自在”
    8. 翅 膀
    9. “浮生”中的释梦者
    10. 以“病痛”,燃亮一束微光
  6. 卷四·悦读
    1. 名流的前世今生
    2. 唐诗是用酒熏出来的
    3. 永远的“金蔷薇”
    4. 梦幻“边城”
    5. 与余光中“伴”行
    6. 快乐与尊严
    7. 寓言与“浪子”文明
    8. 往事与情书
    9. 魅力源于“难度”
    10. 作家体质与文学的关系
  7. 卷五·锐评
    1. “全集”的泛滥与贬值
    2. 中国文学批评的“意外”
    3. 失去难度,诗歌何为
    4. 被消费的鲁迅与被纠缠的莫言
    5. “华丽转身”的背后
    6. 被资本“收购”的城市文学
    7. 互动的“恶搞”表演
    8. 文学如何直面“战书”?
    9. 无“错”怎成书?
    10. 与“远方”无关
    11. “伪托”与质疑
    12. 怎可轻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