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的嬗变:白族水神信仰体系的人类学透视_AZW3_MOBI_EPUB_杨德爱

内容节选

第二章 水神的传说、分布与嬗变 白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古代的农业生产取决于大自然的支配,尤其是对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是否丰收有着决定作用的雨水,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能控制水、能降雨的“水神”崇拜在白族民间宗教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提到大理的“水神”,首先不得不说段赤城。“洱水神祠,白语叫‘杜司闷’,意为‘东方神所在’,在今大理龙凤村,祀段赤城为本主神,其性质当为‘海神’,即是司水之神。”[1] “洱水之神”段赤城在老一辈的白族人中熟知度较高,特别是海西一带沿湖村寨中的乡绅耆老,总能侃侃而谈,讲述他们所知道的段赤城故事。而莲池会中整日吃斋念佛的“老斋奶”却不一定知道段赤城的身世,在我们的田野访谈中,段赤城被她们称为“龙王本主”或“龙王老公公”,然而一旦问及具体的细节,她们往往会叫来旁边老年协会中打牌聊天的老年男性代为回答。其实,由于旧时社会偏见,许多白族老年妇女都不能识文断字,她们平日于本主庙中念的朗朗上口的经文,大都是各莲池会历代“经母”口口相传,其他老人再由“经母”口授习得。这种脱离文字的“密传”方式需要学习者有很好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但现实却多不理想,许多初学经文的“老斋奶”或记不全经文内容,或容易将几十篇经文混淆。而那些接受过教育能将听到的经文默写下来的,有些也因没能理解其内容而写错字,因而村里的耆老们认为莲池会的“老斋奶”只是记住了经文的字句读音,对其中内容大都一知半解,所谓“老妈妈念经,有口无心”。由于老年妇女并未占有文本知识,她们不可能通过阅读或查阅文献来解开心中迷惑,因而一旦新老“经母”之间的传承断裂,或“经母”没能向她所掌管的莲池会成员传授“正确的”宗教知识,那么往往一群“老斋奶”便会认错神、念错经,而即便是同一篇经文在不同的莲池会中也会有各种略有差异的版本。 我们用在磻溪村的田野经历举例说明。我们进入磻溪村参观该村本主庙时,正好遇到村里几位老人在为家里刚考上大学的孙子来本主座前磕头谢恩,闲聊之下得知其中有一位年长者还是村里莲池会的前任“经母”。见到本主为一尊手持鱼叉的神,想着磻溪村本也是渔民较多、远近闻名的渔村,我们便问几位老人,此本主是否为某位海神。老人回答她们村的这位本主是一位大将军,与下关将军洞的那位大将军(李宓)是同一人,其手中握的是打仗用的兵器。老人神情肯定,言辞间还透露出一种自豪的意味。但当我们走出大殿,看到挂于两旁的对联时,却陡然发现该村本主明明是“吞丹救人”的大黑天神,之后再看刻在石头上的“磻溪村本主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位“老斋奶”给我们提供了错误的信息,甚至她们所知晓的关于她们自己本主的信息也是错误的。之后,当我们到该村老年协会所在的珠联阁将以上趣事讲给几位绅老听时,他们忍不住一笑,说:“老妈妈念经,一个念错全部都错。看到人家下关将军洞香火旺盛了,就想把自己家的本主也附会过去,其实她们哪懂得什么叫历史。”据我们田野调查所知,在大理农村,老年人在子女成家以后便开始逐渐步入自己的“退休生活”,加入不同的老年群体组织。老年妇女加入莲池会,老年男性则加入老年协会,村里受过教育、社会地位较高的老年男性则加入洞经古乐队。针对本主信仰、祭拜祖先、打醮求雨等,耆老们自己参与则自认为是坚守传统文化,而“老斋奶”们参与则被他们认为是搞“封建迷信”,因而耆老们虽然熟读诗书,知晓各种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却不屑于干涉“老斋奶”们的宗教事务。由此,在一定程度上,两个群体、两套平行的文化传承体系之间便形成了知识的壁垒,导致懂神的人不拜神、拜神的人不懂神的情况出现。当然,在民间的宗教活动中,资深的参与者其实对所参与的宗教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的情况也并非少见,桑高仁(Steven Sangren)在中国东南乡村田野调查时,以及费孝通在开弦弓(江村)田野调查时,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民间宗教活动的参与者更多的是依据乡间传统、仪式轨迹和个人想象参与这些宗教活动,对他们来说,个体社会身份的仪式性获取和个人生命体验的宇宙观构建远比理解和记忆庞杂的信仰体系来得更有意义,那些过于复杂的东西留给专门的神职人员和乡间耆老便可。 此外,文本知识一旦通过付梓传播便会被固定下来,研习者若直接从书本中了解内容就很少出现偏差,当然这种情况要建立在大家手上都掌握同一个版本的文本的基础之上。湾桥镇有一位专门帮别人作法问卦的谢姓“神童”,他因能识文断字,又热衷于民间宗教事务,在当地信众中有很高的认可度,许多外村的“老斋奶”若遇经文不通的情况时常找其请教,他每次不仅能熟练地背诵出经文,也能把经文的出处、大意及所讲道理解释清楚,而他之所以如此熟悉各种经文,据说是手中握有一本很全的经书。当然,口头传说被固定成文本知识以后,也可能会出现逆向传播的情况。有一次,我们向钏邑村的一位老人询问大理本主的情况时,老人侃侃而谈......

  1. 前折页
  2. 书名页
  3. 文前彩插
  4. 前言
  5. 目录
  6. 第一章 白族水神信仰
  7. 第二章 水神的传说、分布与嬗变
    1. 第一节 关于水神的两则传说
    2. 第二节 庙宇的分布
    3. 第三节 水神的嬗变
  8. 第三章 水神的封赐与白族的族性
    1. 第一节 坝子社会:洱海与白族的宇宙观
    2. 第二节 捞尸会:官方的祀典建置与本土化的宗教实践
    3. 第三节 私生子:白族文化中的感生神话与“九隆文本”
  9. 第四章 水神的地方建构与白族的历史心性
    1. 第一节 龙(蛇)冕的流变:白族龙王崇拜的世界史背景
    2. 第二节 分水与游神:白族水利社会的运行逻辑
    3. 第三节 水神的地方化:白族族性的构建过程
  10. 第五章 白族水神信仰体系的现实建构
  11. 附录 段赤城庙宇中的部分碑铭
  12. 参考文献
  13. 后记
  14. 后折页
  15.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