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_AZW3_MOBI_EPUB_姚前

内容节选

第二章 Web 3.0:变革与应对 陈永伟《比较》研究部主管 互联网的形态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的。在经历了Web 1.0和Web 2.0时代之后,目前的互联网正在进行一场Web 3.0革命。Web 3.0革命的初衷是试图以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手段,打破少数大型平台企业对网络的垄断,让互联网回归其“去中心化”的本质,将对网络的控制权交还给用户。随着这场革命的不断深入,全新的软件应用、组织结构、行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开始不断涌现,并正在对整个互联网展开重塑。 起初,Web 3.0仅被一些网络极客所推崇,但随着革命的深入,Web 3.0的概念已经被不少国家和政府所接受和认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制定与Web 3.0相关的政策。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Web 3.0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Web 3.0可能带来的变革及挑战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提前为相关政策准备预案。 本章对Web 3.0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Web 3.0可能带来的变革、引发的挑战进行一系列分析,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为公众和学术界认识Web 3.0、制定与Web 3.0相关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Web 3.0的定义:一个简要的综述 所谓Web 3.0是针对Web 1.0和Web 2.0而言的。Web 1.0和Web 2.0的说法,最早由奥莱理媒体公司(O'Reilly Media Inc.)的副总裁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提出,然后经过该公司的推广而逐渐被业界所接受。一般认为,Web 1.0指的是只读网络。在Web 1.0中,网络的所有内容都由网站提供,一般的用户只能阅读内容,而不能与网站进行交互。而Web 2.0则是可交互的互联网,在Web 2.0中,用户不仅可以阅读网络上的内容,还可以发布自己的内容,并对网络上的内容进行修改。 在Web 1.0和Web 2.0的概念普及之后,很多业内人士开始思考,之后的互联网即Web 3.0会是什么样的。万维网的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认为,Web 3.0应该是语义网。这种网络不仅可以理解词语和概念,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种网络中,人们的交流将变得更有效率。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Schmidt)则认为,Web 3.0应该是众多应用程序的集合。这些应用程序体积都相对较小,数据主要以云形式存储,其运行速度较快、可定制性较强,并且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运行。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施密特认为的Web 3.0十分类似于云计算。国内的一些学者也曾试图对Web 3.0进行定义。倪楠(2006)认为,Web3.0应该是具有“主动性”“数字最大化”“多维化”等特征的网络;刘畅(2008)则认为,Web 3.0是用户可以深度参与和深度体验的三维虚拟网络。不过,以上这些关于Web 3.0的定义都没有得到业界的公认。 现在比较流行的关于Web 3.0的定义是由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加文·伍德(Gavin Wood)提出的。在伍德看来,“Web 3.0是一组兼容的协议。这些协议为用户提供了强大并且可验证的保证,保护他们接收和发送的信息以及他们的支付信息。通过授权用户在低门槛市场中为自己行动,我们可以确保审查和垄断机会的减少”。 很显然,伍德的上述定义是针对Web 2.0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在Web 2.0时代,虽然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内容,与网络进行交互,但这些交互大多需要经由平台等中介进行。这样,一些垄断平台就在事实上获得了对用户信息、用户接入等的掌控权,而用户本人反而失去了对这一切的掌控权。在伍德等一些区块链从业者看来,Web 3.0应该打破现状,让用户从垄断平台手中夺回本应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 一些文献对于伍德的论述做了进一步概括和引申,认为他所讲的Web 3.0是一种可被用户拥有的互联网。知名区块链研究机构Messari的研究员江下(Eshita)就做过如下概括: Web 1.0是“可读”(read)的互联网;Web 2.0是“可读+可写”(read +write)的互联网,而Web 3.0则是“可读+可写+可拥有”(read +write + own)的互联网。2021年12月8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进行了一场名为“加密资产和金融的未来”(Crypto Assets and Future of Finance)的听证会,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前代理署长、时任BitFury首席执行官布里安·布鲁克斯(Brian Brooks)向国会议员做了一段关于Web 3.0的汇报。在汇报中,布鲁克斯基本引用了江下的表述,将Web 3.0定义为“用户可以拥有产权”的互联网。由于有了美国国会的背书,因此这个定义是目前最为“官方”的Web 3.0定义。 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试图在上述定义的基......

  1. 扉页
  2. 目录
  3. 前言
  4. 第一章 Web 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
  5. 第二章 Web 3.0:变革与应对
  6. 第三章 Web 3.0的经济逻辑
  7. 第四章 DAO:Web 3.0时代的组织和治理
  8. 第五章 DeFi:Web 3.0时代的金融变革
  9. 第六章 Web 3.0时代的商业创新
  10. 第七章 Web 3.0语境下的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