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著作集(套装共6册)_AZW3_MOBI_EPUB_秦晖

内容节选

从sama到equality:汉语“平等”一词的所指演变 一、“平”“均平”与“太平” 人类诸文明中一些基本价值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地源远流长的。有关公平、正义的观念,以及这类观念在权利、财富与待遇分配上的运用,即关于均等的概念,在中华文明以单音节词根形声字为能指体系的符号系统——汉语文中也出现得很早。春秋时的墨子主张“兼爱”,即“爱无等差”。如下所述,后世儒者曾以此为晚出的“平等”一词释义。但从构词而言,在上古汉语盛行单音节词的时代,“平”应当是后来“平等”一词的源头。 《诗经·小雅·节南山》曰:“昊天不平,我王不宁”,“赫赫师尹,不平谓何”。汉郑玄笺云:“责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为也。”唐孔颖达正义曰:“彼南山也,既高峻矣,而又满之,使平均者,以其草木之长茂也;……太师既尊盛矣,而有益之,使平均者,以用众士之智能也。刺尹氏专己不肯用人,以至于不平。故又责师尹:汝居位为政不平,欲云何乎!”这里的“平”“均平”“平均”,已含有公平、平等之义。 本来,上文以“专己不肯用人”为不“平均”,显然此“平均”原非指财富分配而言。但公平观念一旦用于分配,也就有了孔夫子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价值取向。后来《管子·国蓄》认为“万民之不治”,原因在于“贫富之不齐”。这就是所谓的“齐民”观念。如西汉的桑弘羊主张“除秽锄豪,然后百姓均平”“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1]。而民间流行的太平道《太平经》亦曰:“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所谓“太平”就是大公正,“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凡事悉治,无复不平”[2]。这里也是把“太平”理解为公“正”、理解为“大(太)平均”的。 要之,上古汉语以“平”“太(大)平”“平均”“均平”来表示一种公平的秩序,其中既隐含了程序上的公正无私,也隐含了分配上的“均平”“齐民”即以“损有余补不足”来实现的结果平等。但是,这个时候汉语中还没有出现“平等”一词。 二、作为佛教价值的“平等” 作为价值取向的“平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时在东汉,当时它是从佛经翻译中产生的一个新词,可以说是来自古印度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 古印度之有平等观念亦自社会上不平等现象产生后即然,佛教只是弘扬了、而不是创造了这种价值。按照古婆罗门教的传说,四大种姓之一的刹帝利种姓之始祖“劫初之王”名摩诃三摩多(梵语Maha^sammata),汉译即“大平等王”,职司赏善罚恶,公正执法,兼管分配,负责为众生均分稻谷等物之收成[3]。后来汉译者把Maha^sammata音译为阎摩、魔、阎魔王,意译平等王,并载入汉传佛经[4]。唐以后在汉文化中“阎魔王”又演化为阴间的十殿阎王,而仅列“平等王”为此冥界十王之第八,称其为观世音菩萨化身,在冥途中掌管亡人百日,以其公平司掌罪福之业,故称平等王。“平等王”由印度人间种姓之祖演变为汉地阴间诸冥王之一,似乎象征了“平等”概念由印入华后曲折的含义演变。 印度的“大平等王”是前佛教时代的事,而印度佛教的“平等”本是冲着婆罗门教的种姓不平等而来的。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7年)月氏高僧支娄迦谶来华,在洛阳译出佛经14部27卷,开汉译大乘佛经之先河,内有《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凡4卷。“平等”一词从此进入汉语,并在此后几百年间随着汉传佛教文化的发展变成了一个出现频率颇高的常用词。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中国南北方、乃至汉传佛教泽被所及的周边汉字文化圈各国,都出现了许多名为“平等寺”“平等院”及“平等塔(浮屠)”的佛教丛林[5],其他寺庙也常常举行“平等会”“平等法会”之类的佛事[6]。文献中“平等”一词出现得就更多了:仅佛经书名而论,包含“平等”一词的就有《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轨》《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等。而《大般若经》《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大乘宝云经》《大智度论》与《法苑珠林》等一大批经典都列有《平等品》《平等部》等专论“平等”的卷章。 在其他佛经中,有关“平等”的思想与说法也比比皆是,并因而衍生了一大批与“平等”有关的命题、词组与术语。例如认为佛、法、僧三宝,以及心、佛、众生三法,于本质上均无差别,故说平等;或显示本体界之相貌,称为“空平等”“真如平等”。另如《大般若经》卷四〇九阐论般若波罗蜜、三摩地、菩萨等三者之平等;《大智度论》卷一〇〇明示“法平等”“众生平等”之理;《大日经》卷一揭举身、语、意之“三密平等”。《往生论注》卷上载,平等是诸法体相,由此所达到之智慧,应无所分别,主观与客观亦无区别,此称“智平等”;对于众生亦应等同视之,无高低、亲怨之区别,在值得怜悯和具有佛性上,平等无二,此称“众生平等”。又佛称为“平等觉”,自性法身称为“平等法身”。此外,一乘法乃表示与佛之智慧平等之大慧,称为“平等大慧”;普遍于一切而无差别之......

  1. 总目录
  2. 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
    1. 封面
    2. 序 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
    3. 目录
    4. 绪论 战争风云中的艰难发展——宋元明陕西
      1. 一 从“陕西路”到“陕西省”
      2. 二 战争、社会与文化——宋元陕西的时代风貌
      3. 三 战争、治理与危机——明代陕西的风云变幻
    5. 第一章 宋夏战争中的陕西
      1. 一 李继迁起兵
      2. 二 保安、三川口之役
      3. 三 种家将与绥州争夺战
      4. 四 五路伐夏与永乐城之败
      5. 五 麟府军独抗辽、夏
      6. 六 从元祐弃地到童贯祸陕
    6. 第二章 北宋陕西的战时社会
      1. 一 和平交往与互市
      2. 二 北宋陕西经济与军粮问题
      3. 三 北宋陕西社会与乡兵问题
      4. 四 北宋陕西的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7. 第三章 围绕战争的改革浪潮
      1. 一 范仲淹治陕与“庆历新政”
      2. 二 范祥与盐法改革
      3. 三 熙丰变法在陕西
      4. 四 “新政”的变质与陕西的反变法浪潮
    8. 第四章 宋金战争中的陕西(上)
      1. 一 陕军勤王与娄室入陕
      2. 二 史斌起义与关中再陷
      3. 三 张浚入陕与富平之败
      4. 四 蜀口三战
      5. 五 伪齐治陕始末
      6. 六 “归地”风波与李世辅归宋
      7. 七 庚申之役与陕西分裂局面的形成
    9. 第五章 宋金战争中的陕西(下)
      1. 一 庚申之役后的秦岭战线
      2. 二 金夏陕北角逐
      3. 三 分裂时期的陕西社会
    10. 第六章 蒙古帝国统一陕西和陕西军民的抗蒙斗争
      1. 一 蒙夏联军入陕与第一次延安之役
      2. 二 木华黎经略陕西
      3. 三 凤翔失守与关中沦陷
      4. 四 丁亥之变与蒙军假道陕南
      5. 五 陕南易主,全陕统一
    11. 第七章 忽必烈汉法治关中
      1. 一 京兆宣抚司的建立
      2. 二 廉希宪治陕
      3. 三 “钩考”风波
      4. 四 阿里不哥党羽的败亡
      5. 五 马可·波罗眼中的陕西
      6. 六 汉法治陕的局限性
    12. 第八章 由省、藩二元政治到行省集权
      1. 一 陕西行省的建立
      2. 二 安西王府与省、藩二元政治
      3. 三 安西王府的覆灭与行省集权
      4. 四 元代陕西社会
      5. 五 和世㻋之乱与天历之乱
    13. 第九章 从混乱走向灭亡
      1. 一 接二连三的寺僧起事
      2. 二 “火飞华岳三关破”——红巾军入陕
      3. 三 军阀混战与元朝在陕西统治的崩溃
    14. 第十章 徐达、常遇春平定三秦
      1. 一 冯宗异破潼关
      2. 二 明军主力入陕
      3. 三 陕南、陕北的克复
    15. 第十一章 强国家、弱社会的明初陕西
      1. 一 洪、永规模
      2. 二 陕西诸藩府与藩权的兴衰
      3. 三 从行省、王相府并置到三司分立
      4. 四 都司—卫所体系与军屯制度
      5. 五 高福兴、田九成起义
    16. 第十二章 从治世到危机:明中后期的陕西社会
      1. 一 天、成之治
      2. 二 三司权力的衰微与一督四抚体制之确立
      3. 三 刘瑾事件前后的陕西官场
      4. 四 川陕流民起义
    17. 第十三章 天灾与人祸:明后期陕西的社会危机
      1. 一 关中大地震
      2. 二 梁永扰陕与关中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3. 三 明末陕西的社会危机
    18. 第十四章 明代陕西的边政与边患
      1. 一 明初对北元的攻防与河套的经略
      2. 二 河套鞑靼的侵扰
      3. 三 秦塞长城
      4. 四 复套之议与曾、夏冤狱
      5. 五 清朝势力下的鄂尔多斯蒙古对陕西的威胁
    19. 第十五章 明末农民战争与清军入陕
      1. 一 澄城首义与陕西农民战争的第一次高潮
      2. 二 洪承畴治陕与农民战争的低潮
      3. 三 李自成等部途经陕西的长距离运动战
      4. 四 陕西农民战争的二度高潮与大顺农民政权
      5. 五 大顺政权之覆没与清军入陕
    20. 第十六章 清初陕西的抗清斗争
      1. 一 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
      2. 二 陕南地区的抗清斗争
      3. 三 陕北王永强起兵反清
    21. 第十七章 宋金元时代的陕西文化
      1. 一 “雅文艺”之衰与俗文艺之兴
      2. 二 学术与教育
      3. 三 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
      4. 四 技术科学的进步
      5. 五 闪耀智慧之光的“耀瓷”
    22. 第十八章 明清陕西文化
      1. 一 雅文艺的俗化与俗文艺的雅化:从古文运动到秦腔之兴
      2. 二 明代“关中八志”与清代关中方志、金石之学
      3. 三 书院教育与书籍刊行
      4. 四 农学、医学的发展与王征的科学成就
      5. 五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23. 附录 大事年表
  3.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
    1. 封面
    2. 增订版序
    3. 目录
    4. 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
      1.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走马楼吴简所见的极端“非宗族化”社会
      3. 三、“吏民”社会中的乡吏
      4. 四、编户齐民,还是血缘社群?
      5. 五、从地名学看村落与宗族的关系
    5. 中国经济史上的怪圈:“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1. 一、“道儒”与“法儒”
      2. 二、法儒与“抑兼并”
      3. 三、道儒与“不抑兼并”
      4. 四、“抑”与“不抑”之间
      5. 五、过程公正与跳出怪圈
    6. “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兼论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
      1. 一、小共同体本位论质疑
      2. 二、“道德农民”与“理性农民”之外
      3.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4. 四、“拜占庭现象”与“反宗法的非公民社会”
      5. 五、里—社—单合一:传统帝国乡村控制的一个制度性案例
      6. 六、近古宗族之谜
      7. 七、公民与小共同体的联盟?
      8. 八、小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的前途:兼论“新”儒家如何可能
    7. 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
      1. 一、公益事业发展史的西方模式
      2. 二、公益事业发展史的中国模式
    8. 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
      1. 绪论:“儒”与“吏”
      2. 一、“儒表”与“法里”
      3. 二、“儒表”之下的“法道互补”
      4. 三、连续的历史,循环的怪圈
      5. 四、“法道互补”的后果:行政不正义
      6. 五、“法道互补”与儒的“吏化”和“痞化”
      7. 六、“法道互补”的危机:行政不安全
      8. 七、法儒、道儒与纯儒:非主流儒家对“法道互补”的拒斥
      9. 八、西、儒皆灭,而“秦政”与痞风前后相因
      10. 九、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新儒学在新文化中的三种价值
      11. 附录 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
    9. 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
    10. 谁,面向哪个东方?——评弗兰克《重新面向东方》,兼论所谓“西方中心论”问题
      1. 一、外贸顺差与“经济中心”
      2. 二、“比较”的尺度
      3. 三、评“非‘进步’的全球整体史观”
      4. 四、“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不是解释的解释
      5. 五、“西方中心”何以为“论”?
    11. 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
      1. 一、公社建立之谜
      2. 二、集体化与传统共同体
      3. 三、法家传统与大共同体本位
    12. 土地改革=民主革命?集体化=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1. 一、“两种保守性”与小生产衰亡论
      2. 二、走出“共同体”:民主革命中的农民理论
      3. 三、“被剥削者个人”反抗“剥削者公社”: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对民粹派的早期批判
      4. 四、“美国式道路”反对“普鲁士道路”:民主革命的新解释
      5. 五、“土地国有化”:一个“否定”的纲领
      6. 六、从村社化到集体农庄:“从米尔到康姆尼”?
      7. 七、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
    13. 从sama到equality:汉语“平等”一词的所指演变
      1. 一、“平”“均平”与“太平”
      2. 二、作为佛教价值的“平等”
      3. 三、佛教传入后汉语中“平等”一词的世俗含义
      4. 四、“儒之中庸即释之平等”:作为价值观的“平等”论争
      5. 五、汉语“平等”一词近代含义之产生
    14. 附录 瑞士之路——“森林州”之行札记
  4. 共同的底线
    1. 封面
    2. 目录
    3. 自序 持守底线
    4. 『主义』的底线
      1. 论现代思想的共同底线——《田园诗与狂想曲》韩文版序
      2. 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再论共同底线
      3. “第三条道路”,还是共同的底线?——读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
      4. “群己权界”三原则与特定情境下的公域/私域之分——关于公民权、共同底线与“低调社会民主”的讨论
    5. 『左右』的商榷
      1. 自由、乌托邦与强制——写在《共产党宣言》150周年
      2. 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
      3. 自由优先于“主义”——纪念托马斯•莫尔
      4. 不讲逻辑的“经济学”——关于公正问题的经济学论争
      5. “制度创新”还是制度复旧?——再问崔之元先生
    6. 经济与政治
      1. 中国能否走出“尺蠖效应”的怪圈?——从“郎旋风”看国企改革的困境与经济学的窘境
      2. “郎旋风”中看东欧——《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自荐
      3. 权力、责任与宪政——兼论转型期政府的“大小”问题
      4. 帝制时代的政府权力与责任——关于“大小政府”的中西传统比较问题
    7. 『文化』的底线
      1. 自由优先于“文化”——关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网上讨论
      2. “差异权”,还是文化选择权?——评塔吉耶夫《种族主义源流》
      3. 流水前波唤后波——论王小波与当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之命运
  5. 鼎革之际:明清交替史文集
    1. 封面
    2. 目录
    3. 序言
    4. 一 从“联明抗清”到“南明史”
      1. “联明抗清”的农民军之独立地位问题
      2. 抗清民族运动的兴衰与南明的覆亡
      3. 甲申前后北方平民地主阶层的政治动向
      4. 南明史研究与顾诚的《南明史》
    5. 二 西南“国主”政权
      1. 沙定洲之乱与大西军入滇
      2. 后期大西军营庄制度初探
      3. 大西军治滇时期的农业
    6. 三 李自成及其余部
      1. “奉天玉和尚”之谜
      2. “禅隐夹山说”及其学风
      3. 奉天玉绝非李自成补证
      4. “后明韩主”乌有说
      5. “白毛毡”考
      6. 关于贺珍与清初陕南抗清运动的若干问题
      7. 高氏
    7. 四 教学参考
      1. 李自成归宿之谜
      2. 李岩之谜
      3. “英明”的昏君——崇祯帝
      4. 谈明代中叶的“倭寇”问题
  6. 南非的启示
    1. 封面
    2. 目录
    3. 【第一部分】
      1. 南非之魂:曼德拉传
        1. 第一章 好望之源
        2. 第二章 指点江山
        3. 第三章 蔑视恶法
        4. 第四章 “民族之矛”
        5. 第五章 谁是“被告”?
        6. 第六章 漫漫长夜
        7. 第七章 摩西归来
        8. 第八章 鸳梦难温
        9. 第九章 前路迢迢
    4. 【第二部分】
      1. 南非的启示
        1. “好望”降临好望角:“曼德拉现象”的历史意义
        2. 从南非看中国:“低人权优势”下的“经济奇迹”
        3. 附 录另一个奇迹:南非经济发展中的低人权优势(2008年11月21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演讲及答问)
        4. “彩虹”的启示:新南非十九年评述
  7.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第三版)
    1. 封面
    2. 第三版序
    3. 目录
    4. 序言 “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
    5. 绪论 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
    6. 第一章 欲识庐山真面目——什么是封建社会
      1. 一、“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
      2. 二、“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
      3. 三、从一场争论谈起
      4. 四、马克思的封建社会观怎样变成农民的封建社会观?
    7. 第二章 羌笛声中杨柳怨——旧关中小农社会分析
      1. 一、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
      2. 二、关于“关中无地主”
      3. 三、关中无租佃
      4. 四、关中有封建
    8. 第三章 问渠哪得浑如许——『关中模式』的社会历史渊源与宗法农民研究中的理性重构
      1. 一、民国中前期的关中模式
      2. 二、清初以来的关中模式
      3. 三、长畛、土地流通及其他
      4. 四、“自然经济的经营地主”与“过密化”问题
      5. 五、关中模式的若干背景
      6. 六、关中模式的经验意义与逻辑意义
    9. 第四章 束缚与保护的协奏曲——封建关系的三要素
      1. 一、自然经济与“命令经济”
      2. 二、宗法共同体的“公”与“私”
      3. 三、人身依附关系:强制的与“自愿”的不自由
      4. 四、束缚与“保护”:一张恢恢天网
    10. 第五章 『朱门』之外有平均,『冻死骨』中无分化——宗法时代的社会分层
      1. 一、等级分化与阶级分化
      2. 二、宗法小农的分化与“恰亚诺夫循环”
      3. 三、宗法式社会的分化模式及其定量分析
    11. 第六章 『自由封建主义』质疑——中国封建社会特点问题
      1.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商业资本主义”与“自由封建主义”
      2. 二、家—国一体的宗法共同体与“私有财产”
      3. 三、“伪商品经济”与租佃制
      4. 四、封建共同体的三种形式——我国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方中世纪“松弛”吗?
      5. 五、“抑兼并”——仅仅是一种“欺骗”吗?
    12. 第七章 农民的塞文与农民的万代——农民在封建社会中的位置
      1. 一、农民的“两重性”质疑
      2. 二、挣脱束缚的私有者——农民的革命性
      3. 三、渴求“保护”的共同体成员——农民的保守性
      4. 四、宗法农民的“阶层”——亚等级分析
      5. 五、既是动力,又是对象——农民与民主革命
    13. 第八章 『难对付的阶级』及其心态——宗法农民文化的社会整合
      1. 一、“东方型嫉妒”及其他——种族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
      2. 二、阿Q的劣根性是赵太爷教育出来的吗?——宗法共同体文化整合中的农民文化
      3. 三、“都市里的村庄”——为什么城里人比农民有更多的“农民意识”?
      4. 四、农民文化与“有文化的农民”——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心态谈起
    14. 第九章 『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具体农民』与『抽象农民』的二重价值系统
      1. 一、宗法农民社会价值取向的二重性
      2. 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关于“农民领袖反农民”问题
      3. 三、“农民民主主义”与近代民主制度的不同价值论基础
    15. 第十章 人性的萎缩与人情的膨胀——农民文化的伦理观探析
      1. 一、人性与人情
      2. 二、“贫农的性自由”与礼教的性禁锢
      3. 三、“人情同心圆”与农民社会的信息传播模式
      4. 四、“家族凝聚力”之谜
      5. 五、“人情同心圆”的消解与亲缘组织的“现代化”
    16. 第十一章 非理性种种——农民思维方式探析
      1. 一、中国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吗?
      2. 二、“理性的小农”与农民的非理性
      3. 三、宗法农民非理性的各种类型
    17. 第十二章 农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 一、古典小农与古典文明
      2. 二、“五月花精神”与“美国式道路”
      3. 三、广义民主革命与农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4. 四、严重的教训
      5. 五、世界“后现代化”时代的农民改造问题与社会主义民主革命的两种前途
    18. 结束语 从田园诗到狂想曲
    19. 附录 传统乡村社会中的土地关系: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
    2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