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全12种(收录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某一时期、文体之兴衰历史的代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倾力打造)_AZW3_MOBI_EPUB_廖可斌

内容节选

第三编 嘉靖、隆庆朝的小说创作 (嘉靖、隆庆二朝 1522—1572) 小引 正德十六年(1521),明武宗的去世使明帝国面临了一个从未遇到的问题:死去的皇帝既没有儿子,也没有继子,他生前甚至没有对继位问题作过明确安排。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们找到了解决危机的办法。湖广安陆的兴献王朱厚熜被接来北京,登上了帝位,并于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他就是历史上的明世宗。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其时间之长在明代仅次于后来的明神宗。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曾发生过不少大事,可是要找出明世宗的值得称赞的善举确是异常困难。他在登基之初就挑起了“议大礼”的争端,坚持要尊奉自己的父母为帝后,尽管他是作为明孝宗的继子才得以登基称帝的。于是,明世宗与坚决维护皇帝世系稳定性的朝臣们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而结果则是反对派遭到了贬职、放逐,甚至被杖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议大礼”争端的解决标志了专制皇权的复兴,从此明世宗开始了长时间粗暴而专横的统治。他的欲求不管如何不合理也必须满足,而对他本人及其政策却不允许有任何的冒犯。在这期间,北方与西北方蒙古部落的入侵一直是接连不断,东南一带又屡遭倭寇的蹂躏,而朝中却是无恶不作的严嵩一伙把持朝政。明世宗后来的主要兴趣在于向神仙祈祷和觅取道家的秘方以期长生不死,他对于国家大事虽然仍是乾纲独断,但其决定却只是根据与少数佞臣的接触而作出。当时没有人敢公开地非议朝政,直到明世宗在位的最后一年,即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才发生了海瑞上书的事件。这位耿直的户部主事在那份著名的奏章中直率地批评道:“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1]不久,明世宗去世,继位的是他的儿子朱载垕,史称明穆宗。明穆宗在位仅五年半,他曾被封建史官称颂为节俭与仁厚,但实际上他一直过度地沉溺于个人的享乐之中,并未曾真正地管理过国家大事。 明世宗、明穆宗父子对中国的统治持续了五十年,这半个世纪正是明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此时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与复杂化自不待言,而商贾与市民阶层力量又日益壮大,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成为一支极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也开始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以此为社会基础的新的思想观念萌生了,并迅速地发展与传播,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与正统的封建意识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本阶段之后,明王朝还有七十余年的历史,而自万历朝以降的社会生活格局与弘治、正德朝以前的情形已大不相同,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我们才将本阶段视为重要的转折时期。 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明代的小说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通俗小说创作在经过长时期的停顿之后终于开始复苏。复苏的前奏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的刊印行世。这些小说在明初时即已成书,直到现在才总算结束了仅靠抄本在民间流传的历史,而最先刊印《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的又竟是官方的印刷机构,这也是很使人感兴趣的现象。强烈的社会反响紧随着这两部优秀巨著的刊印而出现,民间书坊的纷纷翻刻又使它们传播得更为广泛,产生的影响也更为巨大。人们以惊喜的心情接受了通俗小说这一新颖的文学样式,尽管它在实际上已有了近两百年的历史。不过,此时人们对何为通俗小说的理解还较为狭隘,由于传统观念的局限,也由于问世于明初的那几部通俗小说基本上都是以讲述历史故事为内容,于是讲史演义在一时间几乎成为与通俗小说相等同的概念。理解上的误差对当时的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嘉靖朝到万历朝中期的半个多世纪里,新问世的作品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讲史演义,同时其成书方式也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相仿,即据正史、平话、戏曲与民间传说改编而成,作家们也大多有着相当浓厚的按鉴演义、“羽翼信史而不违”[2]的意识。于是,讲史演义不仅是通俗小说创作中最先形成的流派,而且那时的创作领域也基本上由它一统天下。当然,并不是没有以其他内容为题材的作品,如成书于本阶段末的《西游记》与《金瓶梅》。[3]这两部作品分别是神魔小说与人情小说两流派的开山之作,它们的问世也是明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然而,《西游记》与《金瓶梅》在本阶段还只是鲜为人知的秘籍,它们要经过数十年的等待后才被刊印传播,只有在那时,它们才开始对通俗小说的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嘉靖、隆庆朝,新问世的通俗小说很少,而这不多的作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又都出自书坊主之手。一直到万历朝的中后期,整个创作界的情形也仍然是如此,就这半个多世纪而言,几乎可以说是书坊主们主宰了通俗小说的创作。在明清通俗小说的发展历程中,惟有此时发生了这种现象,它虽很奇特,却也不难理解。《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刊印传世,使人们开始对通俗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读到更多的作品,可是此......

  1. 总目录
  2. 清诗史:上下
  3. 清诗流派史
  4. 清词史
  5. 明清传奇史
  6. 明词史
  7. 明代小说史
  8. 唐前志怪小说史
  9. 唐代小说史
  10. 汉代文学思想史
  11.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
  12. 明代文学思潮史
  13.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全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