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归去 作个闲人:苏东坡传_AZW3_MOBI_EPUB_白落梅

内容节选

第十章 力辩山河 无论是苏轼也好,王安石也罢, 他们也只是在大宋王朝里, 恰巧出现,恰好路过而已。 若干年后,关于他们的故事, 是非成败,清醒糊涂,尽入渔樵闲话。 最喜夜色深浓,万物沉静,案几一花一茶,足以倾诉所有心事。想来千年前的宋朝,亦有过这样一个春风温润的夜,有过百态众生,心中顿觉柔软可亲。 如豆的灯影下,有诗客低吟,有红袖添香。当年的花厅亭榭,早已是废池颓垣,历史对人对物一样心肠。当下可以追忆,却不能有悲哀。光阴无尽,我们都将老去,成为别人的过往。 曾经的豪情满怀、壮志雄心,斟成画意诗情、流水落花,是无奈,还是洒脱,谁又知道。一如杜工部所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也许一颗诗心,须经风过雨,往来历练,方可惊艳于世。又如欧阳修言:“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唯有这般,才能让诗客尝尽人生况味,写就千古文章。 当年在京,苏轼任职史馆,居于微职,却因前途坦荡,稍可慰心。那时有王弗做伴,不曾孤寂,未尝凄凉。当下身任微职,却是形势皆变,命运无托。 幸而有王闰之相随,她虽不似王弗聪慧灵巧,能与之共读,却也温良贤淑,把家中诸事打理得井然有序。多少虚幻的美好,到底不及这样真实的相依,从前这般,现在亦如此。 在此期间,范镇曾推举苏轼为谏官,未得到允许。然而,苏轼虽非谏官,却不曾停止笔墨,每有不当之事,他即上书以言。 古人争论,多以文章为事,绘情于纸,相较高低。其间道理,亦是引经据典,以古喻今,或自梳道理,次第论之。也有那持异议之人,对立朝堂,辩于口舌,这时则是互据其理,逞弄才学。无论是文章,还是口才,纵文如堆玉,语如坠珠,取用与否,全凭君王做主。 苏家父子三人,皆善辩。苏洵即以政论文章而闻名于世,他取法古纵横家,又“吾取其术,不取其心”,观点精深,气势磅礴,写尽胸中之言。苏辙亦善政论、史论,著有《历代论》等。 苏轼亦善论文,当年制举考试,曾上策论五十余篇。他为文,不似纵横家流,事无定主,反复无常;他取理古今,言辞流利,以证对错。 《华严经》有云:“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唯有通达了内心,才华高妙,才能义理通达,畅然无碍。 在京期间,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同,意见相左,亦有数次。王安石欲变科举,苏轼上书:“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责实之政,则胥史皂隶,未尝无人,而况于学校贡举乎?” 王安石欲在考试时,用德行代替文辞,并专取策论,不用诗赋等。苏轼执意反对,据理力争,让神宗无从否定,故决定不采取变革。王安石忌恨苏轼,让他兼职开封府推官一职,盼他困以公务,无暇争辩。 但苏轼依旧写文,几次上书,写下著名的《上神宗皇帝书》。他先把神宗比作尧舜,后又论述其弊:“言天下莫危于人主也。聚则为君臣,散则为仇雠。聚散之间,不容毫厘。” 苏轼苦心相劝,洋洋洒洒,几近万言,神宗读罢,却未多理会。此时的神宗,已被他身边的佞臣彻底迷惑。他们察言观色,能说善辩,早已深悉帝王之心。苏轼的力量,这样薄弱,万般努力,付之东流。 苏轼见诸多坚持难有改变,又心恼王安石之辈,趁任推官之便,给考生出了道考题:“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恒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苏轼让学子论述,同是独断,却因独断之人不同,克亡不同;同样任人,因所任之人不同,成败有异。他本意原是隐言,宋神宗为晋武帝,还是苻坚?王安石为管仲,还是子之? “独断”“专任”,这些偏激字句,令王安石怒不可遏。他让御史谢景温捏造虚事,弹劾苏轼,“向丁忧,多占舟舡,贩私盐、苏木,及服阕入京,多占兵士”。如此几番折腾,并未得逞。苏轼面对诋毁毫不理会,请求外任。神宗允之,遣其去了杭州。 苏轼和王安石,此生只能背道而驰,不可交集。一个恃才变法,要立千秋之业;一个思古虑今,细陈其弊。 王安石亦非俗客,他的潇洒不同于苏轼。苏轼之潇洒,乃寄志江湖,心如孤鸿。王安石的风流,则更近西晋之风:随性穿着,无心饮食,不重外表,在意精神。他若仅是不拘形骸,纵惹世人不解,终无大碍。 世间之事,终有盖棺论定。王安石虽有高才,却终思虑不足,此次变法弊大于利。他的诸多想法,到最后成了虚谈,更开启了纷乱的党派之争。一时民生凋敝,哀鸿遍野,曾经鼎盛辉煌的北宋王朝开始衰败,直至走向灭亡。 真君子自是清白坦荡,与物相亲,心存善意,与人相交,亦无芥蒂。苏轼虽与王安石在朝中有诸多不快,但在他心里,在这清澈的人世间,从未有过仇敌。 多少不如意之事,皆不落于心上。他的豁达,如秋湖之水,若沧浪之波,风来则动,风过则静。苏轼一生阅人无数,过尽荣辱,到后来,原谅了每一个伤害过他的人。万物本有情,高才如他,怎能被狭隘占据其明敞的内心。 许多年后,苏轼任职黄州期满,回京路上,在王胜之陪同下,拜见过王安石。彼此写诗酬和,自此一笑泯恩仇。想来世间的爱......

  1. 信息
  2. 目录
  3. 序言 所有来去 都是过往
  4. 第一章 人似秋鸿
  5. 第二章 世间无双
  6. 第三章 巴山蜀水
  7. 第四章 青神女子
  8. 第五章 漫漫行途
  9. 第六章 飞鸿踏雪
  10. 第七章 凌虚台记
  11. 第八章 生死茫茫
  12. 第九章 二十七娘
  13. 第十章 力辩山河
  14. 第十一章 西子湖畔
  15. 第十二章 烟雨江南
  16. 第十三章 燕处超然
  17. 第十四章 千里婵娟
  18. 第十五章 黄楼岁月
  19. 第十六章 乌台诗案
  20. 第十七章 拣尽寒枝
  21. 第十八章 杖头钱疏
  22. 第十九章 居士风流
  23. 第二十章 泛舟赤壁
  24. 第二十一章 浮生清凉
  25. 第二十二章 人间清欢
  26. 第二十三章 此心安处
  27. 第二十四章 繁盛一时
  28. 第二十五章 不应回首
  29. 第二十六章 苏堤烟柳
  30. 第二十七章 离人断肠
  31. 第二十八章 罗浮仙梦
  32. 第二十九章 天女维摩
  33. 第三十章 天涯海角
  34. 第三十一章 人生秋凉
  35. 第三十二章 一代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