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他的作品_AZW3_MOBI_EPUB_胡金铨

内容节选

第十六章 一九三〇年秋天,张学良倒向中央,冯玉祥垮台,阎锡山退回了山西老窝。中原大战结束,平津一带暂时“太平”了一阵子。 这时候老舍接到了山东齐鲁大学的聘书,请他去做教授。在他一生的事业来讲,这又算高升了一步。 那年年底,老舍带着新婚夫人胡絜青,男仆老田①,坐津浦路,直奔济南上任。 他以前没有到过济南,但久闻其大名: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名胜古迹遍地皆是。再加上“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有诗为证”,这个文化古都应该是“人杰地灵”,何况山东还是出“圣人”的地方! 老舍到了济南,一下火车,就大失所望:车站上又脏又乱,人挤人。不管男女,嘴里都是大葱味儿②。 他好不容易挤出车站,弄得满头大汗。喘息未定,一大群马车夫拥上来抢生意。老舍看了看:个个都是马瘦车破。他正在挑选之际,一位“御者”不由分说,就把他的行李搬上了车。 老舍一问价钱,吓了一跳——买一辆马车也用不了这么多钱。他“还”了个数儿,“赶车的”没出声,一瞪眼,把他的行李全扔到街上了。 老舍气得差点没“闭”过去! 幸好这时候有个朋友来接他,而且自备马车,他们主仆才算得救。 济南的路,除了有几条比较平宽之外,其余的大街小巷全是“千年古道”:中间垫石、两旁铺土。特点是晴日扬灰,雨天和泥。而且石板起伏甚大,功能是行人跌跤,车马颠簸。 老舍坐着他朋友的车,一路上三次马失前蹄。一次他鼻子撞在车窗上,两次和他朋友来个“顶牛儿”。最后总算有惊无险,到了学校③。 老舍一看见齐鲁大学的校园,才转忧为喜。 “齐鲁”号称华北最大之校舍,位于济南新建门外,占地六百余亩。校园广阔,环境优美,建筑物之间,遍植花草树木。教授住宅是在密林深处,散建一幢幢的独立洋房。诗人臧克家访问老舍的时候,叹为“世外桃源”④。 老舍从一九三〇年到抗战前夕,除了中间一度到青岛去教书之外,一直都住在“齐鲁”的校园里。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住宅了。 在这里,他写作、研究学问、种花⑤、养猫⑥、养狗⑦、养金鱼。内有贤内助主中馈,外有老田应门洒扫。也是在这里,他的大女儿和二儿子相继出世。他称之谓“文艺副产品”⑧。 就在这个时期,宁恩承曾到“齐鲁”去看他,所得印象是:“一九三一年他带着新婚太太到济南齐鲁大学去教书。他太太也在济南一个中学教书。夫唱妇随,在济南三年中恐怕是老舍一生较好的一段时光。已结了婚,结束了三十年的光棍生活。有一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在国内已渐有文名,而且年富力强,三十五六岁正是有为之年。一九三三年,我过济南,他夫妇到车站接我到他家吃饭。他满面春风。按照老舍的标准就算心广体胖了。”⑨ 老舍自己对这一段生活也相当满意,他在“全家福”的照片上题过一首诗: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 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⑩ 老舍觉得济南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天气太热⑪,市区脏乱⑫,老百姓愚昧蛮横⑬。他对济南的名胜都很欣赏:他写过《大明湖之春》⑭《济南的冬天》《趵突泉的欣赏》⑮等文章来描叙那里的风景。 任何人到一个新地方都有些事情不习惯,老舍也不例外,他看见济南人吃“油炸莲花”就挺别扭。其实一个外地人看北京人喝“豆汁儿”,上海人吃“洋虫”,广东人吃蛇和龙虱也会吓一跳。 不过当时山东政治空气的确是很污浊。省主席是韩复榘⑯,外号是“韩青天”,搞得乌烟瘴气,他闹的笑话都编成了小说⑰。最荒唐的是他把假财神梁作友送到南京,弄得国民政府很多要员都要下不来台。老舍为这件事还作了一首打油诗⑱。教育厅厅长是何思源,这位法国留学生一个劲儿地提倡“武训精神”,搞了好几年也没见谁去毁家兴学。 齐鲁大学背后有洋人教会撑腰,校长朱经农又是中央大员,省政府的官儿表面上还有所顾忌,不敢乱来。但暗地里却鼓动学潮,和学校捣乱。老舍也写一些文章来讽刺这件事⑲。 注释: ①老田是老舍由北平请到济南的男仆,在其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 《辞工》,载《老舍幽默诗文集》,上海: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版。 《一天》,载1933年1月1日《论语》第8期。 《吃莲花的》,载1933年8月16日《论语》第23期。 ②老舍:《到了济南》,载《老舍幽默诗文集》,上海: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版。 ③同上。 ④臧克家:《济南三日》,载1938年1月1日《宇宙风》第56期。 ⑤老舍对于种花的兴趣很高,他晚年曾培植出九十多种新品种的菊花,在很多文章里也以种花作题目:《吃莲花的》。 老舍:《养花》,载《福星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 老舍:《春来忆广州》,载《纯文学》第1卷第7期。 黄沙:《老舍的写作生活》,载1956年4月1日《新观察》第7期。 ⑥老舍很喜欢小动物,他在济南养的猫名“球”,可参考下列文章: 《一天》。 《一九三四年计划》,载《老舍幽默诗文集》,上海: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4年版。 《辞工》。 《痰迷新格》,载1933年10月16日《论语》第27期。 《猫》,......

  1. 自序 不成问题的问题
  2. 第一章 老舍的出生/庆贺新春叫“庆春”/其他名号
  3. 第二章 父亲殉了大清朝/母亲挑起养家重担/幼时的穷困/“北京𩩺人”
  4. 第三章 入小学堂/北京孩子的生活/不十分用功的学生
  5. 第四章 母亲的影响/在“北师”/对清朝倒台的兴奋/新希望趋于幻灭
  6. 第五章 时局像“走马灯”/当小学校长/没在“五四运动”里面/不做“过激的事情”/“理想公民”
  7. 第六章 “小教育官儿”/写《老张的哲学》的材料/去南开中学教国文/文化界的热闹/从津返京,生活复窘/读英文认识艾温士教授
  8. 第七章 二十七岁赴英/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国语讲师的工作/本薪与“外快”
  9. 第八章 初到伦敦/租房经历/莫逆之交艾支顿/从不提合译《金瓶梅》/搬到学生公寓受罪又受气/房东太太的女儿
  10. 第九章 英国人不注重“吃”的原因/《二马》里刻画的英国人/失业和学非所用的本地人 /身在番邦,心怀祖国/国内的变化/严肃的“私生活”
  11. 第十章 开始创作的动机/极喜欢读狄更斯的作品/“学贯中西”“靠得住”/中国旧小说和地方曲艺的影响/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二十三,罗成关”/定亲退婚“遭大难”/《老张》投稿经过的几种说法
  12. 第十一章 处女作轰动文坛/“文学研究会”/《赵子曰》/革命行动最大的好处是“不用上课”/“赵子曰”式的青年
  13. 第十二章 以英国为背景的《二马》/告别伦敦,游览欧洲大陆/《二马》和巴黎/坐上法国邮轮去新加坡/喜欢夸大自己的穷困
  14. 第十三章 第四部小说《大概如此》胎死腹中/比较东西方社会,思想上起了变化/离开欧洲前后的中外时局
  15. 第十四章 放弃写“华侨奋斗史”一类的故事/《小坡的故事》/辛苦的创作过程/在新加坡住了半年
  16. 第十五章 被催婚/和胡絜青成家/几桩“罗曼史”/梅花与初恋/道路传闻的“一段情”
  17. 第十六章 被聘为教授/初到济南的失望/一生较好的一段时光/山东的政治空气
  18. 第十七章 齐鲁大学的历史/讲课非常“叫座”/“能说会道”带来的“明星感”/和冯玉祥拉上关系/“温和”的“反对派”/喜欢“耍滑稽”而丢了教职
  19. 第十八章 一生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影响写作情绪的三大因素/时局:大动荡时期/文艺思潮:左、中、右各派的“争鸣齐放”/“三十年代文艺”/始终保持“散淡的人”的立场/写闲适性的文章
  20. 第十九章 供求需要,大力增产/写短篇应付各杂志编辑/教书和写作在时间上起了冲突/卖文无法糊口,重操粉笔生涯/《磕头了》
  21. 第二十章 长篇小说:《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 /短篇小说/其他创作
  22. 第二十一章 重操旧业/好友白涤洲病逝/搬到“洋气”的青岛/衣、食、住、行、玩
  23. 第二十二章 山东大学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上任于青黄不接之际/和在“齐鲁”时一样受学生欢迎 /“议和会”/辞掉教职,专心写作/只有买画舍得花钱
  24. 第二十三章 日本对中国节节进逼/炮火中的济南/以文艺的力量参加抗日/只身南下去武汉/住进冯玉祥家/武汉三镇所见
  25. 第二十四章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领导权”落到“散淡的人”身上/“文协”的周转/开理事会借“大头儿”们请吃饭举行/“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26. 第二十五章 对“文协”的两大贡献/推行通俗读物/大量的创作:“旧瓶装新酒”
  27. 第二十六章 “文协”会刊《抗战文艺》/“文艺与抗战有无关系”的笔墨官司/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为《抗战文艺》写的文章/附文:“文协”致《中央日报》的公开信
  28. 第二十七章 全副精神放在“文协”上/“巧妇作成无米炊”/日机轰炸下坐船去重庆/“通俗文艺讲习所”/“作家战地访问团”
  29. 第二十八章 第一个话剧剧本《残雾》/重庆的“五·三、五·四”大轰炸/“文协”同人躲警报/《抗战文艺》陷于极端的困境
  30. 第二十九章 “前线慰劳团”/长诗《剑北篇》及自我批评/用“辙”多,朗诵效果比默读好
  31. 第三十章 “保障作家生活运动”/要求提高稿费,忠实支付版税/成立“救济贫病作家基金”
  32.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