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即燃烧【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国家级“人民艺术家”王蒙全新散文力作!2020年重磅巨献!讲述对文艺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全面展示了其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_AZW3_MOBI_EPUB_王蒙

内容节选

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从上幼儿园的孙儿口中,得知了现时幼儿们流行的一句俏皮话:爱跟不跟,板蓝根。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多变的,好的时候一块儿玩,发生了龃龉一方便会对另一方说:“我不跟你玩儿了。”另一方答道:“爱跟不跟,板蓝根。”用这种说法抵御了侮辱,捞回了面子。“爱跟不跟,板蓝根。”从语义上说本来是毫无内容的,但这话仍然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前者是你跟我玩我跟你玩的游戏中的人际关系的经验,跟可以理解为认同、亲近、友谊、结合……不跟可以理解为否定、疏离、抵牾、破裂。后者则反映了幼儿们的患病用药经验。两者被两个同音字“跟”与“根”联系了起来。莫名其义的同音连接产生了一种幽默感,可以用来掩饰窘态,可以自嘲解嘲,可以表达对对方“不跟你玩”的轻蔑态度,可以从无言以对中找出对答的妙语来,乃至可以转败为胜。这也是语言的妙用了。更前一代人,当我的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最喜欢说的童谣则是:一个小孩儿写大字,写、写、写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不着,着、着、着大火,火、火、火车头,头、头、打你一个大锛儿头。同样是无意义的话语,却比精心编制并教授推广的儿歌童谣更普及。个中道理,值得一思。估计其原因是:语音的连续性,易于上口和背诵。内容靠拢儿童生活,写大字啦、起不来啦、画图画啦什么的。结句“打你一个大锛儿头”有点包袱、笑料。无逻辑、不连贯、玩语言、文字流,故而显得轻松。虽然,从小人们就有为某种形式而喜悦、以某种符号来游戏的天性。并不是说必须先弄懂含义才能接受的。这里也有一个“懂”与“欣赏”“喜欢”的辩证关系问题。语言是一种符号,但符号本身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会带来语言符号的发展变化,当然,反过来说,哪怕仅仅从形式上制造新的符号或符号的新的排列组合,也能给思想的开拓以启发。上述两个“小儿科”的例子说明,即使全无内容的符号组合,如果形式上有可取处,也仍能给人以某种启迪。成人变动符号乃至“玩符号”“玩语言”“玩文字”的方式就更多。其长短精粗优劣难以一概而论。例如:“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成语。倒过来说是“事成者皆有志”或“事成者多有志”,推敲一下,未必尽然。反其意说“有志者事不成”或“无志者事有成”则都有意义。有志而事不成者不亦众乎?一万人想当作家的文学青年中,有几个“事竟成”呢?一万个想找白马王子的少女,有几个找到了呢?可见志与事的关系并非温度与结冰的关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比“有志者事竟成”更成熟些更全面些了,虽然仍不那么“科学”。至于“无志者事竟成”(这里的竟当竟然讲了)或“无志者事亦成”“无志者事更成”“无志者事独成”,究竟又是怎么搞的呢?讲下去就有些深奥或不平之气了。再拿“慢工出细活”这样一句俗语,一个表达劳动时间与产品质量的正比关系的命题来说,我们可以试一试以下的排列游戏:快工出细活(最理想,未必现实)。快工出粗活(与原命题最接近)。慢工出粗活(最差,亦有可能)。再如谚语“失败是成功之母”,也可以说是一个命题。对这句话的诸词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句子:失败是失败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母。失败就是失败,无母。成功就是成功,无母。这样一组合,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或许可以探讨得更清楚。失败产生失败、成功产生成功的说法有两种可能的意义:一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次失败可能引起一连串失败,一次成功可以引起一连串成功;对前者不可不警惕,对后者不可自我归功,得意忘形。第二种含义则是表明成功的时候应该乘胜前进,夺取新的成功,失败的时候应该步步为营,防止更大的失败,同时要为更大的失败做好准备。至于成功是失败之母,则是原命题的一个重要的姊妹命题。据周谷城先生对我讲,解放初期他曾与毛主席讨论过这一命题。毛主席提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周先生提出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主席思索后称赞道:“说得对!”这样一个命题对于成功者来说,要求他们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是颇有意义的。至于成功失败的“无母”(即无根由)说,则反映了对于万事万物的因果链条的存在的怀疑。它表露的可能是一种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也可能是对因果关系的多线性、互悖性与复杂性了解后的困惑。本来,成功和失败的估量就存在着弹性,而且世事中诸多成功与诸多失败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不是几条单一的平行线(哪个是哪个之母)所能表述清楚的。我们都知道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这三个命题的含义是十分丰富、十分严肃郑重的。据说有一篇杂文则对目前尚未完全消除的不正之风、对一些假大旗以营私的人的方术做了句型类似而含义相反的概括,说这些不正派的人搞的是:理论与实惠相结合,表扬与自我表扬,密切联系上级。令人闻之一怔,继而为之喷饭。理论与实惠相结合,只动了一个字而面目全非,文字的力量......

  1. 目录
  2. 辑壹 文学在场
    1. 谈学问之累
    2. 名士风流以后
    3. 漫说喜剧
    4. 人生即燃烧
    5. 《三国演义》里的“前现代”
    6. 文学的方式
    7. 可能性与小说的追求
  3. 辑贰 行板如歌
    1. 行板如歌
    2. 在贝多芬故居
    3. 我们明朝就要远航
    4. 难忘的格里格故居
    5. 在声音的世界里
    6. 隔山乱弹
  4. 辑叁 我向往的安详
    1. 话说“朝三暮四”
    2. 重组的诱惑
    3. 再话语词
    4. 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
    5. 剧场拾艺
  5. 辑肆 读书六议
    1. 感觉与境界
    2. 小说的世界
    3. 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
    4. 旧体诗的魅力
    5. 反面乌托邦的启示
    6. 躲避崇高
  6. 辑伍 人生实苦,然而有美
    1. 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人
    2. 惊险的模式及其他
    3. 关于《女人的气味》
    4. 通俗、经典与商业化
    5. 话说《雨人》
    6. 电影门外谈
    7. 也说歌星种种
  7. 辑陆 经典的尺度
    1. 《红楼梦》的写实与其他
    2. 时间是多重的吗
    3. 《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
    4. 《雪》的联想
    5. 通境与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