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面对人生问卷上一道道日常考题,20位哲学家用概念带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_AZW3_MOBI_EPUB_黄珍奎
内容节选
08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努力不再受重视的时代 “你真的尽全力去做了吗?”这个问题偶尔会令我们退缩。生活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让人犹豫不决或拼命寻找借口的时候。此时若有人直接丢一句:“你已经尽力了吗?”就会让人惊而萌生退意。看看现在的社会,现下是个求职人员泛滥,甚是连约聘职缺都没有的时代。因为没有合适职位,求职者只好去汉堡店打工维生,即使在那里忙了一个小时,仍旧吃不起店里的一份汉堡套餐。 在这样的社会中,若问人“你尽力了吗?”“你努力过了吗?”,只会令人感到愤怒而非空虚。更叫人气愤的是,听完这些话,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自责:“我的努力是不是不够?”没错,我们到了一个努力不再受重视的时代。我们不能否认创建“三星集团”的李秉喆和“现代集团”的郑周永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但若是从基层开始白手起家的他们生在现代,运气好点或许还能当个约聘人员,运气差点说不定就只能当个汉堡店的工读生。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 这时,聪明人就会发问:“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当今的聪明人很难摆脱厌世主义,因为若以客观冷静的角度来看社会,就会发现毫无任何希望。出生在富裕人家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出国留学,甚至还能继承丰厚的家产;生于贫困人家的孩子,即使费尽心思拼命努力,依旧无法摆脱成为打工人员的命运。身处在这样的世界,怎能叫人不厌世呢?与其说“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是在冷嘲热讽,倒不如说这个问题问得既合理又聪明。 然而,这个世界会追问这些人:“不然要怎么办?不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虽然这个时代很明显是个努力不受重视的时代,但我们却无法找出任何合理的解释来回复这个问题。因为不管世界再怎么荒谬,若不付出任何努力,也不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公的世界,因此面对“努力”的问题,只能暗自苦恼纠结。若想要坚毅地在这世道中求生,就必须找出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只要努力,人生真的就会有所不同吗?” 历史唯物论 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是以《资本论》(Das Kapital)闻名于世的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为了得到解答,我们必须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在了解这个陌生的概念之前,先来看看什么叫作“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根本的实在”,这和唯心论——把内心或精神等观念视为实在,是相反的。假设桌上有一个杯子,唯物论者会认为它是一个名为杯子的物质实在,而唯心论者则会认为,我们的精神在看到杯子后所产生的观念(杯子的形象)才是实在。 基本上可以说马克思是一个唯物论者。他认为物质非常重要,因此自然会批判唯心论,但他也同时批判了当时的传统唯物论者。他认为当时的传统唯物论是“机械唯物论”,简单来说,机械唯物论认为“所谓的人类和人类吃进去的东西并无不同”,也就是指组成对象的物质定义了那个对象。若你觉得艰涩难懂,就让我用例子说明。 欧洲会把过去的城堡建筑物改造成饭店使用。对机械唯物论者而言,“过去的城堡”和“现在的饭店”是同一个对象,即使经过改造和修缮,组成对象的物质非常相似。但在不懂哲学的我们眼里,都知道城堡和饭店有所不同,假使它们在物质方面完全相同,我们也很难断定两者就是同一个对象。马克思始终无法同意这种机械唯物论的看法。 “实践”的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虽然城堡和饭店在物质上相同,但在某方面来说又不太相同。马克思会怎么诠释那个“某方面”呢?他将它称为“实践”(Praxis)。“实践”代表的是人类有主动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将理论或想法转移到有意识、主动的活动上或加以实行。简单来说,可将实践称为主动的努力。马克思认为城堡和饭店的差异就在于实践,也就是所谓的主动努力。 这听起来有点难懂,让我们再重新整理一次,城堡和饭店明显不同,具体来说有哪些地方不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城堡,因为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只有国王或贵族阶级才能拥有城堡,但饭店可就完全不同了,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买。马克思认为这些差异是通过“实践”形成的。 具体来说,城堡和饭店之间的差异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些“实践”出来的。通过名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社会由过去的封建制度转为民主制度;通过名为工业革命的实践,建立起资本主义体系。通过这些实践所带来的历史变迁,我们得以认知城堡和饭店的明确差异。到头来划分对象(城堡—饭店)的并非“物质”,而是“实践”。这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我能理解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Wage-Labor and Capital)一书中所提到的:“黑人就是黑人,他们只有在特定的关系当中才会变成奴隶。”就算黑人在物质上是个黑人,但他会成为奴隶或是自由之身的前提就在于“实践”。黑人只有在没有实践的时代、在特定的关系中才可能成为奴隶。 我们的努力该是哪一种 再回头来看我们的生活。若问马克思:“只要努力,人生真的就会有所不同吗?”他应该会说:“没......
- 信息
- 前言 “追”救了我们
- 序 将哲学变成工具的方法
- 01 我们有办法摆脱成见和偏见吗——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 02 你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吗——帕斯卡的“虚荣”
- 03 做喜欢的事情可以成功吗?——斯宾诺莎的“自我完善力”
- 04 我能成为一个好人吗——休谟的“同情心”
- 05 凡事一定得亲自体验过才行吗——康德的“先验”
- 06 要如何找到“我”——费希特的“自我”
- 07 该选择梦想还是现实——黑格尔的“辩证法”
- 08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 09 人生如何不受风向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
- 10 一定要先思考过才能开口吗——索绪尔的“语言”
- 11 为何无法操控心绪——弗洛伊德的“超我”
- 12 时间为何总是不够用——柏格森的“绵延”
- 13 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拉康的“神经症”
- 14 为何在工作时会感到畏怯——阿图塞的“意识形态”
- 15 找到天职就能得到幸福吗——萨特的“脱存”
- 16 人生一定要有计划吗——列维-施特劳斯的“博艺不精者”
- 17 有办法和讲不通的人沟通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 18 如何克服低潮——托马斯·库恩的“范例”
- 19 明明很自由,为何还会烦闷——福柯的“生命权力”
- 20 你想要重置人生吗——德勒兹的“配置”
- 后记 不经意学到的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