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面对人生问卷上一道道日常考题,20位哲学家用概念带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_AZW3_MOBI_EPUB_黄珍奎

内容节选

08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努力不再受重视的时代 “你真的尽全力去做了吗?”这个问题偶尔会令我们退缩。生活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让人犹豫不决或拼命寻找借口的时候。此时若有人直接丢一句:“你已经尽力了吗?”就会让人惊而萌生退意。看看现在的社会,现下是个求职人员泛滥,甚是连约聘职缺都没有的时代。因为没有合适职位,求职者只好去汉堡店打工维生,即使在那里忙了一个小时,仍旧吃不起店里的一份汉堡套餐。 在这样的社会中,若问人“你尽力了吗?”“你努力过了吗?”,只会令人感到愤怒而非空虚。更叫人气愤的是,听完这些话,人们就会不自觉地开始自责:“我的努力是不是不够?”没错,我们到了一个努力不再受重视的时代。我们不能否认创建“三星集团”的李秉喆和“现代集团”的郑周永比任何人都要努力,但若是从基层开始白手起家的他们生在现代,运气好点或许还能当个约聘人员,运气差点说不定就只能当个汉堡店的工读生。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 这时,聪明人就会发问:“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当今的聪明人很难摆脱厌世主义,因为若以客观冷静的角度来看社会,就会发现毫无任何希望。出生在富裕人家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轻松出国留学,甚至还能继承丰厚的家产;生于贫困人家的孩子,即使费尽心思拼命努力,依旧无法摆脱成为打工人员的命运。身处在这样的世界,怎能叫人不厌世呢?与其说“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是在冷嘲热讽,倒不如说这个问题问得既合理又聪明。 然而,这个世界会追问这些人:“不然要怎么办?不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虽然这个时代很明显是个努力不受重视的时代,但我们却无法找出任何合理的解释来回复这个问题。因为不管世界再怎么荒谬,若不付出任何努力,也不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公的世界,因此面对“努力”的问题,只能暗自苦恼纠结。若想要坚毅地在这世道中求生,就必须找出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只要努力,人生真的就会有所不同吗?” 历史唯物论 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是以《资本论》(Das Kapital)闻名于世的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为了得到解答,我们必须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在了解这个陌生的概念之前,先来看看什么叫作“唯物论”。唯物论认为“物质是根本的实在”,这和唯心论——把内心或精神等观念视为实在,是相反的。假设桌上有一个杯子,唯物论者会认为它是一个名为杯子的物质实在,而唯心论者则会认为,我们的精神在看到杯子后所产生的观念(杯子的形象)才是实在。 基本上可以说马克思是一个唯物论者。他认为物质非常重要,因此自然会批判唯心论,但他也同时批判了当时的传统唯物论者。他认为当时的传统唯物论是“机械唯物论”,简单来说,机械唯物论认为“所谓的人类和人类吃进去的东西并无不同”,也就是指组成对象的物质定义了那个对象。若你觉得艰涩难懂,就让我用例子说明。 欧洲会把过去的城堡建筑物改造成饭店使用。对机械唯物论者而言,“过去的城堡”和“现在的饭店”是同一个对象,即使经过改造和修缮,组成对象的物质非常相似。但在不懂哲学的我们眼里,都知道城堡和饭店有所不同,假使它们在物质方面完全相同,我们也很难断定两者就是同一个对象。马克思始终无法同意这种机械唯物论的看法。 “实践”的哲学家——卡尔·马克思 虽然城堡和饭店在物质上相同,但在某方面来说又不太相同。马克思会怎么诠释那个“某方面”呢?他将它称为“实践”(Praxis)。“实践”代表的是人类有主动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是将理论或想法转移到有意识、主动的活动上或加以实行。简单来说,可将实践称为主动的努力。马克思认为城堡和饭店的差异就在于实践,也就是所谓的主动努力。 这听起来有点难懂,让我们再重新整理一次,城堡和饭店明显不同,具体来说有哪些地方不同?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城堡,因为在过去的封建时代,只有国王或贵族阶级才能拥有城堡,但饭店可就完全不同了,任何人只要有钱就能买。马克思认为这些差异是通过“实践”形成的。 具体来说,城堡和饭店之间的差异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些“实践”出来的。通过名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社会由过去的封建制度转为民主制度;通过名为工业革命的实践,建立起资本主义体系。通过这些实践所带来的历史变迁,我们得以认知城堡和饭店的明确差异。到头来划分对象(城堡—饭店)的并非“物质”,而是“实践”。这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观点。 我能理解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Wage-Labor and Capital)一书中所提到的:“黑人就是黑人,他们只有在特定的关系当中才会变成奴隶。”就算黑人在物质上是个黑人,但他会成为奴隶或是自由之身的前提就在于“实践”。黑人只有在没有实践的时代、在特定的关系中才可能成为奴隶。 我们的努力该是哪一种 再回头来看我们的生活。若问马克思:“只要努力,人生真的就会有所不同吗?”他应该会说:“没......

  1. 信息
  2. 前言 “追”救了我们
  3. 序 将哲学变成工具的方法
  4. 01 我们有办法摆脱成见和偏见吗——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5. 02 你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吗——帕斯卡的“虚荣”
  6. 03 做喜欢的事情可以成功吗?——斯宾诺莎的“自我完善力”
  7. 04 我能成为一个好人吗——休谟的“同情心”
  8. 05 凡事一定得亲自体验过才行吗——康德的“先验”
  9. 06 要如何找到“我”——费希特的“自我”
  10. 07 该选择梦想还是现实——黑格尔的“辩证法”
  11. 08 努力就会有所不同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12. 09 人生如何不受风向影响——尼采的“权力意志”
  13. 10 一定要先思考过才能开口吗——索绪尔的“语言”
  14. 11 为何无法操控心绪——弗洛伊德的“超我”
  15. 12 时间为何总是不够用——柏格森的“绵延”
  16. 13 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拉康的“神经症”
  17. 14 为何在工作时会感到畏怯——阿图塞的“意识形态”
  18. 15 找到天职就能得到幸福吗——萨特的“脱存”
  19. 16 人生一定要有计划吗——列维-施特劳斯的“博艺不精者”
  20. 17 有办法和讲不通的人沟通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21. 18 如何克服低潮——托马斯·库恩的“范例”
  22. 19 明明很自由,为何还会烦闷——福柯的“生命权力”
  23. 20 你想要重置人生吗——德勒兹的“配置”
  24. 后记 不经意学到的西方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