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第二辑)【本套丛书是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题性丛书,较完整的收录张一兵老师领导的南京大学马哲学术研究团队的重要成果。】_AZW3_MOBI_EPUB_张一兵
内容节选
结语 在当下资本霸权的逻辑下,齐泽克试图通过重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而“复兴共产主义事业”。令人诧异的是,在《活在末世》《比无更少》等21世纪出版的若干著作中,齐泽克将重释阿多诺的“对象的优先性或优势”理念视为构建新共产主义方案的关键。例如,在《活在末世》中,齐泽克论道: 把共产主义视为主体对实体的最终胜利难道不会太主观主义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社会统治的必要性;相反,我们应该接受阿多诺的所谓“对象的优势”:对于人类而言,摆脱主人统治的方式并不是去成为统治自然的集体性主人,而是要意识到主人不过是个冒牌顶替者而已。[1] 齐泽克的这种理论姿态一反之前挪用拉康理论所展开的意识形态批判的一般范式,事实上,恰恰是这一理论“症候”暴露了齐泽克理论中隐藏着的一条一以贯之的核心线索: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逻辑对于齐泽克的“精神分析+马克思”范式的塑型。前者奠定了齐泽克调用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路径,即将精神分析理论改造成彻底的社会批判理论,进而在实体—主体关系维度为当下颠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之“行动”提供充分的主体性依据,却不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这种学术继承关系并非没有渊源。事实上,在前往法国学习拉康的精神分析之前,齐泽克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深受恩师德本雅克(Bozidar Debenjak)的影响,后者是第一个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传入斯洛文尼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2] 齐泽克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逻辑下用拉康概念补充前者在主客体关系层面所未彻底说清的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拉康这个‘作为与a相关的$’的主体概念,也阐明了阿多诺的一个预见,主体自相矛盾地伴随着‘对象的优势’——这个对象只能够是对象a。”[3] 无论是“对象的优先性”还是“对象a”概念,它们所基于的是一个广包性(comprehensive)的同一性体系结构,它们是整个结构所无法彻底捕捉的“剩余”,而结构的关键则是其“形式”。在此,齐泽克实际上以索恩-雷特尔的理论为中介,将价值的“形式规定性”当作“象征秩序”的现实基础,进而阐发“形式”下的“剩余”——剩余快感—剩余价值——在整个同一性体系结构构建过程中的效应。事实上,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效果历史上,齐泽克所延续的是批判理论所展开的对“压抑”之“形式”而非“压抑”本身的批判,后者借助于这一批判对象的转变,把精神分析做了历史化的处理。其中的典型无疑是马尔库塞。他在《爱欲与文明》中将重心放在“剩余压抑”的概念上,强调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形式中“操作原则”对本能享乐的额外剥削,而齐泽克的“剩余快感”在此逻辑下则进一步指出了压抑形式所造成的额外要素已然和当代资本主义的运作模式融为一体,其基础依然是批判理论所构建的文化工业—消费社会的批判语境。 有所不同的是,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文化工业—消费社会的批判逻辑依然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型,批判理论由此展开对文化工业—消费社会的现实运作机制的分析,从而引申出在此现实机制下压抑形式的变化及人的心理结构的变迁(即他们的所谓“压抑性反升华”结构);而在齐泽克那里,研究对象被转移为社会机制在主体上的投影,即象征秩序。所以,在齐泽克的理论框架下,文化工业—消费社会的现实运作机制与其主体效应“压抑性反升华”实际上是同一样东西,即“超我”。在此,齐泽克将阿多诺所提及的“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短路关系发挥到了极致,他除了利用诸如“无咖啡因的咖啡”“无酒精的啤酒”等一系列试图去除“他性”要素的产品为例展示消费社会如何将“禁令”(超我)与“享乐”(本我)结合到一起之外,亦通过对文化资本主义下慈善、生态等道德要素的介入方式的讨论,直接在实体—主体交织在一起的空间(象征秩序)中探寻现实的投影与主体反应的互动关系。 对此,本文认为,“超我”与“本我”的短路背后所蕴含的恰恰是法兰克福学派所指认的资本主义物化结构下“自我”的瓦解,这实际上构成了齐泽克调用拉康精神分析的主体理论的核心契机,法兰克福学派意义上的“自我”的丧失恰恰是齐泽克阐发“被画杠的主体”($)的真实思想史底蕴,也就是说,通过调用拉康的概念“$”及与此相关的“对象a”概念,齐泽克实质上在阿多诺理论地平上进一步阐释了由物化结构所构建的同一性体系下主体与非同一性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以一种新的方式试图直面资本主义物化结构本身。在此前提下,“复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成了齐泽克越喊越响的口号。对于批判理论而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固然对物化结构及拜物教问题予以了科学的阐释,但物化结构和物化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摆在当下激进语境中的绕不过去的问题。况且,资本逻辑与技术理性的越发“精巧”化无疑加深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尤其是马克思所指认的“现实抽象”在当代格局下越发成为社会构建的核心机制,并借助当代技术(如“超现代主义”......
- 总目录
- 重写现代性:利奥塔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重复性、回忆性与修复性(代序)
- 目录
- 引论 走近利奥塔
- 一、一位独特的思想冒险家
- 二、利奥塔的著作及其研究状况
- 附录 《生于1925年》:利奥塔的学生时代
- 第一章 利奥塔与法国思潮
- 一、法国现象学运动
- 二、精神分析运动
- 三、尼采主义
- 四、后现代主义
- 第二章 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写
- 一、马克思的政治现代性批判
- 二、波德莱尔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 三、利奥塔的“重写现代性”
- 第三章 利奥塔的《现象学》
- 一、利奥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解释
- 二、现象学与人文科学
- 三、现象学的历史性维度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或野蛮”时期
- 一、“社会主义或野蛮”组织及其内涵
- 二、利奥塔对法国及其殖民地状况的分析
- 三、“社会主义或野蛮”组织的分裂
- 第五章 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现代性批判
- 一、20世纪60年代法国知识分子的状况
- 二、1968年之前的文化现代性批判
- 三、利奥塔论南泰尔学生运动
- 第六章 利奥塔的精神分析法
- 一、拉康的精神分析法的影响
- 二、理论的漂流:概念与内涵
- 三、从精神分析走向批判的艺术世界
- 第七章 《话语,图形》
- 一、《话语,图形》的主要来源
- 二、图形性空间的建构
- 三、欲望与图形世界的关联
- 四、欲望与图形世界的批判旨趣
- 附录 对立与差异:利奥塔对辩证法的批评
- 第八章 利奥塔对马克思的解读
- 一、利奥塔对吕贝尔的批判
- 二、利奥塔论异化和马克思的理论
- 三、利奥塔论永恒轮回与资本
- 第九章 《力比多经济学》
- 一、论《反俄狄浦斯》
- 二、欲望及其运作过程的重新概念化
- 三、转向力比多经济学
- 第十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政治哲学
- 一、《后现代状况》
- 二、“分歧”的话语政治学
- 三、利奥塔论教育
- 结语 重写现代性
- 索引
- 利奥塔生平及著作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价值形式、国家衍生与批判理论: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论 新马克思阅读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范式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当前法兰克福学派研究中缺失的线索
- 二、新马克思阅读的兴起及其脉络
- 三、新马克思阅读所揭示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传统
- 四、德国新马克思阅读的研究现状
- 五、本书的结构、任务与方法
- 第一章 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兴起的社会史及思想史背景
- 一、联邦德国的社会历史变革与德国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沉浮
- 二、走向黑格尔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
- 三、经济学论争中哲学追问以及《资本论》手稿的发现与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新马克思阅读理论的核心理论建构
- 一、马克思“通俗化”的改写与被“稀释”的方法:新马克思阅读的靶子
- 二、价值形式问题的重要性及其理论内涵
- 三、“二重化”:重建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逻辑环节
- 四、补论:索恩-雷特尔、阿多诺与新马克思阅读:围绕价值形式理论的过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逻辑与国家形式:新马克思阅读的国家衍生论争
- 一、国家衍生论争的脉络及理论聚焦点
- 二、国家衍生论争的起点:《福利国家幻象与劳资矛盾》
- 三、国家衍生论争中的其他论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批判理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基
- 一、“政治经济学”与“批判”的二重意义
- 二、阶级与社会实践之上的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
- 三、反犹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社会理论跨学科研究个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马克思阅读与后阿多诺时期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
- 一、后阿多诺时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格局
- 二、哈贝马斯的得与失
- 三、新马克思阅读与德国当代的马克思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一 新马克思阅读运动年表
- 附录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衍生的六条纲领
- 附录三 与莱希尔特和埃尔贝的访谈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景观社会中的“异轨”与突围:居伊·德波哲学思想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言 居伊·德波:不被遗忘的思想家
- 一、定位德波: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之中
- 二、德波的浮生掠影:“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夜”
- 三、德波哲学思想诞生的上下文语境
- 四、德波的不同形象
- 第一章 革命的起点:先锋艺术与情境
- 一、反抗的开端:自由的主体与对生活的介入
- 二、建构情境和现代城市批判:对非异化生活方式的体验
- 三、真正的先锋艺术:超越艺术、改变生活
- 第二章 他者镜像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日常生活批判与文化革命
- 一、转向马克思主义:《关于定义革命规划统一体的纲要》
- 二、转向日常生活批判:《论对日常生活的有意识的改变》
- 第三章 景观与异轨:激进哲学的出场
- 一、景观小史:从剧场幻象到抽象统治
- 二、异轨:向资本主义景观统治的突围
- 第四章 景观社会的形而上学统治
- 一、景观、资本自治与生命治理
- 二、景观的形而上学统治
- 第五章 激进哲学终曲:从无产阶级革命到综合景观批判
- 一、后斯大林时代下的无产阶级解放议程
- 二、生态危机与景观的综合治理
- 结束语
- 一、不妥协的左派
- 二、德波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政治
- 三、德波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 四、德波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
- 五、德波激进哲学的理论“无根性”
- 六、德波革命实践的孤注一掷
- 附录一 情境主义国际与德波的思想发展历程
- 附录二 进一步研究所需的文献索引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的当代效应: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言
- 一、作为资本主义批判工具的精神分析:从法兰克福学派到齐泽克
- 二、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种意识形态僵局
- 三、理论要旨:如何复兴共产主义事业
- 四、“黑格尔化”的齐泽克理论研究
- 第一章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的社会批判内涵
- 一、精神分析成为意识形态批判何以可能
- 二、修正主义与批判理论
- 三、剩余压抑与剩余快感:精神分析的历史化转型
- 四、精神分析与理性批判:齐泽克与《启蒙辩证法》
- 结论
- 第二章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与意识形态批判
- 一、“压抑性反升华”与犬儒主义
- 二、物化结构中“自我”的清空:从“对象的优势”到“对象a”
- 三、意识形态的超我:“浓缩了拉康和法兰克福学派遗产之间的关系问题”
- 四、从“被管控的世界”到“被治理的世界”
- 结论
- 第三章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 一、价值形式的“形式规定性”:阿多诺、索恩-雷特尔与齐泽克
- 二、作为真实界的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体旨向
- 三、价值形式辩证法还是否定辩证法
- 四、批判理论视域下的“剩余知识”
- 结论
- 第四章 “精神分析+马克思”理论运动与否定性辩证法
- 一、重塑彻底的否定性
- 二、“挽救黑格尔”:重建辩证法的目标
- 三、非同一性辩证法的继承与断裂
- 四、非同一性辩证法的彻底“精神分析化”
- 结论
- 结语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
- 书名页
- 页
- 文前辅文
- 文前辅文
- 第二版序
- 序
- 总序
- 目录
- 引言 空无与黑夜:青年阿尔都塞的哲学关键词
- 一、阿尔都塞真与不真的一生
- 二、五个面相的阿尔都塞
- 三、空无:一种本体论的逻辑
- 四、“人,那个夜晚”
- 结语
- 上篇 阿尔都塞哲学的方法论构架
- 第一章 作为革命斗士的阿尔都塞
- 一、阿尔都塞为什么要出来“保卫马克思”
- 二、特定历史语境中的“人本学的马克思主义”
- 三、教条主义死亡之后:意识形态狂热还是重塑科学理论
- 四、方法前置:面对本真马克思的唯一路径
- 第二章 问题式:阿尔都塞的核心理论范式
- 一、问题式的基本语境
- 二、怎样追问:作为思之生产之基型的问题式
- 三、统摄问题域及其对象性质的隐性功能结构
- 附录 解构:德里达对结构主义深层意谓构架的历史性消解
- 第三章 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
- 一、阅读的原罪
- 二、看与生产:双重阅读的认识论迷宫
- 三、症候阅读法与问题式
- 四、症候阅读与理解马克思
- 附录 巴特论阅读——对阿尔都塞的一种理论反打
- 第四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验主义认识概念批判
- 一、伪二元认知构架:“透过现象看本质”
- 二、认识=现实?
- 三、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的异质性
- 第五章 认识论断裂:意识形态/科学
- 一、意识形态认知理论中恶的圆圈
- 二、走向理论:实践与意识形态
- 三、“认识论断裂”与认识理论史
- 四、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说的支援背景
- 五、无意识的再现体系:意识形态的一般界说
- 中篇 重诊马克思哲学思想史
- 第六章 新解释学:马克思哲学思想史的方法论辨识
- 一、关于青年马克思的“政治辩论”
- 二、目的论的未来完成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方法病症
- 三、马克思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 四、“超越”“颠倒”还是“重新退回”
- 第七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新考证
- 一、马克思思想发展新的历史分期
- 二、认识论断裂前的意识形态时期
- 三、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截然相反的评估
- 四、1845:一种新旧问题式的断裂
-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则
- 一、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
- 二、伪主体: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
- 三、伪历史时间与反历史主义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
- 一、哲学非科学
- 二、历史科学的新大陆
- 三、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科学问题式的基本要件
- 四、历史发展的结构因果观与复因决定论
- 下篇 生产关系再生产与国家意识形态
- 第十章 重释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赋型中的生产方式
- 一、社会赋型:从哲学到生产方式的追问
- 二、工具决定论:“怎样生产”中的生产力
- 三、生产关系的复杂结构
- 第十一章 生产—剥削:劳动意识形态批判
- 一、劳动的技术分工中的意识形态欺骗
- 二、知识垄断的区隔与生产过程的规训和管理
- 三、劳动意识形态:作为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第十二章 社会再生产中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训装置
- 一、劳动力再生产的非物质条件和资格
- 二、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装置
- 三、意识形态国家装置的现实物化和实践
- 四、暴力国家机器与非暴力的意识形态国家装置
-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理论与拉康式的精神分析学
- 一、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但却永存
- 二、阿尔都塞与拉康哲学
- 三、意识形态询唤作为主体的个人
- 四、镜像复制与自动臣服性
- 结束语 解构之雨: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之末路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文化研究、政治性解读和社会本体论: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言 马克思的《大纲》:一个晚近的发现
- 一、马克思的文本与阅读
- 二、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与《大纲》
- 三、《大纲》与新左派研究的当代重访
- 第一章 《大纲》与新左派的当代相遇
- 一、《大纲》的写作、问世与流传
- 二、新左派与马克思《大纲》的再发现
- 第二章 探寻方法论变革——霍尔读《大纲〈导言〉》
- 一、重归故里——《大纲》在英国的流传史
- 二、文本阅读——解码马克思的方法
- 三、马克思方法论在霍尔文化研究中的延续
- 第三章 对抗与革命主体——奈格里对《大纲》的政治性解读
- 一、实践与理论——意大利工人运动与《大纲》
- 二、奈格里的政治性解读
- 三、《大纲》对意大利自治主义的后续影响
- 第四章 重建社会本体论——古尔德对《大纲》的哲学解读
- 一、重新关注“人”:美国新左派运动与马克思的遗产
- 二、社会本体论视域下的《大纲》与“人”
- 三、女性主义与民主理论:古尔德社会本体论发展的新动向
- 结语 新左派视野中的《大纲》:创造性的误读
- 一、多元发展:三种解读模式的比较研究
- 二、回归文本与走向当代:批判性反思“创造性误读”
- 附录一 马克思的方法:对1857年《导言》的一个“阅读”
- 附录二 “机器论片断”:马克思在《大纲》中的一个错误见解及《资本论》对其的超越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空间生产的知识: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研究
- 书名页
- 页
- 总序
- 目录
- 导论 空间生产的知识
- 一、本书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何为列斐伏尔思想的“晚期”
- 三、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四、空间生产的知识:含义、框架与旨趣
- 五、本书的篇章结构
- 第一章 从乡村到都市: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视野转换
- 一、被轻视的时光
- 二、方法的奠基:作为时间—空间发生学的“回溯—前进法”
- 三、乡村社会学视域中的日常生活批判
- 四、从乡村历史社会学到都市日常生活现代性批判
- 第二章 都市社会的辩证想象
- 一、五月风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机
- 二、城市生活危机与城市权:开拓反资本主义斗争的新起点
- 三、都市革命:“盲域”与“知识新大陆”的发现
- 四、都市社会:问题式、幻象批判与可能性
- 第三章 从都市辩证法到社会空间辩证法
- 一、列斐伏尔辩证法思想的历史轨迹
- 二、战术与战略:都市辩证法
- 三、历史的终结与空间问题域的凸显
- 四、社会空间三元辩证法:空间政治学的认识论探索
- 第四章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初步建构
- 一、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空间化到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新三位一体公式”:列斐伏尔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奠基
- 三、空间生产、资本循环与资本主义的幸存
- 四、空间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概念的空间化重构
- 第五章 国家空间理论
- 一、马克思的国家理论与国家生产方式
- 二、国家、空间与资本积累
- 三、全球、国家与地方:空间尺度政治学
- 四、国家生产方式的当代转型:从空间凯恩斯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 第六章 空间政治解放议程:差异、自治与具体乌托邦
- 一、总体与差异政治:迈向社会主义的“取用空间”
- 二、自治:从国家权力批判到大众激进政治
- 三、日常生活革命的崇高理想:栖居与极乐的建筑乌托邦
- 结语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知识”的贡献、局限及其当代理论潜能与启示
- 一、破坏性的创造: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知识”的贡献以及局限
- 二、千面列斐伏尔: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知识”的理论潜能
- 三、“空间生产的知识”对当代城市空间生产实践的意义与启示
- 附录 亨利·列斐伏尔生平及主要著作年表
- 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