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的地图,一种在当代重读人文经典的新思路,一个用阅读解决人生困境的“冒险”故事 理想国出品)_AZW3_MOBI_EPUB_大卫·丹比
内容节选
第十二章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有着惊人的现代观念,了解道德生活的矛盾之处,了解随着耻辱而来的愧疚感,也了解罪恶造成的不快乐并不会让人不再犯罪。 不想要的勃起 年轻男人坐在教室里普遍会出现的情形:一阵不想要的骚动,有股要命的拉力顶着紧身的牛仔裤,然后赶快在课桌底下调整姿势……十九岁的时候,这种事情没有什么明显原因就会常常发生,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为什么,因为勃起的男人通常并不知道。年纪渐长之后,这种事就较少发生了,而虽然四十八岁的我还算不上老,我也不至于对我那“活力”的展现无动于衷。我也不是一个骄傲的无神论者,会去否定上帝也存在于肉体里的概念,尤其是存在于这个自顾自扬起的器官里,不管你是在乘飞机、在编辑稿件,还是在听音乐会。这显然是一种福气。不然还会是什么? 这是一种诅咒,也许。奥古斯丁,伟大的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他除了是个卓越的基督教神学家,还是个文笔非凡的作家,对于意识和欲望做了许多壮烈的记载,我怎么也不可能取笑他——伟大的奥古斯丁总在担心他非自发性的勃起。他感到那是上帝的责怪,是对原罪的惩罚。开学那天泰勒教授提到奥古斯丁对这种事的兴趣,可不是在开玩笑。奥古斯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这不听话的器官;在他关于骄傲、罪恶、不从与分裂意志的神学理论里,这变成了其中一个第二位的主题。 平常每当我想回忆起很久以前的事,都会一无所获,思绪飘到电影画面上或者做起白日梦——只想起欲望与琐碎之事。我没有故事可说。但当我坐在文学人文课和当代文明课两堂课上读奥古斯丁时,我人生中的各种零碎片段不请自来,一拥而进。我突然被十到十二岁之间的回忆淹没,那些是对罪恶的记忆,但过了一阵子我便了解到奥古斯丁那么感兴趣的非自发性勃起其实既不是福气也不是诅咒,而只是一种记忆的形式,过去一些福分或罪行的重演。身体是在告诉头脑,过去永远不会彻底消失。 《上帝之城》与《忏悔录》 我们已经到了上古时期的尾声。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罗马帝国边陲地带的沙加斯特(也就是现在的阿尔及利亚);410年西哥特王亚拉里克一世(Alaric)率领哥特人劫掠罗马城的时候,他住在迦太基(现在的突尼斯)附近的希波。413—426年,奥古斯丁都在写《上帝之城》(City of God)这本巨作,整本书从头到尾让人感受到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的震荡,那就是罗马帝国即将分裂。该怪基督教吗?在奥古斯丁出生前二十五年左右,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为帝国的国教;基督教对欧洲的征服已经顺利展开。奥古斯丁皈依较晚,但最后在教会中做到了主教,他写作《上帝之城》,表面上是要对抗认为罗马因为传播这种新信仰而衰落的想法。 但那只是《上帝之城》的起点。这是一部不凡的作品,像许多其他伟大的书一样,努力要把所有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要把一切生命变成放射状模式。全书分成二十余节,包含了数以百计有编号的段落(企鹅版的正文几乎有一千一百页),其中的论点螺旋式前进,然后又更大胆、更确定地跃出,一而再、再而三,一波接一波的文字相互拍打冲刷。《上帝之城》是一本名副其实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的书:它除了前进之外也向旁边、向后面移动,填满所有心智和概念的空间,就像奥古斯丁说上帝填满所有造物的空间一样。奥古斯丁总结古典文化,仔细讨论异教,而且称赞柏拉图;对《旧约》与《新约》做了一番研读;思索造物与时间、文明国家、天堂中上帝的造物的福分,等等。 《上帝之城》这本书既像个迷宫又清楚明晰,奥古斯丁认为,因为上帝对人和历史有着全面的计划。然而(这就是我喜爱奥古斯丁的原因),上帝的计划却也容许那些非理性、不协调、无法解释的东西。三十年前我们只在当代文明课里读了《上帝之城》的短短选段,没有给我留下什么特别印象。但现在大段大段地读着,因为我在迷宫里迷了路,奥古斯丁的手是唯一能领我出去的路。 若仅从哥伦比亚当代文明课的角度来看,《上帝之城》具有巩固公元5世纪的核心课程的效果,也就是说,它把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压进基督教历史聚集一切的篷车,既当作一个可用的零件,也投射了篷车未来的旅程进展。史蒂芬森强调奥古斯丁深受柏拉图影响,承继了西方思想的主要脉络之一。奥古斯丁和其他的新柏拉图主义者接收了柏拉图的理想主义,那是一套善的阶级秩序,其中“形式”才是完美的,人世间的物质只是低等的翻版。他重新铸造了柏拉图的理想主义,如今上帝就是那个纯粹之善的无形概念,是那个在我们之外存在的真实现实。“柏拉图的精神和物质,”史蒂芬森说,“在奥古斯丁这里变成了精神和肉体;何者较高、何者较低,都被看作是不可变更的、此时此地的。这世界是上帝计划的外在显现。存有——存在——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出自对善的参与,而是对上帝的参与。”身体也参与了,但却是不顺从而且乖戾的。这就是令我着迷且如今在记忆中出现的东西,像是褪色的电话簿上的陈旧污迹。 * * *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哥伦比亚之所以一直选读这......
- 扉页
- 页
- 目录
- 楔子
- 书单
- 第一学期
- 第一章 荷马1
- 第二章 萨福
- 第三章 柏拉图1
- 第四章 荷马2
- 第五章 柏拉图2
- 第六章 索福克勒斯
- 第七章 亚里士多德
- 第八章 埃斯库罗斯与欧里庇得斯
- 第九章 维吉尔
- 第十章 《旧约》
- 第十一章 《新约》
- 第十二章 奥古斯丁
- 第十三章 马基雅维利
- 第十四章 霍布斯与洛克
- 第十五章 考试
- 第二学期
- 第十六章 但丁
- 第十七章 薄伽丘
- 第十八章 休谟与康德
- 第十九章 蒙田
- 第二十章 卢梭
- 第二十一章 莎士比亚
-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 第二十三章 简·奥斯汀
- 第二十四章 穆勒
- 第二十五章 尼采
- 第二十六章 波伏瓦
- 第二十七章 康拉德
- 第二十八章 伍尔夫
- 尾声
- 附录 早期书单
- 理想国·imaginist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