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谈中国历史(全六册)_AZW3_MOBI_EPUB_高阳

内容节选

华阳教主 宋朝的帝系,太祖传弟太宗,太宗传子真宗,真宗传子仁宗;仁宗无子,传侄英宗;英宗四子,都为高皇后所生,长子就是神宗。 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不错,错在王安石是个政治学家,不是政治家,识人的眼光、容人的度量都不够。而宋朝的人才,经过五朝的培养,特别是仁宗临御的四十年,深仁厚泽,能使岩壑之士,甘效驰驱,所以到神宗朝,云蒸霞蔚,盛极一时。这些大儒名臣,博雅君子,以孔孟为心,黄老为用,所向往的是四海无事、雍容论道的文景之治,反对任何可以引起天下骚动、百姓怨嗟的更张。他们不赞成汉武帝,自然也反对桑弘羊和王莽,而王安石的那一套理想,大部分是桑弘羊和王莽的办法的翻版,因而遭遇到严重的阻力。 于是王安石找一班人来推行新政,而也有一班人想借新政出头。这种政治上的结合,一开始就先把新政的理想放在一边,而将势与利的考虑放在第一位,动机龌龊,必然失败。如果王安石是个政治家,找不到第一流的人才来执行他的计划,宁愿搁置以待时;而他却不考虑利害后果,只想试验一下他的“理想”,在锐意开展的神宗的支持之下,以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姿态,一味蛮干,因此而开奔竞幸进之门,遂使小人道长,奸佞得志。神宗朝以前的奸臣,大致只有真宗朝的一个丁谓;神宗朝以后的北宋奸臣,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蔡京兄弟,几乎无一不是直接间接为王安石所援引。昔人论王安石“贤而愎”,则应往好人里面排,但无用的好人,闯出祸来,往往不可收拾,如王安石就是。 神宗英年而崩。元丰七年秋宴,神宗忽然一手抽搐,把酒杯都打翻了,这是脑溢血的征象。起初并不严重,到了第二年正月才发作,二月崩逝,得年三十八岁。在这段时间,对于皇位的继承,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奸臣作祟,忽有异闻,蔡确与邢恕密谋,准备在神宗的两个弟弟,岐王或嘉王中挑一个继承大统,以成拥立之功。 宣仁高太后也知道,太子年幼,而宋朝又有“兄终弟及”的前例在,则必有人拥立两王,以求富贵。她虽为妇人,却具大见识,因为她是仁宗曹皇后的外甥女,从小养在宫内,一方面习闻前朝宫闱之间夺权争宠的秘辛,另一方面亲见仁宗处置军国大事仁厚英明的作为,所以有很好的政治修养。廷美、德昭的前车不远,伦常巨祸都起于杜太后的遗命,倘若岐王或嘉王接承大统,朝中将从此多事,因此在亲子与嫡孙之间,她摆脱了感情的牵惹,以理智抉择,决定立孙而不立子。 在神宗病势沉重时,宰相问疾。请立皇太子,并请太后代替皇帝听政,神宗同意。于是从三月初一起,宣仁太后便开始垂帘听政。在储位未定以前,岐、嘉两王,每天进宫问安,目的当然是想探问口风;等储位一定,宣仁太后随即告诫两王,无事不准入宫。同时派人秘密准备了一件孩子穿的“黄褙子”,等神宗驾崩,太子就穿了这件“黄褙子”,在柩前即位,是为哲宗。 当时哲宗十岁,宣仁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她对王安石的新政,深恶痛绝,除了新政本身的执行不善,形成苛扰以外,还有感情上的因素。明末张溥的一段话说得很好: 神宗在颍邸,特孝友好学,一即尊位,敬相求贤,励精三代。既倾心王安石,创行新法,彷徨民疾,惟恐不当。灵州永乐之役,临朝痛哭,寝食并废,竟忧悸疾崩。人君之不寿也,或以声色崩,或以逸游崩,或以饵金石、惑神怪崩,独神宗以想望太平求治不得而崩。 元丰四年征西夏,在潞州大败,毛病出在宣仁太后的叔叔高遵裕忌功失律。神宗午夜得报,绕榻环行,彻夜不寐,从此得了怔忡——心脏病,以三十八岁而崩。如果不是王安石行新政,神宗虽向往汉武帝的武功,亦不敢轻言远征,如是就可不死。宣仁太后以痛悼爱子的心情,推原论始,益恶新政,因而一当政就以“中旨”命令停止京畿的战备工作,停造兵器,禁止苛敛,同时把好些喜欢生事的太监,驱逐出宫。 其时司马光罢相以后,在洛阳闲居了十五年之久,接得神宗崩逝的哀诏,以元老身份奔国丧。他是保守派的领袖,声望极高。宣仁太后遣一名亲信宦官去问他,新天子即位,为政当以何者为先,司马光上了一道奏疏,认为当务之急,“莫若明下诏书,广开言路”,同时提出非常具体的建议,不问“有官无官之人”,知道朝政缺失、民间疾苦的,可以依据事实,“尽情极言”;自京城至地方,指定官员受理“实封”的诉状,不得阻挠,亦不得索取“副本”——这样做,是为了为上书者保守秘密,不受任何威胁。宣仁太后依言下诏后,陈诉新政缺点以及执行新政者种种不法情事的“实封状”,纷至沓来。执政的当道,颇为不安,想设法隔断民意,但没有成功。 经过这一段民意测验的时期,重臣司马光、吕公著相继拜相。看样子大政方针要修改了,于是新政派提倡一种论调,引“三年无改于父子之道谓之孝”的说法,认为新君嗣位,不宜遽改先帝之法。司马光提出反驳意见:“先帝之法,其善者虽百世不可变也。若王安石、吕惠卿所建,为天下害,若救之当如救焚拯溺。况太皇太后以母改子,非子改父也。”这段反驳,最有力的一句话是“以母改子”,一下把新政派的......

  1. 古今食事
    1. 信息
    2. 从“刺王僚”说起
    3. 钟鸣鼎食
    4. 鱼米之乡
    5. 宋朝的厨娘
    6. 美食在明朝
    7. 天子脚下
    8. 河工与盐商
    9. 文人与饮馔
    10. 天之美禄
    11. 爱古尊今
    12. 出版后记
  2. 柏台故事
    1. 信息
    2. 楔子
    3. 李森先
    4. 季振宜
    5. 黄六鸿·许三礼·郭琇
    6. 彭鹏
    7. 任宏嘉·陈紫芝·高层云·钱沣
    8. 谢振定·曹锡宝·广兴·戴璐
    9. 储麟趾
    10. 眭朝栋·孟传金
    11. 沈淮·游百川·德泰·陈彝
    12. 吴可读
    13. 安维峻
    14. 刘恩溥·邓承修
    15. 李慈铭·褚成溥
    16. 台规
    17. 出版后记
  3. 宫闱搜秘
    1. 信息
    2. 烛影斧声
    3. 华阳教主
    4. 明宫大喋血发秘
    5. 朱三太子
    6. 雍正夺嫡的真相
    7. 清圣祖如何解决他的皇位继承问题
    8. 出版后记
  4. 明末四公子
    1. 信息
    2. 历史公案唯有历史能裁判——代序
    3. 引言
    4. 陈贞慧
    5. 侯方域
    6. 方以智
    7. 冒辟疆
    8. 附录 上班考
    9. 出版后记
  5. 清末四公子
    1. 信息
    2. 引言
    3. 陈三立
    4. 丁惠康
    5. 谭嗣同
    6. 吴保初
    7. 出版后记
  6. 同光大老
    1. 信息
    2. 南北水火
    3. 杀贼书生纸上兵
    4. “八表经营”张广雅
    5. 阎敬铭与黄崖教
    6. 有土斯有财
    7. 三十年中侍紫宸
    8. 合肥相国红紫黑
    9. 居然批敕立朝堂
    10. 割城谁献督亢图
    11. 怨毒之于“翁”
    12. 百石斋随黄叶散
    13. 胜国遗老
    14.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