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在華爾街的馬克思_AZW3_MOBI_EPUB_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

内容节选

第三章 能動者的主動性 馬克思主義是種決定論。它只把人們當成歷史的工具,因此剝奪了他們的自由與個體性。馬克思相信歷史的鐵則,這些鐵則不容扭轉,人力也無法撼動:封建主義注定會帶來資本主義,而社會主義必然會取代資本主義; 因此, 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不過是世俗版的神意或命運。它侵犯了人類的自由與尊嚴,一如馬克思主義國家。 對於這個批評,我們可以從探究馬克思主義的獨到之處開始。馬克思主義到底提出了什麼主張,是其他政治理論不曾提出的?答案顯然不會是「革命」,因為這個想法早在馬克思的著作出現前便已存在。答案也不會是「共產主義」,因為遠古時期便有這樣的主張。馬克思既沒有發明社會主義,也沒有創造共產主義。早在馬克思自己還是個自由主義者時,歐洲的勞動階級運動已發展得如火如荼。老實說吧,在他的思想裡,我們實在很難找出任何一個政治主張可謂「兄弟個人之創見」。答案也絕對不會是「革命政黨」,因為這個想法出自法國大革命,而馬克思對此著墨甚少。 那麼,「社會階級」呢?這也不算,因為馬克思本人很誠實地否認這是他創造的概念。確實,他重新定義了這整個概念,而且影響深遠,但它的源起絕非馬克思本人。他也不是提出「無產階級」的第一人,許多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對這個概念再熟悉不過。他對「異化」的想法,絕大多數得自黑格爾;而且,偉大的愛爾蘭社會主義者與女性主義者湯普森(William Thompson),也早就預見到這一點。在後文裡,我們還會提及,馬克思也不是唯一一個認為經濟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首要性的思想家。他相信在一個由生產者自行運作的合作社會裡,剝削無從出現;而且他主張,只有透過革命,才有可能達成這樣的社會。但二十世紀的偉大社會主義者威廉斯也做如是觀,而他一點都不認為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主張這種看法的人還有很多,像是許多無政府主義者、自由派社會主義者等等,但他們都堅決反對馬克思主義。 在馬克思思想的核心裡,有兩個基本主張,一個是經濟在社會生活裡所扮演的根本角色,另一個則是生產模式在歷史進程中的遞嬗。不過,正如下文會闡釋的,這兩個主張都不是馬克思自己的發明。那麼,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的獨到之處,不在於「階級」的概念,而是在於「階級鬥爭」的概念呢?這樣的想法確實觸及馬克思思想的核心,但「階級鬥爭」就跟「階級」一樣,絕非他獨創的概念。高士密(Oliver Goldsmith)曾在〈荒村〉(The Deserted Village)裡以如此的對句描繪富有的地主: 那件裹住他四肢的絲質長袍 耗費了領地田野的半數收成 這兩行對稱而精鍊的文字,還有它們簡潔而平等的對偶,清晰描繪了經濟上的浪費與失衡。它們顯然是關於階級鬥爭的:領主身上的華服,竊自佃農的收成。或者,我們也可看看彌爾頓(John Milton)在《酒神之假面舞會》(Comus)所言: 假若每個現在因所需而憔悴的正直人們 能夠分得他們所需要且毫不多取的那些 被稱之為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奢侈事物 且只有少數人享有,並一輩子也用不完 大自然的賜福,才可謂完全為人們所有 不僅絲毫不缺,還服膺個人之所需…… 同樣的說法也出現在《李爾王》(King Lear)裡;事實上,彌爾頓其實是偷偷地從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那裡剽竊了這樣的想法;伏爾泰(Voltaire)同樣相信富人不過是窮人身上的水蛭,而財產正是社會衝突的原因;正如後文所提及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也抱持同樣的看法。「階級鬥爭」絕不是馬克思的獨創概念,就像他自己所坦承的。 即便如此,這依然是他思想的核心。事實上,他認為「階級鬥爭」是如此重要,以致於認定它是驅動人類歷史的力量。它可謂人類發展的馬達或動力,而這樣的重要性,是彌爾頓從來未曾賦予的。雖然許多社會主義思想家認為人類社會是個有機的整體,但只有馬克思認為,這種有機體的構成成分在於對立。人類社會是由各種互不相讓的利益所構成;其邏輯是鬥爭,而非凝聚。簡單舉個例子:資產階級的利益在於降低工資,但勞工的利益卻在於提高薪資。 在《共產黨宣言》裡,馬克思有句名言:「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當然,這句話不能完全從字面上解釋。如果說我在上星期三刷牙可以算得上是歷史,那麼,這跟階級鬥爭有何關連?如果我在板球賽中摔斷了腿,或是我對企鵝有種病態的執迷,這與階級鬥爭又有何干?或許,他所謂的「歷史」是公共事件,而非刷牙這種私事。不過,如果我昨天在酒吧裡跟人打了一架,這總該算是「公共」事件了吧?或者,所謂的「歷史」,只限定在重大的公共事件,但誰有權定義何謂「重大」呢?倫敦在一六六六年的大火,其原因是階級鬥爭嗎?假使有台貨車輾過格瓦拉,該算是階級鬥爭吧?不過,這也要看開車的人是誰:如果駕駛是美國中情局特務,那應該就是;不然的話,那就只是意外而已。女性壓迫史與階級鬥爭史息息相關,但前者絕非僅是後者的一個面......

  1. 推薦序 除魅的詩學
  2. 推薦序
  3. 前言
  4. 第二版前言
  5.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未曾消失
  6. 第二章 社會主義的反暴政立場
  7. 第三章 能動者的主動性
  8.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不是烏托邦
  9. 第五章 經濟活動與生產的關係
  10. 第六章 唯物論中的浪漫本質
  11. 第七章 階級仍然存在
  12. 第八章 非革命不可嗎
  13. 第九章 馬克思的反國家立場
  14.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思潮的正向關係
  15.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