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雠广义 (套装共4册)【校雠学重建的奠基之作,分别为版本编、校勘编、目录编、典藏编。文献学经典之作,传统文化研究实用参考】 (中华书局)_AZW3_MOBI_EPUB_程千帆

内容节选

第六章 學科目録 學科目録是將某一專門學科的書籍匯編而成的一種目録。早在公元前二世紀,我國就出現了第一部有文字可考的學科目録——《兵録》。《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序云:“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吕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楊僕捃摭遺逸,紀奏《兵録》,猶未能備。”(1)學科目録的産生,適應了人們的專門需要,而且隨着科學研究的發展,學科目録也就越來越發達了。下面我們就經史子集四個方面,擇其要者加以論述。 第一節 經學書目録 經書在古代一直極受尊重,經學也一直處於首要地位,所以經學目録的出現比較早。汪辟疆先生説:“東漢末年,鄭玄作《三禮目録》一卷,僅就三禮篇目,爲之提要。名雖本於子政,義則專釋禮經。”(2)《三禮目録》雖已亡佚,但是唐賈公彦《周禮疏》引其提要六篇,《儀禮疏》引其提要十七篇,孔穎達《禮記疏》引其提要四十九篇,清人頗多輯本,以黄奭所輯《三禮目録》一卷爲佳,從中可見《三禮目録》提要在介紹書的篇名、篇次、内容,並且在考存佚、辨真僞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宋史·藝文志》所著録的歐陽伸《經書目録》,顯然也是一部經學書專目。明嘉靖年間,朱睦撰《經序録》,取諸家説經之書,各采篇首一序,編爲一集,也是一部有特色的經學目録書。 經學書目録的代表作應推清初朱彝尊的《經義考》。朱彝尊從康熙中歸隱後,就仿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的體例,並加以發展,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撰成《經義存亡考》三百卷,列存亡二例,後又增闕和未見二例,於乾隆二十年刊行時定名爲《經義考》。《四庫全書總目》述其體例云: 每一書前,列撰人姓氏,書名卷數。其卷數有異同者,則注某書作幾卷。次列存、佚、闕、未見字。次列原書序跋、諸儒論説,及其人之爵里。彝尊有所考正者,即附列案語於末。……上下二千年間,元元本本,使傳經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詳贍矣。(3) 今録一例: 魏氏伯陽《周易參同契》 《唐志》二卷 《崇文總目》一卷 《通考》三卷 存 《三洞珠囊》:魏伯陽撰《參同契》,其説以《周易》爻象論作丹之事,而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陰陽注之,殊失其旨。(引者案:下面輯録了《中興書目》、彭曉《序》、晁公武、朱子、范成大、黄震、劉辰翁、俞琰、胡一桂、陸深、羅欽順等的有關論述,今從略。) 按《參同契》本道家之言,不當列於經義,然朱子嘗爲之注,且謂無害於《易》,故附載之,是書諸家注解頗衆,則概略而不記也。(4) 《經義考》的缺點是引用原始材料時有删改,這種做法可能使文字通順一點,却失去了原書的本來面貌,所以孫詒讓批評道:“馬、朱兩《考》,凡録舊文,不詳典據,沾塗竄,每異本書。”(5)另外《經義考》所注佚、闕、未見,由於見聞所限,也往往與事實不符,所以翁方綱又撰《經義考補正》十二卷,加以訂正。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學者吕思勉的《經子解題》,介紹了群經和諸子,是一部比較通俗的讀物。此書雖然篇幅不大,却很精彩,讀來可以增加常識。吕氏在經學方面,比較偏重於今文家,但一般説來還是很客觀的。如作者對《論語》的介紹: 《論語》有魯論、齊論及古論之别。魯論篇次與今本同。齊論别有《問王》《知道》二篇。二十篇中,章句亦頗多於魯論。古論云出孔壁,分《堯曰》後半“子張問”以下,别爲一篇,故有兩《子張》。篇次亦不與齊、魯論同。張禹受魯論於夏侯建,又從庸生王吉受齊論。擇善而從,號曰《張侯論》,已亂齊、魯之别;鄭玄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爲之注,則並齊、魯、古三者之别而泯之矣。魏何晏集諸家之説,並下己意爲《集解》,盛行於世,即今《十三經注疏》所采之本也。梁時皇侃爲之作疏,宋邢昺疏即係據皇疏删其支蔓,附以義理者。梁疏後亡佚,迄清代乃得之日本焉。古論云有孔安國注,今見《集解》所引,蓋亦王肅所僞,其後此注亦亡。清時,歙縣鮑氏云得其書於日本,重刻之,則又六朝以來僞物也。《論語》一書,皆記孔子及孔門弟子言行,説頗平易可信。書係雜記,無條理。《正義》篇篇皆言其總旨及章次,殊屬不必也。清儒作新疏者,有劉寶楠《論語正義》。(6) 專録一經之書的目録,有清人全祖望的《讀易别録》,近人蔣復璁的《易經集目》《四書集目》《論語集目》《孟子集目》《孝經集目》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鄭振鐸編的《關於詩經研究的重要書籍介紹》。全目分四類:第一類是關於《詩經》的注釋及見解的;第二類是關於《詩經》的音韻名物研究及異文校勘的;第三類是關於《詩經》書籍的輯佚的;第四類是附録。該目有兩個優點:一是收書均係作者所知見、也就是一般都能找到的;二是書名下有提要,每類書後又有序加以總結,甚至在幾部内容相近的書後也有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文字。如《毛詩指説》一卷的提要説:“唐成伯璵撰。《通志堂經解》本。此書頗重要,蘇轍以詩序首句爲子夏所作,後爲毛萇所續,其論在伯璵此書中已見其端。”又如在十一部研究《詩經》音韻的書名後寫道: 《詩經》音韻的研......

  1. 总目录
  2. 校讎廣義.版本編(修訂本)
    1. 封面页
    2. 书名页
    3. 校讎廣義叙録
      1. 附記
    4. 目录
    5. 第一章 版本學的名稱與功用
      1. 第一節 版本與版本學
      2. 第二節 版本學的功用
    6. 第二章 文獻載體
      1. 第一節 甲骨
      2. 第二節 金石
      3. 第三節 竹木
      4. 第四節 帛
      5. 第五節 紙
    7. 第三章 紙書的裝式
      1. 第一節 卷軸裝
      2. 第二節 旋風裝
      3. 第三節 經摺裝與梵夾裝
      4. 第四節 蝴蝶裝與包背裝
      5. 第五節 綫裝
    8. 第四章 雕印本的品類
      1. 第一節 按時代區分
        1. 一 唐本
        2. 二 五代本
        3. 三 宋本
        4. 四 遼、金、元本
        5. 五 明本
        6. 六 清本
      2. 第二節 按地域區分
        1. 一 浙本
        2. 二 蜀本
        3. 三 建本
        4. 四 平水本
      3. 第三節 按刻書單位區分
        1. 一 官刻本
        2. 二 家刻本
        3. 三 坊刻本
      4. 第四節 按形式區分
        1. 一 巾箱本(袖珍本)
        2. 二 大字本、中字本、小字本
        3. 三 寫刻本
        4. 四 朱印本、藍印本
        5. 五 朱墨本、套印本
        6. 六 插圖本
        7. 七 兩節版、三節版
      5. 第五節 按刻印情況區分
        1. 一 祖本(原刻本)
        2. 二 修補本、遞修本(三朝本)、邋遢本(大花臉本)
        3. 三 翻刻本(重刻本)、影刻本(覆刻本)
        4. 四 百衲本(配本)
        5. 五 叢書本
        6. 六 初印本、後印本
        7. 七 節本
      6. 第六節 按流通情況區分
        1. 一 通行本
        2. 二 舊刻本
        3. 三 殘本、焦尾本
        4. 四 校本、批本、過録本
        5. 五 善本、珍本、孤本
    9. 第五章 雕印本的鑒定
      1. 第一節 牌記
      2. 第二節 刻工
      3. 第三節 諱字
      4. 第四節 版式
        1. 一 邊欄
        2. 二 行款
        3. 三 書口
      5. 第五節 紙墨
      6. 第六節 字體
      7. 第七節 原書序跋
      8. 第八節 内容
        1. 一 據書名例
        2. 二 據卷數例
        3. 三 據目録例
        4. 四 據人名例
        5. 五 據地名例
        6. 六 據年代例
        7. 七 據官名例
        8. 八 據體例例
        9. 九 據史實例
        10. 十 據科研價值例
      9. 第九節 題識與藏印
      10. 第十節 著録情況
      11. 第十一節 别本比勘
      12. 第十二節 綜合考辨
    10. 第六章 非雕印本的區分與鑒定
      1. 第一節 稿本
      2. 第二節 鈔本
      3. 第三節 活字本
        1. 一 泥活字本
        2. 二 磁活字本
        3. 三 木活字本
        4. 四 銅活字本
        5. 五 錫活字本
        6. 六 鉛活字本
        7. 七 活字本之鑒定
      4. 第四節 影印本
    11. 第七章 版本的變異與傳承
      1. 第一節 版本的變異
        1. 一 内容增損
        2. 二 篇卷分合
        3. 三 文字差異
      2. 第二節 版本的傳承
    12. 第八章 對版本的記録和研究
      1. 第一節 目録著録
      2. 第二節 書影留真
      3. 第三節 行格表、刻工表
      4. 第四節 題跋
      5. 第五節 日記、書信、札記、論文
    13. 參考書目舉要
    14. 附録 楊鳳苞與許青士書注
    15. 彩插
  3. 校讎廣義.目録編(修訂本)
    1. 封面页
    2. 书名页
    3. 校讎廣義叙録
    4. 目录
    5. 第一章 目録與目録學
      1. 第一節 什麽是目録
      2. 第二節 什麽是目録學
    6. 第二章 目録的結構及其功用
      1. 第一節 篇目
      2. 第二節 書目
      3. 第三節 書的叙録
      4. 第四節 書目的序
    7. 第三章 目録的著録事項
      1. 第一節 書名
      2. 第二節 篇卷
      3. 第三節 版本
      4. 第四節 著者
      5. 第五節 附注
      6. 第六節 提要
      7. 第七節 案語
    8. 第四章 目録的分類沿革
      1. 第一節 由《七略》到《隋志》
      2. 第二節 四部分類法形成以後的内部調整
      3. 第三節 不守四部成規的分類法
    9. 第五章 綜合目録
      1. 第一節 國家藏書目録
      2. 第二節 史志
      3. 第三節 叢書目録
      4. 第四節 地方文獻目録
      5. 第五節 私人藏書目録
      6. 第六節 聯合目録
    10. 第六章 學科目録
      1. 第一節 經學書目録
      2. 第二節 史學書目録
      3. 第三節 諸子學書目録
      4. 第四節 文學書目録
    11. 第七章 特種目録
      1. 第一節 推薦書目録
      2. 第二節 禁燬書目録
      3. 第三節 鬻販書目録
      4. 第四節 闕書目録
      5. 第五節 引用書目録
      6. 第六節 版本目録
      7. 第七節 辨僞書目録
      8. 第八節 個人著作目録
      9. 第九節 目録之目録
    12. 第八章 目録的編製
      1. 第一節 選題與範圍
      2. 第二節 著録與編排
      3. 第三節 别裁與互著
      4. 第四節 序例與索引
    13. 參考書目舉要
  4. 校讎廣義.典藏編(修訂本)
    1. 封面页
    2. 书名页
    3. 校讎廣義叙録
      1. 附記
    4. 目录
    5. 第一章 典藏學的建立與典藏的功用
      1. 第一節 典藏學的建立
      2. 第二節 典藏的功用
        1. 一 典藏與政治
        2. 二 典藏與讀書治學
        3. 三 典藏與圖書出版
        4. 四 典藏與文獻保存
    6. 第二章 典藏單位
      1. 第一節 國家藏書
        1. 一 先秦
        2. 二 秦
        3. 三 兩漢
        4. 四 三國兩晉南北朝
        5. 五 隋唐五代
        6. 六 宋元
        7. 七 明
        8. 八 清
      2. 第二節 私家藏書
        1. 一 先秦
        2. 二 秦
        3. 三 兩漢
        4. 四 三國兩晉南北朝
        5. 五 隋唐五代
        6. 六 兩宋
        7. 七 遼金元
        8. 八 明
        9. 九 清
      3. 第三節 學校藏書
        1. 一 官辦學校
        2. 二 書院
        3. 三 家塾
      4. 第四節 寺觀藏書
        1. 一 佛寺
        2. 二 道觀
      5. 第五節 近代圖書館
        1. 一 近代圖書館産生的背景
        2. 二 近代圖書館概况
        3. 三 近代圖書館的特點
    7. 第三章 圖書收集
      1. 第一節 收集的標準
      2. 第二節 收集的方法
        1. 一 鈔録
        2. 二 購買
        3. 三 繼承
        4. 四 徵集
        5. 附 徵求書籍簡章
      3. 第三節 圖書收藏價值的鑒定
        1. 一 適用性鑒定
        2. 二 真僞鑒定
        3. 三 質量鑒定
        4. 四 版本鑒定
    8. 第四章 書籍亡佚
      1. 第一節 禁燬
        1. 一 秦
        2. 二 晉南北朝隋
        3. 三 唐五代
        4. 四 宋
        5. 五 元
        6. 六 明
        7. 七 清
      2. 第二節 兵燹
        1. 一 兩漢
        2. 二 魏晉南北朝
        3. 三 隋唐五代
        4. 四 宋元
        5. 五 明
        6. 六 清
      3. 第三節 變賣
    9. 第五章 圖書保管
      1. 第一節 入藏
        1. 一 修補
        2. 二 鈐印
        3. 三 編目
        4. 四 陳列
      2. 第二節 保管
        1. 一 防散佚
        2. 二 防水火
        3. 三 防鼠嚙蟲蝕霉爛
      3. 第三節 建築
        1. 一 建築原則
        2. 二 藏書樓建築
        3. 三 藏書樓命名
    10. 第六章 圖書流通
      1. 第一節 圖書流通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1. 一 反對圖書流通的思想
        2. 二 主張圖書流通的思想
      2. 第二節 流通方式
        1. 一 出借
        2. 二 贈送
        3. 三 出版與銷售
      3. 第三節 流通的規章制度
    11. 參考書目舉要
  5. 校讎廣義.校勘編(修訂本)
    1. 封面页
    2. 书名页
    3. 校讎廣義叙録
    4. 目录
    5. 第一章 校勘學的界義與功用
      1. 第一節 校勘與校勘學的發展
      2. 第二節 校勘與校勘學的功用
    6. 第二章 書面材料錯誤的類型
      1. 第一節 單項錯誤
        1. 一 訛
        2. 二 脱
        3. 三 衍
        4. 四 倒
      2. 第二節 兩重錯誤
        1. 一 既訛且脱
        2. 二 既訛且衍
        3. 三 既訛且倒
        4. 四 既脱且衍
        5. 五 既脱且倒
        6. 六 既衍且倒
      3. 第三節 三重錯誤
        1. 一 既訛且脱又衍
        2. 二 既訛且脱又倒
        3. 三 既訛且衍又倒
        4. 四 既脱且衍又倒
    7. 第三章 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原因
      1. 第一節 致訛的原因
        1. 一 因形近而訛
        2. 二 因偏旁而訛
        3. 三 因字體變化而訛
        4. 四 因重文作二畫而訛
        5. 五 因闕字作空圍而訛
        6. 六 因字形缺壞而訛
        7. 七 一字訛爲兩字
        8. 八 兩字訛爲一字
        9. 九 因假借字而訛
        10. 十 因字習見與否而訛
        11. 十一 因上下文而訛
        12. 十二 因注文而訛
        13. 十三 因誤改而訛
        14. 十四 因避諱改字而訛
        15. 十五 因政治原因而改
        16. 十六 爲方便讀者而改
        17. 十七 因提高文字水平而改
      2. 第二節 致脱的原因
        1. 一 因書籍缺損而脱
        2. 二 因重文而脱
        3. 三 因忽略重文符號而脱
        4. 四 因上下文而脱
        5. 五 正文誤入注文
        6. 六 因字體殘闕而删
        7. 七 因不識假借字而删
        8. 八 因不明詞義而删
        9. 九 因不審文義而删
        10. 十 因據他書而删
        11. 十一 因據誤本而删
        12. 十二 寫工闕鈔
        13. 十三 出版單位刊落
        14. 十四 因避諱而删
        15. 十五 因政治原因而删
      3. 第三節 致衍的原因
        1. 一 因形似而衍
        2. 二 因殘字而衍
        3. 三 因不明通假字而衍
        4. 四 因兩字義同而衍
        5. 五 因不明詞義而衍
        6. 六 因不明文義而衍
        7. 七 因不明句讀而衍
        8. 八 注文誤入正文
        9. 九 校者旁記之字誤入正文
        10. 十 涉上下文而衍
        11. 十一 誤疊
        12. 十二 涉注文而衍
        13. 十三 因據誤本文字而加
        14. 十四 因誤據他篇而加
        15. 十五 因誤據他書而加
        16. 十六 本無闕文而誤加空圍
        17. 十七 爲牟利而加
        18. 十八 爲説明自己的觀點而加
        19. 十九 爲便於閲讀而加
      4. 第四節 致倒的原因
        1. 一 因上下字相關聯而倒
        2. 二 因上下句相關聯而倒
        3. 三 因錯簡錯葉而倒
        4. 四 因不明字音而乙
        5. 五 因不明假借字而乙
        6. 六 因不明詞義而乙
        7. 七 因不明文義而乙
        8. 八 因不明修辭手法而乙
        9. 九 因習見詞語而乙
        10. 十 因據誤本而乙
        11. 十一 因誤據他書而乙
        12. 十二 因政治原因而顛倒原書
    8. 第四章 校勘的資料
      1. 第一節 本書的異本
        1. 一 稿本
        2. 二 鈔本
        3. 三 拓本
        4. 四 印本
        5. 五 注本
        6. 六 選本
        7. 七 校本
      2. 第二節 他書的引文
        1. 一 古類書的引文
        2. 二 古書注的引文
        3. 三 其他古書的引文
      3. 第三節 其他資料
        1. 一 甲骨文
        2. 二 金文
        3. 三 石刻
        4. 四 古印、封泥
        5. 五 其他書籍中的有關資料
        6. 六 專家學者的意見
    9. 第五章 從事校勘所應具備的知識
      1. 第一節 語言學知識
        1. 一 文字
        2. 二 音韻
        3. 三 訓詁
        4. 四 語法
        5. 五 修辭
      2. 第二節 校讎學知識
        1. 一 版本
        2. 二 目録
      3. 第三節 相關的專業知識
    10. 第六章 校勘的方法
      1. 第一節 對校
        1. 一 對校
        2. 二 本校
        3. 三 他校
        4. 四 對校、本校、他校相結合
      2. 第二節 理校
        1. 一 語言
        2. 二 體例
        3. 三 史實
      3. 第三節 對校與理校相結合
      4. 第四節 校勘宜慎
      5. 第五節 校勘的程序與注記
    11. 第七章 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
      1. 第一節 定本
      2. 第二節 定本附校勘記
      3. 第三節 底本附校勘記
      4. 第四節 單行的校勘記
      5. 第五節 與注釋混合的校勘記
      6. 第六節 載於筆記中的校勘記
      7. 第七節 用單篇文章發表的校勘記
    12. 參考書目舉要
    13. 附録
      1. 段玉裁與諸同志論校書之難篇疏證
      2. 廣段玉裁論校書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