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人都学过——世界经典学术集系列(套装共13册)_AZW3_MOBI_EPUB_列夫•马诺维奇

内容节选

第 2 章 帝国解体 由于缺乏明确的继承规则,只要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便有权继承,所以汗位竞争者之间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蒙哥死后,他的两个弟弟因争夺汗位而爆发了内战。由于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都想成为大汗,两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在蒙哥率军攻打南宋时,阿里不哥留在蒙古草原上监国。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获取了汗位—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忽必烈在华北。于是内战爆发,最终忽必烈于 1264 年获胜,但是这对帝国领土完整性的损害是永久性的。尽管其他大多数诸王在名义上接受了忽必烈作为帝国的大汗,但是他在蒙古草原和中国以外的影响逐渐减弱。忽必烈及其继承者们(即元朝,1264—1368)与旭烈兀及其继承者们结成了最亲密的同盟。旭烈兀的王国即波斯的伊利汗国,统治着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中亚由察合台家族统治,他们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后裔,然而常常只是窝阔台的后裔海都的傀儡,而海都也是忽必烈的敌手。同时,在黑海草原和里海草原,成吉思汗长子朮赤的后裔统治着朮赤汗国(以此处主要的游牧部落而被命名为钦察汗国,后来被称为金帐汗国)。 大汗之国 蒙古帝国分裂后,蒙古草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元朝的历史。1260 年,阿里不哥挑战蒙古帝国汗位失败,从而鸣响了蒙古草原的丧钟。阿里不哥代表了旧有的草原精英的利益,而忽必烈则代表了一种新的帝国视野,更关注定居地区。随着忽必烈的即位,蒙古帝国的首都从鄂尔浑河谷地的哈剌和林迁到了华北。他建造了两座都城,其中之一是大都,即今北京一带。从很多方面来说,大都代表了忽必烈的帝国。大都模仿的是当时存在的汉式城市,但很多部分都是由非汉人规划并建设的。1大都是他的冬都,而另一座都城则建在距离今北京约 200 千米的地方,他将其命名为“上都”(他在每年夏天前往这里)。在塞缪尔·柯勒律治(Samuel Coleridge)的诗歌《忽必烈汗》(Kubla Khan)中,上都被称为“仙那度”(Xanadu)。在奥莉维亚·纽顿-约翰(Olivia Newton-John)主演的电影《仙那度的狂热》(Xanadu)中,也出现了这个词。她饰演一位希腊缪斯,化身为迪斯科女神,协助建立了一家旱冰夜总会。2事后看来,如果阿里不哥赢了,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好。 将都城从蒙古草原迁出,对蒙古有着负面的影响。原因很简单,没有了都城,蒙古草原就成了帝国的落后地区。忽必烈和他的继承者们确实都试图获得蒙古草原的支持,因为那里仍是一个重要的兵员储备库—蒙古骑兵的重要性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事实上,元朝的隐忧在于,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可能会投向中亚更为保守传统的蒙古领主,这种情况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战期间确实发生过。但是元朝成功地遏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1294 年忽必烈死后,内战逐渐消弭,这种担忧也消减了,元朝不再那么重视维系其与蒙古草原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 忽必烈的战略性迁都的确有其战略合理性,并非仅仅因其个人倾向于华北和汉文化。征服了宋朝之后,哈剌和林就不再处于他统治的新帝国的中心位置。而且哈剌和林相当不安全,因为忽必烈之后的主要挑战者海都的军队能够从今哈萨克斯坦出发进攻此地。最后,要想维持哈剌和林的宫廷以与大汗的地位相衬,其费用令人望而却步。即使是在他的前任们在位之时,供养这里的人口就需要满满 900 车的供给品。上都和大都的地理位置更便于物资供应,远离西边的威胁因而更为安全,且能够更好地治理从贝加尔湖绵延至北部湾的帝国。尽管两座都城都不在农耕地区附近,但忽必烈通过延长长达 217 千米的京杭大运河而化解了这一困境,由此,生活物资和其他商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有效地运抵大都。3 事实上,随着时间流逝,统治王朝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因素,因此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看来,表现得非常“不蒙古”。在许多方面,忽必烈是个中典型,可能他的长寿加剧了他的形象从蒙古大汗向中国皇帝的转变。忽必烈出生于 1215 年,活了非凡的 79 年—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最好的医疗(以及运气)对他的长寿很有帮助。尽管忽必烈晚年体态发福,常常对其政府的放纵视而不见,但这在他的早年生涯中并没有征兆。尽管他意识到了成为一名中国皇帝的重要性,但他从未学习过汉语。4 尽管如此,他意识到自己需要行走于两个世界之间,即游牧民的世界和他的定居臣民的世界。所以他采用了“元”(意为“起始、根源”)为国号,并使用年号。他并非第一个处在这一位置上的人,其前朝如辽(907—1125)、金(1115—1234)以及中亚的哈剌契丹,都曾试图既对其游牧军队坚称自己的正统性,同时又统治拥有更多人口的定居族群。5一般而言,当统治者丧失了自身的游牧特性,就会被新兴的王朝推翻;而至于新王朝是游牧式的还是定居式的,则无关紧要。作为皇帝,忽必烈并未完全接受自己身份认同中的中国部分。尽管他允许在各处保留一些汉式......

  1. 新媒体的语言
    1. 中文版自序
    2. 推荐序
    3. 前言:维尔托夫的数据集
    4. 致谢
    5. 导 论
      1. 个人编年史
      2. 关于当下的理论
      3. 绘制新媒体地图:方法
      4. 绘制新媒体地图:结构
      5. 名词解释:语言、对象、呈现
    6. 第一章 新媒体是什么
      1. 从媒体到“新”媒体
      2. 新媒体的法则
        1. 数值化呈现
        2. 模块化
        3. 自动化
        4. 多变性
        5. 跨码性
      3. 新媒体不是什么
        1. 作为新媒体的电影
        2. 数字化的迷思
        3. 交互性的迷思
    7. 第二章 交互界面
      1. 文化交互界面的语言
        1. 文化交互界面
        2. 印刷文字
        3. 电影
        4. 人机交互界面:呈现与控制
      2. 屏幕与用户
        1. 屏幕的谱系
        2. 屏幕与身体
        3. 呈现与模拟
    8. 第三章 操作
      1. 菜单、筛选、插件
        1. 选择的逻辑
        2. “后现代主义”与Photoshop
        3. 从对象到信号
      2. 合成
        1. 从影像流到模块化媒体
        2. 对于蒙太奇的抵制
        3. 合成的考古学:电影
        4. 合成的考古学:录像
        5. 数字合成
        6. 合成与蒙太奇的新类型
      3. 远程行动
        1. 呈现与通信
        2. 远程在场:幻觉与行动
        3. 影像—工具
        4. 远程通信
        5. 距离与光晕
    9. 第四章 幻 觉
      1. 合成现实主义及其不足
        1. 电影中的技术与风格
        2. 计算机动画的技术与风格
        3. 摹仿的图标
      2. 合成图像及其主体
        1. 乔治·梅里埃,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2. 《侏罗纪公园》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 幻觉、叙述与交互性
    10. 第五章 形式
      1. 数据库
        1. 数据库逻辑
        2. 数据与算法
        3. 数据库与叙述
        4. 聚合与组合
        5. 数据库情结
        6. 数据库电影:格里纳韦与维尔托夫
      2. 可导航空间
        1. 《毁灭战士》与《神秘岛》
        2. 计算机空间
        3. 导航的诗学
        4. 导航员与探险家
        5. “电影眼”与模拟器
        6. 两个作品:《拓展的虚拟环境》与《地点》
    11. 第六章 电影是什么
      1. 数字电影与运动影像的历史
        1. 电影,索引的艺术
        2. 运动影像考古简史
        3. 从动画到电影
        4. 重新定义电影
        5. 从“电影眼”到“电影画笔”
      2. 电影的新语言
        1. 电影式与图形式:影图
        2. 新的时间性:作为叙述引擎的循环
        3. 空间蒙太奇和巨观电影
        4. 电影作为信息空间
        5. 电影作为代码
    12. 索引
    13. 出版后记
  2. 认识商业:插图修订第10版
    1. 作者简介
    2. 张维迎序 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企业家
    3. 汪丁丁序 常识,经济学和管理学
    4. 吴晓波序 透过美国的眼睛认识我们的商业
    5. 唐骏序 职业经理人时代的到来
    6. 表目录
    7. 图目录
    8. 导言 作好准备,迎接你的黄金时代
      1. 0.1 学习成功的技巧
      2. 0.2 关键的一课
      3. 0.3 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4. 0.4 衡量技能和人格
      5. 0.5 现在就运用专业商业策略
      6. 0.6 学习专业举止
      7. 0.7 对于学习,全力以赴
        1. 学习方法
        2. 考试秘诀
        3. 时间管理
      8. 0.8 善用本门课程的资料
        1. 善用本书
      9. 0.9 获得理想的工作
      10. 0.10 求职策略
      11. 0.11 更多求职小秘诀
      12. 0.12 撰写简历
      13. 0.13 上网张贴简历
      14. 0.14 撰写求职信
      15. 0.15 准备面试
      16. 0.16 准备转行
    9. 第 1 章 动态商业环境:风险和获利
      1. 1.1 企业家精神和财富创造
        1. 收入、利润和亏损
        2. 权衡风险和利润
        3. 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4. 回应不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
        5. 在非营利组织运用企业原则
      2. 1.2 企业家与打工者
        1. 企业家的机会
        2. 企业家对于财富创造的重要性
      3. 1.3 企业环境
        1. 经济和法律环境
        2. 科技环境
        3. 竞争环境
        4. 社会环境
        5. 全球环境
      4. 1.4 美国企业的演进
        1. 农业和制造业的进步
        2. 服务业的进步
        3. 你在企业的未来
        4. 总 结
    10. 第 2 章 理解经济学及其对商业的影响
      1. 2.1 经济形势如何影响企业经营
        1. 何谓经济学
        2. 创造富裕经济的秘密
        3. 亚当·斯密与财富创造
        4. 造福社区
      2. 2.2 了解自由市场资本主义
        1. 资本主义的基础
        2. 自由市场如何运作
        3. 价格的决定
        4. 供 给
        5. 需 求
        6. 均衡点或市场价格
        7. 自由市场内的竞争
        8. 自由市场体系的优点与缺点
      3. 2.3 了解美国的经济体系
        1. 关键的经济指标
        2. 美国的生产率
        3. 服务部门的生产率
        4. 商业周期
        5. 财政政策
        6. 2008 年经济危机期间实行的财政政策
        7. 货币政策
        8. 总 结
    11. 第 3 章 全球市场上的商业活动
      1. 3.1 动态的全球市场
      2. 3.2 为何要与他国交易
        1.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理论
      3. 3.3 参与全球贸易
        1. 进口产品和服务
        2. 出口产品和服务
        3. 评估全球贸易
      4. 3.4 进入全球市场的策略
        1. 许可贸易
        2. 出 口
        3. 特许经营
        4. 合同制造
        5. 国际合资和战略联盟
        6. 外商直接投资
      5. 3.5 全球市场经营的影响力
        1. 社会文化因素
        2. 经济与金融因素
        3. 法律法规因素
        4. 物理环境因素
      6. 3.6 贸易保护主义
        1. 世界贸易组织
        2. 共同市场
        3. 北美和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
      7. 3.7 全球贸易的未来
        1. 境外外包的挑战
        2. 全球化与你
        3. 总 结
    12. 第 4 章 道德与对社会负责的行为
      1. 4.1 伦理不只是合法
        1. 伦理准则只是基础
        2. 伦理从自身做起
      2. 4.2 秉持伦理和责任经营企业
        1. 企业的伦理标准
      3. 4.3 企业的社会责任
        1. 对客户的责任
        2. 对投资者的责任
        3. 对员工的责任
        4. 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5. 社会审计
      4. 4.4 国际伦理与社会责任
        1. 总 结
    13. 第 5 章 选择一种企业经营模式
      1. 5.1 企业所有权的基本形式
      2. 5.2 独资企业
        1. 优 点
        2. 缺 点
      3. 5.3 合伙企业
        1. 优 点
        2. 缺 点
      4. 5.4 公司
        1. 优 点
        2. 缺 点
        3. 个人公司
        4. S 公司
        5. 有限责任公司
      5. 5.5 公司扩张:兼并和收购
      6. 5.6 特许经营
        1. 优 点
        2. 缺 点
        3. 多样性
        4. 居家特许经营
        5. 电子商务的运用
        6. 科技的运用
        7. 国际市场观点
      7. 5.7 合作社
      8. 5.8 你适合哪种企业所有权形式
        1. 总 结
    14. 第 6 章 企业家精神与创办小企业
      1. 6.1 创业者的时代
      2. 6.2 美国企业家创造工作机会的能力
      3. 6.3 人们为何接受创业的挑战
        1. 成为企业家有何条件
        2. 把热情和问题变成机遇
        3. 创业团队
        4. 小企业创业者和以家庭为基础的企业
        5. 以网络为基础的企业
        6. 内部创业者
        7. 孵化基地鼓励创业——政府能够做什么
      4. 6.4 准备创办小企业
        1. 小企业对大企业
        2. 小企业的重要性
        3. 小企业的成败
      5. 6.5 学习小企业的运作
        1. 向他人学习
        2. 获取经验
        3. 接管一家成功企业
      6. 6.6 经营小企业
        1. 从计划开始
        2. 撰写商业计划书
        3. 取得小企业资金
        4. 小企业管理局
        5. 了解客户
        6. 管理员工
        7. 保持有效的账目记录
        8. 寻求协助
      7. 6.7 走向国际:小企业的愿景
        1. 总 结
    15. 第 7 章 管理和领导
      1. 7.1 管理者的角色在改变
      2. 7.2 管理的四种职能
      3. 7.3 计划与决策
        1. 决策:找出最佳的可行方案
      4. 7.4 组织:建立统一的体系
        1. 各管理层的任务与技能
        2. 人员配置:选用并留住适当的人
      5. 7.5 领导:不断提供愿景与价值观
        1. 领导力风格
        2. 授 权
        3. 管理知识
      6. 7.6 控制: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1. 新的衡量标准:客户满意度
        2. 总 结
    16. 第 8 章 调整组织结构,以应对当今的商业挑战
      1. 8.1 每个人都在经历变革
        1. 由下而上建构组织
      2. 8.2 变革中的组织
        1. 组织设计的历史发展
        2. 将管理概念转为组织设计
      3. 8.3 建构组织的决策
        1. 选择集权或分权
        2. 选择适当的管理幅度
        3. 高耸与扁平的组织结构
        4. 部门化的优缺点
      4. 8.4 组织类型
        1. 直线组织
        2. 直线参谋式组织
        3. 矩阵式组织
        4. 跨职能自我管理团队
        5. 超越组织的界限
      5. 8.5 管理跨企业互动关系
        1. 透明化与虚拟组织
        2. 标杆学习与核心竞争力
      6. 8.6 适应变革
        1. 通过重组来授权
        2. 建立变革导向的组织文化
        3. 管理非正式组织
        4. 总 结
    17. 第 9 章 生产和运营管理
      1. 9.1 制造业和服务业展望
        1. 制造商和服务组织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 9.2 从生产管理到运营管理
        1. 服务部门的运营管理
      3. 9.3 生产流程
        1. 提升生产技术与降低成本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3. 柔性制造
        4. 精益制造
        5. 大规模定制
      4. 9.4 运营管理规划
        1. 设施选址
        2. 制造商的设施选址
        3. 在互联网上进行运营管理
        4. 未来的设施选址
        5. 设施布局
        6. 物料需求计划
        7. 采 购
        8. 准时制存货控制
        9. 质量控制
        10. 波多里奇奖
        11. ISO 9000 和 ISO 14000 标准
      5. 9.5 控制程序:计划评审技术和甘特图
      6. 9.6 为将来作好准备
        1. 总 结
    18. 第 10 章 员工激励
      1. 10.1 激励的重要性
        1.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
        2. 梅奥与霍桑实验
      2. 10.2 激励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3. 10.3 赫兹伯格的激励因素
      4. 10.4 麦格雷戈的 X 理论和 Y 理论
        1. X 理论
        2. Y 理论
      5. 10.5 大内的 Z 理论
      6. 10.6 目标设置理论与目标管理
      7. 10.7 满足员工的期望:期望理论
      8. 10.8 强化员工绩效:强化理论
      9. 10.9 公平对待员工:公平理论
      10. 10.10 将理论付诸行动
        1. 通过工作丰富化激励
        2. 通过开放式沟通激励
        3. 在自我管理团队中进行开放式沟通
        4. 对出色的工作加以认可
      11. 10.11 个人化的激励
        1. 全球范围的员工激励
        2. 不同世代的员工激励
        3. 总 结
    19. 第 11 章 人力资源管理:发现并留住最优秀的员工
      1. 11.1 与人接触只是开始
        1. 开发最重要的资源
        2. 人力资源挑战
      2. 11.2 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规
        1. 法律保护残障和年长员工
        2. 法令的效果
      3. 11.3 决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4. 11.4 雇用多元化员工
      5. 11.5 选拔最具生产率的员工
        1. 雇用临时工
      6. 11.6 培训和开发员工使其发挥最大潜能
        1. 管理开发
        2. 关系网
        3. 管理开发的多样化
      7. 11.7 实施员工绩效评估以获取最大成效
      8. 11.8 支付薪酬: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
        1. 薪酬制度
        2. 团队薪酬
        3. 额外福利
      9. 11.9 安排工作时间以满足组织和员工的需求
        1. 弹性工作时间计划
        2. 在家办公
        3. 工作共享计划
      10. 11.10 管理员工的去向
        1. 让员工升职或调职
        2. 解雇员工
        3. 让员工退休
        4. 失去员工
        5. 总 结
    20. 第 12 章 市场营销:帮助买者购买
      1. 12.1 什么是营销
        1. 营销的演进
        2. 非营利组织和营销
      2. 12.2 营销组合
        1. 营销流程应用
        2. 设计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3. 制定合理的价格
        4. 将产品送到正确的地方
        5. 发展有效的促销策略
      3. 12.3 为营销商提供信息
        1. 营销研究过程
      4. 12.4 营销环境
      5. 12.5 两个不同的市场:消费者和企业间
      6. 12.6 消费者市场
        1. 消费者市场细分
        2. 深入较小的市场细分
        3. 转向关系营销
        4. 消费者决策过程
      7. 12.7 企业间市场
      8. 12.8 你的营销远景
        1. 总 结
    21. 第 13 章 商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定价
      1. 13.1 产品开发和整体产品价值
        1. 分布式产品开发
        2. 开发整体产品价值
        3. 产品线和产品组合
      2. 13.2 产品差异化
        1. 营销各种消费品和服务
        2. 营销工业品和服务
      3. 13.3 包装改变产品
        1. 包装日益重要
      4. 13.4 品牌和品牌资产
        1. 品牌类别
        2. 创造品牌资产和忠诚度
        3. 建立品牌联想
        4. 品牌管理
      5. 13.5 新产品开发过程
        1. 新产品构思
        2. 产品筛选
        3. 产品分析
        4. 产品开发和测试
        5. 商品化
      6. 13.6 产品生命周期
        1. 产品生命周期的范例
        2. 运用产品生命周期
      7. 13.7 具竞争力的定价
        1. 定价目标
        2. 成本导向定价
        3. 需求导向定价
        4. 竞争导向定价
        5. 盈亏平衡分析
        6. 其他定价策略
        7. 市场力量如何影响定价
      8. 13.8 非价格竞争
        1. 总 结
    22. 第 14 章 产品分销
      1. 14.1 营销中介的兴起
        1. 为何需要中介
        2. 中介如何创造交易效率
        3. 中介的价值和成本
      2. 14.2 中介创造的效用
        1. 形式效用
        2. 时间效用
        3. 地点效用
        4. 占有效用
        5. 信息效用
        6. 服务效用
      3. 14.3 批发商中介
        1. 商品批发商
        2. 代理商和经纪人
      4. 14.4 零售中介
        1. 零售分销策略
      5. 14.5 非店面零售
        1. 电子零售
        2. 电话营销
        3. 自动售货机、书报摊与手推车
        4. 直 销
        5. 多层次营销
        6. 直复营销
      6. 14.6 建立分销合作关系
        1. 公司分销系统
        2. 合约分销系统
        3. 管理分销系统
        4. 供应链
      7. 14.7 物流:将商品有效率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1. 火车主要用于大型商品运输
        2. 卡车规模较小,适合偏远地区
        3. 水运便宜但速度慢
        4. 管道又快又有效率
        5. 空运最快但也最贵
        6. 多式联运
        7. 仓储功能
        8. 商品追踪
      8. 14.8 对你的启示
        1. 总 结
    23. 第 15 章 开展有效的促销活动
      1. 15.1 促销和促销组合
      2. 15.2 广告:发布信息、说服和提醒
        1. 电视广告
        2. 植入式广告
        3. 商业信息广告片
        4. 网络广告
        5. 利用社交媒体监控广告效果
        6. 全球广告
      3. 15.3 人员推销:聆听客户需求
        1. 销售流程的七个步骤
        2. 企业对消费者的销售过程
      4. 15.4 公共关系:和大众建立关系
        1. 宣传:替“公关”开口说话
      5. 15.5 销售促进:理想交易
      6. 15.6 口碑促销及其他促销方式
        1. 病毒式营销
        2. 博客
        3. 播客
        4. 电子邮件促销
        5. 移动媒体
      7. 15.7 管理促销组合:大整合
        1. 促销策略
        2. 总 结
    24. 第 16 章 理解会计和财务信息
      1. 16.1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1. 会计是什么
      2. 16.2 会计领域
        1. 管理会计
        2. 财务会计
        3. 审 计
        4. 税务会计
        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3. 16.3 会计循环
        1. 会计中的计算机技术
      4. 16.4 了解关键的财务报表
        1. 基本会计等式
        2. 资产负债表
        3. 资产分类
        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5. 损益表
        6. 收 入
        7. 销售成本
        8. 营业费用
        9. 净利润或净亏损
        10. 现金流量表
        11. 现金流量分析的需求
      5. 16.5 分析财务报表:财务比率分析
        1. 流动性比率
        2. 杠杆(负债)比率
        3. 获利(绩效)比率
        4. 业务活动比率
        5. 总 结
    25. 第 17 章 财务管理
      1. 17.1 财务和财务管理者的角色
        1. 了解财务的重要性
        2. 什么是财务管理
      2. 17.2 财务规划
        1. 预测财务需求
        2. 预算编制程序
        3. 建立财务控制
      3. 17.3 运营资金的必要性
        1. 管理企业日常的营运支出
        2. 控制信贷业务
        3. 购置所需存货
        4. 管理资本支出
        5. 取得资金的途径
      4. 17.4 取得短期融资
        1. 商业信用融资
        2. 亲 友
        3. 商业银行
        4. 各种短期贷款
        5. 应收账款保理
        6. 商业票据
        7. 信用卡
      5. 17.5 取得长期融资
        1. 债务融资
        2. 股权融资
        3. 利用财务杠杆作决策
        4. 金融危机的教训
        5. 总 结
    26. 第 18 章 证券市场:融资和投资机会
      1. 18.1 证券市场的功能
        1. 投资银行的角色
      2. 18.2 证券交易所
        1. 证券法规和证券交易委员会
        2. 外国的证券交易所
      3. 18.3 股权融资
        1. 发行股票的优缺点
        2. 发行普通股
        3. 发行优先股
      4. 18.4 发行债券融资
        1. 学习债券的语言
        2. 发行债券的优缺点
        3. 债券类型
        4. 债券特性
      5. 18.5 投资者如何购买证券
        1. 通过网上经纪人投资
        2. 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
        3. 利用多样化投资降低风险
      6. 18.6 投资股票
        1. 股票分拆
        2. 限界购股
        3. 理解股市行情
      7. 18.7 投资债券
        1. 投资高风险(垃圾)债券
        2. 了解债券行情
      8. 18.8 投资共同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1. 了解共同基金行情
      9. 18.9 了解股市指标
        1. 市场的涨跌起伏
        2. 21 世纪市场的投资挑战
        3. 总 结
    27. 第 19 章 货币、金融机构和美联储
      1. 19.1 货币为什么重要
        1. 什么是货币
        2. 何谓货币供给
        3. 控制通货膨胀和货币供给
        4. 全球货币兑换
      2. 19.2 控制货币供给
        1. 美联储概述
        2. 存款准备金率
        3. 公开市场业务
        4. 贴现率
        5. 美联储的支票清算
      3. 19.3 银行史与美联储存在的必要性
        1. 银行业和大萧条
      4. 19.4 美国的银行体系
        1. 商业银行
        2. 商业银行的服务
        3. 为借款人提供的服务
        4. 储蓄贷款协会
        5. 信用合作社
        6. 其他金融机构
      5. 19.5 最近的银行危机和政府的保护举措
        1. 保护你的存款
        2.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3. 储蓄协会保险基金
        4. 国家信用合作社管理局
      6. 19.6 利用技术提高银行效率
        1. 网上银行
      7. 19.7 国际银行及其服务
        1. 国际银行业
        2.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 总 结
    28. 重要词汇
    29. 出版后记
  3. 思想的力量
    1. 序言
    2. 第一章 充满力量的思想
      1. 爆炸性的学科
      2. 什么是哲学?
      3. 哲学问题
      4. 对哲学的误解
      5. 哲学的工具
        1. 证明
        2. 苏格拉底的方法
        3. 思想实验
        4. 归谬法
        5. 谬误
      6. 哲学的分类
      7. 哲学的益处
    3. 第一部分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存在和知识
      1.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1. 米利都派哲学家
        2. 毕达哥拉斯
        3. 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
        4.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
        5. 原子论者
      2.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
        1. 苏格拉底
        2. 柏拉图
          1.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理念论
          2. 柏拉图的知识论
          3. 柏拉图论爱与生成
        3. 原著选读3.1 《申辩篇》 柏拉图
        4. 原著选读3.2 《理想国》 柏拉图
        5. 原著选读3.3 《美诺篇》 柏拉图
      3.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
        1. 存在是什么?
        2. 实现和潜能
        3. 本质和存在
        4. 十个基本范畴
        5. 三种灵魂
        6. 亚里士多德和理念论
        7.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论
        8. 逻辑学
        9. 原著选读4.1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4. 第五章 希腊化时期和基督教时代的哲学家
        1. 罗马帝国的形而上学
          1. 普罗提诺
        2. 基督教的兴起
          1. 圣奥古斯丁
          2. 奥古斯丁和怀疑主义
          3. 希帕蒂亚
        3. 中世纪和阿奎那
        4. 原著选读5.1 《忏悔录》 圣奥古斯丁
        5. 原著选读5.2 《神学大全:关于上帝的问题》 圣托马斯·阿奎那
      5. 第六章 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兴起
        1. 笛卡尔和二元论
          1. 怀疑是打开确定世界的钥匙
          2. “清晰明确”是试金石
        2. 霍布斯和唯物主义
          1. 知觉
        3. 康韦、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的不同观点
          1. 安妮·康韦的形而上学
          2. 斯宾诺莎
          3. 莱布尼茨
        4. 洛克、贝克莱的唯心主义
          1. 约翰·洛克和表象的实在论
          2. 乔治·贝克莱和唯心主义
          3. 作为一束观念的物质
          4. 贝克莱和无神论
        5. 原著选读6.1 《第一哲学沉思录》 勒内·笛卡尔
        6. 原著选读6.2 《伦理学》 斯宾诺莎
        7. 原著选读6.3 《人类知识原理》 乔治·贝克莱
      6. 第七章 18世纪和19世纪
        1. 大卫·休谟
          1. 硬币实验
          2. 休谟论自我
          3. 休谟论因果关系
        2. 伊曼努尔·康德
          1. 心灵的秩序原则
          2. 自在之物
        3. 19世纪
          1. 黑格尔哲学的要点
          2. 亚瑟·叔本华
        4. 原著选读7.1 《人类理智研究》 大卫·休谟
        5. 原著选读7.2 《纯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6. 原著选读7.3 《历史哲学》 黑格尔
        7. 原著选读7.4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华
      7. 第八章 大陆哲学传统
        1. 对19、20世纪历史的简要回顾
        2. 存在主义
          1. 精神分析
        3. 两个存在主义者
          1. 阿尔贝·加缪
          2. 让-保罗·萨特
          3. 萨特、康德论伦理
          4. 你就是你的所为
        4. 现象学
          1. 埃德蒙德·胡塞尔
          2. 马丁·海德格尔
          3.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5. 怀疑的时代
          1. 尤尔根·哈贝马斯
          2. 米歇尔·福柯
          3.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4. 雅克·德里达
          5. 吉尔·德勒兹
          6. 阿兰·巴迪欧
        6. 原著选读 8.1 《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 让- 保罗·萨特
        7. 原著选读8.2 《西西弗的神话》 阿尔贝·加缪
        8. 原著选读8.3 《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与哈贝马斯对话》 乔凡娜·博拉朵莉
      8. 第九章 实用主义传统和分析传统
        1. 实用主义
          1. 理查德·罗蒂
        2. 分析哲学
          1. 何谓分析
          2. 分析哲学概览
          3. 语言与科学
          4. 经验、语言与世界
          5. 反表象主义
          6. 维特根斯坦的转变
        3. 蒯因、戴维森和克里普克
          1.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
          2. 唐纳德·戴维森
          3. 索尔·克里普克
        4. 本体论
          1. 元本体论
        5. 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
        6. 原著选读9.1 《拒斥形而上学》 艾耶尔
        7. 原著选读9.2 《命名与必然性》 索尔·克里普克
        8. 原著选读9.3 《客观性问题》 唐纳德·戴维森
        9. 原著选读9.4 《什么是社会建构?》 保罗·A·博格西安
    4. 第二部分 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1. 第十章 道德哲学
        1. 怀疑论、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2. 利己主义
        3. 快乐主义
        4. 五种主要的伦理学框架
        5. 古希腊时期
          1. 柏拉图
          2. 卢卡尼亚人爱沙若
          3. 亚里士多德
        6. 伊壁鸠鲁主义和斯多葛主义
          1. 伊壁鸠鲁主义
          2. 斯多葛派
        7. 基督教影响下的伦理学
          1. 圣奥古斯丁
          2. 宾根的圣希德嘉
          3. 爱洛伊斯和阿伯拉尔
          4. 圣托马斯·阿奎那
        8. 霍布斯和休谟
          1. 霍布斯
          2. 休谟
          3. 道德判断的基础是情感,而非理性
          4. 仁爱
          5. 休谟之后是否还能有伦理学?
        9. 康德
          1. 最高的道德原则
          2. 人为什么应当做该做的事
        10. 功利主义
          1. 边沁
          2. 穆勒
        11. 弗里德里希·尼采
        12. 原著选读10.1 《高尔吉亚篇》 柏拉图
        13. 原著选读10.2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14. 原著选读10.3 《伊壁鸠鲁致梅瑙凯的信》 伊壁鸠鲁
        15. 原著选读10.4 《美诺篇》 柏拉图
        16. 原著选读10.5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伊曼努尔·康德
        17. 原著选读10.6 《功利主义》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8. 原著选读10.7 《善恶之彼岸》 弗里德里希·尼采
      2. 第十一章政治哲学
        1.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 柏拉图
          2. 亚里士多德
        2. 自然法理论和契约论理论
          1. 奥古斯丁和阿奎那
          2. 霍布斯
        3. 另外两位契约论理论家
          1. 约翰·洛克
          2. 让-雅克·卢梭
        4. 美国宪法理论
          1. 《独立宣言》中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2. 《美国宪法》中的自然法和自然权利
          3. 隐私权
        5. 古典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 亚当·斯密
          2. 功利主义和自然权利
          3. 哈丽特·泰勒
          4.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5.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6. 马克思主义
          7. 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8. 无政府主义
        6. 原著选读11.1 《克里托篇》 柏拉图
        7. 原著选读11.2 《理想国》 柏拉图
        8. 原著选读11.3 《利维坦》 托马斯·霍布斯
        9. 原著选读11.4 《论自由》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10. 原著选读11.5 《共产党宣言》 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3. 第十二章 当代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1. G. E.摩尔
        2. 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
        3. 情感主义及其他
        4. 约翰·罗尔斯,一位当代自由主义者
          1. 公正社会的基本条件
          2. 无知之幕和原始状态
          3. 社会正义的两个原则
          4. 个人的权利
          5. 我为什么应该接受罗尔斯的规定?
        5. 罗伯特·诺齐克的自由主义
          1. 最低限度的国家是正当的
          2. 只有“守夜人”式的国家不侵犯权利
          3. 个人的权利
        6. 社群主义者对罗尔斯的回应
        7.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和德性伦理学
        8. 玛莎·纳斯鲍姆
        9. 赫伯特·马尔库塞,一位当代马克思主义者
        10. 安·兰德的客观主义
        11. 各种“主义”
        12. 原著选读12.1 《杀死和饿死》 詹姆士·雷切尔斯
        13. 原著选读12.2 《正义论》 约翰·罗尔斯
        14. 原著选读12.3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罗伯特·诺齐克
        15. 原著选读12.4 《正义的前沿》 玛莎·纳斯鲍姆
    5. 第三部分 哲学和宗教:理性和信仰
      1. 第十三章 哲学和对上帝的信仰
        1. 两位基督教伟人
          1. 安瑟伦
          2. 阿奎那
        2. 神秘主义
        3. 17世纪的观点
          1. 笛卡尔
          2. 莱布尼茨
        4. 18和19世纪的观点
          1. 休谟
          2. 康德
          3. 克尔凯郭尔
          4. 尼采
          5. 詹姆士
        5. 20世纪的观点
          1. 上帝和逻辑实证主义
          2. 玛丽·黛丽:上帝的呈现
          3. 智能设计还是进化论?
          4. 上帝,微调师
          5. 相信上帝还需要理由吗?
        6. 原著选读13.1 《宣讲》 圣安瑟伦
        7. 原著选读13.2 《神学大全》 圣托马斯·阿奎那
        8. 原著选读13.3 《单子论》 莱布尼茨
        9. 原著选读13.4 《快乐的知识》 弗里德里希·尼采
        10. 原著选读13.5 《神学与证伪》 安东尼·福路
    6. 第四部分 其他声音
      1. 第十四章 女权主义哲学
        1. 第一次浪潮
        2. 第二次浪潮
        3. 第三次浪潮
        4. 女权主义道德理论
        5. 性别歧视和语言
        6. 女权主义认识论
        7. 法国女权主义哲学和精神分析理论
          1. 露丝·伊利格瑞
          2.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3. 埃伦娜·西苏
        8. 朱迪思·巴特勒:性别、性与表演性
        9. 原著选读14.1 《为女权辩护》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10. 原著选读14.2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2. 第十五章 东方的影响
        1. 印度教
        2. 佛教
          1. 佛陀
        3. 道家
          1. 老子
          2. 孙子
          3. 庄子
        4. 儒家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5. 禅宗在中国和日本
          1. 慧能
          2. 佛教在日本
          3. 紫式部
          4. 希玄道元
        6. 武士道哲学(约1100—1900)
          1. 孔子的影响
          2. 禅宗的影响
        7. 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
        8. 原著选读15.1 《论语》 孔子
        9. 原著选读15.2 《八正道》 佛陀
      3. 第十六章 后殖民思想
        1. 历史背景
        2. 非洲
          1. 口头哲学和传统哲学
        3. 美洲
          1. 美国黑人思想
          2. 拉丁美洲思想
        4. 南亚
          1. Satyagraha
          2. 形而上学
        5. 原著选读16.1 《治愈之剑》 马丁·路德·金
        6. 原著选读16.2 《存在主义和哲学的危机》 卡洛斯·阿斯特拉达
        7. 原著选读16.3 《边界女权主义:从性别政治到地缘政治》 桑尼亚·莎第瓦胡
        8. 原著选读16.4 Satyagraha 莫罕达斯·K·甘地
        9. 原著选读16.5 《朝向宇宙之人》 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
      4. 第十七章 四个哲学问题
        1. 自由意志
          1. 心理学决定论
          2. 神经科学决定论
          3. 因果决定论
        2. 意识
          1. 二元论
          2. 行为主义
          3. 同一性理论
          4. 功能主义
          5. 僵尸
        3. 慷慨的伦理:礼物问题
        4. 什么是艺术以及相关的美学问题
          1. 什么是艺术?
          2. 小说的悖论
          3. 音乐表达的困境
          4. 结束语
        5. 原著选读17.1 《感知与大脑过程》 J. J. C.斯马特
        6. 原著选读17.2 《自由意志》萨姆·哈里斯
    7. 译后记
    8. 出版后记
  4. 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1. 第3版序言
    2. 第1版序言
    3. 致 谢
    4. 第一章 下笔前,先搞清楚什么叫“广告文案”!
      1. 1.1 网络的问世,是否改变了文案写作技巧
    5. 第二章 如何写出吸引注意的标题
      1. 2.1 成功吸引注意力的标题有哪些特质
      2. 2.2 标题的四大功能
        1. 吸引注意
        2. 筛选听众
        3. 传达完整的信息
        4. 引导读者阅读文案内文
      3. 2.3 八种基本标题类型
        1. 直言式标题
        2. 暗示式标题
        3. 新知式标题
        4. “如何”式标题
        5. 提问式标题
        6. 命令式标题
        7. 目标导向式标题
        8. 见证式标题
      4. 2.4 38个常备标题范例
      5. 2.5 创造有效标题的四大公式
      6. 2.6 标题的写作技巧
      7. 2.7 读者感兴趣的标题,就是好标题
    6. 第三章 你的广告文案,读者真的看得懂吗?
      1. 3.1 如何写出逻辑清晰的文案
        1. 读者优先
        2. 循序提出你的卖点
        3. 将整篇文案打散成几个短的段落
        4. 运用短句
        5. 使用简单的词汇
        6. 避免使用术语
        7. 文句要简洁
        8. 明确具体
        9. 直接讲重点
        10. 以友善的对话作为文案风格
        11. 避免使用有性别偏见的词汇
      2. 3.2 文案写作的几个窍门
        1. 将介词放在句尾
        2. 适时断句
        3. 在句首使用连接词
        4. 一段只用一句话
        5. 利用视觉设计来强调文案中的字句
        6. 利用项目清单
        7. 文案写手的确认清单
    7. 第四章 抓对卖点,写出热卖文案!
      1. 4.1 用顾客的语言说明产品特色与功效
      2. 4.2 促进销售的五个步骤
        1. 吸引注意
        2. 指出需求
        3. 满足需求,将产品定位为问题的解决方案
        4. 证明产品的功效如广告所说
        5. 要求实际购买
      3. 4.3 利用“伪逻辑”,让事实支持你的销售论点
      4. 4.4 独特的销售卖点
        1. 强调大部分人还不知道的产品益处
        2. 用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产品功效
        3. 设计别出心裁的产品名称或包装
        4. 建立长期品牌个性
      5. 4.5 提供读者“次要的承诺”
      6. 4.6 了解顾客,与顾客的心产生共鸣
      7. 4.7 善用“BFD文案公式”
      8. 4.8 提高“购买意愿”的说明清单
      9. 4.9 长篇文案vs短篇文案
      10. 4.10 定位
    8. 第五章 这样做市场研究,让你的广告文案成功一半
      1. 5.1 大量密集的研究为你带来优势
      2. 5.2 如何为广告文案委托案做准备
        1. 取得所有与产品相关的旧资料
        2. 提出与产品有关的问题
        3. 提出与广告观众有关的问题
        4. 确定文案的目的
      3. 5.3 通过访谈搜集情报
        1. 如何打电话约访
        2. 让受访者挑选访谈的时间跟日期
        3. 尽早安排访谈时间
        4. 做足功课
        5. 务必准时出现
        6. 笔记只做重点
        7. 与受访者建立融洽的互动
        8. 将访问过的对象列成清单
        9. 访谈结束后,向受访者致谢
      4. 5.4 组织你采集的信息
      5. 5.5 制定一套你的写作流程
      6. 5.6 为资料来源建档
      7. 5.7 如何创作具有销售力的广告
        1. 找出问题
        2. 整合相关情报
        3. 建立一般性知识
        4. 寻找新组合
        5. 搁置问题
        6. 列出清单
        7. 征询他人
        8. 找合作对象
        9. 别轻易放弃新点子
    9. 第六章 平面广告文案:营销人必练的基本功
      1. 6.1 从“目的”划分的广告类型
      2. 6.2 如何写出优秀的广告文案
        1. 标题应包含重要的使用效益、引起好奇心、承诺回馈
        2. 当广告有图像时,将标题点出的主要产品效益视觉化
        3. 文案的第一段应该延伸标题的主题
        4. 版面设计必须能吸引目光,并强化易读性
        5. 以合乎逻辑的顺序,写出所有重要的销售卖点
        6. 说服最多数的潜在顾客踏入销售流程
        7. 文案必须读起来有趣
        8. 文案必须有可信度
        9. 在广告中鼓励读者采取行动
      3. 6.3 你的广告需要标语吗
      4. 6.4 广告文案的原稿格式
      5. 6.5 从“内容”来划分的广告种类
      6. 6.6 如何撰写小版面或分类广告文案
    10. 第七章 直邮广告:最个人化的营销管道
      1. 7.1 直邮广告是个人化的媒介
      2. 7.2 销售信的写作技巧
      3. 7.3 销售信的15种开场白
        1. 直接呈上优惠方案
        2. 强调提供免费资料
        3. 提供情报
        4. 讲故事
        5. 奉承读者
        6. 以同行的名义写信
        7. 来自总裁的个人信息
        8. 煽动性的引述
        9. 提出问题
        10. 强化“个人化”的营销技巧
        11. 发掘读者的问题
        12. 强调效益
        13. 善用人性
        14. 给读者内线消息
        15. 提供奖金
      4. 7.4 你应该在信封上撰写提示文案吗
      5. 7.5 宣传手册负责说,销售信负责卖
      6. 7.6 如何增加收件人的回应
    11. 第八章 宣传册、目录与其他:大量信息考验你的组织能力
      1. 8.1 撰写宣传册文案的11个窍门
        1. 了解宣传册会运用在销售流程的哪一个步骤
        2. 了解宣传册是否会搭配其他销售资料一起使用
        3. 了解你的读者,才能选对沟通方法
        4. 将有力的销售信息置于封面
        5. 提供完整的信息
        6. 架构好销售卖点
        7. 将整个宣传册分成几个易读的区块
        8. 善加运用视觉元素
        9. 确认销售流程的下一步,然后告诉读者采取行动
        10. 别忘了最基本的信息
        11. 让宣传册值得收藏
      2. 8.2 如何架构你的宣传册文案
        1. 产品宣传册
        2. 服务宣传册
        3. 公司宣传册
      3. 8.3 如何撰写产品目录
        1. 写出精练的标题
        2. 在产品目录上附加“制造商的一封信”
        3. 列出产品的所有重要信息
        4. 将大部分的版面留给畅销产品
        5. 运用能够刺激销售的做法
        6. 订购单要简单、容易填写
        7. 在文案中指出优惠价格
        8. 其他类型的宣传品
    12. 第九章 公关新闻稿:“产品说明”是最无趣的信息
      1. 9.1 什么是公关新闻稿
      2. 9.2 你的公关新闻稿有新闻性吗
      3. 9.3 关于公关新闻稿的问与答
      4. 9.4 撰写专题报道
        1. 个案经历
        2. 指导“如何……”的文章
        3. 讨论议题的文章
        4. 新闻
        5. 推荐稿
      5. 9.5 如何撰写演讲稿
        1. 找出演讲者想说的话
        2. 了解你的听众
        3. 撰写有力的开场白
        4. 别忘了幽默感
        5. 别企图讲太多事
        6. 用对话的语调来撰写演讲稿
        7. 演讲稿应该简单扼要
        8. 要提供影像吗
        9. 发讲义
        10. 为你的演讲挑选具有吸引力的题目
      6. 9.6 如何撰写新闻快讯
      7. 9.7 新闻快讯的内容清单
    13. 第十章 电视广告与多媒体文案:有效结合视听效果,打造热卖广告!
      1. 10.1 电视广告的12种类型
        1. 实地示范
        2. 满意顾客证词
        3. 单人主讲
        4. 生活剪影
        5. 生活风格
        6. 动画
        7. 广告歌
        8. 以视觉效果为主
        9. 幽默
        10. 系列人物
        11. 购买原因
        12. 诉诸情感
      2. 10.2 撰写电视广告文案的秘诀
      3. 10.3 规划一部电视广告脚本
      4. 10.4 如何撰写电台广告
      5. 10.5 何谓“非广播影音”
      6. 10.6 如何撰写Flash影片文案
      7. 10.7 如何制作PowerPoint
    14. 第十一章 网络文案:善用“水岸模式”,打造人气网站!
      1. 11.1 这样做,线上营销超有效
      2. 11.2 如何撰写一般性网络文案
      3. 11.3 如何撰写目录网站文案
      4. 11.4 利用“水岸模式”撰写网站文案
      5. 11.5 如何撰写长篇文案着陆页
      6. 11.6 撰写网站文案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7. 11.7 如何撰写“搜索引擎最佳化”文案
        1. Google
        2. Overture
        3. 联合营销
        4. 共同注册
        5. 横幅式广告
        6. 电子邮件营销
        7. 在线广告
        8. 病毒式营销
      8. 11.8 如何经营博客
    15. 第十二章 电子邮件营销文案:别让好文案被扔进“垃圾邮件箱”!
      1. 12.1 15个诀窍让你写出能够有效营销的电子邮件
        1. 在邮件开头加上“寄件人”或“邮件主题”
        2. 视情况点明寄件人的身份
        3. “寄件人”信息到底重不重要
        4. 视情况避用“免费”这个字眼
        5. 在邮件开头就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6. 为核心信息做重点提要
        7. 把产品细节放在第一段之后
        8. 优惠与回应机制不能只放在信末
        9. 回应链接的数量要低于三个
        10. 给邮件预留适当的左右边距
        11. 别滥用全部都是大写的英文字
        12. 邮件内容不要过长
        13. 当产品信息过多,请善用附件功能
        14. 文案要具体,避免空泛的词汇
        15. 提供“取消订阅”的管道
      2. 12.2 如何打通网络服务提供者及邮件过滤软件
        1. 网络服务提供者拦截来信
        2. 网络服务提供者禁止发信
        3. 分散式内容过滤软件
        4. 公共黑名单
        5.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内容过滤软件
        6. 使用者内容过滤软件
        7. 使用者黑名单
        8. 电子邮件退回
      3. 12.3 如何进入收件人的通讯录或白名单
      4. 12.4 触动垃圾信件过滤功能
        1. 建立反向解析网域名称系统(RDNS)
        2. 建立寄件者政策架构
        3. 每次连接只发一封信
        4. 限制发信频率
        5. 接收退信
        6. 验证HTML内容
        7. 避免使用程序指令
        8. 了解邮件内容过滤技术的基本知识
        9. 监看寄达率及退信率
        10. 监看垃圾邮件抱怨
      5. 12.5 电子邮件文案的理想篇幅
        1. 短篇电子邮件,着陆网页
        2. 长篇电子邮件,着陆网页
        3. 长篇电子邮件,微网站
        4. 短篇电子邮件,微网站
      6. 12.6 如何撰写转换购买意愿的电子邮件
      7. 12.7 如何撰写营销电子报
    16. 第十三章 如何获得文案写作的工作
      1. 13.1 哪里有文案写作的工作
      2. 13.2 哪种广告公司最适合你
      3. 13.3 撰写简历和附信的一些忠告
      4. 13.4 如何制作你的作品集
      5. 13.5 通过面试赢得职位
        1. 保持敏锐
        2. 准时到达
        3. 让自己显得专业
        4. 带上你的作品小样
        5. 懂得倾听
        6. 让面试官多说话
        7. 表现得积极主动
        8. 不要让自己陷入窘境
        9. 不要道歉
      6. 13.6 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成功
      7. 13.7 选择适合你的工作环境
        1. 广告公司的生活更繁忙
        2. 广告公司的写手接触的领域更丰富
        3. 客户一方的写手会成为某一产品的专家
        4. 客户一方的写手看得到“大局”
        5. 团队精神
      8. 13.8 客户一方:哪里有工作
        1. 广告部
        2. 专属广告公司
        3. 营销传播部门
        4. 公关部门
        5. 员工沟通部门
        6. 视听传播部门
        7. 企业通信部
        8. 技术出版物
    17. 第十四章 如何聘用文案写手,并与他们一同工作
      1. 14.1 为什么有些客户不尊重他们的文案写手
      2. 14.2 如何聘用一个自由接案写手
        1. 多方打探
        2. 选择有这方面经验的写手
        3. 不要大材小用
        4. 聘用与你风格相似的写手
        5. 迈出第一步
        6. 不要企图占便宜
        7. 一开始就讨论收费问题
        8. 为文案写手提供全面的背景信息
        9. 把这些写下来
        10. 留出空间
      3. 14.3 如何跟文案写手一起工作
        1. 薪酬合理
        2. 按时付款
        3. 担任协助的角色
        4. 不要浪费时间
        5. 让文案写手得到你的回复
        6. 理性地评价文案
      4. 14.4 如何修改、通过文案
        1. 具体说出你的要求
        2. 需要通过的层级越少越好
        3. 为文案附上一张审批表
        4. 法律方面有问题吗
        5. 表现得彬彬有礼
        6. 让写手创作
        7. 不要投票决定
        8. 要像消费者一样阅读文案
        9. 为文案审查制作指导方针
    18. 第十五章 能沟通视觉概念就好,文案人不是艺术指导!
      1. 15.1 绘图vs视觉化
      2. 15.2 给文案写手的版面设计指导
        1. 银行的4页宣传册
        2. 软件公司的宣传册
        3. 年报
        4. 雷达系统的8页宣传册
        5. 企业形象影片及多媒体制作公司的单页销售信
        6. 一系列全页广告
        7. 软件公司的全页广告
        8. 专题文章
      3. 15.3 其他设计建议
      4. 15.4 文案写手身兼二职
    19. 重要词汇
    20. 出版后记
  5. 完全写作指南
    1. 第一部分 写作的流程
      1. 第一章 没什么是你写不了的
      2. 第二章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写作步骤
        1. 第一节 写作的准备
          1. 1.明确你的目标
          2. 2.了解你的读者
          3. 3.用头脑风暴锁定你想表达的内容
        2. 第二节 写作的步骤
          1. 1.组织文章
          2. 2.写初稿
          3. 3.修改
          4. 4.把转盘转起来
    2. 第二部分 电子写作和技术革新
      1. 第三章 选择写作方式
        1. 第一节 如何选择写作方式
          1. 1.写还是不写
          2. 2.如果要写
        2. 第二节 电子写作的未来
      2. 第四章 网络写作的步骤
        1. 第一节 网络写作的准备工作
          1. 1.对你和读者来说,目标是否明确?
          2. 2.你的信息是否能清晰地传递给读者?
        2.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注意事项
          1. 1.修改,修改,修改
          2. 2.养成好习惯
    3. 第三部分 分类写作
      1. 第五章 个人生活写作
        1. 第一节 常用文书
          1. 1.一般启事
          2. 2.离婚启事
          3. 3.对离婚启事的回应
          4. 4.请柬
          5. 5.贺词
          6. 6.退休贺词
          7. 7.感谢信
          8. 8.教你的孩子写感谢信
          9. 9.道歉
          10. 10.为他人道歉
          11. 11.假日家族通信
          12. 12.情书
          13. 13.崇拜者的信
          14. 14.个人日记
          15. 15.习惯日记
          16. 16.慰问卡
          17. 17.重病的慰问信
          18. 18.不治之症的慰问信
          19. 19.讣告
          20. 20.唁函
          21. 21.自杀的慰问信
          22. 22.意外死亡的慰问信
          23. 23.流产的慰问信
          24. 24.动物去世的慰问信
          25. 25.悼词
        2. 第二节 婚礼与出生启事
          1. 1.订婚启事
          2. 2.婚礼请柬
          3. 3.婚礼敬酒词
          4. 4.婚礼誓言
          5. 5.婚礼启事
          6. 6.婚礼贺词
          7. 7.婚礼答谢卡
          8. 8.其他类型的婚礼答谢卡
          9. 9.出生启事
          10. 10.领养启事
          11. 11.宝宝派对邀请函
          12. 12.宝宝礼物答谢卡
        3. 第三节 个人事务
          1. 1.投诉
          2. 2.给邻居的信
          3. 3.提前和邻居打好招呼
          4. 4.停车罚单应诉信
          5. 5.给孩子老师的信
          6. 6.挡风玻璃上的便条
          7. 7.寻物启事
          8. 8.寻找走失的动物
          9. 9.分类广告与线上拍卖
          10. 10.分类广告网
          11. 11.线上拍卖列表
          12. 12.收据
        4. 第四节 社会生活中的写作
          1. 1.评论
          2. 2.给编辑的信
          3. 3.筹款信
          4. 4.志愿者招募信
        5. 第五节 说明
          1. 1.写给房屋看管人、保姆或宠物照看人的注意事项
          2. 2.菜谱
        6. 第六节 社交媒体写作
          1. 1.个人博客
          2. 2.网络评论
          3. 3.社交媒体状态更新
      2. 第六章 校园生活写作
        1. 第一节 常用文体
          1. 1.记笔记
          2. 2.提纲
          3. 3.总结
          4. 4.参考文献
          5. 5.研究性论文
          6. 6.演讲幻灯片
          7. 7.测验问答题
          8. 8.一些重要的写作任务
          9. 9.个人陈述
          10. 10.流程描述类文章
          11. 11.比较与对比类文章
          12. 12.议论文
          13. 13.深层解析
        2. 第二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写作
          1. 1.科研项目日志
          2. 2.实验报告
          3. 3.文献综述
          4. 4.历史论文
        3. 第三节 艺术类写作
          1. 1.艺术评论
          2. 2.演出评论
          3. 3.书评
        4. 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学术写作
          1. 1.申请大学或奖学金
          2. 2.申请推荐信
          3. 3.给老师写电子邮件
          4. 4.校园简历
          5. 5.应招信
          6. 6.运动员简历
          7. 7.实习求职信
          8. 8.校报
      3. 第七章 工作中的写作
        1. 第一节 常用文体
          1. 1.电子邮件
          2. 2.请求/咨询
          3. 3.即时信息
          4. 4.商务信件
          5. 5.备忘
          6. 6.商务致歉信
          7. 7.非本人错误的道歉
          8. 8.商务简介
          9. 9.自由职业者的简介
          10. 10.演讲
          11. 11.幻灯片演讲
          12. 12.问卷调查
          13. 13.介绍信
          14. 14.表扬信
          15. 15.推荐信
          16. 16.领英网推荐
          17. 17.议程
          18. 18.商务会议通知
          19. 19.会议纪要
        2. 第二节 求职与招聘中的写作
          1. 1.职位描述
          2. 2.招聘广告
          3. 3.求职信
          4. 4.简历
          5. 5.履历
          6. 6.应届毕业生的简历
          7. 7.换行业的简历
          8. 8.面试后的跟进信件
          9. 9.求职婉拒信
          10. 10.求职录用信
          11. 11.接受工作
          12. 12.婉拒工作
          13. 13.退出面试
          14. 14.绩效考核
          15. 15.给自己写绩效考核
          16. 16.辞职信
          17. 17.解聘书
        3. 第三节 推广和公共关系中的写作
          1. 1.宣传册
          2. 2.通信文章
          3. 3.新闻稿
          4. 4.好评
          5. 5.网站简介
          6. 6.商务博客
        4. 第四节 报告
          1. 1.报告的基本格式
          2. 2.文件传送单
          3. 3.报告摘要
          4. 4.事故报告
        5. 第五节 销售与账单
          1. 1.推销信
          2. 2.投标书
          3. 3.长投标书
          4. 4.发票
          5. 5.催账单
    4. 致 谢
  6.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1. 中文版序
    2. 1999年英文版序 技术轴心时代
    3. 1976年英文版序
    4. 1973年英文版序
    5. 导 论
      1. 方法论补记
      2. 后工业社会面面观
      3. 后工业社会思想史
      4. 本书计划
    6. 第一章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 社会发展理论
      1. 马克思的两大图式
      2. 后马克思主义:西方的对话
      3. 马克思主义:官僚政治的问题
      4. 苏联:官僚政治和新阶级
      5. 社会发展:莫斯科的看法
      6. 捷克对未来的看法
      7. 后工业社会:一种概念性图式
    7. 第二章 从商品到服务: 不断变化的经济形态
      1. 工作部门和职业
      2. 后工业社会的几种劳工问题
        1. 教育与地位
        2. 黑 人
        3. 妇 女
        4. 非营利部门
        5. “新”工人阶级
      3. 变革的限制
    8. 第三章 知识和技术诸方面: 后工业社会中新的阶级结构
      1. 变化的速度
      2. 规模的变化
      3. 知识诸方面
        1. 定义“知识”
        2. 知识的计量
        3. 知识的分解
      4. 技术进步的计量
        1. 现代化和技术发展
        2. 经济进步的计量
        3. 对技术的预测
      5. 知识社会的结构
        1. 知识阶级诸方面76
        2. 科学精英和大众
        3. 受过高等教育者的未来形象
        4. 体制结构
        5. 资源分配
        6. 结论
    9. 第四章 公司的从属性: 经济化模式和社会学化模式之间的紧张关系
      1. 新的批评
      2. 经济化模式
      3. 公司:一种新的社会发明
      4. 经济化模式的局限性
      5. 国民生产总值、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6. 社会学化模式
      7. 种种规划
      8. 作为社会学机构的公司
      9. 义务的平衡
      10. 公司的转折点
      11. 私有财产还是私有企业?
      12. “公司”的含义
      13. 从艰苦奋斗到平淡无奇
    10. 第五章 社会选择和社会计划: 我们的概念和工具的适应性
      1. 社会抉择和社会价值:需要新的算法2
      2. 群体政治和个人领导
      3. 数字、互动与密度
      4. 扩散和规模变化
      5. 社会单元的适当规模和范围
      6. 公共与私人
      7. 社会结算系统
      8. 规划工具
        1. 社会指标是什么?
        2. 时代前景
    11. 第六章 “将来由谁统治?” 后工业社会中的政治家和科技治国论者
      1. 范 式
      2. 时间机器
      3. 初现的年代
      4. 科技治国思想与观念
      5. 物支配人
      6. 军人支配物
      7. 由谁掌权?
      8. 政治角逐场
    12. 结语 未来的议程
      1. 社会制度是怎样改变的?
      2. 科学的未来
        1. 科学的精神气质
        2. 科学领域的政治
      3. 能者统治与平等
          1. 取消学校教育
          1. 重新界定平等
          2. 反对能者统治的情况
          1. 卢梭和人类的虚荣
          2. 穆勒和代议制的逻辑
          3. 罗尔斯和公正
          4. 对能者统治重下定义
          1. 公正的能者统治
      4. 匮乏的终结?
        1. 新的匮乏
      5. 文化与意识
        1. 作为仲裁者的政治
        2. 国际背景
      6. 结 论
    13. 出版后记
  7. 通识 : 学问的门类
    1. 人文科学HUMANITY
      1. 哲学Philosophy
      2. 历史学Historical Science
      3. 宗教学Religious Studies
      4. 语言学Linguistics
      5. 心理学Psychology
      6. 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
      7.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8. 神话学Mythology
      9. 民俗学Folklore
      10. 考古学Archaeology
    2.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1. 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
      2. 经济学Economics
      3. 社会学Sociology
      4. 法学Law
      5. 教育学Pedagogy
      6. 统计学Statistics
      7. 企业管理学Business Administration
    3.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
      1. 物理学Physics
      2. 生物学Biology
      3. 化学Chemistry
      4. 数学Mathematics
      5. 医学Medical Science
      6. 工程学Engineering
      7. 信息工程学Information Engineering
      8. 航空航天工程学Aerospace Engineering
      9. 地理学Geography
    4. 文化艺术ART & CULTURE
      1. 文学Literature
      2. 近代日本文学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3. 建筑Architecture
      4. 近代日本建筑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5. 音乐Music
      6. 美术Art
      7. 电影Movie
      8. 日本电影Japanese Movie
      9. 摄影Photograph
      10. 日本摄影Japanese Photograph
    5. 人名索引
    6. 出版后记
  8. 冷暴力
    1. 导言
    2. 第一部分 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
      1. 第一章 私人生活中的精神虐待
        1. 夫妻间的精神虐待
        2. 家庭中的精神虐待
      2. 第二章 职场上的精神虐待
        1. 何谓职场上的精神虐待?
        2. 谁是施虐的目标?
        3. 谁虐待谁?
        4. 施虐者如何让受虐者失去反抗能力?
        5. 虐待行为是如何开始的?
        6. 坐视不管的公司
        7. 助纣为虐的公司
    3. 第二部分 精神虐待式关系与当事人
      1. 第三章 精神虐待的诱惑期
      2. 第四章 精神虐待关系中的沟通
        1. 拒绝直接沟通
        2. 言语歪曲
        3. 撒谎
        4. 运用讽刺、嘲笑、轻蔑的伎俩
        5. 利用矛盾
        6. 否定人格
        7. 离间与征服
        8. 展现强势
      3. 第五章 精神虐待的其他阶段
        1. 恨意表面化
        2. 虐待行为开始起效
        3. 受虐者被逼得走投无路
      4. 第六章 施虐者
        1. 自恋的虐待行为
        2. 自恋性格
        3. 从自恋转向虐待
        4. 自大狂
        5. 吸血鬼习性
        6. 缺乏责任感
        7. 偏执
      5. 第七章 受虐者
        1. 受虐者代为受过
        2. 为什么是他?
        3. 受虐者是受虐狂?
        4. 受虐者的良心不安
        5. 受虐者的力量
        6. 受虐者的天真
    4. 第三部分 精神虐待的后遗症与责任承担
      1. 第八章 “失去行动力”阶段的后果
        1. 退缩
        2. 混乱
        3. 怀疑
        4. 压力
        5. 恐惧
        6. 孤立
      2. 第九章 长期后果
        1. 创伤
        2. 代偿失调
        3. 分手
        4. 后续发展
      3. 第十章 针对夫妻与家庭的实用建议
        1. 调整应对方式
        2. 行动
        3. 心理对抗
        4. 法律介入
      4. 第十一章 针对职场的实用建议
        1. 调整应对方式
        2. 在公司内求助
        3. 心理对抗
        4. 行动
        5. 采取预防措施
      5. 第十二章 心理上的主动应对
        1. 治疗过程
        2. 心理治疗的选择
        3. 认知行为治疗
    5. 结语 重建尊重
    6. 出版后记
  9.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
    1. 中文版序
    2. 导 言
    3. 第一部分 作为催化剂的蒙古征服
      1. 第 1 章 蒙古帝国的形成
      2. 第 2 章 帝国解体
      3. 第 3 章 1350年的世界: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4. 第二部分 成吉思大交换
      1. 第 4 章 蒙古治世与贸易
      2. 第 5 章 新式战争
      3. 第 6 章 蒙古行政
      4. 第 7 章 宗教与蒙古帝国
      5. 第 8 章 蒙古人与瘟疫
      6. 第 9 章 移民与人口趋势
      7. 第10章 文化交流
    5. 专名表
    6. 译名表
    7. 王朝表
    8. 参考文献
    9. 译后记
    10. 出版后记
    11. 插图
  10. 初识传播学
    1. 写在前面
    2. 第一部分 给初学者搭建基础
      1. 第 1 章 从理论的“定义”开始
        1. 1.1 理论的定义与功能
        2. 1.2 什么是传播?
        3. 1.3 理解全书框架
        4. 1.4 鲜活生动的章节特色
      2. 第 2 章 基本分类:实证还是阐释?
        1. 2.1 两位传播学者对“铁杆粉丝”的看法
        2. 2.2 实证性还是阐释性:两者的差别
        3. 2.3 认知方式:发现真理或建立多重现实?
        4. 2.4 人类本性:决定论或自由意志?
        5. 2.5 最高价值:实证性或思想解放?
        6. 2.6 理论目标:一般法则或阐释性引导?
        7. 2.7 研究方法:定量或定性?
        8. 2.8 在实证性—阐释性量表中绘制理论地图
      3. 第 3 章 何为成熟的理论?
        1. 3.1 典型案例:欧内斯特·博尔曼的符号聚合理论
        2. 3.2 实证性传播理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3. 3.3 阐释性传播理论的成熟标准是什么?
        4. 3.4 两种标准的共性
      4. 第 4 章 绘制传播学的导引地图
        1. 4.1 社会心理学派
        2. 4.2 控制论学派
        3. 4.3 修辞学派
        4. 4.4 符号学派
        5. 4.5 社会文化学派
        6. 4.6 批判学派
        7. 4.7 现象学派
        8. 4.8 绘制理论的导引地图
        9. 4.9 伦理学派
    3. 第二部分 人际传播
      1. 单元引言 人际信息
      2. 第 5 章 符号互动论
        1. 5.1 意义:社会现实的建构
        2. 5.2 语言:意义的来源
        3. 5.3 思维:扮演他人角色的过程
        4. 5.4 自我:镜子中的映像
        5. 5.5 社群:他人预期的社会化效果
        6. 5.6 符号互动的应用案例
        7. 5.7 评论:一个过于随意的理论?
      3. 第 6 章 意义协调管理理论
        1. 6.1 行动中的 CMM 理论——现场调查
        2. 6.2 对话中的人:创造共同体的纽带
        3. 6.3 讲述的故事和现实故事
        4. 6.4 世界化沟通:不认同,但试着协调
        5. 6.5 伦理反思:马丁·布伯的对话伦理
        6. 6.6 评论:不易掌握的敏锐阐释
      4. 第 7 章 违反预期理论
        1. 7.1 个人空间预期:一致还是偏离?
        2. 7.2 原始模型的应用性测试
        3. 7.3 由复杂的模型变为精炼的理论
        4. 7.4 EVT 的核心概念
        5. 7.5 互动调适——调整预期
        6. 7.6 评论:一项持续进展且广受好评的工作
        7. 7.7 伦理反思:康德与绝对命令
      5. 第 8 章 建构主义
        1. 8.1 关于角色类型问卷的说明
        2. 8.2 人际建构:认知复杂性的证据
        3. 8.3 衡量建构差异的 RCQ 计分方式
        4. 8.4 个人中心信息——人际边界
        5. 8.5 信息生产:创建基于目标的行动计划
        6. 8.6 个人中心信息的有利结果
        7. 8.7 认知复杂的传播者的社会化过程
        8. 8.8 评论:认知复杂度的再思考
      6. 单元引言 关系发展
      7. 第 9 章 社会渗透理论
        1. 9.1 人格结构:多层的洋葱
        2. 9.2 通过自我暴露而亲密
        3. 9.3 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
        4. 9.4 基于成本和收益调整亲密关系
        5. 9.5 伦理反思:伊壁鸠鲁与伦理利己主义
        6. 9.6 在实践中变得复杂的简单概念
        7. 9.7 评论:对社会渗透的反思
      8. 第 10 章 不确定性递减理论
        1. 10.1 不确定性递减:预测和解释
        2. 10.2 不证自明的理论:对不确定性的确定
        3. 10.3 定理:不确定性公理的逻辑力
        4. 10.4 应对不确定反应的信息计划
        5. 10.5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6. 10.6 评论:对不确定性的持续疑虑
      9. 第 11 章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1. 11.1 CMC 与面对面:一小口代替一大口
        2. 11.2 用具有亲密感的语言线索取代非语言线索
        3. 11.3 延长的时间——CMC 的关键变量
        4. 11.4 超人际视角理论——CMC 传播比面对面沟通更亲密
        5. 11.5 评论:沃尔瑟的坦诚评价
      10. 单元引言 关系维持
      11. 第 12 章 关系辩证法
        1. 12.1 亲密关系的“拔河”辩证法
        2. 12.2 影响人际关系的 3 种辩证法
        3. 12.3 第二代辩证法:巴赫金论对话
        4. 12.4 伦理反思:西塞拉·博克与诚实原则
        5. 12.5 评论:满足一个好的阐释性理论的标准
      12. 第 13 章 互动观点
        1. 13.1 作为一个系统的家庭
        2. 13.2 与人际沟通有关的公理
        3. 13.3 陷入一个无路可去的系统
        4. 13.4 重构:通过改变规则来改变游戏
        5. 13.5 评论:系统理论内部所需的调整
      13. 单元引言 影响力
      14. 第 14 章 社会判断理论
        1. 14.1 三种态度:接受、拒绝,或中立
        2. 14.2 自我投入——你有多在乎?
        3. 14.3 判断信息:对比和同化错误
        4. 14.4 差异和态度改变
        5. 14.5 给传播者的实用建议
        6. 14.6 促成态度转变的条件
        7. 14.7 评论:理论上的接受区域有多宽?
      15. 第 15 章 详述可能性模型
        1. 15.1 说服策略的中心路线和边缘路线
        2. 15.2 详述的动力:值得为它耗费脑力吗?
        3. 15.3 详述的能力:他们能做到吗?
        4. 15.4 详述的类型:实证性思考与偏向性思考
        5. 15.5 详述的论据:强论据、弱论据和中立论据
        6. 15.6 边缘线索:发挥影响力的替代性路线
        7. 15.7 边缘路线及其效果的有限性
        8. 15.8 选择一条路线:给说服者的实际建议
        9. 15.9 伦理反思:尼尔森与重大选择
        10. 15.10 评论:详述 ELM 模型
      16. 第 16 章 认知不协调理论
        1. 16.1 不协调:行为与信念不一致
        2. 16.2 烟民的健康意识:应对不协调
        3. 16.3 如何减少行为与态度间的不协调?
        4. 16.4 经典实验:“我会为了 1 美元撒谎吗?”
        5. 16.5 三种高水准的修正:不协调的因果
        6. 16.6 付诸实践的理论:通过不协调来说服
        7. 16.7 评论:不协调理论的不协调
    4. 第三部分 群体和公共传播
      1. 单元引言 群体决策
      2. 第 17 章 群体决策的功能视角
        1. 17.1 有效决策的 4 大功能函数
        2. 17.2 功能函数的优先排序
        3. 17.3 履行功能函数时沟通的作用
        4. 17.4 从池塘到大海
        5. 17.5 给入门者和专家的实用建议
        6. 17.6 伦理反思:哈贝马斯与对话伦理学
        7. 17.7 评论:理性是否被高估了?
      3. 第 18 章 适应性结构化理论
        1. 18.1 单序列阶段模型的逐步淘汰
        2. 18.2 吉登斯的结构化
        3. 18.3 互动:道德、沟通和权力的问题
        4. 18.4 规则和资源的使用与滥用
        5. 18.5 研究规则与资源的使用
        6. 18.6 改变的生产与稳定的再生产
        7. 18.7 我们该怎样生活(在群体里)?
        8. 18.8 评论:取决于吉登斯——褒贬皆是
      4. 单元引言 组织沟通
      5. 第 19 章 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
        1. 19.1 文化是组织生活的隐喻
        2. 19.2 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
        3. 19.3 深描——民族志学者的工作
        4. 19.4 隐喻:重视语言的暗示
        5. 19.5 揭开故事的象征性阐释
        6. 19.6 仪式:一直是,永远是
        7. 19.7 管理者能成为改变企业文化的代理人吗?
        8. 19.8 评论:文化研究方法有用吗?
      6. 第 20 章 组织传播的批判理论
        1. 20.1 日常生活的公司殖民
        2. 20.2 信息或沟通:至关重要的差异
        3. 20.3 策略:为扩大控制而采取的公共管理行为
        4. 20.4 共识:自愿服从于隐性控制
        5. 20.5 关联:自由表达观点,但没有投票权
        6. 20.6 参与:实践中的股东式民主
        7. 20.7 股东式参与的典型案例
        8. 20.8 伦理反思:韦斯特与预言实用主义
        9. 20.9 评论:职场民主只是一场梦吗?
      7. 单元引言 公共修辞
      8. 第 21 章 修辞学
        1. 21.1 修辞学:让说服成为可能
        2. 21.2 修辞论证:理性、道德和情感
        3. 21.3 修辞学的五大准则
        4. 21.4 伦理反思:亚里士多德的黄金分割
        5. 21.5 评论: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9. 第 22 章 表现主义
        1. 22.1 认同:没有认同,就不可能说服别人
        2. 22.2 戏剧五元素
        3. 22.3 罪感—救赎循环:一切修辞学的根源
        4. 22.4 运用表现主义视角的修辞批评
        5. 22.5 评论:如何评估批判学者的分析?
      10. 第 23 章 叙事范式
        1. 23.1 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2. 23.2 叙事和范式:基本术语的定义
        3. 23.3 范式转换:从理性世界范式转至叙事范式
        4. 23.4 叙事理性:一致性和逼真度
        5. 23.5 评论:费希尔的故事前后一致和逼真吗?
    5. 第四部分 大众传播
      1. 单元引言 传媒与文化
      2. 第 24 章 传媒生态学
        1. 24.1 媒介即信息
        2. 24.2 传媒生态学的挑战
        3. 24.3 对人类历史上传媒工具的分析
        4. 24.4 伦理反思:波兹曼与浮士德式交易
        5. 24.5 评论:他怎么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他正确又该如何呢?
      3. 第 25 章 符号学
        1. 25.1 绞尽脑汁处理符号
        2. 25.2 黄丝带的转变:从宽恕到自豪
        3. 25.3 神话的制造:剥除符号的历史
        4. 25.4 揭秘同质社会的神话
        5. 25.5 大众传播符号学:“我想成为像乔丹那样的人”
        6. 25.6 评论:神话符号能永远维系现状吗?
      4. 第 26 章 文化研究
        1. 26.1 传媒是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工具
        2. 26.2 早期的文化批判学者
        3. 26.3 通过对话制造意义
        4. 26.4 大众传播的集团控制
        5. 26.5 1991 年海湾战争中传媒的作用:变为戏剧的战争
        6. 26.6 后“9·11”事件的传媒报道——强制性的恐惧
        7. 26.7 固执的受众
        8. 26.8 评论:你的意识形态决定你的判断
      5. 单元引言 传媒效果
      6. 第 27 章 涵化理论
        1. 27.1 暴力指数
        2. 27.2 相等的暴力,不等的风险
        3. 27.3 电视观众分类
        4. 27.4 受电视影响的意识造就可怕的思想
        5. 27.5 主流化:观众立场的模糊、混合与转向
        6. 27.6 共鸣:现实生活中暴力行为的再现
        7. 27.7 电视暴力还在培育恐惧吗?
        8. 27.8 评论:涵化差异是否真实、巨大而且至关重要?
      7. 第 28 章 议程设置猜想
        1. 28.1 初始议程:不是思考的对象,而是聚焦的目标
        2. 28.2 恰逢其时的理论
        3. 28.3 传媒议程与公众议程:高度匹配的一对
        4. 28.4 何者为因,何者为果?
        5. 28.5 谁为议程设置者设置议程?
        6. 28.6 哪些人最受传媒议程的影响?
        7. 28.7 架构:特性显著性的转移
        8. 28.8 不仅主导聚焦的目标,而且影响聚焦的方式
        9. 28.9 引导观念——传媒议程的行为效应
        10. 28.10 伦理反思:克里斯琴斯与社群主义伦理
        11. 28.11 评论:效果有限,而且范围太广?
      8. 第 29 章 沉默的螺旋假说
        1. 29.1 感知舆论气候的准统计器官
        2. 29.2 被孤立的恐惧:驱动沉默螺旋的引擎
        3. 29.3 大众传媒的强大作用
        4. 29.4 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沉默?
        5. 29.5 加速的沉默螺旋
        6. 29.6 死硬派和前卫派:改变世界的抵抗者
        7. 29.7 评论:勾画螺旋图形时的致命瑕疵?
    6. 第五部分 文化语境
      1. 单元引言 跨文化传播
      2. 第 30 章 传播调适理论
        1. 30.1 从简单的概念发展成综合性传播理论
        2. 30.2 两种传播调适策略
        3. 30.3 融合和分歧的动机
        4. 30.4 接受者对融合与分歧的评估
        5. 30.5 CAT 如何看待对老人的偏见
        6. 30.6 评论:以降低清晰度的代价来扩展应用范围
      3. 第 31 章 面子协商理论
        1. 31.1 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2. 31.2 自我构念:文化中多样的自我镜像
        3. 31.3 面子的多面性
        4. 31.4 可预测的冲突管理方式
        5. 31.5 应用:充分的跨文化面子功夫
        6. 31.6 评论:高分通过测试的理论
      4. 第 32 章 口语代码理论
        1. 32.1 口语代码的独特性
        2. 32.2 口语代码的多样性
        3. 32.3 口语代码的本质
        4. 32.4 口语代码的阐释
        5. 32.5 口语代码的定位
        6. 32.6 口语代码在对话中的力量
        7. 32.7 表现民族志
        8. 32.8 评论:传播学理论中的各种口语代码
      5. 单元引言 性别与传播
      6. 第 33 章 性别方言类型
        1. 33.1 当哈利遇到莎莉:两种文化的碰撞
        2. 33.2 女性渴望联系,男性渴望地位
        3. 33.3 融洽对话与报告对话
        4. 33.4 “现在才算开始明白了”
        5. 33.5 伦理反思:卡罗尔·吉利根的不同立场
        6. 33.6 评论:是否对传播学研究和男人过于宽厚?
      7. 第 34 章 立场理论
        1. 34.1 源于哲学与文学的女性主义立场
        2. 34.2 作为边缘人群的女性
        3. 34.3 本然知识与局部知识
        4. 34.4 强实证性:缘于女性立场的客观观念
        5. 34.5 理论应用:基于女性生活的传播学研究
        6. 34.6 黑人女权主义的特殊立场
        7. 34.7 伦理反思:本哈比与互动性普适主义
        8. 34.8 评论:边缘人群的立场更客观吗?
      8. 第 35 章 失声群体理论
        1. 35.1 失声群体:他人宇宙中的黑洞
        2. 35.2 为人类经验命名的男权
        3. 35.3 作为传播守门人的男性
        4. 35.4 互联网尚未履行的承诺
        5. 35.5 转译的问题:男性话语里的女性真相
        6. 35.6 私下表达:女性之间的沟通
        7. 35.7 公共表达:女性主义词典
        8. 35.8 性骚扰:用创造的新词来表达感受
        9. 35.9 评论:男性希望女性沉默吗?
    7. 第六部分 回顾与整合
      1. 单元引言 传播理论
      2. 第 36 章 传播理论的共享线索
      3. 附录一 理论概要
      4. 附录二 印证传播学理论的电影
      5. 附录三 美国传播协会的传播道德信条
      6. 注释
      7. 出版后记
  11. 世界史
    1. 前 言
    2. 绪 论
    3. 地图目录
    4. 第一编 文明的开端
      1. 第1章 渔猎时代
        1. 1.1 石头的故事
        2. 1.2 猎取巨兽的猎人
        3. 1.3 猎人的技艺
      2. 第2章 农业时代
        1. 2.1 最初的农人
        2. 2.2 新的发明
        3. 2.3 农人的技艺
        4. 2.4 房屋和船只
        5. 2.5 铜和商业
        6. 2.6 家和市镇
      3. 第3章 近东的艺术和帝国
        1. 3.1 伟大文明的摇篮
        2. 3.2 蛮族、马和帝国
        3. 3.3 埃及帝国
        4. 3.4 爱琴文明和克里特的海王
        5. 3.5 叙利亚和闪米特人
        6. 3.6 铁器时代的帝国
        7. 3.7 波斯的兴起
      4. 第4章 远东和远西
        1. 4.1 古代中国
        2. 4.2 古代印度
        3. 4.3 古代美洲
    5. 第二编 希腊城邦的古典文明
      1. 第5章 希腊城邦的兴起
        1. 5.1 希腊人继承的遗产
        2. 5.2 商业、殖民地和文化
        3. 5.3 斯巴达及其军队
        4. 5.4 雅典及其法律
      2. 第6章 波斯战争和雅典人的胜利
        1. 6.1 波斯帝国
        2. 6.2 希腊反对波斯的斗争
        3. 6.3 叙拉古和迦太基
        4. 6.4 雅典帝国
        5. 6.5 伯利克里时代
      3. 第7章 希腊的扩张和亚历山大的征服
        1. 7.1 希腊世界里倒塌的墙垣
        2. 7.2 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文化
        3. 7.3 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
        4. 7.4 希腊化文明
    6. 第三编 罗马帝国内的古典文明
      1. 第8章 罗马城邦的兴起
        1. 8.1 罗马兴起前的意大利
        2. 8.2 罗马城
        3. 8.3 罗马共和国内的贵族和平民
        4. 8.4 罗马统一意大利
      2. 第9章 罗马共和国的得失
        1. 9.1 征服迦太基西部
        2. 9.2 征服希腊化的东方
        3. 9.3 经济和社会的变迁
        4. 9.4 煽动家和独裁者
        5. 9.5 尤利乌斯·恺撒的独裁统治
        6. 9.6 奥古斯都的帝国君主政体
      3. 第10章 罗马帝国和希腊—罗马文明
        1. 10.1 奥古斯都的继承者
        2. 10.2 后期的帝国
        3. 10.3 罗马世界
        4. 10.4 政府和法律
        5. 10.5 经济生活
        6. 10.6 希腊—罗马的文化
    7. 第四编 远东的古典时代
      1. 第11章 印度及其圣人
        1. 11.1 佛陀与佛教
        2. 11.2 印度与近东的接触
        3. 11.3 印度的黑暗时代
      2. 第12章 中国及其智者
        1. 12.1 老子与孔子
        2. 12.2 中国同印度和近东的接触
        3. 12.3 佛教在中国及其他各地
        4. 12.4 中华帝国
    8. 第五编 从古典文明过渡到基督教文明
      1. 第13章 回顾与前瞻
        1. 13.1 古代世界的诸伟大文明
        2. 13.2 古典文明的弱点
        3. 13.3 文明中的新力量
      2. 第14章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
        1. 14.1 基督教的开端
        2. 14.2 基督教和异教的冲突
        3. 14.3 早期的基督教教会
        4. 14.4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胜利
      3. 第15章 来自北方的蛮族
        1. 15.1 日耳曼部落
        2. 15.2 罗马帝国土地上的日耳曼王国
        3. 15.3 匈奴人和斯拉夫人
        4. 15.4 基督教在蛮族中间的胜利
      4. 第16章 来自东方的侵略者
        1. 16.1 科斯洛埃斯和波斯人
        2. 16.2 穆罕默德和阿拉伯人
        3. 16.3 伊斯兰教的传播
        4. 16.4 阿拉伯帝国
        5. 16.5 穆斯林文明
      5. 第17章 黑暗时代
        1. 17.1 查理大帝和艾尔弗雷德大王
        2. 17.2 拜占庭帝国
        3. 17.3 基督教在北欧的胜利
        4. 17.4 阿拉伯帝国的革命
    9. 第六编 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文明
      1. 第18章 中世纪的生活
        1. 18.1 封建制度
        2. 18.2 城堡和乡村
        3. 18.3 市镇和贸易
        4. 18.4 心和手
      2. 第19章 中世纪的政府
        1. 19.1 一条杂乱拼缝的政治坐褥
        2. 19.2 教会和国家
        3. 19.3 帝 国
        4. 19.4 城 邦
        5. 19.5 民族国家
        6. 19.6 英格兰
        7. 19.7 法兰西
        8. 19.8 其他民族国家
      3. 第20章 中世纪的文化
        1. 20.1 语言和文学
        2. 20.2 教育
        3. 20.3 学生和学生生活
        4. 20.4 科 学
        5. 20.5 艺 术
    10. 第七编 欧洲的扩张
      1. 第21章 十字军
        1. 21.1 基督徒在圣地反对穆斯林的战争
        2. 21.2 拜占庭帝国的革命
        3. 21.3 蒙古旋风
        4. 21.4 奥斯曼土耳其人
        5. 21.5 格拉纳达和勒潘多
        6. 21.6 十字军的结果
      2. 第22章 古代文艺的复兴
        1. 22.1 对旧古典文学的新兴趣
        2. 22.2 意大利,欧洲的学校
        3. 22.3 古典文艺复兴的结果
        4. 22.4 文学和艺术
      3. 第23章 新的发明
        1. 23.1 哥白尼和伽利略
        2. 23.2 印刷机
        3. 23.3 火 器
        4. 23.4 航海罗盘
      4. 第24章 远方探险和贸易
        1. 24.1 在远东的传教士和商人
        2. 24.2 亨利亲王和瓦斯科·达·伽马
        3. 24.3 哥伦布、卡博特父子和麦哲伦
        4. 24.4 欧洲和世界的接触
        5. 24.5 对欧洲的影响
    11. 第八编 欧洲国家和教会中的动乱
      1. 第25章 专制政体的复活
        1. 25.1 一般因素
        2. 25.2 教会的衰弱
        3. 25.3 百年战争
        4. 25.4 专制政体在英、法及其他诸国的兴起
      2. 第26章 新教起义
        1. 26.1 教会早期的分裂
        2. 26.2 新分裂的原因
        3. 26.3 新教教会
        4. 26.4 天主教会的改革
        5. 26.5 不宽容和宗教战争
        6. 26.6 基督徒的三大团体
      3. 第27章 荷兰、英国对专制政体的攻击
        1. 27.1 荷兰的起义
        2. 27.2 清教徒的起义
        3. 27.3 英国的王朝复辟
        4. 27.4 “光荣革命”
      4. 第28章 大陆上专制政体的盛行
        1. 28.1 法国的波旁王朝
        2. 28.2 普鲁士的霍亨索伦王朝
        3. 28.3 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4. 28.4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5. 28.5 商业上的和家族间的世仇
    12. 第九编 今日文明的革命基础
      1. 第29章 美国革命
        1. 29.1 美国革命的原因
        2. 29.2 宣告独立
        3. 29.3 赢得独立
        4. 29.4 美国宪法
        5. 29.5 美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 第30章 思想革命
        1. 30.1 近代科学
        2. 30.2 自然宗教和怀疑论
        3. 30.3 进步的观念
        4. 30.4 批评精神的广泛应用
      3. 第31章 法国革命
        1. 31.1 法国革命的原因
        2. 31.2 法国革命的成就
        3. 31.3 诸王的进攻
        4. 31.4 拿破仑·波拿巴的军事独裁
        5. 31.5 王朝的复辟
        6. 31.6 永恒的成果
      4. 第32章 拉丁美洲革命
        1. 32.1 美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
        2. 32.2 米兰达—政治上的先驱者
        3. 32.3 玻利瓦尔在北方
        4. 32.4 圣马丁在南方
        5. 32.5 国外的情绪
        6. 32.6 门罗主义
      5. 第33章 工业革命
        1. 33.1 什么是工业革命
        2. 33.2 新的纺织机器
        3. 33.3 詹姆斯·瓦特和蒸汽机
        4. 33.4 煤和铁
        5. 33.5 汽船和火车
        6. 33.6 寂静的家
        7. 33.7 荒芜的村庄
        8. 33.8 工业巨头
        9. 33.9 无止境的革命
    13. 第十编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
      1. 第34章 动荡中的欧洲
        1. 34.1 梅特涅打击反叛
        2. 34.2 东欧的反叛
        3. 34.3 西班牙和法国的波旁朝诸王
        4. 34.4 1830年革命
        5. 34.5 1848年革命
      2. 第35章 英国的改革
        1. 35.1 中等阶级的改革
        2. 35.2 政治民主的逐渐采用
        3. 35.3 民主的社会改革
        4. 35.4 爱尔兰问题
      3. 第36章 英帝国的改革
        1. 36.1 英帝国的大宪章
        2. 36.2 从殖民地到自治领
        3. 36.3 帝国的扩大
      4. 第37章 美国的扩张和统一
        1. 37.1 走向民主主义
        2. 37.2 走向民族主义
        3. 37.3 走向大工业
        4. 37.4 走向帝国主义
      5. 第38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统一
        1. 38.1 马志尼、加里波第和焦贝蒂
        2. 38.2 反奥地利的起义
        3. 38.3 加富尔和他的国王
        4. 38.4 加富尔和他的国家
        5. 38.5 罗马和意大利
      6. 第39章 德意志的统一
        1. 39.1 关税同盟和邦联
        2. 39.2 俾斯麦和他的国王
        3. 39.3 俾斯麦和他的国家
        4. 39.4 铁和血
        5. 39.5 德意志帝国
      7. 第40章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 40.1 从第二共和国到第二帝国
        2. 40.2 拿破仑三世的统治
        3. 40.3 色当和投降
        4. 40.4 第三共和国的诞生
        5. 40.5 第三共和国的持续
      8. 第41章 东 欧
        1. 41.1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2. 41.2 东南欧各国
        3. 41.3 奥匈帝国内的民族主义
        4. 41.4 俄国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体
        5. 41.5 俄国的饥饿
    14. 第十一编 白种人的负担
      1. 第42章 东方和西方
        1. 42.1 欧洲在亚洲的门口
        2. 42.2 日本的革命
        3. 42.3 中国的觉醒
        4. 42.4 英国国旗下的印度
        5. 42.5 亚洲的其他部分
      2. 第43章 非洲的征服
        1. 43.1 善因与恶果
        2. 43.2 帝国的创建者塞西尔·罗得斯
        3. 43.3 英法协定
        4. 43.4 近代帝国主义意味着什么
    15. 第十二编 近代文明在考验中
      1. 第44章 国际无政府状态
        1. 44.1 为什么近代国家要打仗
        2. 44.2 秘密外交和危机
        3. 44.3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开始的
      2. 第45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45.1 德国在陆上的胜利
        2. 45.2 英国在海上的胜利
        3. 45.3 海上的损失和悲剧
        4. 45.4 世界在动荡中
        5. 45.5 中欧列强的最大努力
        6. 45.6 协约国的胜利
        7. 45.7 悲剧和损失
      3. 第46章 新地图和新法律
        1. 46.1 巴黎和约
        2. 46.2 民族主义在欧洲的胜利
        3. 46.3 中欧的共和革命
        4. 46.4 西欧的民主主义
        5. 46.5 俄国的革命和共产主义
        6. 46.6 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7. 46.7 其他独裁统治
        8. 46.8 民主主义的表面胜利
      4. 第47章 战后问题,远东和近东
        1. 47.1 中国的困难
        2. 47.2 日本的改革
        3. 47.3 印度的动乱
        4. 47.4 近东的民族自决
        5. 47.5 委任统治地
      5. 第48章 国际联盟和国际法庭
        1. 48.1 联盟的种种方案
        2. 48.2 国联盟约
        3. 48.3 国际法庭
        4. 48.4 争端和赔款
        5. 48.5 许愿的时期
      6. 第49章 和平的岁月
        1. 49.1 地球的缩小
        2. 49.2 社会平等的问题
        3. 49.3 资本主义的加强
        4. 49.4 劳工运动
        5. 49.5 应用科学的进步
        6. 49.6 教 会
        7. 49.7 学校和它们日增的任务
      7. 第50章 危机的年头
        1. 50.1 商业危机
        2. 50.2 政府危机
        3. 50.3 国际危机
      8. 第5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51.1 希特勒在国内
        2. 51.2 希特勒在国外
        3. 51.3 拦路的狮子
        4. 51.4 遍布世界的战场
        5. 51.5 决定性的夏天
    16. 出版后记
  12. 现代世界史
    1. 出版前言
    2. 序一 用“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世界史
    3. 序二 现代世界史的标准著作
    4. 序三 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
    5. 致中国读者
    6. 第十版序
    7. 第五版序
    8. 大事年表及地图、图表目录
    9. 导论:地理与历史
      1. 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影响
    10. 第 1 章 欧洲的兴起
      1. 1.古代:希腊、罗马、基督教
        1. 希腊世界
        2. 罗马世界
        3. 基督教的出现
      2. 2.中世纪初期:欧洲的形成
        1. 罗马帝国的解体
        2. 拜占庭世界,阿拉伯世界和公元 700 年左右的西方
        3. 基督教会与罗马教皇制度的产生
        4. 查理曼帝国,公元 800—814 年
        5. 9 世纪时的入侵;到 1000 年时的欧洲
      3. 3.中世纪盛期:世俗文化
        1. 公元 1000 年后的农业与封建制
        2. 城市和商业的兴起
        3. 君主国和政府组织的成长
      4. 4.中世纪盛期:教会
        1. 中世纪的教会和罗马教皇制度的发展
        2. 智力生活:大学,经院哲学
        3. 十字军,新的入侵,到 1300 年时的欧洲
    11. 第 2 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 年
      1. 5.14 世纪的灾难
        1. 黑死病与其后果
        2. 中世纪教会的各种纠纷
        3. 宗教会议运动
      2. 6.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 意大利城市和“人”的新概念
        2. 人文主义:“文学”的诞生
        3. 学校教育、生活风尚和家庭生活
        4. 政治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3. 7.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
        1. 宗教学与科学
        2. 神秘主义和世俗宗教
        3.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4. 8.新型君主国
        1. 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新君主国
        2. 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的霸权
      5. 9.新教改革运动
        1. 路德和路德教
        2. 加尔文和加尔文教
        3. 英国的宗教改革
        4. 到 1560 年新教的巩固
      6. 10.天主教的改革和改组
        1. 特兰托会议
        2. 反宗教改革的十字军
    12. 第 3 章 经济重建和宗教战争,1560—1648 年
      1. 11.大西洋的开放
        1. 在东方的葡萄牙人
        2. 美洲的发现
        3. 美洲的西班牙帝国
      2. 12.商业革命
        1. 商业和生产上的变化
        2. 资本和劳工
        3. 重商主义
      3. 13.社会结构的变化
        1. 社会阶级
        2. 教育和政府的社会角色
        3. 东欧和西欧
      4. 14.天主教西班牙的战争:荷兰人和英国人
        1. 菲利普二世的野心
        2. 尼德兰起义
        3. 英国的卷入
        4. 斗争的结局
      5. 15.法兰西的解体与重建
        1. 政治和宗教上的分裂
        2. 内战和宗教战争
        3. 战争的结束:亨利四世领导下的重建
        4. 红衣主教黎塞留
      6. 16.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德意志的解体
        1. 三十年战争的背景
        2. 战争的四个阶段
        3.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48 年
    13. 第 4 章 西欧日益强大,1640—1715 年
      1. 17.大君主和均势
        1. 均势思想
      2. 18.荷兰共和国
        1. 荷兰文明和政府
        2. 外交:与英法的冲突
      3. 19.英国:内战
        1. 17 世纪的英格兰
        2. 内战的历史背景:议会与斯图亚特王朝众国王
        3. 克伦威尔崭露头角
      4. 20.英国:议会的胜利
        1. 王政复辟,1660—1688 年:后期的斯图亚特国王
        2. 1688 年革命
      5. 21.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1643—1715 年:专制制度的胜利
        1. 17 世纪的法国文化
        2. 法国专制主义的发展
        3. 政府与行政机构
        4. 经济和财政政策:柯尔培尔
        5. 宗教:取消《南特敕令》,1685 年
      6. 22.路易十四发动的战争:《乌得勒支和约》,1713 年
        1. 1700 年以前
        2.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3. 《乌得勒支和约》
    14. 第 5 章 东欧的变化,1648—1740 年
      1. 23.三个衰老的帝国
        1. 1648 年以后的神圣罗马帝国
        2. 1650 年左右的波兰共和国
        3. 1650 年左右的奥斯曼帝国
      2. 24.奥地利君主国的形成
        1. 哈布斯堡权力的恢复与发展,1648—1740 年
        2. 1740 年左右的奥地利君主国
      3. 25.普鲁士的形成
        1. 短命的瑞典帝国
        2. 勃兰登堡—普鲁士领土的扩大
        3. 普鲁士军事国家
      4. 26.俄罗斯的“西化”
        1. 彼得大帝以前的俄罗斯
        2. 彼得大帝:对外事务和领土扩张
        3. 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内部变化
        4. 彼得革命的成果
    15. 第 6 章 科学的世界观
      1. 27.科学文明的先知:培根和笛卡儿
        1. 17 世纪前的科学
        2. 培根和笛卡儿
      2. 28.牛顿之路:万有引力定律
        1. 各门科学的进展
        2. 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3. 牛顿的成就:科学的属望
        4. 科学革命与思想界
      3. 29.关于人类和社会的新知识
        1. 怀疑论思潮
        2. 新的证据观
        3. 历史和历史学的成就
        4. 对传统信仰的怀疑
      4. 30.政治学说:自然法学派
        1. 自然权利和自然法
        2. 霍布斯和洛克
    16. 第 7 章 争夺财富和争夺帝国的斗争
      1. 31.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2. 32.18 世纪的世界经济
        1. 18 世纪的商业和工业
        2. 世界经济:荷兰、英国和法国
        3. 全球经济中的亚洲、美洲和非洲
        4. 西欧的财富:社会后果
      3. 33.《乌得勒支和约》后的西欧,1713—1740 年
        1. 1713 年后的法国和英国
        2. “泡沫骗局”
        3. 弗勒里在法国;沃波尔在英国
      4. 34.18 世纪中期的大战:《巴黎和约》,1763 年
        1. 18 世纪的战争
        2.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年
        3. 七年战争,1756—1763 年:在欧洲和美洲
        4. 七年战争,1756—1763 年:在印度
        5. 1763 年的和平解决方案
    17. 第 8 章 启蒙时代
      1. 35.哲人及其他
        1. 进步与提高的精神
        2. 哲人们
        3. 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
        4. 政治经济学
        5. 启蒙思想的主要潮流
      2. 36.开明专制制度:法国、奥地利、普鲁士
        1. 开明专制制度的含义
        2. 法国开明专制制度的失败
        3. 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西亚和约瑟夫的改革
        4. 弗里德里希大帝统治下的普鲁士
      3. 37.开明专制制度:俄国
        1. 彼得大帝后的俄国
        2. 叶卡捷琳娜大帝:国内施政纲领
        3. 叶卡捷琳娜大帝:外交事务
        4. 开明专制制度的局限性
      4. 38.三次瓜分波兰
      5. 39.新的骚动:英国的改革运动
        1. 一个“民主革命”时代的开始
        2. 说英语的国家:议会和改革
        3. 苏格兰、爱尔兰、印度
      6. 40.美国革命
        1. 革命的历史背景
        2. 美国独立战争
        3. 美国革命的意义
    18. 第 9 章 法国革命
      1. 41.背景
        1. 旧制度:三个等级
        2. 旧制度下的土地制度
        3. 1770 年以后的政治文化与公共舆论
      2. 42.法国的革命和改组
        1. 财政危机
        2. 从三级会议到国民议会
        3. 下层阶级在行动
        4. 国民议会的最初改革
        5. 宪法的变革
        6. 经济和文化政策
        7. 与教会的争吵
      3. 43.革命和欧洲:战争和二次革命,1792 年
        1. 革命的国际影响
        2. 战争的来临,1792 年 4 月
        3. 1792 年 8 月 10 日的二次革命
      4. 44.非常共和国,1792—1795 年:恐怖统治
        1. 国民公会
        2. 向恐怖时期过渡的背景
        3. 国民公会的纲领,1793—1794 年:恐怖时期
        4. 热月党人的反动
      5. 45.宪政共和国:督政府,1795—1799 年
        1. 督政府的弱点
        2. 1797 年的政治危机
        3. 1799 年政变:波拿巴
      6. 46.专制共和国:执政府,1799—1804 年
        1. 与教会的和解;其他改革
    19. 第 10 章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1. 47.法兰西帝国体系的形成
        1. 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瓦解,1792—1802 年
        2. 和平间歇时期,1802—1803 年
        3. 第三次同盟的形成,1805 年
        4. 第三次同盟,1805—1807 年:《提尔西特和约》
        5. 大陆封锁体系和西班牙战争
        6. 奥地利解放战争,1809 年
        7. 拿破仑鼎盛时期,1809—1811 年
      2. 48.大帝国:革命的传播
        1. 拿破仑帝国的组成
        2. 拿破仑和革命的传播
      3. 49.大陆封锁体系:英国和欧洲
        1. 英国的封锁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
        2. 大陆封锁体系的失败
      4. 50.民族运动:德意志
        1. 对拿破仑的抵抗:民族主义
        2. 拿破仑时代德意志的思想运动
        3. 普鲁士的改革
      5. 51.拿破仑的倾覆:维也纳会议
        1. 俄罗斯战役和解放战争
        2. 波旁王朝复辟
        3. 维也纳会议以前的解决方案
        4. 维也纳会议,1814—1815 年
        5. 波兰—萨克森问题
        6. “百日王朝”及其后果
    20. 第 11 章 工业、思想与争取改革的斗争,1815—1848 年
      1. 52.英国的工业革命
        1. 英国的农业革命
        2. 英国的工业主义:鼓励与发明
        3. 英国工业主义的某些社会后果
        4. 古典经济学:“自由放任”
      2. 53.各种“主义”的出现
        1. 浪漫主义
        2. 古典自由主义
        3. 激进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
        4. 女权主义
        5. 民族主义在西欧
        6. 民族主义在东欧
        7. 其他的“主义”
      3. 54.堤坝与洪水:国内方面
        1. 1815 年以后的反动:法国、波兰
        2. 1815 年以后的反动:德意志诸邦、英国
      4. 55.堤坝与洪水:国际方面
        1. 埃克斯—拉—夏佩累会议,1818 年
        2. 南欧的革命:特拉波会议,1820 年
        3. 西班牙和近东:维罗纳会议,1822 年
        4. 拉丁美洲的独立
        5. 会议体系的终结
        6.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825 年
      5. 56.自由主义在西方的突破:1830—1832 年的革命
        1. 法国,1824—1830 年:1830 年七月革命
        2. 1830 年革命:比利时、波兰
        3. 英国的改革
        4. 1832 年以后的英国
      6. 57.西欧资产阶级的胜利
        1. 工人的挫折和挑战
        2. 社会主义与宪章运动
    21. 第 12 章 革命和秩序重建,1848—1870 年
      1. 58.巴黎:西方社会革命的幽灵
        1. 法国“二月”革命
        2. 1848 年“六月起义”
        3.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崛起
      2. 59.维也纳:中欧和意大利的民族主义革命
        1. 1848 年的奥地利帝国
        2. 三月起义
        3. 六月后潮水的降落
        4. 反革命的胜利,1848 年 6 月—12 月
        5. 最后的革命爆发与被镇压,1849 年
      3. 60.法兰克福和柏林:自由德意志问题
        1. 德意志诸邦
        2. 柏林:普鲁士革命的失败
        3. 法兰克福议会
        4.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失败
      4. 61.新欧洲的各种“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
        1. 唯物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
        2. 早期的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和内容
        4. 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它的力量与弱点
      5. 62.波拿巴主义: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1870 年
        1. 第二帝国的政治制度
        2. 帝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3. 内部困难与战争
    22. 第 13 章 大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的强化,1859—1871 年
      1. 63.背景:民族国家的观念
        1.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 年
      2. 64.加富尔与 1859 年意大利战争:意大利的统一
        1. 意大利民族主义:加富尔的行动纲领
        2. 意大利统一的完成
        3. 统一后长期存在的问题
      3. 65.德意志帝国的建立与奥匈二元君主国
        1. 1848 年以后的德意志诸邦国
        2. 19 世纪 60 年代的普鲁士:俾斯麦
        3. 俾斯麦的战争:北德意志联邦的创立,1867 年
        4. 普法战争,1870 年
        5. 德意志帝国,1871 年
        6. 1848 年以后的哈布斯堡帝国
        7. 1867 年妥协
      4. 66.沙皇俄国的自由化:亚历山大二世
        1. 1856 年以后的沙皇俄国
        2. 1861 年《解放法令》和其他改革
        3. 俄国的革命主义
      5. 67.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内战
        1. 美国的成长发展
        2. 北方与南方的疏远
        3. 内战之后:重建和工业的增长
      6. 68.加拿大自治领,1867 年
        1. 德拉姆勋爵的报告
        2. 加拿大自治领的建立
      7. 69.日本与西方
        1. 背景:两个世纪的孤立,1640—1854 年
        2. 日本的开放
        3. 明治时代:日本的现代化
    23. 第 14 章 欧洲文明,1871—1914 年:经济与政治
      1. 70.现代“文明世界”
        1. 物质主义的和非物质主义的理想
        2. 文明“地带”
      2. 71.基本的人口统计:欧洲人口的增长
        1. 1650 年以后欧洲和世界人口的增长
        2. 欧洲人口的稳定
        3. 城市的发展和都市生活
        4. 从欧洲迁移,1850—1940 年
      3. 72.19 世纪的世界经济
        1. “新工业革命”
        2. 自由贸易和欧洲的“收支平衡”
        3. 欧洲的资本输出
        4. 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
        5. 一个世界市场:联合、竞争——以及毫无保障
        6. 组织的改变:大规模经营
      4. 73.民主的进步:法兰西共和国、英国、德意志帝国
        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2.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烦恼
        3. 共和国的力量和弱点
        4.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5. 1900 年以后英国的政治变动
        6. 爱尔兰问题
        7. 俾斯麦和德意志帝国,1871—1890 年
        8. 1890 年以后的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
        9. 其他地方的发展:一般评论
    24. 第 15 章 欧洲文明,1871—1914 年:社会与文化
      1. 74.民主的进步:社会主义、工会和女权运动
        1. 工联运动和英国工人的崛起
        2. 1850 年以后的欧洲社会主义
        3. 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与革命的社会主义,1880—1914 年
        4. 女权运动,1880—1914 年
      2. 75.科学、哲学、艺术和宗教
        1. 进化论的影响
        2. 遗传学、人类学和心理学
        3. 新物理学
        4. 哲学和艺术的倾向
        5. 教会和现代
      3. 76.古典自由主义的衰落
        1. 19 世纪自由主义的衰落:经济趋势
        2. 思想潮流和其他潮流
    25. 第 16 章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871—1914 年
      1. 77.帝国主义:性质和原因
        1. 新帝国主义
        2. 动力和动机
        3. 作为十字军的帝国主义
      2. 78.美洲国家
        1. 美国与墨西哥
        2. 19 世纪 90 年代的美帝国主义
      3. 79.奥斯曼帝国的解体
        1. 19 世纪 50 年代的奥斯曼帝国
        2. 改革和复兴的尝试,1856—1876 年
        3. 1876 年以后的镇压
        4. 俄土战争,1877—1878 年:柏林会议
        5. 埃及和北非
      4. 80.非洲的瓜分
        1. 非洲的开放
        2. 列强之间的摩擦和竞争
      5. 81.帝国主义在亚洲:荷兰人、英国人和俄国人
        1. 荷属印度尼西亚和英属印度
        2. 俄国利益与英国利益的冲突
      6. 82.帝国主义在亚洲:中国与西方
        1. 西方国家渗透前的中国
        2. 中国向西方的开放
        3. 吞并和租借地
      7. 83.日俄战争及其后果
    26. 第 17 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 84.国际上的无政府状态
        1. 两个敌对联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立
        2. 摩洛哥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危机
        3. 萨拉热窝危机与大战的爆发
      2. 85.武装对峙
        1. 大陆上的战争,1914—1916 年
        2. 海战
        3. 外交策略与秘密协定
      3. 86.俄国的崩溃与美国的干涉
        1. 俄国退出战争:革命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2. 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3. 大战的最后阶段
      4. 87.奥地利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崩溃
      5. 88.大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政府调节经济
        2. 通货膨胀,工业变革,思想控制
        3. 文化悲观主义
      6. 89.巴黎和会,1919 年
        1. “十四点”与《凡尔赛条约》
        2. 巴黎和会决议的意义
    27. 第 18 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1. 90.背景
        1. 1881 年以后的俄国:反动和进步
        2. 革命政党的出现
        3. 社会民主党的分裂: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2. 91.1905 年革命
        1. 背景和革命事件
        2. 1905 年革命的成果:杜马
        3. 斯托雷平的改革
      3. 92.1917 年革命
        1. 沙皇专制的结束:1917 年三月革命
        2. 1917 年 11 月布尔什维克革命
        3. 新政权:内战,1918—1922 年
      4. 93.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 政府:多民族和联邦制
        2. 政府:党和国家
        3. 新经济政策,1921—1927 年
        4. 革命后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5.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5. 94.斯大林:第一个五年计划和清洗
        1. 计划经济
        2. 农业集体化
        3. 工业的发展
        4. 五年计划的社会代价和社会成果
        5. 20 世纪 30 年代的清洗审判
      6. 95.共产主义的国际影响,1919—1939 年
        1. 背景:社会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2. 第三国际的成立
    28. 第 19 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主政治、反帝国主义以及经济危机
      1. 96.1919 年以后民主政治的进展
        1. 民主政治和社会民主的获得
        2. 中欧和中东欧的新国家
        3. 东欧的经济问题:土地改革
      2. 97.德意志共和国和洛迦诺精神
        1. 德国民主政体和凡尔赛
        2. 赔款、德国 1923 年的通货膨胀和恢复
        3. 洛迦诺精神
      3. 98.亚洲的反帝运动
        1. 亚洲的愤懑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
        3. 土耳其和波斯的革命
        4. 印度的民族运动:甘地和尼赫鲁
        5. 中国革命:三民主义
        6. 中国: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
        7. 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
      4. 99.大萧条:世界经济的崩溃
        1. 20 世纪 20 年代的繁荣及其弱点
        2. 1929 年的崩溃和经济危机的蔓延
        3. 对危机的政治和经济反应
        4. 对危机的文化反应
    29. 第 20 章 20 世纪 30 年代的民主与独裁
      1. 100.美国:萧条和新政
      2. 101.英法民主政体的试验和调整
        1. 英国政治生活:20 世纪 20 年代和萧条
        2. 英国和英联邦:帝国的关系
        3. 法国:20 世纪 20 年代和萧条的到来
        4. 萧条引起的动荡不安和人民阵线
        5. 人民阵线及其后
        6. 西欧和萧条
      3. 102.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1. 墨索里尼和法西斯的夺权
        2. 法西斯国家
      4. 103.极权主义:德意志第三帝国
        1. 阿道夫·希特勒的兴起
        2. 纳粹国家
        3. 极权主义:起因和后果
        4. 专政政体的扩展
    30. 第 21 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104.民主国家的弱点:战争又起
        1. 西方国家的和平主义与不团结
        2. 纳粹的进攻和法西斯侵略
        3. 西班牙内战,1936—1939 年
        4. 绥靖政策的顶点:慕尼黑危机
        5. 绥靖政策的终了
      2. 105.轴心国家胜利的时期
        1. 纳粹欧洲,1939—1940 年:波兰和法国的沦陷
        2. 英国的战斗和美国的援助
        3. 纳粹进犯苏联:苏联前线,1941—1942 年
        4. 令同盟国沮丧的 1942 年:苏联、北非和太平洋
      3. 106.西方和苏联的胜利
        1. 计划与准备,1942—1943 年
        2. 形势的转变,1942—1943 年:斯大林格勒、北非、西西里
        3. 同盟国在欧洲的攻势,1944—1945 年
        4. 大屠杀
        5. 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1944—1945 年
      4. 107.和平的基础
    31. 第 22 章 冷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
      1. 108.冷战展开的十年,1945—1955 年
        1. 冷战:起源和性质
        2. 德国:柏林封锁和空运,1948—1949 年
        3. 大西洋联盟
        4. 日本的复兴
        5. 在亚洲的遏制:朝鲜战争
      2. 109.西欧:经济重建
        1. 马歇尔计划和欧洲复兴
        2. 西欧的经济增长
      3. 110.西欧:政治重建
        1. 英国:工党和保守党
        2. 法国:第四共和国和第五共和国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4. 意大利共和国
      4. 111.世界经济的重塑
        1. 货币稳定:确立“黄金—美元本位制”
        2. 欧洲的整合:从共同市场到欧洲共同体
        3. 黄金—美元本位的终结,1971 年
      5. 112.共产主义世界:苏联和东欧
        1. 战后年代的斯大林主义
        2. 赫鲁晓夫:流产的改革努力
        3. 东欧:数十年的专制
        4. 共产党控制的巩固
        5. 东德、波兰和匈牙利的骚乱和镇压,1953—1956 年
      6. 113.共产主义世界:毛泽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1. 内战
        2. 毛泽东时代,1949—1976 年
        3. 对外关系
    32. 第 23 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后殖民国家
      1. 114.南亚独立国家的产生
        1. 英国统治的终结
        2. 尼赫鲁的继任者
        3. 独立的五十年
        4.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2. 115.东南亚独立国家的出现
        1. 缅甸联邦
        2. 马来西亚
        3. 印度尼西亚
        4. 印度支那的独立运动
        5. 美国和菲律宾
      3. 116.变革的拉丁美洲
        1. 殖民地经历和独立战争
        2. 北方巨人
        3. 经济增长及其问题
        4. 美帝国主义的终结?
        5. 政治体制和拉丁美洲社会的冲突
        6. 21 世纪初的墨西哥和巴西
        7. 拉丁美洲民主制的进步
    33. 第 24 章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二战”后的非洲与中东
      1. 117.非洲的革命
        1. 法属北非
        2. 英国在西非统治的终结
        3. 尼日利亚
        4. 英国在东非统治的终结: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
        5. 南部非洲
        6. 南非联盟
        7. 法属撒哈拉以南的帝国
        8. 比属刚果:从扎伊尔到刚果民主共和国
        9. 布隆迪和卢旺达
        10. 葡萄牙殖民帝国的终结
        11.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和苏丹
        12. 非洲的革命
      2. 118.中东的动荡
        1. 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
        2. 以色列的出现
        3. 以色列新国家
        4. 独立后的阿以战争
        5. 以色列、被占领土与和谈
        6. 利比亚和叙利亚
      3. 119.波斯湾的革命和战争
        1. 伊朗革命
        2. 两伊战争
        3. 伊拉克和波斯湾战争
        4. 中东的变化
      4. 120.发展中的世界
        1. 发展的经验
        2. 变化中的世界和持续存在的问题
        3. 重新评估发展
    34. 第 25 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1. 121.对抗和缓和,1955—1975 年
        1. 肯尼迪时代,1961—1963 年
        2.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
        3. 美国和越南战争
        4. 勃列日涅夫:布拉格之春
        5. 勃列日涅夫和尼克松
      2. 122.全球经济的崩溃和复兴: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
        1. 衰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2. 西欧的经济和政治变化
        3. 美国经济
        4. 金融的世界
        5. 扩大的欧洲共同体:问题和机遇
        6. 走向“单一的欧洲”:欧洲联盟
      3. 123.冷战再起
        1. 里根年代:从再度兴起的冷战到新的缓和
        2. 核军备控制
      4. 124.毛泽东之后的中国
        1. 邓小平的改革
        2. 中国的人口增长
    35. 第 26 章 对苏联式共产主义的国际反叛
      1. 125.苏联危机
        1. 戈尔巴乔夫和西方
      2. 126.中东欧共产主义的垮台
        1. 波兰:团结工会运动
        2. 匈牙利:改革变成革命
        3.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革命和重新统一
        4. 捷克:“89 是颠倒了的 68”
        5. 保加利亚的宫廷革命;罗马尼亚的流血
        6. 中东欧的 1989 年革命
      3. 127.苏联的垮台
        1. “悄悄的政变”
        2. 流产的八月政变
      4. 128.苏联和东欧之后
        1. 1991 年后的俄罗斯
        2. 民族主义的复活:南斯拉夫的瓦解
        3. 1989 年后的中欧和东欧
    36. 第 27 章 变动中的现代世界
      1. 129.冷战结束后的西欧
        1. 国际新环境下的政治与经济不确定性
        2. 西欧:政治危机与不满
        3. 欧洲的移民与难民
      2. 130.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与经济
        1. 经济振兴和政治上的“第三条道路”
        2. 20 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
        3. 欧洲联盟:扩展与深化
        4. “新经济”:20 世纪 90 年代及其后
      3. 131.现代文化中的智识与社会转型
        1. 科学与技术进步
        2. 原子物理学
        3. 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含义
        4. 空间探索
        5. 哲学:战后初年的存在主义
        6. 哲学:逻辑和语言,文艺批评,历史
        7. 创意艺术
        8. 现代世界的宗教
        9. 激进主义:20 世纪 60 年代的青年造反者
        10. 女性解放运动
      4. 132.21 世纪的国际冲突
        1. 联合国
        2.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俄罗斯和新的国际合作
        3. 恐怖主义与 2001 年 9 月 11 日后的战争
      5. 133.21 世纪的社会挑战
        1. 人口爆炸
        2. 环境
    37. 统治者和统治年代
    38. 延伸阅读:建议与书目
    39. 索引
    40. 出版后记 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现代世界史
  13. 人类学讲义稿
    1. 说 明
    2. 致 谢
    3. 上 篇
      1. 第一章 人类学作为人文科学
        1. 一、人类学
        2. 二、文明与文化:人类学与欧洲的“民族自觉”
        3. 三、民族学、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4. 四、作为人文科学的人类学
        5. 五、情景化的人类学
        6. 六、遭遇“写文化”
      2. 第二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研究
      3. 第三章 亲属制度:纵式、横式与观念
        1. 一、纵式:继嗣理论
        2. 二、横式:联姻理论
        3. 三、作为观念的亲属制度
        4. 四、“家”的不同含义
      4. 第四章 《论礼物》:“物的社会生命”及其限度
      5. 第五章 经济嵌入“非经济领域”的方式
        1. 一、“经济”的文化土壤
        2. 二、实质主义
        3. 三、物、不平等与威望
        4. 四、从生态到世界体系
      6. 第六章 从“没有统治者的部落”到“剧场国家”
        1. 一、“没有统治者的部落”
        2. 二、权威、权力与比较政治学的终结
        3. 三、“剧场国家”
      7. 第七章 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
        1. 一、礼治秩序
        2. 二、与法律人类学相关的思考
      8. 第八章 一篇讲稿透露出的人类学宗教观
        1. 一、宗教人类学
        2. 二、埃文思-普里查德对人类学宗教观的反思与预见
      9. 第九章 神话学与人类学
        1. 一、维柯、卢梭与赫尔德
        2. 二、缪勒
        3. 三、弗雷泽的《金枝》
        4. 四、涂尔干、莫斯的《原始分类》与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
        5. 五、列维-施特劳斯
        6. 六、韦尔南
        7. 七、伊利亚德与巴赫金
      10. 第十章 符号人类学与“象”的理论
      11. 第十一章 文字的魔力:关于书写的人类学
        1. 一、无文字主义
        2. 二、巫术作为文字的源头
        3. 三、占卜与文字的通神明、类万物作用
        4. 四、书写文字的“拜物教”与“理性”
      12. 第十二章 艺术人类学:艺术与艺术家的魅惑
      13. 第十三章 文化会消失吗?
    4. 中 篇
      1. 第十四章 “自我与普遍同情之间的平衡”
        1. 一、“贵气十足的蒙昧人”
        2. 二、野蛮与“失落的文明”
      2. 第十五章 说“文明”
      3. 第十六章 从《癫狂与文明》看通常的人类学观
      4. 第十七章 从“当地知识”到“世界思想” ——对民族志知识的反思
        1. 一、认识姿态
        2. 二、英国人类学
        3. 三、格尔兹与美国人类学
        4. 四、面对混合的世界
        5. 五、历史与思想
      5. 第十八章 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
        1. 一、无历史的人类学
        2. 二、有历史的人类学
        3. 三、对“新鲜事物拜物教”的省思
        4. 四、历史意识问题
        5. 五、三种社会形态
        6. 六、几种“历史感”
        7. 附:文化史——从梁启超那里“再出发”21
      6. 第十九章 超社会体系——文明人类学
        1. 一、“超级微观的世界界限”
        2. 二、国族与世界体系
        3. 三、“并接结构”中的“超社会体系”
        4. 四、社会学年鉴派民族学:文明作为“超社会体系”
        5. 五、文明史、技术学与“超社会的社会”
        6. 六、文明:“融合”同时是历史与价值
    5. 下 篇
      1. 第二十章 文字这把“双刃剑”—— 从一个“反例”看
      2. 第二十一章 乡村与文明——过程与观念的历史想象
        1. 一、村庄研究
        2. 二、村庄研究的批评:“汉学人类学”
        3. 三、村庄研究:恢复与创新
        4. 四、村庄的历史想象(1):文明进程中的“地方”
        5. 五、村庄的历史想象(2):观念形态
        6. 六、再思村庄
      3. 第二十二章 口述史、口承传统与人生史
        1. 一、口述史
        2. 二、作为口述史的人类学
        3. 三、口述史与口承传统
        4. 四、人生史
      4. 第二十三章 民族志与“四对关系”
        1. 一、民族志在人类学中的位置
        2. 二、现代民族志及对它的批判
        3. 三、民族志中的“四对关系”
      5. 第二十四章 从“朝圣”看作为“历史中的 文化翻译”的人类学
        1. 一、翻译与历史
        2. 二、封禅的研究
        3. 三、与“郊祀”的可能关系
        4. 四、等级制的宇宙观
        5. 五、香会与刈火
        6. 六、香火的纵向性
        7. 七、人类学与“上下关系”
      6. 第二十五章 仪式研究与社会理论的“混合观”
        1. 一、仪式研究
        2. 二、从“混合论”看社会理论的局限
      7. 第二十六章 葛兰言何故少有追随者?
      8. 第二十七章 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
        1. 一、拉德克利夫-布朗之后
        2. 二、司马迁逝世之前:有别于宗教的礼仪
        3. 三、葛兰言、“封建”与礼仪
        4. 四、交错的历史、现代性与被压迫的传统
        5. 五、埃利亚斯、“civilité”与“礼”
      9. 第二十八章 “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
        1. 一、学科名称之力量消长
        2. 二、人类学民族研究定位何在?
        3. 三、从核心圈到中间圈
        4. 四、民族研究、社会科学与文明史
      10. 第二十九章 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
        1. 一、强国主义民族学
        2. 二、强国主义民族学的新面相
        3. 三、从文明体向民族体的转变
      11. 第三十章 从中国看“超社会的社会”:钱穆启发
      12. 第三十一章 民族学与社会学之战
        1. 一、缺乏整体观的民族志或社会学
        2. 二、史禄国与另一种民族志
        3. 三、民族学与民族史
        4. 四、北与南:兄弟阋墙
        5. 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3. 第三十二章 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
        1. 一、吴文藻先生与他的“民族与国家”
        2. 二、费孝通与他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4. 第三十三章 费孝通的鸡足山与林耀华的凉山
      15. 第三十四章 从潘光旦的土家研究看“民族识别”
      16. 第三十五章 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
        1. 一、民族志研究
        2. 二、文献、学术史与形象史
        3. 三、政治经济学在民族关系分析中的运用
        4. 四、从族群性到“由不同文化构成的文化”
        5. 五、比较宗教-政治学、城镇史、人物史
        6. 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 参考文献
    7. 索 引
    8.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