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讲坛丛书(套装共5册)_AZW3_MOBI_EPUB_葛兆光
内容节选
第九讲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战 【2001年6月27日、7月4日讲】 一 在前一讲中我们说到,鲁迅在《野草》中对现存的社会秩序、思想秩序和语言秩序提出整体性的怀疑、否定与拒绝以后,宣布他只服从一个绝对的、根本的指令,就是“走”。这或许正决定了他下一步向“行动”方面的发展。而在《野草·题辞》里,他在宣布《野草》时代的结束的同时又表示了一种期待:“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其实,在此之前,即在写于1926年的《马上日记之二》中,鲁迅已经表达了他对能够掀起“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的“革命时代”的期待。[1]这样,我们在关注1926—1927年这一段时间内鲁迅思想的发展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在他的著作中新的词语的出现:“革命”之外,还有“大众(民众/工农大众)”。 在《革命时代的文学》里,鲁迅这样谈到“革命”—— 其实“革命”是并不稀奇的,惟其有了它,社会才会改革,人类才会进步,能从原虫到人类,从野蛮到文明,就因为没有一刻不在革命。[2] 这里所说的“革命”是可以理解为“变革”、“革新”的。在几乎同时写的《无声的中国》里,谈到五四“文学革命”时,鲁迅就这样说—— “革命”这两个字,……有些地方是一听到就害怕的。但这和文学两字连起来的“革命”,却没有法国革命的“革命”那么可怕,不过是革新,改换一个字,就很平和了,我们就称为“文学革新”罢。[3] 鲁迅将“革命”与“建设”相联系的思考,对“大革命”之后的“建设”的期待,和他在1925年对于“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的“寇盗式的破坏”与“奴才式的破坏”的警惕与批判,是一脉相承的,鲁迅理解的革命者正是他所说的“内心有理想的光”的“革新的破坏者”。 鲁迅自己说:“我其实并不是急进的改革论者,我没有反对过死刑,但对于凌迟和灭族,我曾表示过十分的憎恶和悲痛,我以为二十世纪的人群中是不应该有的。”[4]这说明,鲁迅对“革命”(“改革”、“革新”)的理解,从一开始就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的色彩,他后来与太阳社、创造社的论争,绝不是偶然的。另一方面,经历了三·一八惨案与广东四·一五大屠杀这样的统治者对要求和平改革的年轻的革命者的暴力镇压以后,鲁迅对于平和的文学革命(革新)的作用又有着深刻的怀疑,他在前述《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里,就一再谈到“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对“革命战争”寄以了希望。[5]他因此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以及后来同情与支持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反抗,都是从他的这一思想逻辑出发的。鲁迅因此也为被压迫者的暴力反抗辩护,他认为“俄皇的皮鞭和绞架,拷问和西伯利亚,是不能造出对于怨敌也极仁爱的人民的”。[6] 鲁迅这一时期对于革命的理解,还有几点很值得注意。 他在谈到“大革命成功以后”的“社会底状态”时特别强调,不仅有“对于旧社会的破坏”,更有“新社会的建设”,并导致社会的“改变”与“向前走”——鲁迅这里将“革命”与“建设”相联系的思考,对“大革命”之后的“建设”的期待,和他在1925年对于“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的“寇盗式的破坏”与“奴才式的破坏”的警惕与批判,是一脉相承的,鲁迅理解的革命者正是他所说的“内心有理想的光”的“革新的破坏者”。[7] 在写于1926年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里,鲁迅提出了一个“永远的革命者”的概念。这是他对“创造民国的战士”和“第一人”的孙中山的精神遗产的一个总结与概括—— 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进向近于完全的革命的工作。直到临终之际,他说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都是革命。无论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终于全都是革命。[8]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革命精神”:不“满足”于现状,不追求个人生活的“安逸”,坚持“近于完全的革命”的理想,不断地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变革。而对“革命者”,鲁迅则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永远”——在鲁迅的理解里,所谓“近于完全的革命”目标是一个彼岸的终极目标,是可以不断趋近而不可能完全达到的,因而为趋近这一理想所进行的革命(革新,改革),就是一个永远不会、也不能停息、凝固的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因此,“革命”永远处于“尚未成功”的状态,“同志”也就永远“仍需努力”,[9]置身于不断向前“走”的状态之中: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鲁迅笔下的“过客”。同时,这样的革命精神是应该出自于内在生命的深处,并且贯穿于生命的“全体”的:那些人格的分裂者、“表演革命”者,绝不是真正的革命者。鲁迅后来(1927年3月)在《中山大学开学致语》中提出大学“......
- 总目录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 (增订版)(三卷本)
- 总封面
- 总目录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初编)
- 封面
- 书名页
- 目录
- 小引·2018年修订新版序言
- 2005年版自序
- 引言 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
- 开场白
-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变化
- 二 常识的变化:关于重建学术研究的基础
- 三 基础的动摇与瓦解:以国家、传统、现代为例
- 四 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中的实例
- 五 文史领域:关注重心与使用资料的变化
- 六 小结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一讲 法国年鉴学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一 年鉴学派的来龙去脉
- 二 年鉴学派的主要倾向及对中国史学的启发
- 三 对年鉴学派的批评及60年代后年鉴学派的变化
- 四 个案介绍:以《国王神迹》为例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二讲 福柯的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 一 知识考古学与思想史研究
- 二 关于思想史的重新考察
- 三 知识考古学视野中的思想史资料
- 四 思想史可以这样写:疯癫、刑法与监狱的背后
- 五 小结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三讲 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不见
- 一 关于《怀柔远人》和《白银资本》在中国的争论
- 二 什么是后现代历史学的主要观念?
- 三 历史是虚构文本、是散文作品吗?
- 四 历史文本真伪问题的另类观察
- 五 历史的写法与读法
- 六 后现代历史学的不见或局限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四讲 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 一 思想史研究如何感到资料的局限和局促?
- 二 不在过去思想史视野范围里面的各种资料
- 三 思想史怎样才能充分运用这些资料?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五讲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思想史研究
- 一 历来的考古发现对学术史之影响
- 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发现和思想史的再认识
- 三 思想史的观念如何改变才能回应不断出现的考古发现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六讲 关于图像的思想史研究
- 一 关于图像研究的一般思路
- 二 古代中国图像的举例分析
- 三 图像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七讲 作为思想史资料的古舆图
- 一 边缘与中央(欧洲古代世界地图中的东方想象)
- 二 从天下到万国:古代中国华夷、舆地、禹迹图中的观念世界
- 三 佛教地图:另类世界的想象
- 四 内诸夏而外诸夷:以明代海防地图为例
- 五 大“公”无“私”:以明代地方志地图为例
- 六 小结
- 【建议阅读文献】
- 附录 思想史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如此重要?
- 引言
- 一 思想史在中国为何很重要?
- 二 思想史为何在当下中国特别重要?
- 三 思想史研究在将来的中国为什么还很重要?——兼谈当下中国思想状况
- 结语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二编)
- 封面
- 书名页
- 目录
- 引言 在思想史的周围开拓
- 第一讲 文化史、文明史与思想史——以宋代中国的历史为例
- 一 从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说到文化史与文明史的差异
- 二 什么是“文明史”研究的内容?
- 三 一个文明史研究的案例:宋代文明同一性的生成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二讲 知识史与思想史——以西洋天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
- 一 问题之一: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西洋天学
- 二 问题之二:思想史是否需要讨论有关知识史背景
- 三 西方天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历史
- 四 在“体”“用”“道”“器”之间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三讲 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以传统社会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为例
- 一 关于古代中国时间分配问题的研究
- 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日常生活秩序
- 三 月黑风高与杀人放火
- 四 夜聚晓散与图谋不轨
- 五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元夜观灯的意义
- 六 城市生活与乡村秩序之间:传统日夜秩序的瓦解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四讲 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陆九渊的“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为例
- 一 什么是观念史的研究?
- 二 中国古代观念史的研究范例
- 三 陆九渊的“心同理同”论:三个意义重心
- 四 强调“理”和“心”超越一切:南宋时期陆九渊这段话的重心所在
- 五 明清之际:作为接受异域新知前提的“东海西海”论
- 六 “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居立名,初无定准”
- 七 晚清以来:追求“同”是全面接受西方吗?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五讲 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视域”转换——以“唐宋”“宋明”两个不同研究范式为例
- 一 唐宋作为一个时段的理由
- 二 创造性思想与妥协性思想:两个不同的研究重心
- 三 把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关注领域,从精英与经典转向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 四 思想史与文化史可能有另一个脉络
- 五 拓展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资料范围
- 六 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七 小结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六讲 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 一 一个疑问:思想史是否仅仅是描述新思想的历史
- 二 被历史减去的:一些实例
- 三 思想史,如何做加法和减法?
- 四 加法和减法:是重写思想史的途径之一吗?
- 【建议阅读文献】
- 第七讲 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变化——以日本学者研究日本近代思想史为例
- 一 丸山真男的日本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
- 二 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思路和方法
- 三 丸山真男之后:近年来日本思想史界的批评
- 四 他山之石:另一种思想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 切记日本与中国在近代思想史的历史差异
- 六 谁的思想史?为谁写的思想史?
- 【建议阅读文献】
- 附录 想象的边界——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
- 一 中国学术界的规范和底线崩溃了吗?
- 二 历史研究中必要的体验和想象
- 三 常识是否可以成为常识?关于学术规范的基本原则
- 四 学术评价的标准何在?
- 五 结束语
- 【建议阅读文献】
-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编)
- 封面
- 书名页
- 目录
- 2012年版自序
- 引言
- 一 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应当有多宽?
- 二 文献、学术史、国际学界:为什么三面应战?
- 三 从实招来:关于这门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内容
- 小结 一点感慨
- 第一讲 从“唐宋变革论”说到宋代思想史与文化史研究
- 引言 借包弼德《斯文》一书讨论唐宋思想史与文化史的问题
- 一 从“假说”到“学说”:什么是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
- 二 内藤湖南“唐宋变革论”形成的资源、背景与心情
- 三 欧美学者对“唐宋变革”的修订,及其对宋代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新解释
- 四 关于包弼德《斯文》一书的介绍
- 五 文学批评史取代思想文化史,是方向吗?对包弼德《斯文》的一些意见
- 小结 文化和思想领域中的唐宋变革的再思考
- 【建议阅读文献】
- 【参考文献】
- 第二讲 历史学意义上的新思想史
- 引言 宋代理学史脉络的来源
- 一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内容介绍
- 二 如何理解“遗失的环节”:朱熹入朝与孝宗晚年部署
- 三 《朱熹的历史世界》的典范性意义
- 四 对《朱熹的历史世界》具体论述的一些讨论
- 小结 打通思想、学术、政治和社会史领域的“新思想史”
- 【建议阅读文献】
- 【参考文献】
- 【有关朱熹研究的基本文献与论著】
- 第三讲 “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
- 引言 日本的思想史研究传统及其影响
- 一 “前近代”:重新命名,意义何在?
- 二 亚洲: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历史空间单位?
- 三 什么是“作为方法的中国”?
- 小结 他山之石,终究是他山的
- 【建议阅读文献】
- 【参考文献】
- 第四讲 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 引言 清代学术和思想研究的意义在哪里?
- 一 清代学术史的学术史
- 二 艾尔曼对清代学术史的研究
- 三 关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一书的讨论
- 小结 作为思想史资源的学术史
- 【建议阅读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的写法
- 引言 为什么要和博士生讨论“学术书评”?
- 一 学术书评的意义
- 二 学术书评写作的基本条件
- 三 书评的具体方法
- 四 从书评到综述:如何写博士学位论文的首章?
- 2012年版后记
- 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
- 封面
- 书名页
- 缘起
- 目录
- 开场白 与鲁迅生命的相遇
- 第一讲 人间至爱者为死亡所捕获——1936年的鲁迅
- 第二讲 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的逻辑起点
- 第三讲 十年沉默的鲁迅
- 第四讲 “为人生”的文学——关于《呐喊》与《彷徨》的写作
- 第五讲 关于“现在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考——1918—1925年间的鲁迅杂文
- 第六讲 北京大学教授的不同选择——以鲁迅与胡适为中心
- 第七讲 鲁迅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 第八讲 《朝花夕拾》和《野草》
- 第九讲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战
- 后记
-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 封面
- 书名页
- 第三版序言
- 目录
- 第一讲 绪论
- 第二讲 哲学史方法论新探
- 第三讲 论历史感——现代解释学的启示
- 第四讲 中国哲学中的反语言学倾向
- 第五讲 中西辩证法的生存论差异
- 第六讲 辩证逻辑的本质
- 第七讲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 第八讲 西方哲学史中的实体主义和非实体主义
- 第九讲 胡塞尔现象学导引
- 第十讲 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
- 第十一讲 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 第十二讲 让哲学说汉语——从康德三大批判的翻译说起
- 第十三讲 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
- 第十四讲 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的十大文化错位
- 后记
- 再版后记
-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 封面
- 书名页
- 缘起
- 目录
- 增订版序
- 初版自序
- 前言 课程介绍
-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 研究“滞后”的原因
-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 文学史的“写作”
-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 “历史的偶然”
-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 历史“碎片”的整理
- “对抗性”的线索
-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 “内部研究”
-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 为问题寻找“参照”
- “进化”的文学观
- 对“转折”的研究
-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 “文学共生”的想像
- “独立的”文学传统
- 缠绕不清的问题
-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 类型分析的目标
-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 当代的文学机构
-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 “自由表达”的可能
-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 “身份”的几个问题
-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 有关的题外话
-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 “左翼文学”等概念
-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 激烈拒绝的态度
- “异化”问题
- 革命文学的“宿命”
- 革命文学的“驯化”
- 批判性失去之后
- 参考书目
- 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 封面
- 书名页
- 目录
- 开场白 聊聊这门课
- 附:课前调查 我对鲁迅的最初印象
- 第一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上)
- 附:学生作业 我和我的父亲
- 第二讲 且说父亲和儿子(下)
- 第三讲 儿时故乡的蛊惑
- 附:学生作业 我读《我的第一个师父》
- 第四讲 鲁迅与动物
- 第五讲 鲁迅笔下的鬼和神
- 附:学生作业 我读《铸剑》
- 第六讲 生命元素的想象
- 附:学生作业中的多样解读和发挥
- 第七讲 作为艺术家的鲁迅
- 第八讲 睁了眼看
- 第九讲 要有会看夜的眼睛
- 第十讲 另一种看
- 第十一讲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第十二讲 生命的路:鲁迅的期待与嘱咐
- 附录
- 一、学生考试作业 我之鲁迅观
- 二、课程总结调查
- 三、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
- 四、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
- 五、部分台湾学生对鲁迅的接受
-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