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靜的太平洋:大航海時代的權力競技場,牽動人類命運的海洋史_AZW3_MOBI_EPUB_Simon Winchester
内容节选
第五章 再會吧,眾敵與諸友 敵人已侵犯我方,我軍將炸毀一切。 法國萬歲! ——法國無線電報員最後通話,1954年5月7日,越南奠邊府戰役 卑職已撤離香港政府, 天佑女王。 ——香港總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致倫敦最後電報,1997年6月30日 大事紀 1970.01.12 波音747客機展開首航 1970.06.04 東加王國脫離英國獨立 1970.12.31 智利總統阿葉德將煤礦收歸國有 1972.01.10 英國郵輪「伊莉莎白女王號」沉沒於香港 1972.02.21 尼克森總統訪問中國 1973.01.27 越南簽署和平協定 1975.04.04 微軟公司在西雅圖創立 她是世間所見最美麗動人的郵輪——排水量八萬三千噸,在蘇格蘭精心打造,外型高貴典雅,供應令人垂涎的上等佳餚,灑著月光的船尾欄杆保證可吸引熱戀情侶,舞影婆娑的寬敞大廳也能孕育羅曼史。然而,那年冬季某個星期一的午時剛過,這艘大船卻在距其誕生地有半個世界之遙的香港近海發生火災,燒焦扭曲的殘骸自右舷翻覆,陷入溢滿油汙的海水中,再沒浮上來。英國皇家郵輪「伊莉莎白女王號」(Queen Elizabeth)❶就此走入歷史,它和另一艘同樣巨大優美的姊妹船「瑪麗王后號」(Queen Mary)曾在大西洋上叱吒風雲數十年。 太平洋的現代史中,不乏此類令人不堪回首的結局,例如打造伊莉莎白女王號、設於蘇格蘭克萊德班克市的約翰布朗公司(John Brown),後來因發生財務醜聞而消失。一九八六年,長期經營該船航運業務的英國冠達航運公司(Cunard Line)縮減規模,過去一度擁有十六艘船,最後僅剩區區三艘,成為另一家大型海運事業的子公司❷。而這艘郵輪的沉沒地點香港,原是英國殖民地,一九九七年已脫離英國統治回歸中國。 遠離香港的太平洋其他海域,也遭遇過各種程度不一的難堪下場。自十六世紀西方航海探險家初次橫渡太平洋以來,這裡就成為外國人(以歐洲人為主)爭相搶占地盤的廣大競技場,目的無非是開採大量原料、建立區域勢力。三百年前,葡萄牙人最早出現,接下來太平洋沿岸主要國家以及一連串島嶼,陸續遭到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俄國人、德國人、法國人、日本人、美國人、紐西蘭人、甚至挪威人的貪婪掠奪。 然而,輝煌的開場難免走向晦暗的結局——所有外國勢力最後悉數撤出太平洋區,將統治權還諸於當地子民。 外國佬真正撤離太平洋區的行動,始於一九五○年代中期。當時法國逐漸接受一項事實:他們可能無法繼續擁有,而且必須及早歸還東南亞半島(即中南半島,法國人稱為印度支那)的領土主權。往後四十年,太平洋區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行告別禮,異國國旗紛紛降下,殖民者將他們配戴的頭盔、羽飾、長劍裝進船艙木箱,從廣布於太平洋的各個島嶼和崗哨運回倫敦、里斯本、巴黎、海牙和華府。香港是外國佬最後物歸原主的重要殖民地,法國在越南河內降下三色國旗的半個世紀後,英國也舉行了場面隆重的香港歸還儀式。 伊莉莎白女王號沉船事件,發生於英國歸還香港的二十五年前,可視為大英帝國沒落的象徵,它提醒世人:所有強行侵入太平洋的外國強權,只能暫時當家作主,終有衰亡的一天。這艘郵輪在西方打造,卻在令人費解的情況下沉沒於太平洋,更加凸顯該事件的象徵意義。 冠達公司旗下的皇家郵輪伊莉莎白女王號,造型典雅,曾經風光一時(上圖)。該船經營航運業務三十三年後,不幸在香港慘遭祝融焚毀的悲劇(下圖),是大英帝國走向衰頹沒落的開端。 Associated Press. / Louis Gardella. 一九六七年,冠達公司先後賣掉了兩艘「女王」級郵輪。二次大戰結束後,這兩條大船一直在北大西洋航行,每星期船艙裡總是載滿兩千多位付費乘客,日後遇到一個來自太平洋的剋星:在西雅圖打造、有四具引擎的噴射客機波音七○七。 一九五○年代末期,三家航空公司開始採用這些噴射機提供載客服務,每日往返於倫敦希斯洛機場和紐約愛德懷德機場(現名甘迺迪國際機場),乘船渡海突然變得既不方便又沒效率。雖然冠達公司打出「旅行可滿足一半生活樂趣」的廣告詞,可是付費大眾認為,能夠節省一半旅行時間才是更明智的作法,於是數千名乘客放棄搭船,導致海上郵輪面臨旅客流失、載重減輕的窘況。 一九六五年,冠達公司主管收到一份令人驚慌的內部備忘錄,其中提到:「所有離港船班常有空位。」由於特等艙空無一人,而且只有旅行預算較低的乘客願意搭船,冠達公司利潤持續縮減,為了節省成本,乾脆拿船上酒廊供應的下午茶三明治開刀,把夾在麵包裡的黃瓜厚度切薄一點。後來該公司為伊莉莎白女王號增闢一座造價三百萬美元的露天泳池和日光浴場,以及可迎合度假者喜好的其他設施,接著又重新改裝整艘船,打算在巴哈馬群島(坐落於佛羅里達東南方和古巴北方的北大西洋,四季如春)經營冬季旅遊航班❸,可是獲利數字照樣跌跌不休。經過財產清算後,冠達公司於一九六七年八月先行......
- 封面
- 書名頁
- 獻給節子(Setsuko)
- 英國詩人白朗寧,《沃林》
- 太平洋地圖
- 推薦序 為海洋譜寫歷史,從太平洋看見未來
- 目次
- 前言 孤海與蒼穹
- 註釋
- 作者附記 「碳定年法」與「現代元年」
- 註釋
- 第一章 浩瀚無垠的原子海
- 註釋
- 第二章 井深先生的收音機革命
- 註釋
- 第三章 衝浪快感
- 註釋
- 第四章 緊急危險的騷亂
- 註釋
- 第五章 再會吧,眾敵與諸友
- 註釋
- 第六章 回聲隆隆的遠方雷鳴
- 註釋
- 第七章 幸運國家何去何從?
- 註釋
- 第八章 深海熱泉
- 註釋
- 第九章 脆弱不安的大海
- 註釋
- 第十章 雙雄爭霸?
- 註釋
- 後記 潮汐的呼喚
- 註釋
- 謝詞
- 資料來源說明
- 中英對照表
- 參考書目
- 版權頁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