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呆与科技宅:文科教育统治数字世界_AZW3_MOBI_EPUB_[美]斯科特·哈特里

内容节选

第三章 技术工具的大众化 美国尖塔公司(Spire)是将小型和相对廉价的卫星送入太空的创业先锋,我第一次见到其创始人彼得·普拉策(Peter Platzer)时,他坐在旧金山一家叫作六分仪(Sextant)的咖啡厅里,这家咖啡厅的名字来源于一种水手用于航海定位的设备。尖塔公司正在部署小卫星,这些小卫星可以帮助填补海上船只跟踪方面令人不安的缺口,尽管有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这些缺口仍持续存在。提高海事领域意识可以减少海盗、非法捕捞和人口贩卖等事件的发生率。船只追踪只是尖塔公司产品的一个潜在用途。机载传感器可以测量无线电波在大气中反射的弯曲程度,因此也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精准度。我们可以将这些“探测数据”,即原始大气压和温度数据的集合,输入天气预测模型,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计划海滩度假和滑雪旅行,还可以为农业和保险等行业提供信息。 彼得和他在尖塔公司的创始团队证明了如今许多技术工具变得十分便民,可以让当今各行各业人士带头开发众多令人兴奋的创新产品,来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而对迫切需要解决办法的硅谷而言,这也远远超出了它传统的眼界和预期。 卫星是所有技术工具中最复杂、最不可控的一种。它们不仅造价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必须用火箭发射,单是发射成本就从5500万~2.6亿美元不等,具体花费取决于卫星的大小和质量。可事实上,即使我们现在有能力从太空监测地球表面的状况和事件,但受成本所限,我们无法发射更多卫星,因此仍存在许多局限性。由于这方面供不应求,许多掌握卫星制造技术的公司和组织可以从中获益,但进入卫星时代的价格也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尖塔公司之所以能够造出小得多的卫星,且这些卫星仍是强有力的工具,是因为该公司制造的许多高科技组件价格实惠,并且相对容易打包成产品。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小卫星收集、普及新类型数据,帮助我们解决迄今为止诸多棘手的问题呢?为了思考这一问题,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失踪船只的问题。 自开始航海以来,大海就好像传说中的塞壬,蛊惑人类穿越天际。然而,地球上辽阔的水域迷人而危险,当船只在穿越风暴肆虐的水域时,追踪它们一直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早在公元前31年,罗马将军阿格里帕(Agrippa)的海军在如今希腊的亚克兴角攻击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并将奥古斯都·恺撒推上罗马帝国首位皇帝的宝座。那时,对海军指挥官和商业船运公司而言,远洋船只的保密性一直是最具挑战性的安全问题之一。如今,卫星不断地扫描海洋,但其覆盖范围仍存在许多漏洞,船只经常失踪,有时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有时则是出于恶意。 国际海事法要求船只配有应答器,定期用自动识别系统(AIS)发送信号。自动识别系统是一个全球通信网络,有助于在公海上提供安全和进行跟踪。有些在海上从事走私、贩毒等违法活动的船只会有意关闭应答器,以便隐藏自己的行踪。 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地面自动识别系统通常只能看到距海岸50英里内的船只,远不能覆盖长达200英里的专属经济区,于是便给予各国对其沿岸水域行使特殊使用权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负责跟踪50英里外航行船只的卫星,其读数频率远不达预期。这并不是选择能决定的;运行卫星的数量、建造发射卫星的巨额费用也同样限制了扫描频率。 事实上,船只不仅会在跟踪网格中消失,而且这种消失并不罕见,我们几乎无法确定它们去了哪里。如果一艘船以30节的可控速度行驶,那么从最后那次自动识别系统读数开始,这艘船可以在大约200英里半径内的任何地方行驶。虽然这听起来距离并不是很远,但是因为船可以自由地向任何方向行驶,200英里的半径可就相当于12.5万平方英里的搜索区域了。这种情况下,定位那些关闭应答器的船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陷入困境船只的搜索营救任务也会受到阻碍。尖塔和其他公司正在建造的小型卫星(通常被称为纳米卫星)最终会降低扩大覆盖范围和读取数据的成本。因为海洋扫描频率与轨道上卫星数量之间呈函数关系,随着部署纳米卫星的成本下降,像尖塔这样的公司,部署许多卫星的成本也会有所降低,而且公司和政府购买访问这个强大信号情报的费用也会降低。尖塔公司卫星上还装有其他传感器,可以增加更多读数,例如提供更好的关于新天气模式的数据,对非法捕捞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并且可以通过订阅来访问这些不同的数据流,就像亚马逊公司提供的网络云计算一样。像印尼这样一个拥有1.7万个岛屿的国家,来自太空的订阅数据流可能是仅有的、能够管理其水域内非法捕捞的唯一可扩展方式之一。 在技术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尖塔公司对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好点子、能够应用技术解决问题的人开放了创新领域。普拉策并非毕业于传统文科院校,但他学习的是文科核心学科之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关于更多认为“思特盟”毕业生重要性的争论,往往不承认自然科学(如物理、数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实际上是经典文科教育的一部分。如今广为人知的是将二者割裂开来的错......

  1. 封面
  2. 信息
  3. 第一章 文艺呆在技术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4. 第二章 在大数据中加入人为因素
  5. 第三章 技术工具的大众化
  6. 第四章 服务我们的是运算程序而非规则
  7. 第五章 让我们的技术更符合伦理
  8. 第六章 夯实学习之路
  9. 第七章 创造更好的世界
  10. 第八章 工作的未来
  11. 结论 合作是双赢
  12.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