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绪【心理学大V、畅销书《反本能》作者卫蓝全新力作。用有趣、硬核、通俗易懂的方法帮你揭穿情绪的真相,让你轻松掌控情绪。知名自媒体人L君诚挚推荐!】_AZW3_MOBI_EPUB_卫蓝
内容节选
第四章愤怒:如何不失控地解决问题? 当我们感知到利益或者潜在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会产生不满。如果这种“侵犯”用温和的方式无法制止,我们就会感到愤怒。愤怒可以帮助我们维护利益,只不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愤怒是一种本能,但是如何表达愤怒是一种本事。比起隐忍不发,我们更应该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战斗”驱动:为什么你会感到愤怒? 如果有个人在你身边不停地唠叨某一件事情,你就会告诉他:“我知道了,我不想听了。”可是,他还是讲个不停,你依旧用温和的口吻叫他停止,而他还是自顾自地讲着,你很可能就会产生愤怒。然后,对方可能会说你“毫无风趣”,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会让对方停止滔滔不绝的废话。 电影《愤怒的小鸟》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是“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事实上,愤怒是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只不过我们需要承担这个办法的“副作用”。那么,我们的愤怒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我们需要承担哪些“副作用”呢? 我们之所以会愤怒,是因为我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或者我们预期的利益可能受到了损害。你周末好不容易可以多睡一个小时,你的父母却想让你起床学习功课,或者舍友一大清早放音乐,你就会很恼火。你先是告诉他们你的需求,但是你温和的表述并没有奏效,于是你只能以愤怒表达你的不满。这个时候,你的愤怒变成了一种信号,对方收到这个信号后知道“接下来可能大事不妙”,于是收敛了一些。 或者是,当你看到别人插队时也会感到愤怒,虽然他并没有侵犯到你的利益,可你还是非常生气。这种愤怒主要是破坏了预期规则,导致你预期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你排队的时候也可能遇到这种情况,你试图保护规则不被破坏,进而确保自己预期的利益不受损害。 抑或是你参加了一个比赛得了第二名,你对第一名非常不满。这种不满是因为你预期的利益——第一名被别人夺走了。人的竞争性促使了我们对资源的渴望,当身边的人得到了我们得不到的资源时,我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和愤怒。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嫉妒可以促使你去争取更多资源。 愤怒的情绪除了可以让你争取更多资源,还可以维护当前的或潜在的利益。但是这种情绪也有很强的副作用。如果说一味的忍让会让你失去尊重,那么过多地表达愤怒很容易让你失去朋友。我们一旦愤怒,便意味着与周围环境的竞争关系得到强化,这会促使别人的反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双方陷入“权力之争”——为了赢对方而愤怒,忘记最初的目的。 如果你不表达自己的愤怒,他人则很难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别人也不容易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你的利益会被不断地损害。所以,隐藏愤怒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因此,学会如何表达愤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说愤怒是一种本能,那么学会如何表达愤怒就是一种本事。这不仅可以让你达到想要的目的,而且也可以避免愤怒带来的副作用,协调好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自我觉察:如何避免因高权力感产生过多愤怒? 如果我们被一个人拿枪指着,并且他还不断地羞辱我们,我想大部分人肯定会非常恐惧。但是反过来,我们拿枪指着一个人,而他依旧用言语羞辱你,那我们会产生什么情绪?答案一般是愤怒。 这个例子已经非常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产生愤怒,那就是权力感的相对高低。 愤怒是一种展示力量和地位的方式。如果你的意识里觉得自己的权力比对方高得多,你就容易对他的侵犯行为感到愤怒。动物界中的各种行为,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最为明显——“我比你强壮,我就可以欺负你”“我是猴王,我可以夺取你的食物”。反过来,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权力比对方低,当对方侵犯我们的权力时,更多时候我们是敢怒不敢言的。所以,老板让我们加班的时候,我们顶多私下里抱怨,但是不敢直接和他说:“我不干了!” 我们感知到入侵者的权力与自己相持平时,我们就会比较纠结。如果这个人一开始侵犯我们,我们会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会温和对待。但是,随着这种侵犯升级,我们感知到受侵犯程度过大时,就会采用愤怒的策略展示维护权利的决心。 当然,权力感并不代表我们真正具有的力量和权力,而是我们感知到的力量和权力。如果一个人具有非常强烈的权力感,那么他更容易感觉受到侵犯,并且以愤怒还击。这就像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地盘画了一个圈,权力感高的人画得比别人大几倍。别人不小心进入了他的地盘,他感到被侵犯时,就会勃然大怒。 心理学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踢猫效应”。老板对我们表达愤怒,我们不敢过多反驳。回家之后,我们把受到的窝囊气发泄到自己的妻子身上,而妻子则发泄到孩子身上,最后孩子则把气发泄到了一只猫身上。我们可以从这里面感受到明显的权力关系。这也印证了鲁迅所言:“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我们更容易也更喜欢向比自己弱的人表达愤怒情绪,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向权力比我们低的人表达愤怒,可以更快制止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并且保证不再发生。但是面对权力比我们高的人时,我们表达愤怒并不能制止权力......
- 书名页
- 页
- 序 失控的进步:为什么我们会有各种情绪问题?
- 目录
- 第一章 源头认识:我们为什么需要情绪?
- 情绪起源:情绪到底是什么?
- 生理限制:情绪产生时,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 情绪三要素:什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 致命“四人组”:为什么情绪会变成“情绪问题”?
- 第二章 敏感:拿什么拯救你的“玻璃心”?
- 高敏感天赋:我们为什么更聪明?
- 资源应对力:为什么你对损失那么敏感?
- 当事人立场: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还有很多烦恼?
- 低权力感:为什么你总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 敏感者自救:让自己变聪明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第三章 焦虑:怎么才能和压力做朋友?
- 无聊感:你想要毫无压力的生活吗?
- 焦虑分子:为什么越焦虑,越努力?
- 同时性错觉:为什么焦虑总为你的表现不佳“背锅”?
- 认知行为技术:如何调节自己的焦虑?
- 第四章 愤怒:如何不失控地解决问题?
- “战斗”驱动:为什么你会感到愤怒?
- 自我觉察:如何避免因高权力感产生过多愤怒?
- “好的愤怒”:如何让愤怒为解决问题服务?
- 边界感:如何建立边界,减少不必要的愤怒?
- 第五章 抑郁:一种让“伤口”愈合的方式
- 功能失效:抑郁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疗愈
- 信任与价值:哪些社会因素会导致抑郁?
- 反刍思维:如何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 调节抑郁:如何让自己不再害怕这种状态?
- 第六章 社会情绪:当情绪遇上社会关系
- 文化情绪:当自然演化变成文化演化时,情绪也发生了改变
- 内心的冲突:我们终究不能成为自己
- 道德之怒:规则赋予权利,愤怒捍卫权利
- 聚光灯效应:你的害羞来自你的太在乎
- 灾难性思维:如何避免过强的愧疚感?
- 第七章 冲突:如何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
- 非建设性冲突:为什么很多人会“小事化大”?
- 范畴陷阱:争论过程中小事化大的错误方式(一)
- 抽象化攻击:争论过程中小事化大的错误方式(二)
- 共情能力:为什么说不要随意批判别人?
- 非暴力沟通: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沟通解决问题?
- 第八章 亲密关系:成为更好的自己
- 越亲密越受伤:为什么我们与父母合不来?
- 适可而止:不要以爱之名绑架任何人
- 适可而止:不要以爱之名放纵任何人
- 成长冲突:学会放手是家长的必修课
- 预期效应:抱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
- 第九章 情绪重建:用过程分析重建情绪
- 自我重建:如何减少对自我的不满?
- 社交重建:如何化解朋友之间的冲突?
- 依恋重建:如何化解恋爱关系中的情绪问题?
- 取悦型人格:为什么对人很好,却不被人重视?
- 第十章 次级控制:从改变世界向改变自己转化
- 有效比较:努力读书真的没有意义吗?
- 利益链:在消费主义思潮中保持清醒
- 无谓的比较:不要被思维的笼子框住
- 背景预设:媒体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的?
- 第十一章 多面共体:理解生活中的不同
- 多元身份:为什么很多人不爱发朋友圈?
- 成长思维:人的差别因何而来?
- 沉默型人格:为什么你不喜欢社交?
- 害怕失败:别让“偶像包袱”束缚你的手脚
- 后记 选择性注意:你所看到的世界决定着你的高度
- 推荐书目